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男科的发展趋势,为了不让ED盯上你
当代男科的发展趋势,为了不让ED盯上你早诊早干预是ED治疗新理念2我国男科专家经常引用的调查数据,来自张庆江等在2003年的一项《三城市2226例男性勃起功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男性ED总患病率为26.1%,40岁以上的平均患病率为40.2%。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推算,2018年我国ED患者至少为1.5亿人。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ED患者实际数量可能比上述预估数量要多得多。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主任姜涛指出,焦虑、抑郁既是ED患者最为常见的伴随症状,也是引起心理性ED的主要原因。性兴奋是在大脑中产生的,大脑皮层发出信号后,一些神经兴奋,加快了做爱者的心率,并使血液流向生殖器官。而焦虑等负面情绪可抑制这一过程,影响性激素分泌,造成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收缩,使血流减少,从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因工作、收入及各种生活事件带来的压力可导致ED,而男女之间关系不和、沟通不畅等,也可导致男性和女性出现性功能障碍。现代人由于生活
8月25日,在京召开的“中国男性性功能障碍诊治现状与展望高端圆桌会议暨中国ED患者流行病学再调查项目方案讨论会”上,中国性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大学鼓楼医院男科主任戴玉田表示,男性性功能障碍是关乎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常见多发病。为了更有效地破解性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困扰,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路径,摸清该病的流行情况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1
亚历山大让心理性ED病人节节攀升
勃起功能障碍(简称ED),为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其特征在于阴茎在性行为期间无法勃起或维持勃起,是男性常见疾病。最经典的流行病学调查当属1994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多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40岁~70岁男性中,ED总患病率为52%。据联合国保守的人口数据估算,1995年全世界ED患病人数达到1.52亿,并预测2025年将增长到3.22亿。
我国男科专家经常引用的调查数据,来自张庆江等在2003年的一项《三城市2226例男性勃起功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男性ED总患病率为26.1%,40岁以上的平均患病率为40.2%。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推算,2018年我国ED患者至少为1.5亿人。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ED患者实际数量可能比上述预估数量要多得多。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主任姜涛指出,焦虑、抑郁既是ED患者最为常见的伴随症状,也是引起心理性ED的主要原因。性兴奋是在大脑中产生的,大脑皮层发出信号后,一些神经兴奋,加快了做爱者的心率,并使血液流向生殖器官。而焦虑等负面情绪可抑制这一过程,影响性激素分泌,造成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收缩,使血流减少,从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因工作、收入及各种生活事件带来的压力可导致ED,而男女之间关系不和、沟通不畅等,也可导致男性和女性出现性功能障碍。现代人由于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性ED的患病率正不断攀升。
2
早诊早干预是ED治疗新理念
河南省人民医院男科与能量医学科主任张祥生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ED是一种影响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及其伴侣的生活质量,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ED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没有ED的患者。ED常早于心血管病2年~5年发生,所以ED患者即使诊断时没有心血管病症状,也应把它当作一种潜在的心血管病患者对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男科主任邓军洪认为,对轻中度ED的中青年男性,应加强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教育,重视早期病因的筛查,特别是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筛查。对老龄或有慢性疾病人群,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应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基础上预防ED的发生,控制ED进展,促进整体健康。对前列腺癌等行盆腔器官手术或放疗的患者,应早期进行阴茎的康复治疗,促进勃起的恢复,预防ED和阴茎萎缩。
会上,专家们还提出一些新的治疗理念,如低能量冲击波治疗、阴茎假体植入手术、阴茎康复治疗等。
3
期待男科界拿出ED发病最新数据
近年来,在中国性学会、中国性医学和男科学专家的推动下,ED的诊断治疗逐步规范化、国际化。随着慢病患病率增加,慢病年轻化、工作节奏加快以及工业环境污染等影响,E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20年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无法反映当今的真实情况。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国性学会提出的“幸福中国”工程,中国性学会、中国性学会性学研究院将于近期启动“中国ED患者流行病学再调查项目”。调查专家组成员包含了性医学、男科学、流行病与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及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等领域的专家。
此外,中国性学会会长姜辉还宣布启动“中国男科专科发展现状调查大数据研究”项目。该调查主要是针对我国目前性医学及男科学专科的现状,包括人力资源、服务能力、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学术影响力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以期更好指导学科发展,提高男科诊疗水平。本次会议由中国性学会,中国性学会性学研究院、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办。
文章:大众健康编辑部 吴卫红
编辑:余运西 李君(实习)
校对:栾兆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