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买下一间古宅:厦门女孩买下整栋古宅
女子买下一间古宅:厦门女孩买下整栋古宅于是,她决心在这里安巢。相比于四季如春的厦门,徽州四季分明的天气在燕子看来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对喧嚣都市生活的厌倦,让她走进这座宁静、安详的乡村,便再也挪不开腿。受到打击的燕子不但没有灰心,反而再次让身边的人震惊。燕子回到厦门后卖掉一套房子,拿到钱便立刻转身跑回徽州,开始了三个月的寻找。@燕子 从深秋到隆冬,燕子翻过十几个村庄,最终买下了南屏村的这栋徽商官厅。
初春,上百只归巢的燕子在空中盘旋许久,陆续落进徽州黟县一座古老宅邸的房梁上,与村庄一同陷入沉睡,让人不敢随意惊扰。
巧的是,这栋百年老宅现在的主人也叫燕子。从门前的青石板路经过,看这栋老房子似乎与村里的其他房屋无异,但里面却别有洞天。
这里曾是威风凛凛的徽商官厅,而今在厦门人燕子的守护下,成了名为“喜舍”的温暖民宿。
这个南方姑娘放下工作,头一次独自出远门,坐23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前往徽州。当她满心期待来到了目的地,不曾想却因为手续和产权问题铩羽而归。
受到打击的燕子不但没有灰心,反而再次让身边的人震惊。燕子回到厦门后卖掉一套房子,拿到钱便立刻转身跑回徽州,开始了三个月的寻找。
@燕子
从深秋到隆冬,燕子翻过十几个村庄,最终买下了南屏村的这栋徽商官厅。
相比于四季如春的厦门,徽州四季分明的天气在燕子看来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对喧嚣都市生活的厌倦,让她走进这座宁静、安详的乡村,便再也挪不开腿。
于是,她决心在这里安巢。
买下房子后,燕子才意识到修缮古宅的不易。看似完整的“城堡”,实则历经岁月磨砺已然千疮百孔。
为了保存古宅原有的样子,燕子请了十几个村里的工匠,花了三年时间从一砖一瓦开始“医治”百年老宅。
还记得修复楼梯时,由于古代的测量工具不那么精确,加上屋子是依附地形修建的,因此墙面有许多肉眼难以看出的细微倾斜。工匠把木板安装上去才发现难以契合,只能狠心全部拆了重做。
看工匠犯难,毫无经验的燕子便亲自上手指导这些村民,仅仅一层楼梯,竟反复拆装三遍才建好,并且每一级楼梯的尺寸都要不同。
燕子更没想到,修房子花的钱比买房子多。燕子没有请设计师,凡事亲力亲为,搬了许多砖,最后练就一身本事。她苦笑道:“自己为此交了不少学费。”
在青石板的小路上搬运木材、砖瓦,用的是原始的工人挑、马车拉。因为村里连个钉子都买不到,加之没有其他交通工具,燕子只好坐摩托车到五公里外的县城采购。穿梭在古老的祠堂里,抬头仰望青山,燕子渐渐融入了这座原生态的村庄。
让燕子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竟会引起如此之多的共鸣。那三年,福建海峡卫视、台湾东森卫视的记者们每年都在等着房子修缮完成,并因此成了民宿的第一批客人。来到这偏僻的山村,看到重生的古宅,连常年四处采访的记者们都赞不绝口,燕子也终于有信心开门营业。
木心的诗歌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燕子则把她的爱,奉献给了这座古宅。
眼下,城市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南屏村却还如十年前一样古老、安逸,这里到处能看到古代徽商的影子,马帮催赶着拉货马车在巷子里前行。四处透露着一种朴素、天然的气息,燕子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步调。
