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第五批新盘:京房回忆92顺驰领海
2022上海第五批新盘:京房回忆92顺驰领海当时他买房的时候是2010年春天,房价最高的时候,全北京所有的近郊新房都炒上了天,尤其是通州和大兴,甚至一度都赶超南二环了。而这些年房价又涨得这么猛,没多少人买得起大户型了,总计太高了单价自然上不去,两头都吃了亏。我也没什么办法,市场就是市场,太冷酷了。疫情早期那段时间其实谁也没在意,都觉得无论多大的灾难都会很快过去,当年的非典不就是没几个月就结束了嘛!所以2020年朋友不仅没收缩业务,反倒觉得是扩张的机会,抵押房子拿贷款又买下了两家公司。一年又一年,第三年了,还是看不到结束的具体日子。而且上海的疫情爆发,朋友的业务更是遭受重创,甭说还贷款,连工资都发不出了。我帮他也找了几个风投,但没一个愿意掏钱的,在这充满变数的市场里,谁也不敢赌了。今天朋友又发来消息,声音中透着沮丧。说是他的户型太大,卖了这么多天不仅看房的少,还没一个出高价的。200多平只能卖到1000万,折合4万多一平。而他买的时候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本系列只是回忆,钩沉北京20多年来的楼市片段。随笔而已,既不映射现实,也不预测未来。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肯定有记忆出错的地方,欢迎批评,反正我也不改,凑合看个乐呵儿吧。
一
朋友这些年一直住在大兴的顺驰领海,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人工湖,号称每天都得围着跑两圈儿,吃撑了的话还得多跑两圈儿。十多年过去了,本以为能在这里养老了,但人生无常,三年的疫情拖垮了他公司的业务,在银行的催促之下,只好卖房还贷款了。
疫情早期那段时间其实谁也没在意,都觉得无论多大的灾难都会很快过去,当年的非典不就是没几个月就结束了嘛!所以2020年朋友不仅没收缩业务,反倒觉得是扩张的机会,抵押房子拿贷款又买下了两家公司。
一年又一年,第三年了,还是看不到结束的具体日子。而且上海的疫情爆发,朋友的业务更是遭受重创,甭说还贷款,连工资都发不出了。我帮他也找了几个风投,但没一个愿意掏钱的,在这充满变数的市场里,谁也不敢赌了。
今天朋友又发来消息,声音中透着沮丧。说是他的户型太大,卖了这么多天不仅看房的少,还没一个出高价的。200多平只能卖到1000万,折合4万多一平。而他买的时候还2万多呢,合着12年过去了连翻番都没做到,问怎么办?
我也没什么办法,市场就是市场,太冷酷了。
当时他买房的时候是2010年春天,房价最高的时候,全北京所有的近郊新房都炒上了天,尤其是通州和大兴,甚至一度都赶超南二环了。而这些年房价又涨得这么猛,没多少人买得起大户型了,总计太高了单价自然上不去,两头都吃了亏。
很同情朋友,但实在是帮不上忙,这种眼看着别人落难却帮不上忙的感觉,简直有一种负罪感。
但这种事儿三年来我已经见过不少起了,有创业失败的,有公司裁员的,都是只能暗自叹息,连同情的话都说不出口,太廉价了。
想想顺驰的前老板,现在融创的老板孙宏斌不也正在困境之中吗?去年还只是商票逾期,资金链紧张,但现在已经是连财报都无法公布了,股票都停了牌。能怎样?希望孙老板能再一次挺过去吧。
前些天有人咨询我,说买了融创的新盘,会不会出现烂尾?
