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作用,周围的砂岩都风化瓦解了,只有这块巨石凭着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风剥雨蚀,且整体没有裂缝和断隙,成为地貌学上所说的“蚀余石”。但长期的风化侵蚀,使其顶部圆滑光亮,并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宽窄不一的沟槽和浅坑。因此,每当暴雨倾盆,在巨石的各个侧面上飞瀑倾泻,蔚为壮观。 它究竟来自哪里,至今没有完全让人信服的答案。一种说法是,四亿五千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乌鲁鲁所在的阿玛迪斯盆地(Amadeus Basin)向上推挤形成大片岩石。另一种说法是,几亿年前,离地球运行轨道较近的一颗小行星因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坠入大气层而最终陨落到此。土著居民则有很多关于大石头的神奇传说。图2 这块神秘巨石早在土著人出现在澳大利亚时期,就被赋予了图腾的含义,因此,它也被誉为澳大利亚的心脏。

游览卡塔丘塔后,已是下午4点多钟,导游带着我们去观看日落时分的乌鲁鲁。

土著人称呼的乌鲁鲁(Uluru),意思是“见面集会的地方”。1873年,一位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欧洲地质测量员到此勘探,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世界奇迹,由于他来自南澳大利亚,故以当时南澳大利亚总理亨利•艾尔斯(Ayers)的名字命名这座石山,所以,乌鲁鲁又称艾尔斯岩(Ayers Rock)。有人曾将乌鲁鲁与中国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相提并论。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

图1

乌鲁鲁高348米,长3.6公里,宽2公里,如果绕着它溜达一圈,有将近10公里的路程。它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挺立在澳洲大陆的正中央,由于地块的隆起、交叠,使巨岩石壁大部处于垂直状态。陡峭、硕大无比的躯体,让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非常渺小。因此有“地球肚脐”之称,被评为“新世界七大自然奇景”之一,1987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保护区。地面上能够看到的乌鲁鲁还只是冰山一角,岩石的三分之二沉入了地下,三分之一露出地面,在地表之下大概有6公里深,而仅仅是露在地面的部分就已经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五亿年的岁月已经足以让它饱经沧桑和魅力无比!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2)

图2

这块神秘巨石早在土著人出现在澳大利亚时期,就被赋予了图腾的含义,因此,它也被誉为澳大利亚的心脏。

它究竟来自哪里,至今没有完全让人信服的答案。一种说法是,四亿五千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乌鲁鲁所在的阿玛迪斯盆地(Amadeus Basin)向上推挤形成大片岩石。另一种说法是,几亿年前,离地球运行轨道较近的一颗小行星因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坠入大气层而最终陨落到此。土著居民则有很多关于大石头的神奇传说。

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作用,周围的砂岩都风化瓦解了,只有这块巨石凭着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风剥雨蚀,且整体没有裂缝和断隙,成为地貌学上所说的“蚀余石”。但长期的风化侵蚀,使其顶部圆滑光亮,并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宽窄不一的沟槽和浅坑。因此,每当暴雨倾盆,在巨石的各个侧面上飞瀑倾泻,蔚为壮观。

在飞机上我就俯瞰了这块大石头,对它的庞大身躯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走到它跟前,还是被彻底震撼了。它巨大的身躯,孤傲地横卧在千里荒漠之上,好似一座超越时空与地空间的天然丰碑,有一种横空出世舍我其谁的大气和霸道!走近它,凝视它,深切感受到它的魅力和神圣!感觉它不是一块无生命的石山,而是有顽强生命力的神山,它每日每夜都在默默地守护着这片辽阔静寂的荒原,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祖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黎民百姓。更迷人的是,乌鲁鲁仿佛是大自然中一个爱漂亮的模特,随着早晚和天气的改变而“换穿各种颜色的新衣”。当太阳从沙漠的边际冉冉升起时,巨石“披上浅红色的盛装”,鲜艳夺目、壮丽无比;到中午,则“穿上橙色的外衣”;当夕阳西下时,巨石则姹紫嫣红,在蔚蓝的天空下犹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烧;至夜幕降临时,它又匆匆“换”上黄褐色的“夜礼服”,风姿绰约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3)

图3

我们到达日落观景区,导游从车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香槟、橙汁和薯片饼干等点心,摆在一个活动桌子上。大家在观景区,各自寻找有利位置,一边品尝香槟美酒和小吃,一边欣赏即将到来的壮美日落景观,真有一种别样的惬意。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4)

图4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5)

图5

时值下午4点多钟,瓦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像一个明净的大湖。红日普照着大漠荒原,一片灿烂。不知何时,刮起了凉风,原野里的草木随着微风摆动着,仿佛在摇响黄昏的抒情曲。此时的乌鲁鲁好像一只巨大的雄狮,一动不动地匍匐在大地。不知从哪里飞来几只冠鸽,旁若无人地在人群中间觅食。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6)

