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这里藏着革命的金戈铁马,新中国建设的蓬勃生气,也有一位伟人真实的内心世界。菊香书屋,毛泽东一住就是17年。图|贺子珍和女儿、女婿在毛主席纪念堂李敏和孔令华没有问母亲为什么哭泣,站在菊香书屋里,连他们都能感觉到浓浓的悲伤。这里一切如昨。好似拐个弯,就能听到警卫员和护士们小声地谈话;好似开下门,就能看见毛主席捧着书喝着浓茶,茶水见底了,他会捞上茶叶嚼一嚼;好似绕过这棵树,还能听到年轻的李敏、李讷和毛岸英的笑声。

1979年9月,组织上安排贺子珍前往北京治病。贺子珍提出想要去毛主席纪念堂,见毛泽东最后一眼。

贺子珍晚年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在纪念堂参观的全过程,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一直陪着她。她眼中有不舍,有悲伤,但一直隐忍着没有哭,回去的路上也很坚强,并未落泪。

而当工作人员将她带进了中南海,见到毛泽东生活和工作的菊香书屋之时,她再也没有忍住,失声痛哭……

毛泽东非常念旧,也很节俭,用过的东西,只要还能用,他是不会扔掉的。也许贺子珍正是在菊香书屋之中看到了熟悉的东西,或者从家具和物品的陈设中想起毛泽东生活之中细节,她才忍不住倾泻情绪。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1)

图|贺子珍和女儿、女婿在毛主席纪念堂

李敏和孔令华没有问母亲为什么哭泣,站在菊香书屋里,连他们都能感觉到浓浓的悲伤。

这里一切如昨。好似拐个弯,就能听到警卫员和护士们小声地谈话;好似开下门,就能看见毛主席捧着书喝着浓茶,茶水见底了,他会捞上茶叶嚼一嚼;好似绕过这棵树,还能听到年轻的李敏、李讷和毛岸英的笑声。

菊香书屋,毛泽东一住就是17年。

这里藏着革命的金戈铁马,新中国建设的蓬勃生气,也有一位伟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一、叶剑英、周恩来劝毛泽东进入中南海

1949年3月,中共领导人和中央机关进入北平后,一直在西郊的香山落脚。毛泽东暂时住在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的双清别墅之中。

毛泽东对香山的环境很满意,这里清新安静,热爱运动的他可以在空闲之时爬山放松。

6月15日,新政协协商会议的筹备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从此以后,毛泽东常常要在西郊和城里来回跑,有时候太忙了,就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紫云轩囫囵睡上一觉。

毛泽东这样来回奔波也并非长久之计,时任北平市长的叶剑英正式向毛泽东提出,请他带领中共中央搬进中南海,中南海从此作为长久的办公处和居所。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2)

图|《毛主席在香山》,1949年徐肖冰摄

毛泽东想都不想就回绝:“我不搬,我不做皇帝。我们绝不能学李自成。”

中南海原是皇家禁苑,毛泽东可不愿刚刚到北平就搬到这里来住。他不希望老百姓们对咱们的政权产生任何不好的联想,这是一个为穷苦人民而生的政权,永远不可能回过头来走封建王朝那一套。

毛泽东从不讲究吃穿,对居住办公的要求也不高,但在他心中,住进了中南海就牵扯到了原则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

叶剑英一次又一次催问,毛泽东有点不高兴地向周恩来抱怨,说叶剑英太固执。周恩来连连叹气,毛主席他老人家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呢?