喜舍只有6间客房,但每一间都风格迥异,其余的则被当成公共空间。
每间客房,大到床铺、柜子,小到灯泡瓷砖,都是燕子亲自挑选的,她不断到古董市场和建材市场海淘各种复古家具和原材料,以至于店里几乎找不到重样的家具。
她把富有闽南特色的六角红砖融入到客房的改造,让异乡的古宅因此多了些家乡的亲切感,而这些手工烧制的红砖,现在已经很难买到。
不论什么样的客人,总能在喜舍找到自己心仪的房间。
女孩子喜欢浪漫的厢房,为了满足少女对古典宫廷的向往,燕子从鼓浪屿搬来古董木桌,还在地上贴像马赛克一样精致的小瓷砖。因为贴瓷砖十分考验师傅的功力,每一块都需要计算距离,倔脾气的老工匠那几天便累得不和燕子说话,只是独自生闷气,想尽早“脱离苦海”。
这里还有简约、硬派,由清水混凝土装修的房间,以及尽可能保留童年记忆的复古房间。
有个上海画家,每年带学生来游学时不住宿舍,而是自己掏钱住在喜舍一间名为“岁月静好”的客房。他每次都会特地将书桌搬到落地窗前,一面欣赏风景,一面解读每块瓦片身上的故事。
燕子说,“喜舍是人们在徽州的家”。
随着厦门旅游业的蒸蒸日上,许多民宿不免走向了“精品酒店”的道路。喜舍却始终没有做过大肆的宣传,客人有缘自会走进这里。他们就像是回乡探亲,或到朋友家做客。
许多游客在这里与陌生人结成好友,相伴到世界旅行。燕子总是在客厅里陪他们泡泡茶、聊聊天,说说旅途中的故事。闲时,燕子还会到山里摘些野菜,与大家分享天然无公害的“山珍”美食。
侉龙是厦门三轮复古机车俱乐部的成员之一,十几年来没少驾着他的长江750到全国冒险。他喜欢去些人烟稀少的地方亲近自然。这两年他偶尔会到喜舍,跟着南屏村民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并渐渐爱上那淳朴的民风。
这里把早、中、晚餐,分别叫做天光、当头、落昏。就连生活里的小细节,都富有诗情画意。
住在这里,侉龙总会想起儿时在老家,把饭菜一端、一屁股坐到门口的台阶上和厝边的邻居一起吃饭、话仙的日子。
木质结构的房子、斑驳绿锈的铜锁、摇晃的竹椅,古老却不陈旧。村里很安静,连冬天雪花飘落的声音都格外清晰。牛在农田里耕地,跑到村外和游客一起泡茶,远远看上去,颇有种得道仙人隐居山脚下的错觉。
出镜@素心;摄影@小马甲
喜舍的露台上有扇窗户,那是燕子不经意间发现的宝藏。这扇窗子犹如一副画框,记录下村庄一年四季的风景。春天漫山的油菜花田,夏天馥郁芳香的桂花,秋天成熟的水稻,以及冬天里银装素裹的天地。
去年央视的《还看今朝》采访了燕子,她无意中成了徽州的一份子。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燕子看来,是古村为她的理想保留了一席之地。
曾经她以为乡愁是背井离乡的孤独与凄凉。而这些古老的旧物里保留的淡淡乡愁,却有几分温暖。
每到冬天,燕子便会回到厦门过冬。并放心的把民宿交给当地的阿姨,看着故乡发展愈来愈快,许多儿时的记忆已经踪迹难寻,生活在现代化的都市里,反而平添了不少乡愁,只有回到那充满旧时光印记的老宅子,燕子的心里才踏实了不少。
不少人羡慕她归隐田园的勇气和笃定。而燕子发觉,由她来守护这座古宅,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燕子早些时候经常到鼓浪屿的古董商那里淘货。有次她想为大厅找牌匾,便从一堆藏品中,翻出了一块小小的牌匾,上面写着“诒燕堂”。她立刻想到自己和那些房梁上的燕子,二话不说把它带回了宅邸,并把这三个字当做堂号。
据老人言,为了感谢屋主把房子借给自己筑巢,燕子每年都会扔下半个蛋壳给主人,这些蛋壳作为药材,有清凉明目的功效。
作为主人,她与这些生物共享老宅的庇护。而燕子也正像这群候鸟,在这里寻找理想的家,守护古老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