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快速进入跨行业转型,跨行业发展争取更多订单
如何才能快速进入跨行业转型,跨行业发展争取更多订单冯旭光深谋远虑,他关注到粉末冶金这一行业工艺,通过加热熔铸的方法将原料粉末制成各种类型的零部件。基于多年行业积累,他通过报刊、展会渠道广泛获取前沿信息,开始思考能否不用加热这种高耗能高成本的方式,也制出异形的、复杂的螺丝紧固件。奥亿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螺丝、紧固件、异形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最初,奥亿仅用一核二冲单膜螺丝机进行生产,这种设备只能做出简单的螺丝,难以生产更复杂的、特殊形态的螺丝紧固件,这无疑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空间。奥亿创始人冯旭光直言,在巩固紧固件生产的优势基础上,企业还跨行与粉末冶金制造企业抢订单,产品市场从电子电器跨向医疗设备、运动器械、汽车等多个行业,“接下来我们打算开设分公司,开拓军工类零部件生产的市场。”撰文:吴碧彤 韦基礼新设备助力利润提升10%
奥亿生产车间多工位冷墩机。受访者供图 |
在自动化生产车间里,工人调节好机器参数,一捆钢线卷材被送入机器中,在外力和模具的共同作用下塑性变形,功能各异的紧固件从机器的另一端输送出来。
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紧固件,是东莞市奥亿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奥亿”)生产的重要产品,也是该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砝码。
经过多年持续更新生产设备和工艺,奥亿如今生产异形紧固件产品的工艺越来越成熟,相关产品除了销往国内各地外,还打入美国和日本等高端市场。去年,奥亿营业额接近3000万元,现正在着力推进申请“小升规”,以期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加快促进企业成长。
奥亿创始人冯旭光直言,在巩固紧固件生产的优势基础上,企业还跨行与粉末冶金制造企业抢订单,产品市场从电子电器跨向医疗设备、运动器械、汽车等多个行业,“接下来我们打算开设分公司,开拓军工类零部件生产的市场。”
撰文:吴碧彤 韦基礼
新设备助力利润提升10%
奥亿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螺丝、紧固件、异形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最初,奥亿仅用一核二冲单膜螺丝机进行生产,这种设备只能做出简单的螺丝,难以生产更复杂的、特殊形态的螺丝紧固件,这无疑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空间。
冯旭光深谋远虑,他关注到粉末冶金这一行业工艺,通过加热熔铸的方法将原料粉末制成各种类型的零部件。基于多年行业积累,他通过报刊、展会渠道广泛获取前沿信息,开始思考能否不用加热这种高耗能高成本的方式,也制出异形的、复杂的螺丝紧固件。
2012年,奥亿购入首批四膜四冲多工位冷镦机,这一设备以重压冷镦的方式将圈线原材料直接塑成各种异形零部件。有了新的设备和工艺,奥义不仅能生产原来的产品,还能制造更多类型的螺丝紧固件和零配件,产品市场从电子电器的螺丝紧固件制造,慢慢跨向医疗设备、运动器械以及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粉末冶金能做的产品,我们也能做,而且我们的冷镦生产耗能低、速度快、成本低,生产环境不用受高温受影响,产品金属流体线性也不会受到破坏,用德国的涡电流机器检测基本没有不良品。”产品品质有保证、性价比高,这一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使用,为奥亿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8年,奥义又购入可以生产更复杂零部件的三膜六冲冷墩机和六膜六冲冷墩机。“我们跨行跟粉末冶金抢订单,公司利润提升了10%。”冯旭光说。
新市场的开拓和设备的升级,意味着产品设计和人员技术也要随之更新。除了技术师傅要学习使用新设备,产品工程师更要针对新的产品线进行研发设计。目前奥亿共有5名专门进行产品设计研发的工程师,负责针对客户的需求设计样品,也会为客户提供产品方案。其中已申请10项实用型专利,9项已获得授权,包括U形螺栓加工设备、适用于气阀气量调节的螺栓等。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奥亿现已形成完备的自动化全链条生产体系。生产车间现有13台多功位冷镦机、48台打头机、45台搓牙机、8台切尾机和16台车床,可以生产直径1.0毫米至20毫米的螺丝及零部件,应用面广。产品硬度、拉力、扭力、盐雾测试、电镀膜厚以及Q/M/值、和螺纹通止规都有单独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测。
设备更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奥亿的螺丝紧固件和零配件年产量持续提升。近些年,企业订单量平均每年增长30%—40%,产量从2019年生产5.5亿颗到2020年生产7.5亿颗,冯旭光预计今年产量预计将达到10.2亿颗。
为了保证产量,冯旭光陆续增加生产设备扩大产能。但目前厂房面积只有5000万平方米,与产量和设备量不匹配。冯旭光去年注册了奥亿的分公司,打算明年6月将电子电器的螺丝紧固件生产全部转移到新工厂。“分公司的厂房面积与现在厂房面积相当,还会多购入20套打头搓牙的设备。”冯旭光说。