周恩来站在叶剑英的角度向毛泽东解释:住进中南海,无须来回奔波,也是为毛泽东的安全和健康考虑。

周恩来委婉地劝着毛泽东,开玩笑道:“你还是应该听父母官的。”

毛泽东依旧不耐烦地摆手,表示不想再谈。

周恩来又找来朱德,朱德也附和着加入了劝说的队伍。

最后,这个问题直接摆到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讨论,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毛泽东和部分中央直隶机关搬进中南海。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3)

图|毛泽东和李敏在香山

根据叶子龙的回忆,在这次会议之后,毛泽东非常无奈,他不舍得双清别墅,在别墅的凉亭里面一个人坐了很久,才对叶子龙说:“听人劝,吃饱饭。搬就搬吧。你也准备准备,咱们进城。

6月份,毛泽东已经入住东南海,但因对香山的眷恋,他依旧坚持两头跑,在菊香书屋住了没多久就去香山住几天。根据《毛泽东年谱》记载,一直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前夕,毛泽东才正式定居菊香书屋。

紧接着,中央其他几位领导人和部分中央机构也搬到了中南海。

菊香书屋有一副楹联: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

可见曾经的菊香书屋里是种满了菊花的,但到1949年的时候,这里已经不见当年的优美华丽,植物凋残,建筑破损,太液池里面也是腥臭的污水。

华北军区300多名士兵放干了污水,忙了一个春天,才将百年未清理的淤泥挖干净,他们甚至还从里面清理出了枪支和手榴弹。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4)

图|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云在中南海

周恩来要求修缮之时要尽量保持古典建筑的原貌,特别是书房,一定要设计得大一点。

菊香书屋最初的修整规模是很小的,毛泽东入住之后,始终不同意再为修房子花钱。在毛泽东出差的时候,组织上突击给毛泽东建了两个卫生间,按照毛泽东的习惯,设计成了蹲式的。

1958年,工作人员再次劝说毛泽东修缮潮湿阴暗的菊香书屋,毛泽东依旧不同意。警卫员王敬先在陪毛泽东访问苏联之时发现他特别喜欢大窗户,就提议扩大窗户,毛泽东终于同意了,可即便翻修了一遍,毛泽东寝室和办公室内的光线还是很差,一年四季白天都要开灯。

1966年上半年,中央办公厅趁毛主席外出巡视考察期间,对菊香书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翻修。等到夏天毛泽东回来,发现菊香书屋的一切都修葺一新,大为不悦,一气之下就搬到了游泳池不肯回去。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5)

图|毛泽东用过的暖水瓶。左右两个是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用的,中间的是搬到游泳场以后用的。

游泳池没有可以长久居住和办公的房间,毛泽东就搬到了狭小的更衣室里面。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坚持在游泳池度过,而游泳池没有厨房,饭菜都是在菊香书屋做好了,再给他端过来。

毛泽东热爱菊香书屋的环境,一次他见到工作人员在院子里面拔草,用浓重的湖南口音阻止他:“莫拔莫拔,莫伤了无数生命。”

党内的老同志和一些民主人士都叫他“紫云轩主人”,毛泽东是一个随遇而安却又极为恋旧的人,他对菊香书屋的感情是无法割舍的。

那么,他为什么会如此果断离开菊香书屋呢?

他老人家一生节俭,衣服鞋袜都是补了又补,只有在外出、开会、接见外宾的时候才会穿好一点的衣服。

他有他的原则,他蔑视一切对物质的贪恋追求,没有搬回菊香书屋,说明他余生都不认可背着他花钱大修房子这件事,即便他知道这是出于对他的关心

二、菊香书屋没有鲜花,只有书香

菊香书屋里面的一切都是朴实无华的,没有奢侈的摆设,也没有名贵的古玩或者字画。

毛泽东也用心改动过菊香书屋的绿化,让花工搬走了院子里面五颜六色的盆花,而是种满了松柏,他不想其他人上行下效搞虚荣的风气。

他睡的是木板床,睡衣、毯子和枕席无一例外都是打了补丁的,毛巾洗破了洞,拖鞋的底部都已经磨烂了。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6)

图|毛泽东在菊香书屋的卧室

一眼望过去,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毛主席的藏书。

菊香书屋松寿斋之中并排放着36个大书橱,西厢房和北房西间都摆满了书橱和书架。

毛泽东的卧室里面书架环绕,桌子上、茶几上,就连他睡觉的床上都是书籍。

一次贺龙从菊香书屋开会回来,一脸神秘地对孩子们说:“毛主席家的厕所太高级了!

