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闭环直送危重患者

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闭环直送危重患者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能做到。近年来,北京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再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层层递进的城市治理模式,实现了居民“所求即所给、所给即所需”的有效途径。封闭区居民生活如常,深度依赖高效精细的“闭环治理”。这不仅需要街道、社区第一时间全面摸排掌握居民特殊需求,还需要志愿者、医疗单位、民警等多方紧密配合,更有赖于平时基层与职能部门形成的高效协调保障机制,环环相扣之下,危急时刻才能精细化解决居民遇到的“麻烦事”。北京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在27日北京市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划定封控区后,第一时间会组建医疗服务队伍,为居民就医、买药、产检、透析等特殊需求提供服务,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并对居民的医疗需求进行24小时保障。今年3月,当时海淀区双榆树西里被划为封控区,多次利用绿色通道实现闭环就医。从居民发起就医需求到社工陪

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闭环直送危重患者(1)

通过“闭环直送”方案,身处封控楼内的白血病患者被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供图/朝阳警方

居民身处封控区,突发急症,该如何就医?

4月26日傍晚,北京朝阳区潘家园派出所民警火速调度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并协调多部门通过“闭环直送”方案,将封控楼内的白血病患者及时送往专科医院救治。

根据当前北京防疫政策,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居住人员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这也是落实精准防控、有效遏制疫情在社区扩散和蔓延的有效手段。事实上,疫情发生三年来,对特殊时期特殊区域特殊人群的就医需求,北京已形成相当成熟的解决方案。

北京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在27日北京市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划定封控区后,第一时间会组建医疗服务队伍,为居民就医、买药、产检、透析等特殊需求提供服务,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并对居民的医疗需求进行24小时保障。

今年3月,当时海淀区双榆树西里被划为封控区,多次利用绿色通道实现闭环就医。从居民发起就医需求到社工陪同送医,再到医院送回就诊者,整个过程形成高效的闭环。针对急症患者,社区直接联系对口医院的医生快速送医;针对慢性病的患者,社区及时登记好就诊信息并在医疗保障群内共享,经医生确认后送医。

纵观整个过程,闭环隔绝了传播风险,绿色通道保障就医渠道畅通,最终患者及时得到救治。而“闭环直送”的背后,其实是形成了政策设计与基层呼应的社会治理闭环,体现了北京精细化治理在特殊时期的显著价值。

封闭区居民生活如常,深度依赖高效精细的“闭环治理”。这不仅需要街道、社区第一时间全面摸排掌握居民特殊需求,还需要志愿者、医疗单位、民警等多方紧密配合,更有赖于平时基层与职能部门形成的高效协调保障机制,环环相扣之下,危急时刻才能精细化解决居民遇到的“麻烦事”。

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能做到。近年来,北京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再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层层递进的城市治理模式,实现了居民“所求即所给、所给即所需”的有效途径。

疫情防控是当前对基层精细化治理最直接的考验:一方面要做好区域核酸筛查,以最快速度管控风险,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居民正常生活需要——打通物资保供的“最后一百米”,帮助特殊群体解决实际困难。这些都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疫情期间的基层精细化治理,还需要职能部门、社区干部“沉得下来,顶得上去”,迅速集结力量,解决民生痛点难点。

4月25日下午,因护国寺小吃(光明桥店)发现多个确诊病例,朝阳区需要对相关风险点位进行临时管控。关键时刻,通过紧急调配力量,600名机关干部下沉支援,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就地转为志愿者,迅速充实了防控服务力量。疫情防控的基层治理力量能够快速聚合,才能为尽快阻断传播风险,赢得时间和机会。

疫情期间、危急时刻,管控区域能否畅通物流渠道,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能否推动数据赋能基层治理,提高其精细化管理水平;能否满足特殊人群需求,开辟高效运转的生命绿色通道……都直接关乎能否迅速响应居民的“急难愁盼事”。城市精细化治理不仅关乎基层治理的效能,更可以让疫情防控更有温度,确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得以落实。

撰稿/翛然(媒体人)

编辑/刘昀昀

校对/李立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