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贫困户真实故事,常德农民捐了18000只口罩后
六旬贫困户真实故事,常德农民捐了18000只口罩后01 打工10年,郝进,很有信心——如果你到过黄河村,便会知道,郝进的这种信心,与他一个月前捐出18000只口罩,有相似背景。 眼下,他关心农事,也关心疫情,但并不关心“出名”。3月1日,距离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只有4天。作为一个农民,郝进对时令的熟悉程度不输于万年历,“这天之后,天气就暖和了,万物生机盎然。” 草莓已经成熟,葡萄需要剪枝,要忙的事情太多了,郝进说。他拒绝了很多人的捐款,以及几家公司为他提供工作的好意,一心一意埋首乡间田野,等待“万物生机盎然”的那一天。
来源 | 潇湘晨报(xxcbwx)
记者 | 王欢 张沁
因为捐了18000只口罩,郝进“火”了。
走在村里,一起长大的哥们儿老远喊他:“嘿,口罩哥”。郝进不大高兴:“喂,我叫郝进!”
眼下,他关心农事,也关心疫情,但并不关心“出名”。
3月1日,距离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只有4天。作为一个农民,郝进对时令的熟悉程度不输于万年历,“这天之后,天气就暖和了,万物生机盎然。”
草莓已经成熟,葡萄需要剪枝,要忙的事情太多了,郝进说。他拒绝了很多人的捐款,以及几家公司为他提供工作的好意,一心一意埋首乡间田野,等待“万物生机盎然”的那一天。
郝进,很有信心——如果你到过黄河村,便会知道,郝进的这种信心,与他一个月前捐出18000只口罩,有相似背景。
01 打工10年,
“很多人都在用力工作生活”
常德澧县城头山,因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最早的古城址和水稻田,有“世界最早城市”之称。对于城头山镇的村民们来说,“这是谁都知道的,也是人人为之感到自豪的”。
“自豪”形成的结果之一,是这里的朴实乡民并不满足于偏安一隅。
城头山镇黄河村的村民就有这种觉悟。村支书徐超红说,他们关心村庄之外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为此献出一份自己的力。
郝进就是黄河村人。他承认:自己的行为和性格,包括捐口罩这件事,一方面受到在工厂务工经历的影响,另一方面,或许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身上有黄河村的烙印,“村支书和堂哥(黄河村村民),还有其他村民给我的影响很大。”
郝进是家里的独生子。高中毕业,他去了广东深圳等地打工,先后在纸箱厂、印刷厂等工厂工作。他对机器感兴趣,所从事的工作多和操纵机器有关。
作为流水线上的成员之一,郝进观察到,工人们总是拼命干活,“有段时间我想不通。后来我有了家庭就明白了,人们埋头工作,其实是想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郝进。他解释说,名字是爷爷奶奶取的,而他对名字的理解是,“好好前进,为了家人努力生活和工作,力所能及的时候也要帮助他人。”
“他人”包括那些他在工厂里看到的人们——他们来自底层,很多来自农村,把喝矿泉水、坐公交车的钱省下来,寄给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小孩好好读书,家里砌上高大的楼房。“他们”是他的父老乡亲。
打工10年,郝进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高中生。他说:和在学校里不一样,这些经历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他观察世界的方式。以前他性格急躁任性,现在已趋于成熟而平和。他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善良勤劳的人们,和他一样都在用力生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去年6月份,郝进在朋友介绍下进了东莞一家口罩厂。4个月后,因为要回家照顾怀了二胎的妻子,他提出离职。