严控细节赢得市场口碑
近段时间,由于黄江镇用电负荷过高,工厂生产用电受到限制。冯旭光紧急购入发电机安装到工厂里,以保证近期客户订单都能按时完成。“多年经营攒下的企业诚信自然要守住,为了客户只能不计成本。”冯旭光说。
冯旭光在1995年就进入螺丝紧固件行业,基于多年的行业经验,在奥亿成立之初就将“精细化制作、流程化、标准化管控”作为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最初,奥亿与电子电器公司合作,许多日本客户除了看样品设计,还会到生产现场对制造流程进行考察。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下,奥亿形成了一套细致的生产流程要求。
原料进库后,工人要用不同颜色的物料标识卡在不同的材料上贴好,库存在不同的仓位。完成螺丝打头和螺纹搓牙后,技术人员要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自检,品质人员对产品进行首件检测、过程检测、末件检测以及 CCD全检机全检,以保证每一颗螺丝都符合通止规、螺丝头深度Q值和宽度M值的要求,部分螺丝头Q值和M值要精确到0.001毫米;产品硬度、扭力、拉力、盐雾测试、电镀的膜厚等符合不同国家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最后产品包装入库也要按照物料标识卡准确定位仓位。
“好的过程决定好的结果。”冯旭光说。在严格的流程把控下,奥亿保证每次生产都能有稳定的产品质量、持续的产量供应和准时的交期。客户的信任度不断增强,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口碑,行业内客户相互推荐逐渐打开了奥亿的产品市场。
2015年,一个汽车零部件二级供应商了解到奥亿的口碑后找到冯旭光,邀请奥亿与他们配合制作汽车钣金供应给美国通用公司。“我们第一次做汽车螺丝紧固件,产品质量和利润都不错。再加上我预判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开始着力寻找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2019年,在朋友的推荐下,奥亿直接与广汽合作,成为了广汽的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对螺丝紧固件和零配件的扭力、拉力、强度等性能要求更高,奥亿加紧提升人员技术和更新设备,加快适应新的市场。去年底以来,钢材铝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虽然订单增加,但企业利润却有所下降。这促使奥亿继续扩大汽车零部件的市场,争取更大的效益,保持前进的态势。
目前,奥亿生产的螺丝紧固件产品涉及电子电器、汽车、医疗设备和运动器材、家居产品等领域,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比亚迪、广汽、史丹利、西门子、罗技、圣戈班等国内外企业均有稳定的合作与产品供应。冯旭光还表示,之后在分公司计划开拓军工类零部件生产的市场。
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
“好的产品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人动手做出来的。”冯旭光相信,好的产品,精细的生产过程管理,要靠提升员工的技术与能力才能实现。
目前,奥亿共有80多名员工,生产部人员占一半,其中生产技术师傅有26人。师傅学徒人数相当,每位学徒跟着一个技术师傅,师傅全程一对一手把手教学,以保证学徒能快速上手,快速吸收师傅们多年积累的经验。
另一方面,奥亿形成系统化的全体员工培训制度。每个月两次内训,每个季度一次外训,为员工提供成长上升的空间。内训主要是针对全体员工,各部门每次挑选一位员工就本部门的工作经验进行分享,促进部门内员工相互学习,不断熟悉生产流程,掌握专业的工作方法。外训则主要面向各部门的管理层,通过邀请行业内的台湾专家授课,到灵狮小镇的商学院上课等方式提升管理层的专业管理能力。
“我们一直向员工强调要把事情做精做细,产品和人是分不开的。”冯旭光说。正是这种培养方式,使得奥亿员工整体的生产技术、能力、理念不断提升,生产的每个环节把控精准到位。
培养人才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留住人才,让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奥亿自建立就为员工宿舍、生产车间、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保证员工拥有一个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每年,奥亿还会根据员工生产产品的数量、合格率评选量产奖和产品品质优秀奖,颁发绩效奖金,激发员工在生产制造上的积极性。冯旭光表示,有不少员工是建厂时就进来的,企业内部整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还是很强的。
随着企业产能的扩大,奥亿目前正在急聘20位生产、检测、设计的工程师、技术师傅和学徒。在明年6月搬入新厂区后会举行更大规模的人员招聘和培训。冯旭光表示,中小型制造类企业在发展新的市场、不断打破天花板的同时,既要做好技术、设备、管理的提升,更要重视技术人才的精深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