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四川话讲解:行走的方言
湖广填四川四川话讲解:行走的方言髦髦---婴儿(网络图片)【髦髦】mào māo (1)、婴儿:箇个髦髦就箇大朅了。gō gé mào māo qiū gō tāi xié liǎo。这个婴儿就这么大去了。(2)、用于人的绰号。(又“毛毛 mào māo”、“毛毛叽 mào māo jī”。髦,县城以东、以南各乡镇(不含县城)又读“mòi”)。注:髦髦(毛毛叽),还见于江西高安、湖南醴陵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湖南双峰等地的湘方言、吴方言、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中。宜丰古树---古香樟、古枫香(宜丰县天宝乡松溪村)湖广填四川: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据说,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宜丰古树群落---虎形背古香樟林(宜丰县新昌镇流源村虎形背组)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欢迎转发)
为宜丰方言找亲戚(十四)
宜丰古树---古香樟、古枫香(宜丰县天宝乡松溪村)
江西填湖广:指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下游人口向中游地区迁徙的移民运动。据说最早出现于五代,明初达到高潮。江西移民占江、浙、闽、皖、赣五省迁至湖南,湖北的移民总数的60%。江西移民主要来自鄱阳湖平原和赣江流域,以吉安、南昌两府最多。
宜丰古树---古香樟、古枫香(宜丰县天宝乡松溪村)
湖广填四川: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据说,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
宜丰古树群落---虎形背古香樟林(宜丰县新昌镇流源村虎形背组)
【髦髦】mào māo (1)、婴儿:箇个髦髦就箇大朅了。gō gé mào māo qiū gō tāi xié liǎo。这个婴儿就这么大去了。(2)、用于人的绰号。(又“毛毛 mào māo”、“毛毛叽 mào māo jī”。髦,县城以东、以南各乡镇(不含县城)又读“mòi”)。注:髦髦(毛毛叽),还见于江西高安、湖南醴陵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湖南双峰等地的湘方言、吴方言、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中。
髦髦---婴儿(网络图片)
【蟁叽】mèn jī 《说文·虫部》:蟁,囓人飞虫,蚊,俗作蟁。即蚊子:好蟁叽囓了一口。hǎo mèn jī ŋad liǎo id cǒu。被蚊子咬了一口。(又“蚊叽 mèn jī”、“蠓叽 mèn jī”)。注:蟁,属古楚语词。今还见于江西上高等大部分地方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湘方言、西南官话、福建沙县等地的闽方言中。
蟁(蟁子)---蚊子(网络图片)
【搣】mied 《广韵》:搣,入声,薛韵,亡列切;手拔,又摩也,批也。引申为,用手掰开;折:搣开饼叽来。mied kèi bǎn jī lái。把饼掰开来。||搣脱了笔。mied tod liǎo bid。把笔折断了。注:搣,还见于江西南昌、永新、吉水、赣县、新余、余干等部分地方及湖北阳新,湖南洞口、醴陵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湖南长沙等地的湘方言及粤方言、客家方言、重庆等地的西南官话中。
搣---用手掰开,折。(网络图片)
【莫】moʔ 《诗经·商颂·长发》:“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原为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汉代以后,为否定副词,或表推测的语气词。(1)、不,不要:俉就莫朅。n(一声)qiū moʔ xié。你就不要去。||莫畀吓至。moʔ bǐ haʔ dě。不要被吓到了。(2)、(表推测语气)可能;恐怕;大概:莫不得来哦。moʔ bed dæʔ lái ò。恐怕不会来了。注:莫,在先秦时期的古汉语中已常见。今还见于江西南昌、永修、修水、安义、都昌、高安、新干、萍乡、新余、吉水、南城、黎川、抚州、余干等部分地方及湖南平江、醴陵、浏阳,湖北阳新、赤壁,安徽池州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湖南长沙等地的湘方言、四川成都等地的西南官话、福建福州等地的闽方言、客家方言中。可视为赣方言特征词。
莫---不,不要;可能,恐怕,大概。(网络图片)
【人客】nín kaʔ 客人;泛指到家里来的人:屋下来了人客。uʔ haʔ lái liǎo nín kaʔ。家里来了客人。注:人客,还见于江西高安、萍乡等大部分地方及湖南平江、湖北阳新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浙江宁波等地的吴方言、福建霞浦等地的闽方言、广东广州等地的粤方言、湘方言、西南官话、徽语、客家方言中。
人客---客人(网络图片)
【伢】(孲)ŋá 《集韵》:孲,平声,麻韵,牛加切;吴人谓赤子曰孲孲;通作伢。原义为,小孩(不分男女)。宜丰方言中一般用于平时对平辈,或晚辈的称呼上:敏伢。mǐn ŋá。一般在长辈或平辈叫他(她)时用。(伢,又读“ŋæʔ”)。注:伢,还见于湖南醴陵、湖北通城、安徽宿松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湘方言、湖北武汉等地的西南官话中。
伢---小孩子(网络图片)
【丫】ŋà 《广韵》:丫,平声,麻韵,于加切;象物开之形。引申为,张开;张开口说:丫开口来。ŋà kèi cǒu lái。张开嘴巴。(又“閕 ŋà”、“呀 ŋà”)。注:丫(閕),属古百越语词。今还见于江西南昌、修水、都昌、高安、萍乡、新余、袁州、吉水、永新、黎川、抚州、余干、弋阳、上饶等大部分地方及湖南茶陵、醴陵、平江、洞口,福建建宁,安徽宿松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湖南长沙、娄底等地的湘方言,江西大余、宁都等地的客家方言,云南等地的西南官话及布依语、壮语、黎语、傣语、泰语中。为赣方言特征词。
丫---张开;张开口(网络图片)
【捱】ŋái (1)、磨蹭;拖延时间;拖:紧捱至不做。jǐn ŋái dě bed zú。老拖着不做。(2)、苦渡时光;艰难地拖过去:箇苦咯日子蛮难捱。gō kǔ gē nid zǔ mán lán ŋái。这么苦的日子很难拖过去。注:捱,还见于江西高安等部分地方及湖南平江、醴陵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湘方言、湖北武汉等地的西南官话、福建福州、沙县等地的闽方言、湖南醴陵洪源等地的客家方言中。
捱---磨蹭;拖延时间;拖(网络图片)
【鴱】ŋái 鹰。(又“鴱婆 ŋai(变调)pō”)。注:鴱,还见于江西高安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湘方言、西南官话、吴方言、客家方言中。
鴱---鹰(网络图片)
【雁鹅】ŋān ŋoʔ 大雁。注:雁鹅,还见于江西南昌、高安、萍乡、石城等部分地方及湖南醴陵等地的赣方言中;亦见于广东梅县、惠东、福建武平等地的客家方言,浙江苍南等地的吴方言,湖南东安、新化等地的湘方言,湖北江陵、四川成都等地西南官话中。
雁鹅---大雁(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