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进入北大后,他疯狂地允吸知识的甘霖,内在的数学潜能被不断激发,成为北大学生之间的一个传说。不久便在北大著名数学家潘承彪教授下攻读硕士。1977年高考恢复,22岁的张益唐,如大多数有理想的年轻人一样,早已跃跃欲试,想要大展宏图。他通过自学,顺利地考入中国一流学府北京大学,并成为该学院数学系78级的一名学员。张益唐,1955年于上海出生,父母都是30年代的高知分子,父亲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教授。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张益唐,从小跟随母亲在农场里长大。9岁时,他在牛棚草垛里拾得一本破旧泛黄的数学教科书。这本艰深难懂的数学书,倒是成了张益唐的知识启蒙。他爱不释手,到哪里都带着,当成随身故事书看,甚至对书中所提到的"哥德巴赫猜想"等数学难题废寝忘食。

"每一个天才都是偏执狂",他们深信所相信的,他们神往所向往的,在天才和疯子之间,自由地活着。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1)

北大自古出才子,这所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历年来才人辈出、造诣不凡。

他们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生,他们是享誉国内外的顶尖科学家,他们让世界刮目相看,却也让国人惋惜遗憾!

01

张益唐,1955年于上海出生,父母都是30年代的高知分子,父亲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教授。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2)

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张益唐,从小跟随母亲在农场里长大。9岁时,他在牛棚草垛里拾得一本破旧泛黄的数学教科书。

这本艰深难懂的数学书,倒是成了张益唐的知识启蒙。他爱不释手,到哪里都带着,当成随身故事书看,甚至对书中所提到的"哥德巴赫猜想"等数学难题废寝忘食。

1977年高考恢复,22岁的张益唐,如大多数有理想的年轻人一样,早已跃跃欲试,想要大展宏图。他通过自学,顺利地考入中国一流学府北京大学,并成为该学院数学系78级的一名学员。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3)

进入北大后,他疯狂地允吸知识的甘霖,内在的数学潜能被不断激发,成为北大学生之间的一个传说。不久便在北大著名数学家潘承彪教授下攻读硕士。

一次科学界的"明星教授"莫宗坚来北大交流。他在美国普渡大学任教,并且攻读数学专业。张益唐几次主动发问和学术表达,让莫宗坚大为吃惊,竟有如此了不得的设论。他当即招揽张益唐到美国去留学,继续攻读博士。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4)

80年代去美国留学,学费非常高昂,普通家庭难以承担。幸运的是,张益唐搭上了学校计划留学的快车,公派赴美留学。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5)

在美国留学期间,张益唐沉醉于数学领域的尖端问题研究上,更是做博士论文时,选择了几何领域中最难攻克的难题——雅可比猜想。

然而,论文期间,他与自己的导师莫宗坚就一些数学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一度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莫宗坚在其博士快毕业时,没有给其写推荐信,导致张益唐的博士学位差点无法顺利结业。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6)

此番风波之后,张益唐在美国的大学里声誉非常差。一般没有导师的推荐信,意味着这个人在人品信仰方面是有问题的,美国人不接纳也不待见。

失意潦倒的张益唐,在美国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为了维持生活,张益唐在快餐店做收银员,打零工送外卖,给街头饭店做洗碗工。他咬着牙边挣钱,边搞学术研究。

这期间,丁石孙先生曾力邀他回国到大学任教,但是在见识了美国的先进与自由后,张益唐决定留在美国,寻找机会大展拳脚。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7)

2013年,58岁的张益唐攻克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成功发布了"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他本人更是获得了包括弗兰克数论奖、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等多个奖项,成为除陈景润之外,最受尊重的一位华人科学家。

如今张益唐已经年近古稀,在美国加州大学任教,获得美国国籍,被授予美国亚裔工程师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02

冯奚乔,可以说是北大史上最有名天才。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8)

1977年,17岁的冯奚乔以其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物理系,也成为当年考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大学生。

1960年10月1日,冯奚乔出生在北京,父亲冯宙鹏是国家经济委员会的总工程师,曾经任中国驻德国经济参赞。妈妈沈文筠是解放军304医院胸外科主任。弟弟冯一意,比冯奚乔小六岁,后来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9)

冯家是一个注重孩子教育的大家庭。父母无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检查孩子学习,在细微末节处,引导孩子对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来都会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

小时候,母亲负责培养两个孩子的兴趣爱好,父亲则负责辅导他们学习。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母亲为冯奚乔找来了一把旧的小提琴,自己编写乐谱,教他拉弹演绎。

小哥俩童年生活快乐无忧,冯奚乔拉小提琴的功力更是了得。考入北大后的冯奚乔,在物理系混得风生水起,年年专业课第一,表现出了极高的学术天赋。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10)

大三时,他报名参加了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试,最终以北大第一、全国第四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之后,美国高校来人面试,冯奚乔才思敏捷,口语流利,最终被哈佛大学录取。

这一年,他20岁。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11)

来到这所全球顶尖的院校,周围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人,冯奚乔没有感到畏惧和自卑,反倒更加淡定从容。

他表现出与人不同的天才智慧。在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无论多难多深,他都可以立马听懂消化,课下只需要花别人一半的时间做研究,最后考试常常是名列前茅。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12)

学习上拔尖之外,他的社交能力也非常的强。他不光在学生乐队里拉小提琴并参加演出,而且他的交谊舞还跳得非常好。

不像大多数的华人留学生腼腆生涩、不善交谈,他谈吐幽默、外向有趣的性格,吸引了很多外国朋友,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在这个云集世界顶尖物理学子的传奇高校,冯奚乔是金字塔的顶尖人物,甚至拿下年度优秀研究生奖,这个奖项在哈佛是极高的荣誉,全校仅有少数几人获得。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13)

23岁时候,开始在物理期刊包括《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凝聚态理论方面的文章。理论之先进大胆,迄今已被学术界引用了几百次,可见他对今天凝聚态物理的影响。

哈佛毕业后,拥有博士学位的冯奚乔,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应聘为物理系教授。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14)

每年,他要在世界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十多篇文章,其超高的学术水平和超快的发表速度,让同行们为之侧目。

此人最牛的地方,是他在物理学科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研究成果遍地开花。一般人在一个领域方面,要花费几十载光阴才有所成就,他在短短三、五年时间就可以有突破性进展,被各种国际物理大会争相邀请。

北大才子被抛弃国籍(北大两位才子赴美留学)(15)

1996年9月16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美国轰炸开来,34岁的冯奚乔在法国巴黎因情伤跳楼自杀。毫无征兆性的消息,让美国物理界感到愕然,更是感到惋惜。同时,美国顶尖高校加州大学为其降半旗致哀。

两位北大才子,科学界顶尖的科学家,有着相似的学习背景和生活背景,在功成名就之后,基于种种原因,都选择了在国外生活。

正如施一公所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国界"。无论如何,还是希望更多的中国科学家出国深造之后,可以回到祖国怀抱,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