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缺锌会怎么样?作物缺锌危害大
农作物缺锌会怎么样?作物缺锌危害大2、容易缺锌土地类型在实际种植管理过程中,对以上这些喜锌作物适当增施锌肥,一般都可以实现后期10-30%不等的增产效果,而且还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反过来说,如果这些作物缺锌,又会导致作物缺锌而发生不同程度减产。 作物因微量元素不足而发生缺素症的现象十分普遍,而缺锌是最常见的缺素症之一,这在一些喜锌或对锌素比较敏感的作物以及一些条件特殊农田上表现更为突出。1、对锌比较敏感的作物种类 正常来说,水稻、玉米、水稻、大豆、花生、高粱、马铃薯、烟草、番茄、甜菜、油菜、洋葱、菜豆、苹果、桃子等作物都锌都相对比较敏感,也比较容易缺锌,尤其是水稻、玉米、番茄、大白菜、茄子以及菜豆类作物。
锌,是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微量元素。农作物虽然对锌的含量和需求量都非常小,但锌缺直接参与作物体内的各项生理功能(比如说参与农作物体内生长素的代谢、蛋白质的合成和光合作用,比如说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受精等),作物缺锌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叶片失绿变黄、小叶丛生,比如说植株矮小、发育迟缓,比如说果穗空瘪不实、粒轻果小等),既会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又会造成作物花少、果小、粒空,带来后期产量和品质上的损失。
充足的锌肥供应,有利于促进作物后期高产、优产,但很农户由于知识的匮乏,在作物种植管理中对锌肥的认识和使用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或重视程度不够。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农作物与锌肥的那些事儿!①农作物缺锌有哪些危害?②哪些地块和作物容易缺锌?③常见农作物缺锌有哪些症状表现?③不同类型的农作物该如何科学补锌?怎么补?补多少?④农作物使用锌肥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缺锌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农作物缺锌会造成体内的生理代谢功能失调,并表现出三种主要的现象:第一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叶脉间失绿白化;第二会抑制作物体内激素的形成、顶部生长点坏死,导致作物小叶簇生;第三会影响作物细胞分裂和生殖器官发育,抑制种子的形成,造成果实籽粒产量上的降低。此外,农作物的单重产量、外观品质会降低,抗高低温、抗寒抗旱、抗重金属毒害、抗病抗逆性能也会降低。
从深入一点上说,锌在农作物体内的生理通能主要有以下几点,作为多种酶成分参与光合作用和各类代谢作用,参与氨基酸、核酸、生长素、蛋白质等物质的生物合成,是细胞膜结构和多种金属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植株生长和生殖器官发育的质量。如果作物缺锌,就会出现光合作用不足、代谢失调、生长受抑、花果发育不良,进而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上的降低。
二、哪些地块和作物容易发生缺锌?作物因微量元素不足而发生缺素症的现象十分普遍,而缺锌是最常见的缺素症之一,这在一些喜锌或对锌素比较敏感的作物以及一些条件特殊农田上表现更为突出。
1、对锌比较敏感的作物种类
正常来说,水稻、玉米、水稻、大豆、花生、高粱、马铃薯、烟草、番茄、甜菜、油菜、洋葱、菜豆、苹果、桃子等作物都锌都相对比较敏感,也比较容易缺锌,尤其是水稻、玉米、番茄、大白菜、茄子以及菜豆类作物。
在实际种植管理过程中,对以上这些喜锌作物适当增施锌肥,一般都可以实现后期10-30%不等的增产效果,而且还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反过来说,如果这些作物缺锌,又会导致作物缺锌而发生不同程度减产。
2、容易缺锌土地类型
我国的耕地缺锌面积是比较大的,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锌情况。根据第二次土壤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51%以上的土地存在缺锌现象,而且缺锌也是制约农业生产的第二大养分限制因素。
不同类型的土壤和田地类型锌的含有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石灰性土壤、碱性土壤PH值高的黏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的土壤、土质黏性重的土壤、干旱缺水的土壤、海拔高温度低的土壤、磷肥使用过多的土壤、铁铝氧化物含量高的土壤,都会加重锌元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沉底,大幅降低锌在土壤中的有效性,缺锌现象比较严重。此外,对于地下水位高、烂泥田、冬泡田、杂交品种、高产种植地,也容易出现作物缺锌的情况。以上地块应当适量增加锌肥的使用。
另外,从我国土壤区域分布上总体来说,南方土壤偏酸性,北方土壤偏碱性,所以北方土壤容易缺锌,所以更应该适量增施锌肥。
二、常见农作物缺锌有哪些具体症状表现?从总体上看,农作物缺锌具有以下共性症状表现:①植株矮小、茎节变短、生长迟缓或停滞;②新叶变小、叶片失绿、叶脉黄白、小叶簇生;③开花、坐果、抽穗期延后且质量低,严重时甚至不能顺利开花、坐果或抽穗;④果实、果穗发育不良(小、不饱实),空穗、瘪粒、小果比较多;⑤抗寒、抗病害等抗逆能力下降。最为典型的症状案例如:果树的“小叶病”、“小果病”,水稻的“僵苗病”、“白苗病”,玉米的“花白苗病”、“秃尖缺粒病”,蔬菜的“小叶病”等等。
