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一阵寒喧后,任金义同学介绍由于时间仓促,在韶关有的同学在外地无法赶回来,目前包括你、袁富文(也是我在坪石铁小时的同学,现居住中山市)一共十位同学,明天上午我俩一阵亲热后,金义忙把一直在旁边微笑着,看着我们的夫人拉过来,介绍说"这就是我分别几十年的老铁中同学,谢永彬″!任夫人忙上前与我握手致意,"老任这两天一直念叨你,今天我们早早就赶到车站来了,由于列车晚点,我俩在这己经转悠了40多分钟了!祝你这次来韶关与同学们相聚愉快"!我赶忙向他们致歉,金义爱人韶关人,打眼一瞧就是个忠厚贤惠,善解人意之人,祝贺金义找了个贤内助好妻子。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清康熙九年(1672年)又将原设于南雄的太平关,移至曲江县浈水边,于城门外增设旱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来沿用至今。由于列车晚点,11点56分才到达韶关车站。一下火车我就急匆匆的向车站出口处奔去,一

一 、 韶关行-韶关同学会

列车过乐昌一路坦途,由于列车晚点可能将近12点才能到达韶关车站。任金义同学来电话说,他早己经到到韶关车站出站口等待接我。马上就能见到分别数十年的老同学了,心里异常激动。

韶关历史上称"韶州",相传舜帝巡查时,奏"韶乐"于城北30公里处的石峰群中,该处36石后来称"韶石"。

隋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取州北韶石山的"韶"字为州名。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

清康熙九年(1672年)又将原设于南雄的太平关,移至曲江县浈水边,于城门外增设旱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来沿用至今。

由于列车晚点,11点56分才到达韶关车站。一下火车我就急匆匆的向车站出口处奔去,一出检票口,"谢永彬″!"任金义"!虽然我俩几十年没见面,但一下子马上认出对方了。我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眼里都噙着泪花,"几十年了,总算又见面了"!

我俩一阵亲热后,金义忙把一直在旁边微笑着,看着我们的夫人拉过来,介绍说"这就是我分别几十年的老铁中同学,谢永彬″!任夫人忙上前与我握手致意,"老任这两天一直念叨你,今天我们早早就赶到车站来了,由于列车晚点,我俩在这己经转悠了40多分钟了!祝你这次来韶关与同学们相聚愉快"!我赶忙向他们致歉,金义爱人韶关人,打眼一瞧就是个忠厚贤惠,善解人意之人,祝贺金义找了个贤内助好妻子。

一阵寒喧后,任金义同学介绍由于时间仓促,在韶关有的同学在外地无法赶回来,目前包括你、袁富文(也是我在坪石铁小时的同学,现居住中山市)一共十位同学,明天上午

9点,在我居住的良村五里亭小康生活三楼礼厅聚会。我己经在车站附近的宾馆,给你预定了房间,这里交通方便,袁富文大慨下午三点到韶关,你们俩个都住在这。

在宾馆安顿好行李,我们一起再到火车站广场,然后步行过曲江大桥到对岸餐厅用餐。正合我意,这样我就能乘此机会参观回忆一下当年的车站和大桥了。

步入车站广场放眼望去,确实与几十年前大不同了,高大的火车站大楼,售票大厅、候车厅一字排开,宽敞的车站广场上,各路公交车井然有序一字排,把南来北往的下车旅客输送向各方。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

解放前的粤汉铁路韶关火车站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2)

五十年代的韶关火车站,在韶关铁中上学时,我在这里无数次的进站、出站,这里曾留下过我无数的脚印。沧海桑田日月转换,六十多年前我认识韶关是从这里开始,六十多年后对老韶关的回忆也将从这里开始。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3)

如今现代的韶关火车站

从车站广场往西,踏上了通往市区的曲江大桥。感觉车流如过江之鲫的桥面比过去宽多了。金义同学给我解释说:由于城市规模的发展,车流量及人员的增多,原来只能通行一辆汽车的老桥,根本适应不了交通的需要。早些年在紧挨老桥的南边又加修了一条桥,连为一体成为双向通行的双桥。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4)

