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中有爱处处有爱:脚下有劲心中有爱
只要心中有爱处处有爱:脚下有劲心中有爱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劳动,是人类世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穿衣,均是通过劳动来获得。劳动课进校园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对于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劳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实践能力,也能激发奋斗精神、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全面的部署,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意见》一出,我省教育厅迅速发文,引导大中小学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相关教育,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和奋斗精神,使得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脚下有劲、眼中有光、心里有爱”。
同学们跟随指导老师学习农作物种植
师生一起在“经纬农场”劳动
丰收的喜悦
□本报记者 胡春娜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对于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劳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实践能力,也能激发奋斗精神、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全面的部署,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意见》一出,我省教育厅迅速发文,引导大中小学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相关教育,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和奋斗精神,使得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脚下有劲、眼中有光、心里有爱”。
劳动课进校园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劳动,是人类世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穿衣,均是通过劳动来获得。
为了让青少年能茁壮健康成长,很多学校让劳动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使劳动教育成为校园教育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炽热的阳光,让夏天的味道渐渐浓郁。正值中原大地农忙麦收时节,5月26日,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一群“小农夫”也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农耕活动。
走进校门,右手边是一块用木栅栏圈起来的一百平方米左右的种植园。放眼望去,一垄垄金黄的小麦、绿莹莹的青菜、破土萌芽的豆苗等长势喜人,盆栽的薄荷、辣椒等作物也精神抖擞。
一群孩子站在麦地边,望着金灿灿的麦穗,激动不已。指导老师先让孩子们触摸扎手的麦芒,仔细观察饱满的麦穗,然后捏捏金黄的麦秆,最后再挥动镰刀。三年级的陈梓墨和另外两位同学组成一组,他负责割麦,其他两位同学负责捆扎和搬运。
另一个小组是低年级的同学,在指导老师张丽红的带领下来到旁边的蒜地,拿着小铲子开始挖蒜。二年级四班的庞雅琪和杨子涵被分到一组,俩人齐心合力,成功收获了成熟的大蒜。
阳光下,唰唰的镰刀与脚步“合奏”出交响乐,整整齐齐的麦秆瞬间倒地,规规矩矩地卧在麦茬上。蒜地里,“小农夫”们用力地刨地,挥汗如雨,体验着丰收的喜悦。
这片“小农场”是去年才开辟的。校长王小蔷认为,校园里能有一方“小农场”,对于孩子们来说意义非凡。“小学生活是人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让孩子们在这个阶段经常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意志,相信未来的路他们会走得更远、更好。”
在河南省实验小学的操场旁有一块校内劳动基地——“经纬农场”。5月中旬开学后,师生一起种下农作物,轮流给小种子浇水,一同期待秋天的丰收。参与农耕的一年级学生程诗璿说:“我学习了松土、撒种、浇水,感觉当农夫并不容易。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虽然校园里的“小农场”的面积并不大,但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有着孩子们辛勤耕耘的影子。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农作物在自己照料下的茁壮成长,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以及劳动的快乐,也使他们懂得了农夫的辛勤,更懂得了食物的来之不易。
王小蔷说,让劳动教育自然发生,把自然融入劳动教育。这,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
家校共努力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家长也认为“只要认真学习,别的不用管”,致使许多青少年能在网上畅通无阻,却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理能力,出现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
岳丽萍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小女儿的成绩在年级也是数得着的,两个孩子就是大家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对此,岳丽萍甚是欣喜。
今年疫情期间,两个孩子除了在家上网课,也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劳动作业。然而,整个假期的家庭劳动作业,两个孩子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截然相反。
