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论语》乡党篇中有这么一句:幸而,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了,有识之士纷纷站起来,倡导国人重拾本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枚“祖国的花朵”,一纯也想尽一己之力,和大家分享自己学习中遇到有意思的字词,深扒它们造字时蕴含的深刻意思。看着每一处破碎零散的古代碑文遗迹,我心痛不已,我想大声质问:这是在干什么?这不是在狠心把自己的骨髓抽离吗,还欢欢喜喜地做一具空壳,做那些无根的浮萍!事实证明了这么做的代价,是我们承受不起的!

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人的到底在哪?

说起来,中国人绝对要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我们的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断层,持续了数千年的伟大文明,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使人胸襟顿生激荡豪迈之气。

可是,过去的六七十年里,中国人在干什么呢?

——否定自己的文化,激进地吸收外国思想;汉字简化,配上洋气的拼音;文化革命,摧毁掉祖宗留给我们的一切东西……

看着每一处破碎零散的古代碑文遗迹,我心痛不已,我想大声质问:这是在干什么?

这不是在狠心把自己的骨髓抽离吗,还欢欢喜喜地做一具空壳,做那些无根的浮萍!

事实证明了这么做的代价,是我们承受不起的!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1)

幸而,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了,有识之士纷纷站起来,倡导国人重拾本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枚“祖国的花朵”,一纯也想尽一己之力,和大家分享自己学习中遇到有意思的字词,深扒它们造字时蕴含的深刻意思。

《论语》乡党篇中有这么一句: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一纯觉得第一句很好理解:国君赐熟食,一定要摆正坐席先尝尝。可是我卡在第二句的翻译上了,“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国君赐生食,一定要煮熟了……然后推荐给国君……还是推荐给家人吃?

解释不通!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2)

在第一遍自己释义感觉不大对劲时,我会翻词典。

推荐;介绍 屡次 进献;祭献 草席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符合句意的很明显是祭献——国君赐生食,一定要煮熟了,上供祭祖后才能吃。

好了,这下清楚了。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种情况?为何遇到一篇从未读过的古文,我们不能单凭自己的知识储备得出正确的释义?

不可否认:我的词汇量还不够多。但是撇除这个因素,影响更大的是:简化字使人不能直观地了解其含义。

一纯之前提到过,汉字是象形文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看到字就能立刻反应出意思。可是汉字简化,就相当于舍弃了这个优点。

您看看以下的图片就清楚了: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3)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4)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5)

那么回到“荐”这个字本身,它的繁体写法是“薦”。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6)

上面是草,那么下面是什么呢?

就是酷酷的独角兽,学名“解廌”,它充满智慧、能辨是非,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所以“荐”本义是:解廌吃的草。

用“荐”来吸引独角兽——这就是后来的引申义:纳善之坐(草席)。此后再引申开来,就有了今天“推荐”的这个释义了。

您看,薦——解廌吃的草,是以我说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多清晰明了啊。

咱看“法”字也有独角兽的影子。法律讲究什么?公平公正嘛!什么代表公平公正?独角兽嘛!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7)

说完了这个“荐”的繁体字表意多么生动形象,我倒是想起了《红楼梦》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大家伙起笔名,十分有趣、画面感很强的一段:

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虽说跟“荐”字没啥关联,不过是两者皆“植物下面有动物”,但觉黛玉的调侃实在风趣,与诸位分享,博君一乐罢了。

一純真心希望所有的炎黃子孫,都能意識到咱們的中華文化是多麼值得驕傲,也能對文化的首要體現——“漢字”更加重視,傳承中華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


汉字是如何被简化的:以小薦大(8)

(本文作者一纯,今年17岁,在家自学国学三年,有所感悟,愿能与您分享交流,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_^*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