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终于接纳杨家八位媳妇(杨家十二寡妇都是谁)
杨门女将终于接纳杨家八位媳妇(杨家十二寡妇都是谁)她们中有杨家二代的儿媳妇,有杨家三代的孙媳妇,还有二代和三代、四代的姑娘们,虽然战争让她们失去了丈夫和亲人,但面对外敌入侵,面对朝廷的“无能”,杨家女将们不止可以带兵出征杀敌报国,还有着不输任何男儿的军事能力。在杨家将故事中,一共出现了五代杨门女将,最年长的是佘太君,最年幼的是杨文广的女儿,虽然在不同演义版本中十二寡妇的身份和名字稍有差别,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前线捐躯英雄的遗孀。出现十二个寡妇,就代表着杨家已经有十二个妻子因为战争失去了丈夫。再者,为什么需要寡妇出征呢?明代作品《杨家将演义》和《杨家府演义》给出了相同的历史背景:敌军来犯,边疆告急,杨元帅出征被困。可偌大个北宋朝廷,却找不出可去解围的将领,最后只能是杨家的媳妇女儿齐上阵,才打赢了征西战事。
北宋有位名将,人称“杨无敌”,是辽国自将领到士兵听到就胆儿颤的英雄人物,也是让宋太宗放心将边防战事相托的铁血忠臣,可惜在一场上被皇帝限制、下被监军管制的军事行动中,掺杂着嫉妒和算计的逼迫让他陷入了独立无援的境地,后伤重被俘,不屈绝食而亡。
杨家将的传奇就从这儿开始了,第一代老令公杨业对辽作战以身报国,第二代杨延昭继续对辽守边、威震边庭,被视为克辽的六郎星;第三代杨文广抵御西夏、随狄公平南部叛乱……到了民间演义里,就有了代代出良将、个个是英豪的《杨家将》的故事。
在众多的演义中,杨家儿郎英勇无畏,杨家女将不让须眉,尤其是“十二寡妇出征”的故事,既悲壮又英勇,尽显“一门忠烈”之武将家风。
十二寡妇征西的历史背景十二寡妇出征不能当英雄故事去看,这首先就是个悲剧。所谓寡妇,就是死了丈夫的女子,杨家的媳妇和女儿成了寡妇,是因为她们的丈夫在战争中牺牲了。
出现十二个寡妇,就代表着杨家已经有十二个妻子因为战争失去了丈夫。
再者,为什么需要寡妇出征呢?
明代作品《杨家将演义》和《杨家府演义》给出了相同的历史背景:敌军来犯,边疆告急,杨元帅出征被困。可偌大个北宋朝廷,却找不出可去解围的将领,最后只能是杨家的媳妇女儿齐上阵,才打赢了征西战事。
杨家十二寡妇都有谁呢?在杨家将故事中,一共出现了五代杨门女将,最年长的是佘太君,最年幼的是杨文广的女儿,虽然在不同演义版本中十二寡妇的身份和名字稍有差别,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前线捐躯英雄的遗孀。
她们中有杨家二代的儿媳妇,有杨家三代的孙媳妇,还有二代和三代、四代的姑娘们,虽然战争让她们失去了丈夫和亲人,但面对外敌入侵,面对朝廷的“无能”,杨家女将们不止可以带兵出征杀敌报国,还有着不输任何男儿的军事能力。
《杨家将演义》里对于十二位女将的军事水平是这样介绍的:
周女帅运筹帷幄、杨七姐破阵山前、单阳公主斩将麾旗、杜夫人呼风唤雨、马赛英争先缚捉、耿金花“多救应砍所之力”;黄琼女双刀独胜;董月娥塞下无双;邹兰秀枪取番首;重阳女飞刀枭头;孟四娘英雄莫及;杨秋菊气势超群。
杨家女将自带横扫千军的气场,结果大胜回朝,故事完美结束。至于她们西征最后的归宿如何,书中也做了交待,宋真宗言:“杨门女将,俱有功于朝廷,朕当论功升赏,以旌其忠。”但“令婆分付设庆贺筵席,与众媳妇解甲。”
解甲一词用得极妙,自此深藏功与名。
杨家女将影射了令人汗颜的北宋战斗力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得有多差,才需要杨家十二寡妇出征呢?
任何一个版本的杨家将传奇都没有对北宋的战斗力做评价,但十二寡妇出征的故事,却始终逃不开无将可用的事实。而这,也正是北宋的实际情况,对外战争不管开局如何,总以意料不到的失败结束。
由于北宋开国君主是武将得国,对北宋武将的军事行动约束颇多,这也就导致军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孙子兵法》早讲过“君命有所不受”,可北宋的统治者却发明了一套纸上谈兵的军事策略,大军还没出发,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倒先规定好了用什么阵型对敌。
据《武经总要》载:“雍熙中,契丹数盗边境,太宗皇帝乃自制平戎万全阵图,以授大将,俾从事焉。”
为了抵御辽国的入侵,宋太宗发明了一种阵法叫“平戎万全阵”,这是个让他颇为自夸的军事成绩,但这个阵法对于前线的武将来说,根本就是个“鸡肋”。
先不说“平戎万全阵”的兵力配置和战斗力如何,单就找一个合适的作战地点都费事,因为“其阵各方五里,人相去一里,东西占十七里。每阵周回二十里,计七千二百步。”找一个够摆二十里阵的战场,调度十四万人组成阵型,辽国骑兵会等你摆好阵才冲锋吗?
《宋史•赵延进传》还讲到了将士们对赵光义御赐阵图的态度,太平兴国中辽兵来犯,宋太宗命赵延进、崔翰、李继隆率八万兵出征,“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
结果他们按照要求布阵之后,“士众疑惧,略无斗志。”阵型跟战场形势完全不符,这么干只能打败仗。
不过这场仗还是打赢了,赵延进和其他主帅商量过后换了个阵型,“于是改为二阵,前后相副”。敢换阵的原因是赵延进跟赵光义是前连襟关系,李继隆又是赵光义的现任大舅哥,有皇亲国戚的身份加持,再加上最后大胜的战绩,才敢顶着“欺君罔上”的压力换阵。
杨老令公为之效命并以死相报的皇帝,正是宋太宗赵光义。有这样的帝王,任老令公再有通天的本领,恐怕也躲不开各种束缚和算计。而十二寡妇出征的时代,对应的帝王是宋真宗,就是那个以一己之力拉低封禅泰山的意义,让后世帝王绝迹泰山的皇帝。
在我国封建王朝时期,女子上战场是很少有的事情,所以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固然值得钦佩,但若不是战事频繁、征兵无度,女儿家又何须乔装上战场。十二寡妇出征也是对北宋战斗力薄弱的影射,用无奈出征却打胜仗的杨门女将,来反衬毫无战斗力的满朝武将。
故而征西大胜之后,十二寡妇就解甲归隐了。离了杨家女将的北宋朝廷,才能与历史事实相符,对外军事实力和威望步步滑坡——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庆历和议每年给西夏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
真实的杨家将是受人敬仰的戍边英雄,演义里的杨家将是满门忠烈的传奇世家,由于人们对英雄的爱慕,就有了不断充实内容的各种演义、戏剧等文化作品,以不同的文学故事来表达对英雄的赞扬。就像十二寡妇出征,她们既悲壮又美丽,是战无不胜的杨门女将!
参考文献:《宋史》《杨家将演义》《杨家府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