不知道,完全不敢预测,这场危机已经不是局限于地产行业了,而是全国全世界的,都抱着希望熬着吧……
二
要说孙老板这一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场危机了,虽然不能说每次都扛过去了,但至少没有真正倒下。所以无论是运气还是能力毅力,孙宏斌都绝对是条好汉。
就以顺驰领海来说,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难。
这里也叫香海园(和泛海的香海园两码事儿),南边的翡翠城叫香留园,总之强调的都是香,顺驰的单独多出一个“海”。但是在当年,这里却一度以“臭”而闻名,甚至严重影响了项目销售和业主们的居住体验。
土地是无所谓香臭的,得看土地上的人怎么折腾。顺驰高价拿下这块地之后,为了提升价格,宣布要开挖全北京甚至是全国最大的人工湖,面积高达3.8万平米。大概就是5个半足球场的面积,相当大了。号称一期就要1.2万平米,而且先于楼栋建成。
这就让人们好奇了,因为南城缺水,这么大的人工湖,水源就是个大问题。但顺驰回答了,用小区自身产生的中水,绝不侵占生活用水和地下水。当时的项目路演我也参加了,听了个稀里糊涂,但大概明白了,就是要形成小区自循环系统。
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毕竟是在建工地,各种杂物很多,而且顺驰当年也不在乎什么土堆苫盖,弄得小区里脏了吧唧的。那这人工湖也就难以避免的受到污染了,本来就是内循环的,相当于死水,再加上各种污染,没多久就变质发臭了。
但这件事相对来讲解决得还不错,毕竟这是招牌,是卖点,就指着靠这西区的湖面来卖房呢。所以顺驰当时派出了不少人到处找解决办法,最后选定的应该是佳水嘉景公司,专门做水面净化处理的。前后大概也就几个月时间,顺驰的水面就恢复了清澈。
这事儿之所以在当年的影响大,我觉得是有竞争对手在煽风点火,故意让媒体来宣传,甚至说有可能给上了个“反托儿”,自己花钱给顺驰做负面报道。在险恶的行业竞争中,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都没什么底线,谁也甭说谁。
水面的净化问题解决了,顺驰的第二个“臭”的大危机也就出现了。
在他们拿下土地之前,铁道西边就已经成立了一家公司。但拍地的时候是冬天,这家公司也还没形成多大规模,所以谁都没在意。但之后这家公司就迅速扩张了,尤其到了夏天,严重影响了顺驰领海和翡翠城。
这家公司的名字我忘了,但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自强”,一个是“循环回收”。能明白了吗?这是一家由残疾人为从业主体的废品回收公司。
我总说在北京这种大城市之所以相对比小城市好生存,就是因为存在着各种各样你不知道,甚至都不敢想象的公司和生态。像这收破烂儿的,在小城市也就是个边缘行业,凑合的挣个辛苦钱。在北京虽然也算边缘,但是却能产生出“破烂王”。
这家自强公司就是如此,总公司好像就在丰科园,但在北京不知道有多少家分公司,都规模巨大,还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扶持。就因为他们用的是残疾人,不仅能解决弱势人群就业问题,而且也能提供政绩。
传说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个盲人,这我就不知真假了。但总感觉有点儿不像是真的,如此规模的企业,盲人怎么进行公司管理啊?实在不理解。所以很可能公司的法人代表是盲人,再雇佣些残疾人工作,能免税。
反正这公司在大兴的分公司占地规模巨大,达到几百亩。而且发展迅速,不仅自己的回收生意进展快,还把场地出租给小破烂王们,形成了巨大的“破烂儿产业园区”。
那会儿的环保治理还不是太严格,废品回收也不可能做到太讲究。那各种焚烧就很难禁止呗,再加上夏天的臭味,让顺驰和翡翠城的业主们受不了了。
这件事闹了好长时间,至少两三年。据说业主们为了采集到焚烧垃圾的证据,甚至在当时就动用了无人机。这玩意儿在现在都算高科技,在十多年前就更稀奇了,反正我是挺感叹的,顺驰的业主里真是藏龙卧虎啊。
之后大概是2007年,这个废品场子搬走了,这种事儿也不好评价什么,只能说都不容易。收废品的都是挣的辛苦钱,否则谁愿意天天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不都是为了赚钱没办法嘛。
可替高价买了房的业主想想也不容易啊,未必都是多大的富豪,很多都是半辈子攒下的血汗钱,住到郊区就是为了个更好居住环境,结果还天天闻臭味,太窝囊了。
顺驰领海的进展一直是这种情况,磕磕绊绊的努着走。