“在大女儿不会洗袜子、小女儿不会扫地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岳丽萍难过地说,她对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要好好反思。“我不想我的孩子长大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走上社会以及工作岗位不能适应。”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兴》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释义为,人们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细麻,农家的儿女都会劳作持家;小孩子虽不会耕田织布,也要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当然,开展劳动教育课,并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吃苦,而是让他们在课本知识畅游的时候,与实践劳动相结合,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不易和乐趣,培育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知行合一”中有持续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相对于小学、初中学生,高中生会“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能做到在劳动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促使自己成为一个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
就读于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的高三学生丞丞,除了平日里学校的劳动时间活动,也会利用假期和同学或者家人一起去小区、社区“找活干”。电话里,她对记者说:“我们的学业比较忙,在休息时间很多人会选择睡觉、游玩,我会选择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劳动过程中能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在申请一些国外学校的时候,会给自己加分。”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省实验小学一年级年级长张文捷认为,家庭教育与课堂教育一样重要,我们在课堂或家里给孩子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再带着孩子们去插一次秧、种一次豆、收一次麦,获得的教育效果将更好。“家校齐努力,通过劳动让孩子们有勇气面对困难,有穿越风雨的精神动力。”
实践基地有作为
对于马新雅来说,去年学校组织去原阳水牛稻基地插秧、收稻、脱籽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她非常难忘。
“五月份,我们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插秧,本来九月份底要去收稻,但是经常下雨,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一直等到了十月初才去。”马新雅说,插秧的时候,我们很害怕水蛭,并且一直弯着腰,很多同学都中途休息,然后再继续。十月份去收稻的时候,想象劳动成果要丰收,最初喜悦占上风,但是随着收割、捆扎、装车,然后运到指定地点脱粒时,大家都觉得很累,有的同学衣服湿了一大片,头发像水洗过一样。“那次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了,回来后,我们班里的同学都改变了很多。”
马新雅口中的原阳水牛稻基地距离郑州一个小时车程,是一家农耕体验示范基地。走进基地,秋千、跷跷板、稻草人、河鲜、湖光天色……勾勒出一幅田园水乡图。整齐的水田里,是刚插的稻苗,时不时会看到鱼儿游来游去。郑州市、新乡市的一些中小学会把这里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将“课堂”搬进田里,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位于新郑市神州路的河南省学前教育食育实践基地里,除了核桃园、葡萄园、果树园,还有种植区、养殖基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参与种植、喂养等农耕活动。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孩子们在这里认识蔬菜、粮食作物,知道食物的来源,在天地“大课堂”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除了这些专门建成的劳动基地,还有一些生态园区也开始以“田间劳动”为着眼点,吸引城区人群前去体验农耕生活。
五月底的一个周末,几个家庭结伴带孩子来到位于登封的井湾农场。他们此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带着孩子将一块荒地整理成一垄一垄,种上花生。
孩子们每人领了一个装着花生种子的小碗,爸爸在前面用小铲子挖坑,孩子将种子丢进坑里,再用脚将旁边的土推进去踩实。妈妈则拎着装满水的塑料桶紧跟其后浇水。
参加活动的田女士说,这让她想起了小时候在家帮父母干农活的场景,只是她的儿子出生在城市,每天生活的地方都是柏油路,与土地相关的劳动一直处于缺失的状态。此行,不但让孩子认识了食物的种子,而且也体验了当农夫的不易。
劳动最光荣,实践促成长。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劳动的果实,在劳动中感受收获的喜悦。同时,通过收获这一劳动实践,给孩子不同于书本上的体验,让孩子在自然中观察和学习,体验其中的美妙。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课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一环。现在很多的“70后”“80后”都上过劳动课,每周1—2节,在学科的设置中,它的地位曾高过音乐、体育、美术。
一些人或许已经记不起劳动课本上的内容了,但是劳动课上参加的“劳动”却记忆犹新。每到劳动课,或打扫教室,或校园除杂草,或去校外找一块果园给树浇水。那时,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孩子们都由老师带领,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内容丰富。
不知何时起,劳动课被“老师有事,改上自习课”代替,在家里父母一句“好好学习就行了”,把孩子与家庭劳动隔离。久而久之,劳动教育成了最被忽视的教育。很多孩子延续着“教育至上”的应试教育模式,“德智体美劳”中的“劳动”被“隐身”了,家庭里逐渐多了“小公主”“熊孩子”。究其原因,是劳动教育的缺位,使得孩子没有机会了解、体验生活中的“苦辣咸”。