几种常见作物的缺锌症状表现:
1、小麦缺锌:秸秆茎节变短、顶部生长点出现坏死斑点,叶脉萎焉变黄或叶脉两侧有白绿条壮斑,抽穗扬花期延后甚至不能抽穗,麦穗明显变小且籽粒变轻。
2、水稻缺锌:容易出现僵苗、黄秧、缩秧苗、红苗或或烧苗,植株变得矮小且高矮不齐,分蘖变少或不分蘖,叶片的叶尖出现向内卷曲、叶片周围变橘黄,中后期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叶尖变红,或者有花而不实、成熟期推迟现象。
3、玉米缺锌:植株矮小、秸秆节间变短、叶脉失绿变黄白,有白化的条纹,前期发生花白苗病,中后期(拔节后)出现条纹花叶病,后期有果穗缺粒秃尖现象。
4、油菜缺锌:叶片退绿变黄白,叶片向上卷曲、叶尖下垂,油菜根系变的细弱小。
5、果树缺锌:枝条节间变短、腋芽丛生,枝条变瘦弱、小叶丛生,缺锌严重时,新生枝稍从上由小枯死,有叶片早落现象,果实个头变小、果皮变厚、口感变差。
6、蔬菜缺锌:最直观的表现是植株中上层叶片失绿变黄,新叶不规则退绿有黄斑,顶部小叶簇生,容易诱发病毒病。
此外,烟草叶片变的厚小,豆类作物下部叶片叶脉变黄且有褐色斑点,蚕豆白苗,葡萄出现大小果粒等等,都有可能是因为缺锌导致。
四、如何科学有效的使用锌肥?土壤与作物补施锌肥,既要根据土壤的类型与缺锌程度,又要结合不同类型作物对锌肥的需求程度与生育期,还要注意不同施肥方法上的锌肥用量或浓度,不同作物使用不同锌肥的效果也各不一样,在缺锌的地块上使用锌肥(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毫克/公斤时),作物后期增产提质效果明显,不缺锌的地块和作物一般不需要补锌。
目前市场上 常见的锌肥种类主要以下几种:硫酸锌、螯合锌、氧化锌、碳酸锌、硝酸锌、锌腐酸以及含锌的复混肥和水溶肥等,其中以硫酸锌使用的最为普遍。在施肥的方法有浸种、拌种、蘸根、浸秧、土施、喷施以及滴灌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几种方法,其中在水肥一体化时,可以使用水溶性较好的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
下面以硫酸锌肥为例,说下锌肥的使用方法:
1、浸种,一般使用浓度为为 0.02-0.05%,浸种时间6-8小时 ,浓度过高(超过0.1%)会造成烧种,影响出苗;
2、拌种,每公斤种子使用3-6克硫酸锌的用量使用,可以先加少量的水把硫酸锌溶解后,在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喷拌种,晾干后再播种;
3、蘸根、浸秧,一般使用浓度为1%或者按照每亩秧苗300克的用量使用(如水稻蘸根),蘸根浸秧时间不可过长,蘸根时间长不得超过30苗,否则会造成秧苗锌中毒;
4、喷施浓度一般为0.1-0.5%的硫酸锌(果树喷施浓度略高0.3-0.6%,蔬菜喷施应降低浓度使用为0.1-0.2%),或者按照每亩90-150克的用量兑水60公斤喷施,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搭配1%尿素水或其他叶面肥一起使用效果更好,一般在苗期到拔节期使用,如果作物生育内出现缺锌症状,应当及时喷施补充锌素。水稻可以在分蘖和扬花期喷施,玉米可以在出苗后7-10天时喷施;
5、土施一般以基肥为主,一般基肥硫酸锌每亩用量为1-2公斤,追肥硫酸锌使用量为每亩0.5-1公斤,把锌肥与10-15公斤干细土掺混均匀后进行撒施或者条施或穴施,覆土沟施效果最好,撒施效果较差(撒施应当翻入土壤中),做基肥使用时要隔年使用,不可连年使用;
6、水肥一体化(滴灌或喷灌)一般每次每亩用量0.5公斤左右,和其他水溶肥一起使用2次,在苗期到拔节期使用,如果使用的水为碱性,应当加入把肥水液的PH值调到5-5.5的合理范围再使用,或者把锌肥与酸性氮磷钾复合肥一起使用。
五、锌肥使用注意事项1、锌肥不可与磷肥一起混合使用,因为锌和磷会发生拮抗反应,生成难以被水溶解、难以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磷酸锌,会同时降低锌肥和磷肥的肥效。
2、锌肥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碱性肥料一起混合使用,否则药物和肥料都会同步降低使用有效性。
3、如果是土施锌肥,应当把锌肥与干细土或酸性肥料掺混均匀后使用,肥料入地后要覆土,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4、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如早春)使用锌肥后,作物短期内可能会仍然有缺锌表现,不过随着温度的升高作物缺锌症状会慢慢消失——因为锌肥在低温环境下分解见效慢,作物根系在低温环境中水肥吸收活性也比较低。
5、对于无土栽种的作物和叶面喷施肥,使用硫酸锌效果要比螯合锌效果好很多,对于番茄、小麦等叶面喷施锌腐酸比冲施或滴灌硫酸锌效果好,在玉米补锌上,冲施或滴灌硫酸锌要比叶面喷施锌腐酸效果好(而叶面喷锌腐酸又比喷施含锌肥料效果好)
6、合理使用锌肥对于防治作物(尤其是蔬菜)病毒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7、锌肥是微量元素,虽然作物不可或缺,但需求量十分小,使用时一定不可过量或超浓度使用,否则会造成作物锌中毒,比如说在使用基肥时,已经使用足了锌肥,如果再在作物生育的中后期过勤过多的喷施锌肥,作物就会出现停滞生长、叶片薄小等锌过量负面表现。
8、锌肥在做底肥施入到土壤中后,可以发挥1-2年的肥效,普通地块应当隔年使用锌肥,但如果是缺锌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每年使用1次,直到补齐土壤中锌含量。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介绍的锌肥使用知识,你遇到过哪些锌肥使用上的问题,又有哪些好的锌肥使用技巧方法,欢迎大家在文后留言分享。
点击上方“关注” 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