他还没有拿到工资。当时,口罩厂的效益不好,厂方说没有钱发工资。郝进和对方吵了一架,对方同意他拿一部分货物抵用工钱——他搬了4箱口罩,通过物流寄回了常德澧县老家。
这4个大箱子放在杂物间落了灰尘。郝进也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没有拿到工钱、却拥有一万多只口罩的“奇葩”打工仔。
02 村民为了一点小事吵架,
在灾难面前却万众一心
郝进回到故乡时正值深秋,黄河村的村民忙着收割晚稻。
对于农事,郝进并不陌生。2019年刚开春,他跟着村支书在张公庙大桥铲雪,做了几天义务工。4月份,黄河村搞防汛演习,郝进是基干民兵的主力,搬沙袋、开水泵,干得热火朝天。11月,黄河村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前后45天,郝进每天早出晚归,忙到晚上十一二点。
他给徐超红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会做人、会做事,讨人喜欢。”他补充了郝进的一个“缺点”,“不太爱说话,只知道埋头做事。”
徐超红想培养郝进成为村干部,郝进拒绝了,说他只想帮村里做事。但他希望入党,于是,去年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这年凉爽的秋风里,郝进经常回想起另一个画面:2017年夏天,湖南几个月没有下雨,黄河村干得冒烟。村里有2000亩葡萄、500亩草莓、1600多亩的小龙虾以及1000多亩水稻,每一块土地都在“喊渴”。
“盛夏,村干部和村民们都顶着烈日下田,除杂草,给土地灌水,早上刚出门,很快衣服就汗湿透了,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那段时间,村务中心办公室都是空的,大家都在土地里,齐心合力,最后战胜了干旱。”郝进说。
有一次,郝进刷到了一个抖音,视频里说,“中国的农民平时可能会为了五毛钱大打出手,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农民是很团结的。”
郝进深以为然。他说,在黄河村就是这样。“村民之间平时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但是在共同的大事面前,比如一些自然灾害,像2017年的干旱、1998年的洪水,老乡们之间非常团结。”
1998年,郝进才7岁。他清楚记得,当时澧水河的河水快要漫过河堤,村民无论男女老少,拿着铁锹、锄头之类的工具彻夜守候在大堤上。郝进这样年龄的小孩不允许上堤,“晚上,大堤上的人喊‘一二三,加油’,听得很清楚。”
郝进说,黄河村村民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场景和氛围,是他成长中的温暖色调。他也认识到:“现在的农村,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刻板印象里的农村。”
正如这次在疫情中的表现,农村并不甘为人后。在新冠病毒疫情面前,“治理有序的新农村”让人们印象深刻——在许多乡村,人们不但没有乱了阵脚,反而显示出比平时更加明显的井然有序、人人守矩。农民们也并不满足于自保,而是向他人伸出援手。
具体到黄河村,相似的乡村图谱不仅深刻地影响了90后农民郝进,还促使他作出了一个后来人人知晓的重要决定。
03 “黄河村有什么好的?”
2020年年初,就在郝进几乎忘了杂物间那几箱落满灰尘的口罩时,疫情爆发了。
郝进是从新闻以及抖音里知道消息的。农历除夕,吃完团圆饭后,郝进刷抖音玩儿。一个视频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疫情形势严峻,很多地方捐口罩、防护服等物资。”
郝进猛然想起:我也有口罩啊。
几乎没有多想,他就决定捐出去,“我留着没用,应该给更多有需要的人,物尽其用。”
他马上打电话给村支书徐超红。村支书表示赞同。
除了70多岁的爷爷奶奶外,郝进家人都支持他的决定。爷爷奶奶认为应该把口罩按照市场价卖出去,毕竟这是孙子4个月的血汗钱。
郝进对两位老人家说的话后来又跟媒体说了:现在这个时候卖口罩,是发国难财。
下午2点,村里的两台小轿车开到了郝进家门口。总共18000个口罩,郝进一开始打算全部捐给黄河村村民,村支书建议他捐给更多人。
