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陈丹燕/著研讨会现场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独一无二》,已经流淌出属于这代人前半生的生命脉络:全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1990年—1997年:独生子女宣言;2008年—2010年:赤子来了;2016年—2020年:独生子女的时代解码者。内容包括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实录,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出的青年独生子女志愿者采访故事,以及独生子女诞生后专家、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作品将中国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作为历史依据,展望新时代,解码当下,历经25年的追踪记录,《独一无二》俨然生长为独生子女一代人的成长之书、人生之书。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1)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2)

作家 陈丹燕

当独生子女时代渐行渐远,属于历史的宽度和深度反而逐步显现。作为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一代独生子女平稳度过了承载着诸多外来非议和压力的青少年时期,以展开近半的人生图卷证明了自己:他们不是“小皇帝”,而是以良好的教育为底蕴,在充分自立的基础上有能力和意愿“利他”的一代人。以长达30万字的新作《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最早在《独生子女宣言》中关注独生子女成长的作家陈丹燕,终于等来了他们对于自己这一代人的理解和表达。

9月26日,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图书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多位学者、专家就作品相关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经历了独生子女这一政策的‘起和落’。这让我觉得,如果一个作家可以完整地看到这个时代,是很幸运的。”与在场多位专家学者一样,陈丹燕自己就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但他们多数又是多子女家庭出身,因此拥有与这代人最近、似乎也最远的关系。

自1992年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做青春节目主持人,开始关注独生子女的心灵困惑,并渐渐有意识地整理素材、筹备写作时,陈丹燕并没想到这本“书”会做这么久,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没有看到它会向什么方向而去。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3)

研讨会现场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独一无二》,已经流淌出属于这代人前半生的生命脉络:全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1990年—1997年:独生子女宣言;2008年—2010年:赤子来了;2016年—2020年:独生子女的时代解码者。内容包括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实录,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出的青年独生子女志愿者采访故事,以及独生子女诞生后专家、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作品将中国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作为历史依据,展望新时代,解码当下,历经25年的追踪记录,《独一无二》俨然生长为独生子女一代人的成长之书、人生之书。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4)

陈丹燕/著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读完《独一无二》,上海市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作家孙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费孝通乡村调查式的书写,“我当时就给陈丹燕回了微信说,历史会不断回溯这40年的,你提供了一个多年调研和积累的范本”。在孙颙看来,这部作品是带着文学性、带着陈丹燕独特眼光下整理出来的资料,在文学意义之外,它的价值在于,书中提及的这个时代会被历史不断回溯,而这本书今后也会不断被大家所提起、所阅读,“当书中三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对独生子女时代的文学性的记录,同时也是作家自己有生命体验、充满激情的调查”。这个题材、这样的写法,在他所阅读的作品当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据统计,如今我国独生子女人口规模大约在1.8亿左右。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口研究所教授叶文振认为,独生子女是多学科的人口和社会现象,陈丹燕把文学情怀和视角投射到这个特殊的人口群体,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社会价值。“她将政策设计和社会建构有机结合,用过往历史和新时代的动态延伸,不仅给我们原汁原味的再现和描述、立足于学科交叉的分析和解释,还有对这个群体正面功能和社会贡献的发现和挖掘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与期待。”

读完全书,《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也产生了类似的感受:“陈丹燕真正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公平正义的尊重,以及对平等的意识。一代人的‘自言自语’,被丹燕老师非常认真地听到了。”她表示,《独一无二》的三部分拥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第一部分以纪实性的口述实录,到第二部分用故事呈现重大突发事件当中独生子女的个体表现,再到第三部分中带着学术意味的多次专家访谈,“她还原了这代独生子女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他们的悲欢”。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5)

在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学者孙建江眼中,连续性和文学关照是《独一无二》最令人动容的地方。这其中,他认为,连续性需要作家大跨度时间、不间断、话题集中明确的持续跟踪采访。作为一部由作家创作的非虚构作品,文学关照则构成了这本书好读耐读、拥有独特魅力的关键,“作品中的文学诉求和表达比比皆是,对人物的刻画细致丰富,结构上以时间为纵向、不同人物的故事为横向展开,有顺序、倒叙、插叙,穿插着各种表达方式”。