儿女们马上好奇地询问,贺龙告诉他们,毛主席的厕所里面都是书,伸手就能拿到。贺龙便是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认真念书,好好学习。

毛泽东并非收藏家,他搜集书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从未求古、求孤、求珍。

他看过的书必然会在上面写上批注,毛泽东坚信“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十万字的《伦理学原理》之中,毛泽东就写下了12000多字的批注。

井冈山时期,红军每每打下一座县城,战士们都会想办法帮毛泽东搜集一些报纸或者图书。

转战陕北时,到处都是敌人的炮弹声,毛泽东舍不得扔掉他喜爱的一部分书籍,只能以个人名义请求自己的警卫员马汉荣,马汉荣的家离他们当时所在的地方很近,他将毛泽东的书箱子秘密送到家中,藏在一个暗口小窖里,毛泽东连连对他说了三声谢谢。

这些书由延安送到西柏坡,又从西柏坡搬上了香山,最后送到了中南海。

它们都是毛泽东舍不得的“老朋友”,因为毛泽东对于书的执着保护,战争年代大量宝贵的资料都被毛泽东个人保存了下来,很多史料和文件中央机关没有,毛泽东那里都能够找到。

1950年冬天,毛泽东提出要将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所有图书,都给他配置过来。

但这些书远远不能满足毛泽东的读书需求,于是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等工作人员,一直在四处为毛泽东购置图书。田家英晚饭后只要空闲,就会到琉璃厂逛一逛旧书店,每次都能抱一些书回来。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7)

图|毛泽东会客处

当然,购书用的都是毛泽东自己的工资和稿费。

中外历史上有很多热爱藏书的文人,文学家托尔斯泰藏书2.2万册,郁达夫私人藏书4万册,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藏书近5万册,毛主席一生藏书,近10万册!菊香书屋只能放下毛泽东藏书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则放在烟雨阁等房间。

但这些书距离毛泽东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还有距离,他老人家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生而有涯,而学海无涯”。

藏书万册依旧不够,毛泽东还经常向一些图书馆借书来看。

1958年,北京图书馆换发新的借书证,为了表达对这位“爱书如命”的老先生的尊敬,毛主席的借书证编为1号。

每到一处地方,无论是去做什么工作,毛泽东都会派工作人员去当地图书馆借书,杭州、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图书馆,都留有毛泽东借书的记录

特别是在成都时,毛泽东归还书是用吉普车装的。

吃饭的时候,休息的时候,甚至在会客室等客人的时候,毛泽东总是捧着书。报纸和小人书是他的“下饭书”,他说看这些就是在“脑力休息”,弄得一直劝他上床睡一觉的工作人员们也很无奈。

有一次,毛泽东坐在菊香书屋院子里的藤椅上乘凉看书,医生过来询问他的身体健康,他答非所问:“嗯,郭沫若是很能写书的!”

医生只能劝他换一种休息方式,打球、下棋、看电影或者打扑克,但他都没有兴趣。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8)

图|油画作品,毛泽东在菊香书屋中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对毛泽东菊香书屋有过这样详细的描述:

这是一间中等大小的房间。四周墙边的书架上摆满了文稿,桌上、地下也堆着书。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领导人的会客室。

毛泽东一生生活简朴,平时吃的最奢侈的菜也就是一盘红烧肉,很多时候看书、工作忘记了时间,毛泽东也就喝杯麦片粥或者吃碗挂面应付一下。

但毛泽东对于书的追求是无止尽的,对于学习的渴望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毛泽东的晚年疾病缠身,因为白内障视力下降得厉害,医生一直在劝他少看点书。但毛泽东更加争分夺秒,抓紧一切时间工作和学习,常常持续十几个小时,甚至达二十几个小时。

