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多疑的性格怎么形成的?曹操为何被立多疑
曹操多疑的性格怎么形成的?曹操为何被立多疑我想刺杀董卓一事可能对曹操造成了影响,无论是董卓发觉刺杀还是一路逃亡,都或多或少让他了解到,世道艰难,要如履薄冰。在我看来,这件事是曹操多疑性格的伏笔。当他逃到吕伯奢家,可以暂缓一口气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思考,本就草木皆兵的一个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警惕性肯定高于平常,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猜忌,更别说霍霍磨刀声、生人的私语声,至于途中遇到回家的吕伯奢,曹操也残忍杀之,可是,如果说吕伯奢可能是去报官的,这样的“阴谋论”似乎也有丁点道理。他参战无数,胜败皆有,却有败笑胜哭的轶闻,行军打仗,纪律严明,割发代首;治政,他惩办豪强、唯才是举;治民,他劝课农桑,行“屯田制”,兴修水利。而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战前无惧,还满怀诗意的才子,文学造诣颇高。但终究,他在孙权擒杀关羽、得荆州后还军洛阳,病逝于岁暮六十六。看下来,曹操一生多有功德,可背负的骂名也不少。杀吕伯奢一家,诛许攸、孔融,屠城,杀华佗,设疑冢
烟花燃尽,就只剩灰烬零落,没看过的人只能从观众口中道听几分,而火树银花究竟多美,目睹者渐渐忘记,旁听者无从寻证,久而久之便成为书页里的故事、故事中的争执、争执外的唏嘘,真真假假都已模糊不堪。
人亦如此。
一说起“多疑”、“枭雄”,大部分人可能脱口而出便是曹操,这个答案简直不需要迟疑,脱口而出。“多疑”宛如一个人设一样被深深烙印在这位“枭雄”身上,是很多人对他先入为主的印象。可世人大多都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曹操为何会是一个多疑的人?
如今我们只能从虚实皆存的前人遗册中去知晓魏武生平。他出生官宦世家,祖上三代都是重臣高官,身世显赫;他自幼机警,弱冠便举“孝廉”为“郎”;黄巾乱起,他平定有功;刺杀董卓,他胆量过人;三战吕布,次次全胜;“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有勇有谋;讨伐袁绍,官渡之战他以少胜多传千古佳话;争乌桓、谋赤壁、平凉州、对孙权,他一手创建曹魏。
他参战无数,胜败皆有,却有败笑胜哭的轶闻,行军打仗,纪律严明,割发代首;治政,他惩办豪强、唯才是举;治民,他劝课农桑,行“屯田制”,兴修水利。而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战前无惧,还满怀诗意的才子,文学造诣颇高。但终究,他在孙权擒杀关羽、得荆州后还军洛阳,病逝于岁暮六十六。
看下来,曹操一生多有功德,可背负的骂名也不少。杀吕伯奢一家,诛许攸、孔融,屠城,杀华佗,设疑冢等等。因为猜疑一事沾上的血腥不可谓不少,任何一件都可以被正义者拿出来口诛笔伐。可归根结底,曹操生性如此多疑究竟为何?
由曹操生平可知,少时他“任侠放荡”,几乎是个纨绔子弟,到后来平定黄巾起义,可以明白的是他确实是有济世之怀的。他设计刺杀董卓,事迹败露,换做常人可能当时就惊慌失措了,而曹操急中生智、借口逃脱,却也一路遭有追杀,可以说是惊弓之鸟。
当他逃到吕伯奢家,可以暂缓一口气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思考,本就草木皆兵的一个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警惕性肯定高于平常,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猜忌,更别说霍霍磨刀声、生人的私语声,至于途中遇到回家的吕伯奢,曹操也残忍杀之,可是,如果说吕伯奢可能是去报官的,这样的“阴谋论”似乎也有丁点道理。
我想刺杀董卓一事可能对曹操造成了影响,无论是董卓发觉刺杀还是一路逃亡,都或多或少让他了解到,世道艰难,要如履薄冰。在我看来,这件事是曹操多疑性格的伏笔。
后来曹操出征兖州,父亲曹嵩死于找他的途中。《世说新语》这样记载,陶谦秘密派数千骑兵追杀毫无防备、甚至还以为是援军到来的曹嵩并杀死曹嵩一行人,晚到的应劭未能完成曹操的任务,心生惧怕,背叛曹操投降于陶谦。一次行军,失去父亲,这对于“举孝廉”的曹操怎能不是一件悲痛欲绝的事情,更有护驾不力的属下竟然叛逃!
而在同年张邈以及自己好友陈宫竟然倒戈向吕布!常人受到一次背叛尚且会对整个世界失去信任,更何况曹操在自己尚未稳足时就遭到两次背叛!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不得不去“多疑”了吧。
再之后的官渡之战,曹袁一战持续了八月之久。对战前期曹操虽然有出其不意制胜的时候,但由于兵力悬殊,久战之下曹操至少有两个月处境十分艰难,而对战期间,刘备叛逃袁绍,董承等人也密谋诛杀曹操,事泄,被曹操杀掉。
以少对多的战役胜利本就难求,更何况外敌强劲,内部竟然有叛乱之人,曹操最后能打赢这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实在令人佩服。战后,我想他也不得不去思考何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概是要想“用人不疑”,必得先多“疑人”,才好保证可靠性,才是于己有利。若我是曹操,我定会更加“多疑”。
至于错杀华佗,便是他“多疑”最盛的表现吧。但若把自己放在那个时代,是非也难说。众人皆知那个时代,是感冒都能致死的时代,人命轻贱而脆弱。曹操身处高位,见识难道少吗,皇宫的御医难道少吗,但割头治病确确实实是当时荒谬得不能再荒谬的医法,即便是曹操也不能不疑。
况且在医术较为发达的今天,做个开颅手术都有较大风险,更遑论华佗仅用粗铁制造的医疗用具呢?在本已多疑的曹操眼里,友人叛变的多了去了,即便是医者仁心的大夫,提出这个荒唐办法,目的究竟是治病,还是害命呢?
对属下“料事如神”的夸赞,曹操答“但更事多耳”,不过是经历的多罢了。无数次战争与背叛,亲友的离去,绝地求生,累积形成了他“多疑”的性格,一言以蔽之,不过“更事多耳”。
但你要说他多疑,生擒了背叛过他的魏种,他却说了“唯其才也”;对关羽明知放虎归山,却依旧让他离开;毕谌忠孝难全,他说“可去”,去找老母;搜袁绍旧营得属下与其私通的书信,曹操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说他多疑,可魏国境内,他确确实实是当了好政。
也许其实君王大都多疑,而曹操并不隐瞒而已。能写出“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这样诗句的人,你不能无视他的胸怀和真性情。
当一个在史海翻起过浪潮的人与世长辞,他传奇性的一生就将如标本般被刻印在纸上,旁人笔下的笼统字眼将成为盖棺定论;等到时间足够长,后人再捡起这些字句来追忆,谁能明了第三视角下的人物是否真有这样的思想和性情?代代相传的故事里那人也有了鲜明特点,只要一提及宛如“人设”般的词句,人人都异口同声。
曹操的“多疑”,是不是也可能是后人给的“人设”呢?
参考文献:
《 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