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管弦乐,十指连心传递新时代民乐表达
不忘初心管弦乐,十指连心传递新时代民乐表达姚申申还记得,自己进团后第一次面对大乐队时的紧张,“两个手一直在抖。”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何时才能熬出头?幸运的姚申申没有等太久。“修仙过程”得主动在音乐院校里,指挥一直被称为“神仙专业”,不仅因为他是舞台中央万众瞩目的焦点,更因为其艰难的培养过程。而姚申申的指挥“基因”则来源于童年。四岁开始拉二胡,五岁学习钢琴,六岁就加入了长宁区少年宫的学生乐团。用姚申申的话说,自己从小是在音乐的氛围中泡大的。2001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姚申申同时主修二胡和指挥两个专业。不过,与乐器演奏不同,指挥更需要实践经验。然而,读书时受条件所限,只能以“双钢琴”的方式练习,那时的姚申申多少有些被动。直到2006年考入上海民族乐团,他才真正迈入了指挥界的大门。
姚申申在指挥中。 ■上海民族乐团供图
■ 劳动报记者 马亚会
今年是上海民族乐团建团70周年,从《丝竹交辉》《国乐咏中华》,到正在上演的《海上生民乐》,一系列兼具历史底蕴和时尚气质的民族音乐会在申城掀起了一股国风热潮,也让不少人认识了一位宝藏音乐人“80后”青年指挥家姚申申。
指挥“基因”来源于童年
在音乐院校里,指挥一直被称为“神仙专业”,不仅因为他是舞台中央万众瞩目的焦点,更因为其艰难的培养过程。而姚申申的指挥“基因”则来源于童年。
四岁开始拉二胡,五岁学习钢琴,六岁就加入了长宁区少年宫的学生乐团。用姚申申的话说,自己从小是在音乐的氛围中泡大的。2001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姚申申同时主修二胡和指挥两个专业。
不过,与乐器演奏不同,指挥更需要实践经验。然而,读书时受条件所限,只能以“双钢琴”的方式练习,那时的姚申申多少有些被动。直到2006年考入上海民族乐团,他才真正迈入了指挥界的大门。
“修仙过程”得主动
姚申申还记得,自己进团后第一次面对大乐队时的紧张,“两个手一直在抖。”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何时才能熬出头?幸运的姚申申没有等太久。
2007年,在乐团的大力举荐下,姚申申远赴重洋深造。异国他乡,他珍惜每一个可以提升自我的机会,短短一年里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加速跑。
一年后回到上海,经验和自信大幅提升的他依然谦逊而低调。姚申申坦言,“优秀的指挥要多看、多听、多想、多学。”因此,乐团里每年邀请指挥大师前来,不管有无要求,他总是主动在旁辅助,通过观看这些指挥大师与乐队的排练过程,学习不同的技巧,像海绵一样吸收百家之长。
传递新时代民乐表达
指挥的成长与乐团发展息息相关,一个乐团如果没有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好作品就无法在业界立足。让姚申申自豪的是,最近几年,上海民族乐团陆续推出了一批风格多元的民族音乐会。
尤其是看到国风、国潮持续升温,更让姚申申深感责任重大。“民乐要想发展,不能永远保持原先的样子不动,肯定要有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因此,上海民族乐团坚持多元发展,不仅演奏传统的江南丝竹,也尝试用民乐演奏流行作品。
姚申申也思索着青年一代指挥的新使命。“今天的民乐要既好听又好看,指挥在台上不只是打拍子,还要调动演奏家和观众的情绪,让台上台下成为一个整体。”
业余时间,姚申申还一直在校园深耕艺术教育。在他看来,自己今天的成长和所获的荣誉,就是得益于国家对民乐的高度重视和乐团对青年人才的鼎立扶植。只有不同代际的民乐人合力奋进,才能最终汇成中国民乐的“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