为毛泽东看病的医学专家姜泗长回忆,他给毛主席测血压或者治疗的时候,他依旧靠在床上或者沙发上看书,全神贯注,对病魔没有丝毫畏惧。

毛泽东生前向管理图书的同志索要的最后一本书是《容斋随笔》。在生命垂危之际,他的双手已经无力举起书了,甚至不能说出书的名字。

在日本首相三木武夫来华访问的前夕,毛泽东依旧在关心中日关系的发展,想要看一看三木的资料。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9)

图|毛主席菊香书屋办公旧照

他颤抖着手对身边的同志们做出一个“三”的手势,工作人员一时没有明白过来,毛主席不放弃,十分艰难地在纸上画了一个圈,在中间点了一个点,也就是“日”的意思,工作人员还是没有弄清楚,毛泽东就用手指敲了三下木质的床板。

工作人员一下子就明白了,询问毛主席是不是想要看看三木的资料。毛泽东高兴地点了点头。

毛泽东逝世之时,身边放着的两本书是《共产党宣言》和一本鲁迅的著作。

丰泽园原是清朝皇帝每年春季举行亲耕仪式之前来此演习农耕的地方,他们将此地布置成花香四溢的小院子,却掩饰不了封建皇家的做作和附庸风雅。

多年之后,这位带领着人民将封建社会彻底推翻的老人,将此处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屋”。

时代动荡,政权变换,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了独立、富强,而毛泽东的俭朴和嗜书如命,从来没有变过。

贺子珍珍藏的两个文件箱里面,就装着毛泽东收集的图书。这也许也是贺子珍走进菊香书屋之时,无法控制流泪的原因之一。

三、菊香书屋的“教员”和孩子们

菊香书屋南院的东房,就是毛泽东孩子们的居住的地方。李讷、李敏、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和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这里也被大家称为“集体宿舍”,因为孩子们上学之后都在学校住宿,只有节假日才会回中南海。

毛泽东在菊香书屋住的那些年,和自己的孩子们相聚的时间并不多。不过,菊香书屋总是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也是曾多次表示想要做“教员”的毛泽东最快乐的时光。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10)

图|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生日时与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子女合影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刚搬进丰泽园没多久,就已经和毛主席成为了熟人。他们这些革命子女对于毛泽东的崇敬和敬畏是镌刻在血液之中的,这种敬畏容易在伟人和孩子们之间筑起一条阻碍交流的高墙。但毛主席亲切和蔼,说话又非常风趣,孩子们总爱围着他转。

一次周秉德在整理物品时发现了毕业自制的赠言簿,里面都是小学同学和老师们的赠言。周秉德冒出了想要毛伯伯为她写赠言的念头,就捧着本子在菊香书屋门口转悠,正巧看到了毛泽东在门口散步。

周秉德有些羞涩地请毛泽东写一句赠言,毛泽东很高兴地答应下来,想了一会才掏出钢笔写下“好好学习”四个字,并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毛泽东习惯于夜晚工作,白天休息,中南海的孩子们都被家长叮嘱了,绝对不能在上午去菊香书屋附近玩耍吵闹。

从菊香书屋到瀛台有一座石桥,石桥下面总是有一些小鱼和小虾,孩子们喜欢在水湾里摸鱼捞虾,一玩就是一下午。

一天他们满载而归,用手帕兜着“战利品”,正巧遇到了傍晚出来散步的毛泽东,大家就像是献宝一样送上这些小鱼小虾,毛泽东笑着让厨房大师傅将这些小鱼小虾料理了,晚上喊孩子们一起来菊香书屋吃饭。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11)

图|毛泽东和孩子们在一起

能有机会和毛泽东一同吃饭的孩子不多,毛泽东的保健医生王鹤滨有一次将自己4岁的儿子王子冀带到了菊香书屋,毛泽东就招呼他们一块儿吃饭。

在饭桌上,王子冀一直盯着毛泽东的炒辣椒瞧。毛泽东乐了,就夹了一点辣椒逗他,王子冀看着红红绿绿的辣椒,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伸头就要去吃。

王鹤滨生怕儿子吃了辣椒之后又哭又闹,影响大家吃饭,将王子冀拉回来。毛泽东将辣椒吃了,还砸吧嘴装出很好吃的样子,又送了一截辣椒到王子冀的面前,王子冀正要吃,又被爸爸拉回来了。

毛泽东吃了辣椒后,和王鹤滨交流自己独特的教子理念:“你让他吃嘛!怕什么?让他上上当。不要把孩子教育成那样,使他以为大人都是好人,大人也有坏人嘛!”