我们脚下当年的老曲江大桥,是韶关市的第一座钢筋混凝结构的大桥,筹建于1926年,1935年才竣工通过。抗战韶关沦陷前,国民党军队将该桥炸毁,抗战胜利后1946年大桥修复重新通车。

在铁中上学时,每当进市区都要经过这座大桥,我清晰的记得桥栏的每个柱头上,雕塑的是像一束倒扣着的香蕉,上面有个圆柱形的蒂。我们都喜欢趴在桥栏上,俯视桥下桥墩处游来游去的黑色大鱼。过去桥下桥墩两侧是禁止游人靠近的,更不准在此垂钓,这里成了鱼儿们的自然保护区。它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的追逐嬉戏,时而翻起一串串浪花。那时水没有这么深,感觉桥真高!站在桥上还能清晰望见学校的古塔。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5)

当年的曲江大桥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6)

韶关市区被浈江和武江所夹,如今市区周围修了包括曲江大桥在内的,五里亭、百旺、西河、武江、风采和北江共七座桥梁,是名符其实的桥城。

步过曲江大桥发现,如今曲江大桥的西桥头道路比原来宽敞多了,道路两旁高楼林立,车来人往。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7)

过去的曲江大桥桥头给我印象很深,每次进市区都要经这里,窄窄的桥面两边是一条下坡路通往江边,路旁是一座连一座的骑楼。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8)

当年的曲江大桥西桥头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9)

  在餐厅外和金义拍下了53年后的第一张合影照片。

午餐后,金义夫妻俩建议乘坐市区公交车先游览市区,让我将记忆中五十年代的市区,与现实中的韶关市进行比较,从一个侧面感受一下韶关几十年翻天复地的变化。然后到他们位于良村的家小憩,也算是先认认门。这个主意不错我欣然接受。

在我当年上铁中时对韶关市的印象中,市区的街道不是太宽,水泥路面,街道两旁清一色二、三层的骑楼。骑楼是广东独具特色的建设方式,骑楼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文化结合演变而成的。

骑楼的二层以上比一层凸出,一般凸出3至4米,前端由支柱支撑,形成一个内人行道。这种形式的建筑不仅适应南方多雨,便于行人遮风避雨,更突出体现它的商业实用性,楼上住人楼下商铺。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0)

五十年代的韶关市街道,我也曾是这众多行人中的一员,也曾和同学们勾肩搭背、笑着闹着追逐在这当年的街道上。当年的少年已变成皓首白发的老翁,岁月如梭感叹时光的流逝,江山未变人亦老啊!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1)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2)

  如今韶关市区宽敞的街道、林立的高楼。

公交车在市区的街道上缓缓行驶,我两眼紧盯着窗外,试图寻找我们当年拍摄合影照的那家照像馆。那是在五十三年前的1967年也是10月,现在己记不起是谁发起的,通知我们原韶关铁中学习小组的同学,于10月14日赶到韶关拍一张合影照。那时戴康本己经在武汉上大学不在韶关,何宁也不在韶关他在英德。

14日,我和何宁分别从坪石、英德赶到韶关,与在韶关的刘柏棠、任金义和刘秋霞会合。会合后未见梁兆宁的踪影,原来她因事在卫校未回。我们五人赶到位于河西尾的韶关卫校,一进校门正遇到急匆匆往外走的梁兆宁同学。梁兆宁说:因为学校有点事耽误了,正准备往那赶呢!你们就来了!