最后,这些口罩是这样分配的:城头山镇政府4000个,乡镇卫生院1000个,县卫健局7000个,黄河村村民5000个,最后1000个留给了村里的保洁员和乡村医生。
彼时,疫情刚刚进入爆发期,口罩一“罩”难求。《常德农民郝进捐出18000只口罩》相关报道经潇湘晨报新媒体传播后,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网友说:“有的商家还恶意哄抬物价,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 也有网民问:“能否为他捐款?毕竟这么多口罩也不是个小数目。”
很多网友表示,愿意以市场价“买”下郝进捐出的全部口罩,他们希望给郝进捐钱、捐物资。
这些,郝进都谢绝了。他跟记者说:“如果我要用这批口罩卖钱我就不会捐,既然捐了肯定就不会要一分钱,谁给的我都不要。”
村支书徐超红了解事件经过。他说,最开始郝进提出捐口罩,村干部曾提出过用购买形式给郝进钱,被他拒绝,“他说本来就是打算无偿捐献,怎么能要钱呢?虽然口罩是抵工资得来的,但他不能拿去卖发‘国难财’。”
郝进“火”了。但是,“出名”给他带来了苦恼。
他的电话被打爆,“一天无数个电话,手机直接关机。”熟人、朋友都叫他“口罩哥”,他并不感到高兴,“我觉得还是郝进这名字好。”
除了捐款,还有人表示愿意给他提供工作。广州、深圳的口罩厂老板称希望高薪聘用他;澧县医药器材厂提出请他过去当主管。
但是,郝进说:我哪儿都不去,就呆在黄河村。
投出橄榄枝的公司问:黄河村有什么好的?
04 全村捐出3万斤蔬菜到抗疫一线
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抗疫正酣,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为了抢救生命而战斗。
这天,黄河村一个叫丁强的村民,一声不响拖了200篓草莓给城头山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这些草莓大约价值3万元。
2月17日早上9点,黄河村响起了热闹的村广播,村支书号召大家向抗疫一线捐蔬菜。中午,黄河村的家家户户都出动了:他们开着小三轮,骑着电瓶车,挑着扁担箩筐,扛着蛇皮袋,把家里的大白菜、萝卜、蒜苗送来了村部。
还有人捐米、捐菜油,有人搬出了自家的腊鱼腊肉。
6个大卡车,装了一下午。徐超红算了算,“总共大约3万斤蔬菜。另外还有米几千斤,油几百上千斤,腊鱼腊肉也有不少。”
村民们又提出捐款。村支书有点为难,他知道,疫情影响之下,很多家庭草莓没有卖出去,收入受到影响。但他收到了一万多元捐款。郝进捐了500块。
“你看,不是我一个人这样的,是我们村人人都这样。还有人比我做得更好,只是别人不知道。”郝进说。
有说法认为,这次疫情,让许多年轻人长时间留在乡村,这提供了他们观察故乡的机会,以及亲近、融入故乡的可能。
郝进的想法或许契合了这一类年轻人的想法。他说:“农村挺好的。我想把村里的电商搞起来,葡萄园里事也比较多,就不出去了。”
郝进家有三四亩葡萄。去年,他在网上搞了一个电商平台,专门销售村里的葡萄、草莓、小龙虾。因为起步比较迟,去年销售得不多,但还是赚了大约2万元。经过精心打理,现在这个电商平台已经初具规模。今年他“想大干一场”。
黄河村的村务中心大楼,挂着几个醒目的红色字,左边是“国家级生态环保村”,右边是“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村支书徐超红说:这几年,我们村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培养出了一批特色产业,包括乡村采摘(葡萄、草莓)、旅游垂钓等等,节假日游客不少。村民收入挺可观,草莓一年的纯收入是3万多块钱一亩,葡萄一亩地,按去年最普通的品种也能卖到七八千块钱。
现在,黄河村在进行环境整治,提倡老百姓家家户户用沼气、化粪池,保护生态环境。
眼下,受疫情影响,黄河村的小龙虾、草莓销售不太理想。马路边,村民们摆个小摊,戴着口罩兜售草莓。草莓个头大、味甜,年前卖30块钱一斤,现在卖20块钱一斤。
3月,黄河村已经进入农耕时节。农田草燕飞过,油菜花芳香扑鼻,成片的葡萄园里,白色薄膜被扯开,人们给土地施肥,给葡萄剪枝。
黄河村忙起来了。
责编:李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