然而,不论什么年代,基本的劳动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立足社会的基本素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要把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让热爱劳动成为一种品质,一种习惯。人世间的很多美好梦想,都是通过诚实劳动实现的;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也是通过诚实劳动迎刃而解。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郑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徐明成,从三月开始,一直在忙着劳动教育课程的事宜。从接到《意见》以及省教育厅的文件后,学校立刻组成工作小组,编写劳动教育教材,把劳动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考评机制,计入学分。
“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职责使命,是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师范院校是培育青年教师的摇篮,他们将劳动中培养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优良品德,可以用‘授人以渔’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徐明成说,所以,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不但要思想方针正确,还要形式多样、精彩,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省内还有许多高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郑州科技学院通过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校园文化建设;郑州商学院每年投入300余万元专项经费,确保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安阳师范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的功能。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都证明,童年养成劳动习惯,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的需要。
刘素娟是周口一所中学的老师,去年成为七年级的班主任。开学不久,她就发现很多学生自理能力较差。于是,她就想到了劳动技能培训,每周一项劳动技能,从扫地擦桌子开始,第二周教使用铁锹,第三周教洗衣服……家长会上,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改变了很多,不但性格积极向上,亲子关系也大有改善。
“我们不能一味地让孩子在‘纸上’成长,所以,劳动教育不但非常有必要,而且也能让更多的孩子从劳动中感受到自己可以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刘素娟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劳动的形式相结合,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记者手记
脚踏土地,更有力量
今年疫情,刚上一年级的女儿有了一个“加长版”的假期,老师在微信群里布置了家庭劳动作业,让孩子在家要学会扫地、浇花、整理床铺、垃圾分类等一些基本技能。看着她从笨拙慢慢开始熟练,让我意识到,是家长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孩子。
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张白纸,童年能画出怎么样的精彩,需要家庭和学校携手教育。
在《意见》出台后,我认真读了又读,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随即汇报,即刻通过。
后来,我在采访中联系了几所学校和几个劳动教育基地,师生和从业者的话,不但获得了很多采访资料,更让我受益匪浅。
5月26日中午,我接到纬三路小学德育处的通知,下午孩子们在校园里举行“麦·香——麦粒满仓”以及最美蒜瓣瓣的主题实践活动。最初,我以为是老师们从别处弄一些麦子、大蒜,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捆扎、晾晒、剥皮儿,毕竟这是市区。谁知,一进校门就被右手边景观树后的欢声笑语吸引。拐过去一看,竟然是一片“小农场”!高低不同的年级学生正在几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听取技能要领。随后大家有序进行,团结协作,完成了丰收任务。
指导老师张丽红介绍,去年她们的大蒜也丰收了,孩子们将蒜晾好、分装,拿到社区去售卖,一共获得了一百多元钱。又拿着这些钱,挑选了一些书,捐赠给了孤儿院。“那次,我都被这群可爱的孩子感动了。他们从劳动中获得喜悦、认可,获得了解决困难的力量,同时,增强了团结互助能力,学会感恩。”
在采访中,许多孩子叽叽喳喳围着我,给我说“小农场”里作物的生长情况。他们有些参与种植,有些参与浇水、除草,还有的像今天这样来收获果实的。其中一个小女孩告诉我,班里很多同学一有空就来这里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小白菜开的花你见过吗?”“油菜、香菜生长的速度比别的青菜慢一些。”直至快上课了,他们才飞快地奔向教室。
对于处处是柏油路的城市来说,这块“小农场”弥足珍贵。去年校园整修,这里本来设计的是园林景观,几个设计公司都给出漂亮的设计方案。但是,经过几次思量,校长王小蔷决定摒弃设计稿,直接变成“小农场”,有利于低年级同学进行校内实践活动。
王小蔷说,土地是人类与大自然联系的媒介,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所以,让孩子们通过劳动,认识土地、热爱土地,在出力流汗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接受书本外的锻炼,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其实,纬三路小学一直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从2017年开始,学校以“寻黄河之美,做有根少年”为课程理念,借助黄河柳、黄河鱼、黄河桥、黄河船、黄河米、黄河水六个在地风物,带领孩子们多角度地探索中原的农耕文明、黄河文化,在此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拓展历史知识,从而让孩子发现一个更加精彩的中原。
“只有脚踏土地,劳其筋骨,才能让孩子们不断生出向上的力量。”王校长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也许,目前的劳动只是获得了一袋小麦、一把青菜,但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犹如一股力量,注入到孩子们的心田,继而生根发芽开花,最终会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胡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