到了2006年的时候,楼市已经开始火热,只是还没到最高点。可是顺驰已经实在扛不住了,这次没有任何人来救他,顺驰最终在2007年1月以仅仅10亿卖了身。而其实只要他能在扛半年,甚至是三两个月,那顺驰必定是中国第一房企。可是命运就是这么玩笑,顺驰倒在了黎明前的最后时刻。
孙宏斌如果在当时彻底倒下了,那他连个悲情英雄都算不上。
商业这个市场就是这么无情,只以现实的成败论英雄。不管之前你多么的风光辉煌,只要是倒下了,那立刻就有1万只脚踩上来,你之前所有的战绩都成为嘲笑的对象。无论人们当初能把你捧的多高,在你失败后都会踩得更狠。
尤其当时的孙宏斌在地产界是以“搅局者”形象出现的,所有大佬都忌惮他们的凶悍,但也都从心底里腻歪这条鲶鱼,认为是顺驰把市场给搅和乱了。所以如果不是当年老孙保留了融创又东山再起,那他必定会被大佬们给钉在耻辱柱上,而且还要宣称这是耻辱柱的耻辱!他奶奶的,这就是商人创业者的无奈。
三
我第一次知道孙宏斌是在2000年前后,那会儿顺驰还没有全国扩张,只是在天津盖房子。我们老板的朋友说介绍他们认识,那人对孙宏斌推崇备至,但夸出的话估计谁听了都可笑:这老孙,开发第一个项目就没赚钱,但仅仅用3年多时间就做到天津开发量第一,而且依然没赚到钱,连个自己的办公楼都没有。
我在旁边听着都迷糊,这是夸人呢吗?但我们老板听了却很感兴趣,立刻要去天津拜见。我当时就想不通老板听出什么了?
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吧,谁也赚不到超出自己认知之外的钱,除非是凭运气,但凭运气赢来的,也很有可能凭能力输回去。
一眼就能看出事物本质的,和一辈子都理解不了事物本质的,至少在财富上的人生是注定是不同的。
我倒没用一辈子,但也是过了很久才理解了他们对孙宏斌的评价。
第一个项目没赚钱,之后却能在三年做到第一,那说明善于总结教训。而且天津毕竟是直辖市,在北方的影响力仅次于北京,能在这里做到第一,已经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了,背后必定有权贵在支撑。但在这种情况下却没赚到钱,那说明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了周转,资本发挥到了极致。没自己的办公楼说明不急于享受,是个激进型创业者。
但我当时的老板也没和孙宏斌达成交易,也没说为什么。估计就是因为老孙太激进了吧,一般人玩不了,连心脏都承受不住。
激进,这可能是老孙最著名的标签了。
现在都说是碧桂园创造了“高周转”模式,其实不是,这只是莫斌在2010年加入碧桂园之后给改进了。而孙宏斌的顺驰呢,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是高周转了:拿最高价的地,用最快的速度回款,资金链比利润重要。
但是,那会儿的顺驰无论从制度还是人才储备上都无法和碧桂园相比,所以只是凭着老孙的个人能力在扩张。之后凭的就是激进和激情了,根本没形成能推广的模式。连他自己的扩张都失败了,自然也就没人学他,而是当成了教训。
四
顺驰领海可以说就是危机的开始。
2003年12月8日,北京国际饭店土拍会,吸引了全北京甚至全中国各地政府和所有房地产企业的眼球。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这是2002年国土部11号令之后,北京按照“招拍挂”新标准拍卖的第一块大型国有土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所以土地部门和地产商们才要见证这一时刻,并从中借鉴拍卖方式和效果。
那天拿出的这块地也说明了北京的意图,试水。用的是大兴黄村新城1号地,既借了“第一”的彩头儿,也通过这块郊区土地来试探开发商们的态度。成功了最好,拍不出高价也无所谓。
所以连地价都设计得很好,一共45万平米的地,起拍价设为4.3亿。也就是说,楼面价接近1000块钱。这个价格能确保政府有利润,而且也是开发商们的卡脖子价。因为当时周边的房价就是4000块钱左右,那1000的地价再加上2500的建造成本就是3500,加上税费什么的,开发商基本不赔钱,但也赚不到什么。
如果这次没有顺驰参加,那估计最多拍到6/7亿也就差不多了,再高了就是明摆着不赚钱了。
可人家顺驰来了,那其他的就只能陪着呗。最终只有天鸿跟着叫了9个亿,顺驰干脆叫了9.05亿,把北京大国企天鸿给拍在了沙滩上。
当时就有人在现场问顺驰的人是怎么想的,凭什么出这么高的价格?回答一大堆,都虚头巴脑的,其中最扯淡的一句话是:“看好南城的未来发展,因为北城已经售价在7000了,而大兴才4000,差距太大,涨到6000才合理。”卧靠,一听这话就是忽悠买房人的,大言不惭的真敢开牙啊!