于是我们六人就来到一家照相馆,拍下了这张我珍藏了五十三年的"欢聚韶关"的合影照片。

在韶关铁中上学时,我们八人学习小组现在天南海北各分东西,我在河南刘秋霞居北京,何宁因疫情滞留美国,老班长戴康本武大毕业后,回广州工作退休后住在深圳,刘柏棠从韶关机务段调广州,曾任广州火车站副站长,现居住于广州。梁兆宁卫校毕业后也居于韶关,那年她卫校毕业在乐昌医院实习时,我们曾见过一面。还是如上学时那样,当着她卫校同学的面,嬉笑我上学时不讲卫生的事,燥得我满脸通红。由于近年她身体欠佳,同学们很长时间联系不上她了,真为她担忧,衷心祝福老同学身体早日康复。

有首歌的歌词唱的真好:

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青春,

却留下了难忘的从前。

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

却改变不了那份深深的怀念。

…………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3)

前排左1梁兆宁、右刘秋霞,后排左起:何宁、刘柏棠、谢永彬、任金义

"谢永彬,你看!前面是原来的中山公园!″任学义这一声,把我从回忆的思绪里唤了回来。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4)

中山公园是那时星期天经常光顾的地方,何宁、柏棠、金义我们去主要是去溜旱冰。旱冰场是一个用铁栏杆围起的水泥场,还有一条起伏如波浪状的滑道,这条滑道只有滑冰技术好的才敢滑,一般的只能望而怯步了。进滑冰场一次只交五分钱,如果没有滑冰鞋可以到冰场管理处去租。

何宁他们从小在韶关长大的都会滑,开始时我穿上滑冰鞋,只能手扶着冰场旁边的铁栏,慢慢的一步步学滑,后来同学们拉着我的手进入到冰场里,为了学滑冰不知摔了多少跤,手上腿上摔破多少皮流了多少血。人生也亦如此,在成长的道路上谁人没有摔倒过,谁人没有吃过苦,只有经过无数的苦难的磨练,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5)

现如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中山公园

风采楼是韶关市标志性老建筑,每个到韶关的人都必须前住观看之处,风采楼位于风采路与上后街交叉口处,西望武水东临浈江。这座风采楼可是与北京天安门是同一时期的建筑,建于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北京名将余靖所建。"风采”来自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中的风采二字。"风采楼″三字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手书,属存世珍品。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6)

五十年代的风采楼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7)

如今风采楼风采依旧

车到良村,下车后进入小区,乘电梯到6楼进入金义家室内,80平米的面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老两口单独住也蛮舒适的。客厅内红木家俱、矮柜电视布置的井井有序,几明窗亮尽显书香气息。小区位置比邻近郊,窗外山坡上绿树成荫,吸一口空气沁人心肺,确是一处休闲养老的好居处。

刚一落座,任夫人喜欢的笑盈盈地捧上水果香茶,真是一位知书达理治家有方的贤内助,金义经常外出讲课,家庭的里里外外全靠夫人一手打理,老同学真有福气。

金义同学上初中学习成绩就好,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毕业后回到韶关参加工作。我和金义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74年,那时我己经在苗店学校当民办教师了。由于那年在坪石退休的叔爷(父亲的叔叔)去世了,我到韶关办理他的后事手续,当年时逢暑假金义正好在家陪同我办理,那天晚上就住宿他老机务段旁边的自建房内。金义父亲在工务段工作,河南濮阳人,我们俩还是老乡呢!金义为人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在同学圈内有句口头禅"有事找金义″!享有极好的口碑。

由于下午三点还要接从中山来的袁富文同学,我俩又乘公交赶往火车站宾馆往处。袁富文曾是我在坪石铁小时的同学,他是同学中最早参加工作的。从铁路退休后 现居住中山市儿子家。在学友群里知道我来韶关,特意从中山赶来。并且说韶关同学聚会后陪我重游坪石。袁富文上学时就是班干部,为人厚道热心帮助同学,由于比我们大两岁,上学时都亲切的喊他"老袁"。他的热情确实让我感动,深切感受到了同学情亲如手足的感觉。