刘少奇的女儿刘涛回忆少年时,总是觉得和毛泽东在一起的时候更加轻松愉快些,而和严肃的父母在一起就会觉得拘谨。

刘涛热爱历史和文学,可在父母的影响下被动选择了理科,学习非常痛苦,刘少奇和王光美坚持不同意刘涛转学。

刘涛犹犹豫豫着来到了菊香书屋,见到毛伯伯的时候眼泪都流下来了,她详细和毛伯伯说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毛泽东虽然事务繁忙,但还是很重视孩子的问题,他专程给王光美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们夫妇俩能够考虑孩子的兴趣。

刘少奇夫妇看到毛泽东的信后非常吃惊,一是没想到毛泽东会如此关心刘涛读书的事情,二就是刘涛竟然因为这件事找毛主席。

刘少奇夫妇马上给毛主席写信解释,还和刘涛耐心谈了一次,希望她要经得起挫折,也要明白毛主席是党的领袖,有很多国家大事要操心,不要因为个人小事去打扰毛主席。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12)

图|毛泽东和刘少奇夫妇及他们的子女

住在中南海的孩子们是不能擅自去找毛主席合影的,这些孩子们有很调皮也有很倔强的,但都没有破坏过规矩。

在新中国第二个“六一”儿童节,菊香书屋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小太北”。

毛泽东笑着问她为什么叫“太北”,她说:“我爸爸起的名字,我生在太行山北边。”

毛泽东又问她爸爸是谁,小太北说:“我爸爸是左权。”

原来是左权烈士的女儿……毛泽东沉默了,他温暖的大手将小太北的手握在手心,很久都没有放下。身边一直嘻嘻哈哈的孩子们和记者们,都突然安静了。

毛泽东应孩子们的要求和小太北单独拍了一张合影,他还详细询问了小太北学习的情况和妈妈的工作生活情况,并且叮嘱他身边的老师:“八一小学有不少烈士子弟,他们是烈士的骨血,要好好抚育他们,培养他们……”

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和孩子们的合影是轻松愉快的,唯有在这张照片之中,小太北笑得很开心,而毛泽东的表情是严肃的。很多年后,小太北才能真正感受到毛泽东当时心情的沉重。

毛泽东在战争中失去了太多亲人和战友,忙碌的他和孩子们在一起才能放下一切负担。对孩子们而言,菊香书屋很神秘,也很亲切,他们不约而同地怀念这个曾经充满着欢笑的地方,记忆之中的毛主席更像一名博学又慈爱的老师,爱护着他们。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毛主席窗前一盏灯,春夏秋冬夜长明,伟大领袖灯前坐,铺开祖国锦锈前程。

菊香书屋是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生活的写照,也是毛泽东心灵的归宿。

毛泽东不止一次对身边的同志们说:“在这里住,有家的感觉。”

他老人家去世后,菊香书屋再也不会整夜整夜得亮着灯,他书架、书橱上的藏书也不会常常被人翻动着写上批注,他的书桌旁再也没有了那个披着睡袍抽烟冥思的身影……

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毛泽东的菊香书屋收藏多少书(13)

图|孔冬梅

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外孙女孔冬梅,是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东”取自毛泽东,“润”取自毛泽东的号“润之”,“菊香书屋”对于毛家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

它将伟人的生活毫无美化地表现出来。每一位国内外的参观者,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去,又带着愧疚、伤感、感动和敬仰的心情走出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