其实当时顺驰根本就没算什么账,也就是不考虑投入与产出,至少是不要利润。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刚刚召开完顺驰历史上的最重要会议,蟒山会议,定下的战略就是“激进,扩张,加速度”。所以孙宏斌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北京一号地,就是要用这一鸣惊人的行动来宣布,顺驰从此转型成全国性公司,吹响了攻城略地的总攻号角。
那问题来了,顺驰为什么要这么做,犯得上付出这么大的成本吗?要知道每平米多花1000块钱,45万平就是4个多亿啊,划得来吗?
这就看站在什么高度和角度来看待问题了,反正当年的我是看不懂的,所以到现在我也只是个穷逼老泡儿。
听说过一句话叫“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吗,怎么解释?
高调做事,就是凡是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一定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高调。做生意,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要让别人相信你有多少钱!
低调做人,就是大佬要隐藏在幕后,不能轻易现身,只有神秘才能让人崇拜。当然,经常抛头露面的也未必是喽啰,大佬在没有合适替身的情况下也只能亲自出马。
能理解为什么只有民营开发商才跟明星似的人尽皆知了吧,比如王健林、许家印、潘石屹等人。而国企央企开发商呢,有几个知道集团大佬是谁的?因为人家用不着让你知道,犯不上打造人设来圈钱。
总之一句话:所谓高调做事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有钱,我做事了。更关键的是低调做人,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很低调,没人知道也就他娘的无所谓低调了。
顺驰高调拿下北京一号地的目的就是在此,让全中国的各级地市政府都知道我有钱,有的是钱,还敢花钱。那你们应该怎么对待我?把最好的地块给我留着呗,我出得起大价钱。这就是高调做事的目的。
低调做人呢,还是告诉你们我有钱,有的是钱,但钱是怎么来的我不告诉你,你猜呢,再猜呢!反正我有钱,别怕我欠账。
重点来了,既然你相信了我有钱,求着我高价拿地,那咱们就可以聊聊怎么分期付款了吧?这才是顺驰的真正目的所在,不怕土地的价格高,但必须能分期付款,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利润可以等我垄断了市场之后再说,现在最紧急最重要的任务是攻城略地,先打下市场来再说。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现在所有的公司扩张都是这套流程,宁可不赚钱也要市场,要现金流。
五
那当时的顺驰到底有没有钱,钱从哪儿来的?当然有钱,但并不是太多。
在扩张的初期,资金主要来自天津,具体的就甭说了,反正都或是融来的或是合伙。全国扩张后资金渠道就太广了,全是融资。可以说顺驰很有钱,也可以说自有资金没多少。当时所有的开发商都是这么干,否则靠自身积累是不可能快速扩张的,所有公司都一样。
但是,房地产在当初有特殊的地方,可以让开发商发挥出更大的杠杆,那就是分期付款。也就是虽然在拍卖会上拿到了土地,但只是交了个保证金而已,大头儿都没交。像北京的这次虽然表面上是9.05亿拍下,但实际支付的只有2000万。
之后的就看谈判水平和公关能力了。
一般来说,开发商只有在办土地证的时候才会把土地款结清,拿到土地证之后立刻交给银行,又把钱给贷出来了,还是没动用自己的钱。而且,一块地还可以分成几块或几期,用多少地,交多少钱。
这种形式在当年是通例,全国各个城市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甚至说,有的城市本来没有这种分期付款的先例,但是却被顺驰给创造了出来。比如说当年的**市吧,在顺驰拍地之前,从来都是一次性付款。但自从顺驰参与了之后,一次性就变分期了。于是引起了这座城市最大开发商的不满,投诉了顺驰。但顺驰也有理由,说政府本来承诺的是净地交付,七通一平,但是却没有在约定时间内完成,所以才协商后分期付款的。
这种事儿就说不清了,或许真的是政府工作慢,也或许是开发商希望他们工作慢呢。反正后来就都成了惯例了,大家都分期。
那这后果是什么?很简单,开发商更敢出高价了呗。之所以那些年地王频出,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可以分期付款。那这就是双方得利了,开发商虽然高价竞拍,但既得到了名气又不是一次性付款,不算亏。政府虽然没一次性得到一笔大钱,但零售的价格更高啊,也不亏。至于谁吃亏了,谁自己心里知道。
那也就是说,顺驰虽然9个亿拿下了大兴一号地,但实际上他们的一期开发只有25万平米,最多在拿土地证的时候支付了5个亿就撬动了这个至少20多个亿的大盘。
那问题来了,光剩下土地费用也不行啊,还有其他的建设和推广费呢,怎么省?