老袁下车后,来到约定的车站宾馆房间,我慌忙上前迎接。打眼一瞧,虽然时隔几十年基本盘没变,只是比年轻时发福脸圆了,上学时就近视,如今鼻梁架着一幅数百度的近视眼镜。一阵寒喧,富文说:反正没事,你来了,我可以痛痛快快的陪你跑几天。

我俩正聊着,金义电话联系的,住在车站附近的我们二班的,曹坤和陈八根也赶来了。大家一起拥进房间,大家一阵热情拥抱问好后,就像当年上学时一样,或坐或躺在床上,开始话说当年……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8)

曹坤说:谢永彬,当年我对你印象最深刻的,那时经常拿着雕刻刀,刻这刻那挺佩服你的……,曹坤的变化不大,个子高高的。陈八根就不一样了,铁中时上学时个子不高、瘦瘦的,如今肥头大耳,圆鼓鼓的肚子,像个弥勒菩萨。他两铁中毕业后,都参加了广州军区农场的农业劳动。回城后,八根到韶关机务段工作至退休,曹坤因为爱人在韶关市印刷厂,所以也在那工作了。

晚饭后,我们相约明天早上一起参加聚会。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19)

送走了三位同学,夜幕下我站在浈江畔,华灯初上、游人如帜,浈江两岸早己灯火阑珊。高楼上霓虹灯不停闪动的彩色光波,投影在平静的水面相映成辉,流光溢彩。曲江大桥灯火通明,车流涌动,让人仿佛置身上海的外滩,香港的维多利亚湾。这还是我曾经生活过的韶关吗?即熟悉而又陌生……

10月25日喜逢重阳节,今天与韶关老同学聚会,这无意之间的巧合好像是上天的安排。8时许,我和老袁与曹坤、八根会合后,乘公交前往良村五里亭的小康生活酒楼。刚进大门,一人慌忙下楼迎接我们,几人一阵诧异。我也观此人小瘦个,嘴唇阔而翘,似曾相识。曹坤一声惊呼:你是胡……"?"我是胡莫你们不认识我了"!"对对对!你是胡莫"!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哈!哈!哈哈!大家才想起胡莫在铁中一年时就辍学了,几十年没见面都不认识了。大家相拥进入预定的包间。

片刻,金义夫妇、范凤娣和赵允环同学也陆续到达。她俩对我远道而来参加同学聚会,表示热情的欢迎。范凤娣面目清秀、满头黑发、秀外而慧中,曾在电视台工作过的她,具有很强的组织和社交能力,是同学聚会活动的联络者和组织者。赵允环满头银发、雍容富态象个学究,从教肓战线退休后,热衷于学习书法绘画造诣颇深,

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市书画赛并获奖。我俩爱好相同交谈甚多。

大家交谈除了对我讲普通话,他们之间一般都习惯用广州白话,几十年来他(她)们早己融入地方大社会,不似当年少年时铁路子弟那个小圈圈了,在各自的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会儿,一位白发稀疏,体状略胖的同学步入包间,我定眼一瞧"嘿"!这不是原家住坪石,当年曾在罗家渡车站当值班员,

我委托他帮刘柏棠买床板儿的陈哲新吗!我俩一通热情地握手拥抱,岁月早已在我们的脸上布满了沧桑。69年我离开坪石前,陈哲新己转入铁路公安系统工作,退休后居韶关北江区。从小喜欢抓鱼的他,如今是垂钓高手,曾创造一日钓得二、三十斤重大鱼数条的纪录,受到周边垂钓爱好者的热捧。

"老同学们!大家好啊!"一声甜美的女高音传了进来,人未到声先至,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刘秋霞来了,她一进门就张开双臂和俩位女同学拥抱在一起。刘秋霞上学时就能歌善舞,是我们班的文娱委员。退休后仍坚持唱歌跳广场舞,所以至今仍保持如此好的嗓音和身材。

参加今天同学会的同学全部到齐了,

一瞧,除袁富文外全部是我们当年二班的同学,倒像是我们二班的专题同学聚会。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20)

