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SSS-2A”由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智能卫星技术中心团队研发。只有3.7公斤重,80%的单机由学生自主研发;整星设计突破立方星能源限制,卫星可靠性显著提升;不仅能在太空中自动识别水面船舶信息,而且将在空间开展星间自组织通信新技术验证。■ 卫星出征仪式,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授旗伴随着令人振奋的倒计时,远处一颗明亮的“火球”从发射塔升起,翘首以待的人群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随着高度不断升高,推进器愈发强烈的轰鸣声从远方传来,震撼人心。星箭分离后,卫星于10月14日20点25分,成功接收卫星遥测数据。按照既定程控程序,卫星UV天线顺利展开,AIS天线顺利展开,太阳帆板顺利展开。卫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卫星速率阻尼,转入对日定向模式。目前卫星飞行正常,整星电压正常,姿态稳定,各项功能均工作稳定正常。后续,SSS-2A卫星团队将持续开展在轨测试工作,确保卫星稳定运行。

昨天(10月14日)19点05分25秒,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2A号,以“SSS-2A”的名字,搭载我国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丁型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入轨。

“三十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员雄壮高亢的指令声发出时,现场观看的交大师生一片沸腾!实践团师生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五、四、三、二、一、点火!”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1)

■ 10月3日SSS-2A卫星上箭

伴随着令人振奋的倒计时,远处一颗明亮的“火球”从发射塔升起,翘首以待的人群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随着高度不断升高,推进器愈发强烈的轰鸣声从远方传来,震撼人心。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2)

星箭分离后,卫星于10月14日20点25分,成功接收卫星遥测数据。按照既定程控程序,卫星UV天线顺利展开,AIS天线顺利展开,太阳帆板顺利展开。卫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卫星速率阻尼,转入对日定向模式。

目前卫星飞行正常,整星电压正常,姿态稳定,各项功能均工作稳定正常。后续,SSS-2A卫星团队将持续开展在轨测试工作,确保卫星稳定运行。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3)

■ 卫星出征仪式,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授旗

“SSS-2A”由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智能卫星技术中心团队研发。只有3.7公斤重,80%的单机由学生自主研发;整星设计突破立方星能源限制,卫星可靠性显著提升;不仅能在太空中自动识别水面船舶信息,而且将在空间开展星间自组织通信新技术验证。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4)

作为交大的首颗学生卫星,前后共有近20名学生参与卫星研制,这些年轻的交大航天人平均年龄仅24岁。他们一步一步攻关,经历了从卫星系统设计,指标分解,到卫星产品研发、单机测试与验证,以及整星集成与环境实验验证等卫星研制的全周期。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5)

每一块印刷电路板(PCB)的迭代,每一次卫星结构的调整,每一个软件bug的排除,他们都争取做到精益求精。最终,这颗单机自研率高达80%的学生卫星,顺利完成研发并通过验收。

&nbsp>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6)

学生团队综合电子系统的负责人,交大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黄益新表示:“能够在学生时代设计制造出一颗卫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不是做卫星本身,而是需要我们时刻保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敲的每一行代码,安装的每一个器件,甚至拧的每一个螺丝,都需要全神贯注地去完成,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7)

姿轨控分系统学生负责人康泽禹通过深度参与卫星的研发,尤其是磁强计校准,他深刻认识到了理论和工程实践之间的关系。理论支持实践,但实践又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次迭代,把二者有机结合,才可以解决所在领域的一些难题。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8)

团队的成员大多在太原和上海,而我作为通信分系统、地测分系统的学生负责人,博士生姜逸飞需要一个人驻守在新疆的测控站。我感觉在这里最大的困难就是孤独,一个人面对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一个人操作纷繁复杂的仪器,一个人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但科研就是孤独的,而且这份孤独也带给了他更多的期待。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突破:学生自主研发小卫星(9)

【卫星学生主创团队名单】

综合电子系统:黄益新、段雨潇,赵国宏、孔令涛

结构热分系统:王巍、易纪元、蒋宁静

姿轨控分系统:康泽禹、褚孙豪、曹鑫、隆翔宇

载荷分系统:吴岳东、周志伟

通信分系统:姜逸飞、朱宇萌、段雨潇

地测分系统:张祎、姜逸飞、黄益新

指导老师:吴树范,慕忠成,莫乾坤,沈强,王晓亮

来源:周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