好办啊,拖着不给不就得了。顺驰领海这一个项目就让很多开发商都开了窍,原来资本运作是这个样子的啊。什么叫资本运作?就是你出资本我来运作,用你的钱来运作我的项目。
比如所有的工程款和材料费全都拖欠,什么广告费更是能拖就拖,能不给就不给,宁可打官司交罚款也认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尽量保住现金流,其他的什么都可以干。
最典型的就是顺驰一上来就和北京青年报签下了1500万广告大单,人家也给干了,但顺驰就是不给钱,或者给得少吧。于是后边就是打口水仗呗,一地鸡毛,乱七八糟的。
六
没错,当初的顺驰领海项目其实就一个字,乱。
那会儿我所在的公司也准备在大兴拿地,巨型项目,所以也经常要过去。每次去大兴都必定到黄北新城,而新城里最有看点的就是顺驰领海了。
当时顺驰的管理混乱真不是污蔑,乱到了连他们自己都嫌乱。比如有一次我去参加项目推介会,发现他们连拿地的日子都记错了,明明是“12.8”,多好记的日子,却偏偏说成了“11.9”。虽然无所谓,但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日都说错了,总让人觉得别扭,不专业。
但这也没办法,扩张的速度太快,全国到处跑马圈地,那老员工就得被派出去任职,而老项目呢,自然就得是新人来填补了。循环往复,不可能对项目有多深的了解,乱是难免的,不被搞糊涂就不错了。
那会儿顺驰甚至以员工流动频繁来当成优势,企业文化。这就有点儿过了,只有熟悉业务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有知道自己能长期任职才会做长远打算。如果明知道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调走,那谁好好干基础的活儿啊,面子上差不多就行了。
而且2003年非典之后,房地产的热度已经起来了,各个公司都缺人。在市场上没有这么多熟手的情况下,必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薪酬待遇暴涨,二是大量不称职的员工占据领导岗位,三是管理不到位,乱象频生。
顺驰在当时属于暴发户,是突然崛起的,并不受业内看好,也就不太好招揽到太多合格的经理人。那怎么办?用年轻的新手弥补呗,活儿总得有人干吧。于是在顺驰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堆20多岁的“老总”们鲜衣怒马,指点江山。
当时孙宏斌觉得这无所谓,因为他自己也是年少得志,27岁就已经是联想的企业部经理,掌控全国十多家公司,位高权重,是柳大佬的得力干将。那会儿的小孙就是激情四射,用个人能力以及人格魅力领导着团队,甚至形成了“权大欺主”的势力。
柳大佬当然是不能接受这种公司内部的独立王国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于是柳大佬断然出手,召集各路人马进京勤王,甚至软禁了孙宏斌。据说柳大佬当时说了一句话:我要让你们知道,联想的老板到底是谁!