在陈丹燕的写作中,本报总编辑、作家陆梅想到的是诺奖作家库切的一句话:设身处地为他人的生命着想,这是文学的高贵。“这句话指向的是作家。那么之于作家笔下真实的主人公呢?我觉得‘这是心灵的高贵’;之于一座城市呢?也许还是‘文明的高贵’。”陆梅说,《独一无二》是一本时间之书,一本不断在生长的心灵之书。“它关乎时代之变、关乎中国的未来,关乎家庭社会伦理,更关乎更广大的个体的人,和他们的心灵建设、价值重构。”

在中国文学界,非虚构作为一种文体样式和写作现象的兴起,要迟至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的倡导。但其实陈丹燕早就走在了前面——从《独生子女宣言》算起,她对非虚构的书写早于这个概念的提出十多年,“她是中国作家中比较早对非虚构写作有贡献的人”。“整体看陈丹燕的虚构和非虚构写作,她对中国孩子的心灵投注、对青春宣言的敏感发声、对中国独生子女的持久见证、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着迷和倾力,乃至她不断走出国门,倡导了一种行走文学的书写,这种种艺术的探索,都走在了时间的前面,所以她是发明生活的人。”

陆梅表示,《独一无二》的第三部分中,陈丹燕及时汲取了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意识方法,充分打开了思想视野,在与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碰撞中,让文学文本更深入地切入时代,以文学方式表现这一变迁中社会各阶层的命运及其心灵,并以此参与到社会变化的讨论和争鸣中,“这是非虚构写作的最大意义”。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6)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陈远表示,该作的推出,在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学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部深入探讨城市独生子女群体与独生子女家庭特征,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对独生子女看法的变迁之间深刻关联的实证性著作。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为中国有关独生子女问题的人类学研究拓展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视角。”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学者孙云晓则在文章中指出,陈丹燕的《独一无二》是独具慧眼的,她看到了独生子女的问题,发出了独生子女的呐喊,更以浓墨重彩描绘了独生子女登上世界舞台的精彩形象。

作为作品里出现的独生子女样本,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湛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重症医学科吴志雄副主任医师也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言。在被采访的对象与独生子女社会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之下,胡湛讲述了他和陈丹燕老师的相遇,并将自己的研究与这本书做了结合与分析。

他表示,《独一无二》的创作建构了一种人文和社会科学沟通的方式,实现了社会学和文学在学科上微观和宏观的打通与互补。

作为独生子女故事的被采集者,吴志雄则坦言,独生子女这一代是不断追赶时代却又很能适应时代的一代;是内心矛盾但也享受自我的一代。即使身上的棱角被周围环境不断磨砺和鞭打,还是会在心中存一块“自留地”。

曾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第二届 CCTV“中国记者风云榜”得主周轶君,也从自己的“70后”独生子女身份发表了观点: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不但经历了社会变化,还经历了家庭内部特别大的改变。“虽然我们没有很好地梳理过家庭内部关系巨变对独生子女的影响,但是会惊讶地发现,这些影响都深刻反映在独生子女对一些自我或者社会问题的认知上面。”她表示,“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很难统称他们为‘那一代’,重要的是让他们把自己的特别经历说出来,写出来。”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7)

“这个时代给作家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都是给作家最好的路径。一个作者是接受时代变化和时代局限的,这会造就这个时代特有的非虚构写作。”对于自己的非虚构写作,陈丹燕如是说。

对于这一主题的创作,陈丹燕表示,这种与课题非常密切关联的非虚构写作,如果光靠自己的决心和时间,并不能完成,这其中要感谢的人很多。写作过程中,她所观察到的有趣之处在于:任何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观察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这种立场与立场之间的差异有点像文学里留白的部分,“当他们能够自己表达自己时,和我们对他们的表达之间的差异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属于那个时代的东西,也能够看到变化和代际传承是用怎样的方式完成的。”

新媒体编辑:袁欢

配图:主办供图、摄图网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8)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9)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10)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11)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12)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13)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陈丹燕的上海红颜遗事:陈丹燕新作独一无二在沪研讨(1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