赵允环在韶关市书画展与自己的作品旁留影

同学们聚齐后,服务员捧上色、香、味俱全的各色糕点和香茶。南方的待客之道,与北方迥然不同,迎客、商谈均在早茶桌上。

作为同学聚会的组织者,任金义同学作了简单,而又热情洋溢的讲话,"亲爱的铁中老同学们,早上好!今天在这中国传统的九九重阳佳节,我们迎来了从北京归来的刘秋霞同学,六十多年失去联系的谢永彬同学,心里非常激动!在这美好的时光里,让我们共同回忆、追思铁中的少年时代,畅谈和展望我们未来幸福美好的生活。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21)

任金义同学简单热情的致词,拉开了这次韶关铁中同学聚会的序幕。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遥远的过去宛如眼前,历历在目

有苦也有乐。在那物质匮乏艰苦的日子里,我们坚持学习,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为我们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经过艰苦磨砺锤炼的我们那代人,在人生旅途中闯激流过险滩,在各自的领域里创建了辉煌,感谢那个时代对给于我们的教育和培养。

好当回忆起,当年年少轻狂,懵懂无知的我们,所做的荒唐事,都会引发一阵哄堂大笑。情动时,男同学放浪形骸的开怀大笑,女同学乐得掩唇捧腹,大家沉浸在昔日同窗学习、生活回忆中,有欢有乐也有痛苦。

我们的父辈都在解放战争硝烟刚刚散去,从城市、从农村、从全国各地,操着各种方言俚语到铁路聚集。我们都是在铁路边出生的孩子,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铁路子弟,我们拥有与社会子弟不同的语言—铁路普通话。我们在蒸汽机车轰鸣的铁路边长大,在机车清炉时哄抢还未凉透的炉渣,上学了,我们进入铁路学校学习。我们铁路子弟见多识广,胆大豪气,女生直爽泼辣,男生捣蛋调皮。我们熟悉铁路的行话术语,热爱父辈们那身头戴帽徽、路徽的制服—帅气!一心长大后也成为铁路的一员,为国家的铁路事业出一把力气。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我们这一代铁路子弟,走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风华正茂艰苦的青春。见证了变化的政治,波澜壮阔的变革社会,步入了人生的暮年,我们是见证中国铁路发展史的,唯一一代铁路子弟。同学们都沉浸在无尽的回忆。

因疫情无法参加聚会的广州刘柏棠、周作福、刘特笙同学,深圳老班长戴康本、李玲玉同学,家住外地的吴元招,汤桃芬同学,探亲未归的董文聪同学,远在美国的何宁等同学,都深切地关注着这次韶关同学聚会,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慰问微信,分享同学聚会的欢乐。

欢乐的时刻,时间的脚步总是那么的飞快,转眼间到了同学们分别的时刻,同学们依依不舍的互道尊重,相约来年疫情过后,山花澜漫金秋艳阳高照时,更大范围同学聚会再相聚。

告别了同学,下午三时,我和袁富文同学乘坐北去的列车,奔赴这次南粤行的第二个目的地-乐昌。与今年9月份在《今日头条》一篇文章中,无意发现后取得联系的,六十年代在坪石结识的挚友-何昆亮相会。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22)

  前右起:谢永彬、曹坤、陈八根、任金义和夫人。

后右起:陈哲新、赵允环、刘秋霞、范凤娣、袁富文、胡莫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23)

  铁中八人学习小组的刘秋霞、任金义和我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24)

我俩都是远道回来的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25)

我们二班的三位美女同学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26)

我们都是坪石铁小的

作者简介

谢永彬,曾在苗店中心学校、苗店镇教办室工作,生于1946年,爱好广泛:弹琴,手工,雕塑,书法,根艺,蛋雕,收藏,尤其鸡蛋上雕刻作画为当地一绝。

旧地重游换新生(重游南粤旧地共叙同窗深情)(2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