那一年,孙老板的大儿子刚刚出生,而他却被判了刑,被柳大佬亲手送进了深牢大狱。但是,老柳仍然在一直关注着他,因为孙宏斌真的不是凡人,是能兴风作浪的龙虎。
这就像宋江在浔阳楼上提的反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这种既有能力又有野心,行事还不择手段的人谁不怕?老柳也含糊,所以据说是在孙宏斌入狱期间他多次探望,还安排了老孙的妻子孩子探监,试图化解双方的矛盾。
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仇恨与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商人之间也一样,只看利益,不管恩怨。
在孙宏斌出狱之后,立刻注册了公司,公司名字就叫“顺驰”。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这就是“孙氏”的谐音,也是英文“孙的企业”,老孙用公司名字明志,这公司的老板姓孙,老子说了算。
之后就是顺理成章的跟联想合作,接受了柳大佬给的巨额资金,合伙公司的名字叫“中科联想”。后来公司赚到钱了,老孙用赚到的钱买下了这个合作公司。据说速度非常的快,每个月赚50万,老孙也就每个月去一趟北京还钱。顺便把联想跟他对接的荆宏给挖了过来,就是后来融创的执行总裁,也掌管北京业务。
顺驰开始是干二手房的,几乎占据了天津市场的半壁江山。当时的链家还没出生呢,如果老孙坚持下来,或许顺驰就是中国最大中介了。由此可以看出老孙的能力了吧?至少在那会儿是干什么成什么,前途不可限量。
后来顺驰进行房地产开发也是和联想合作的,柳大佬为当年的行为在买单。联想这边的公司就是“融科智地”,就是在北京开发紫金长安和融科橄榄城的。
到了2003年,也就是在顺驰开始向全国扩张之时,融创又成立了,这应该就和联想什么的都没关系了,就是老孙自己的。而且他把十年前的罪名也给撤销了,说明他当时已经做好了上市的准备,必须洗白出身。随着成为无罪之身,跟联想的豪门恩怨也就化作一缕云烟。孙宏斌在地产江湖上迅速崛起,掀起了滔天巨浪。
七
孙宏斌虽然在北京土拍上一战成名,但大佬们还是看他别扭的。尤其是他屡屡挑衅王石,弄得老大哥很没面子。
最著名的就是那句话:顺驰两年要成为中国第一,超过所有同行,包括万科。
王石当时就怒了呗,但可能也没太当回事儿,人家孙宏斌也说了,或许没那么快,但总得允许我们有理想吧。据说王石当时或是善意或是揶揄的提醒了孙宏斌,扩张太快,注意风险。
但老孙肯定是没当回事儿呗,他的战略是成为第一,战术就是以快打慢。所以他派出的都是年轻人,用激情来挑战这些地产界的老帮子们!
我好像就是2003年第一次接触到顺驰是的一个项目总,26岁,吓我一大跳,立刻自惭形秽。当时我比人家岁数大,但也只是挂名的副总级,实际权力其实和总监差不多。可人家不仅是项目总经理级,而且实权在握,能轻易安排上亿的资金,一言九鼎,实在了不得。
但这就是顺驰的文化:激情,年轻人的激情,用激情来支撑繁重的工作。而用什么来支撑激情?信任与放权,让权力、责任、荣誉、收入、理想来支撑激情。
谈不上好不好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习惯,文化即是传统,形成了传统也就不好改变。顺驰当年其实也是在做实验,同时也给其他公司提供了样本,别人不敢试的样本。
当时顺驰还有两件事被业内调侃,一是“无总称呼制”,二是“顺驰夜总会”。
无总就是在公司内部不许称呼职务,尤其是不准“张总李总”的叫,必须指名道姓,或者叫隔壁老王。这不算是顺驰的创新,而是所有创新公司的通例,阿里腾讯什么的都这样儿,目的就是打破层级关系,对事儿不对人。但是房地产是传统行业,大部分高管甚至都是体制内出来的,顺驰引入这种制度让很多公司既觉得新奇,也觉得别扭。
顺驰夜总会,就是夜里总开会,或者是动不动的就开会到夜里。这本来也无所谓,所有的地产公司都这样儿,996007根本就是基本职业素质。王石在当年就直接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我也反对过分的加班,但是所有的公司高管,哪一个不是从“惨无人道”的加班里磨炼出来的?
王石说的是实话,甚至所有行业都这样儿,尤其是管理层,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开不完的会。以我为例吧,最长的会议开过30多个小时,一天两夜不眠不休。每天在公司16小时是基本常态,一个月加班200小时以上太正常了。
甚至有一阵子我老婆说想在家里也弄个卡钟,看看我能不能在家待够8小时?这还用问,肯定待不够啊。有一阵子我虽然天天回家睡觉,但根本见不着老婆。我到家的时候她睡了,我走的时候她没起呢,时间长了俩人猛的一见面能互相吓一跳,只是看着挺眼熟,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光是我,同事也都一样。有个同事给的闺女叫“咏卉”,好像挺有诗意,其实是他老婆起的,寓意是在自己怀孕时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老公“永远在开会”。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伤感,但这就是工作的常态。
那经理人们都什么感受?没什么感受,习惯了,甭说打工人了,老板也一样,永远在开会,永远在工作。
有一次我去某大老板的办公室开会,约的是晚上10点,够晚了吧?我到的时候正赶上秘书们交接班。听她们念叨,老板已经半个月没出办公室了,今天开了六个会,还见了十多个人。八点刚躺下,十点叫醒他继续开,不管今天到几点,明儿早上8点准时例会。
这就是大老板的日子,真的是惨无人道,也不知道他们赚钱是为了什么?当然,也别以为老板们都是不懂享受的劳模圣人,人家快乐消费的爽感是你体会不到的。
但是,其他公司的开会加班什么的主要都是中高层,至少也得经理级以上,员工没必要,自己掌握时间就行了,反正都是业务导向。可顺驰不同,从上到下全都没完没了的会议,连最基层都动不动的半夜才下班。这就有点儿过分了。反正我是不喜欢顺驰的这种风格,瞎折腾,但这就是企业文化,人家觉得能促进效率就行。
八
说实话,顺驰当年的效率算高,但对于给供货商和施工方结账来说就不高了。本来拖欠结款就是他们的风格,要借此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在顺驰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据说每天晚上十点都要开资金调度会,头寸甚至要精确到个位数,也不知真的假的。反正这种消息一传出来,立刻就让人想到“德隆系”的唐万新,那也是个激进扩张的狂人,在股市上惹出了塌天大祸。
当时质疑顺驰的人非常多,我也是其中一个,但我这种人质疑无所谓,没人在乎。甚至当时的孙宏斌可能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就是一路狂奔,直到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当然也有给他辩解的,那会儿冯仑大佬就说了几句,说德隆是纯粹的资本运作,是虚拟的。而顺驰则是有实实在在的土地,所以不能算是纯资本运作。
不过这事儿也说不清楚,如果是自己的钱来投资,那怎么都不算。而顺驰则是能抵押的全抵押了,恨不得十八口锅三个盖儿,虽然有土地和项目,真的能算是实体吗?这就跟现在的恒大什么的似的,早就资不抵债了,就算是有土地有什么用呢?
这些都不聊了,反正当时顺驰就是这样儿,资金链绷的不能再紧了,供货商的钱也是能拖就拖。再加上他们人员频繁调动,要债的都不知道找谁了。今天是个小伙子李总,好容易谈妥了下个月给钱。等你到了日子过去,人家变成小姑娘张总了,告诉你换领导了,一切重新谈。
那会儿给我们供货的也给顺驰供,永远的在抱怨:全是毛头小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没一个说话靠谱儿的。
后来我们公司招了个顺驰出来的,刚入职没几天就接到顺驰领海的电话,说是有账目对不上,让他马上回去对账,否则就报警了。这小孩儿害怕得不行,让我陪他一起回去,多少能给个面子。
那就去呗,结果到了那儿一对账,确实有漏洞,但钱被另一个售楼员给卷走了,和这个小孩儿没关系。
当时我还和顺驰的聊了,说你们这管理有点儿乱啊。结果人家立刻翻脸:怎么说话呢?什么叫有点儿乱啊?我们明明是忒他妈乱了!
我还问他这事儿会怎么处理?回答惊掉我下巴,具体的不说了,都留点儿面子。
九
一不留神写多了,本来只是想写顺驰领海的,稀里糊涂的竟然扯了上万字。那就先这样吧,反正顺驰在北京还好几个项目呢,顺驰蓝调在丽泽那么火,好玩儿的往事也不少呢。还有顺驰林溪以及二手房的顺驰不动产,都有一堆故事,下次再说。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