图6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7)

图7

我抬头仰望,太阳渐渐收敛起耀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姑娘露着红红的脸庞,它的周围有一圈柔和的光晕。它向西缓缓地退着,像个俏丽的少女一样温存、恬静。橙红的圆盘旁,拖着淡淡红晕。远方的天际线变成了红色,梦幻般的余晖洒在乌鲁鲁山岩上,那连绵起伏沟壑皱褶的坡道,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远远望去,犹如给一道道山坡披上了金纱。它周围的天空却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辽阔无边的荒原也被红艳的晚霞染上了一层金色。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8)

图8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9)

图9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0)

图10

五点过后,太阳渐渐西沉,天空中那一缕缕白云也变得像用金丝镶过边似的,绚烂而多姿。随着太阳光线高度和角度的逐渐变换,霞光映射着乌鲁鲁,产生一系列变幻莫测的色彩和影像。夕阳无限好,媲美在黄昏。日落可能是乌鲁鲁最美的时刻。

我举起一杯香槟映对着乌鲁鲁,或许是玻璃杯和酒水对岩体有一种放大的作用,透过酒杯看到乌鲁鲁的部分山岩变形了,酒水里冒出的气泡环绕在红色岩体周围,就像山岩里喷出了无数颗砂砾岩,煞是好看。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1)

斜阳还没有完全消失,天际线一抹残红,荧红的光笼罩着巍峨的乌鲁鲁。岩石焕发着蓝与紫的色调。巨石山峰愈发显得高大、雄壮、神秘和沉稳。

金光璀璨,吞天沃日。我深深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对大自然的膜拜在那一刻登峰造极。随着暮色渐渐降临,山峦的样子模糊了。我仍然凝视着它,我的心久久地陶醉在这落日的奇观之中。几十年、百余年以后,在这里欣赏落日景观的人们都不存在了,而乌鲁鲁依然孤独寂寞的矗立在这大漠荒原,任星移斗转,凭风云变幻,看历史兴衰,观沧海桑田。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2)

图12

夕阳完全坠下了地平线,天边的火烧云渐渐回归了洁白。傍晚的天空并不阴暗,而是有一种明丽的蓝色,原野在夕阳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夕阳的余辉染红了乌鲁鲁周边的云彩,还替它们镶上了亮晶晶的花边,像铺开的一幅瑰丽的锦缎。

暮色暗淡,残阳如血,它的最后一抹余晖映照在千里荒原,乌鲁鲁与周边淡黄的草木融为一体。我虔诚地伸出双手,想要托起夕阳,拥抱乌鲁鲁。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3)

图13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4)

图14

晚霞逐渐笼罩着岩体和周围的红土地,乌鲁鲁的表面一会儿是深红色,一会儿是粉红色,一会儿是橙红色,一会儿是褐红色,最后变成暗红,渐渐变暗,消失在夜幕里。各种颜色,变幻多端,气势磅礴,把乌鲁鲁装扮成一块“五彩巨石”。人们不停地拍摄,记录着大石头奇特微妙的光影变幻。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5)

图15

望着乌鲁鲁壮观的落日美景,我不禁想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如此美丽的景致,却如此短暂,使人感到几多悲伤几多惋惜!

自成年以来,我看过无数次日落。每次看日落,总有英雄迟暮的些许惆怅。在太阳落下地平线的那一刻,心里就有一种失落的滋味。难怪古人面对夕阳晚霞写出了那么多千古名句,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等,它们都道出了作者面对夕阳黄昏时的一种独特的情思,或给出一种壮丽的凄美,或给出一种宏阔的意境,或给出一种高远的景象,或给出一种苍凉的惜别。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6)

图16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7)

图17

我沉思片刻,须臾之间,乌鲁鲁日落景观,从绚丽化为淡然,由七彩归于苍茫。远处的山脊、高台、草木、巨石,逐渐模糊起来,茫茫荒原笼罩在金色的寂静里,犹如一幅抽象的水墨画,最后化为宝石蓝色天幕下的一具硕大的剪影。站在乌鲁鲁面前,我自觉何等渺小?!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8)

图18

在回酒店的路上,身体随着车身在颠簸,思绪却随着轻拂的凉风飘向夜空,心灵的脚步还徘徊在乌鲁鲁跟前,还在回味那落日余霞的壮丽景色!入夜,我的灵魂能跟随乌鲁鲁的无穷魅力安睡在她的故乡么?要知道,过不了几天,乌鲁鲁对我来说就会化作一个遥远、美丽而又朦胧的梦!

日落乌鲁,壮哉乌鲁鲁(19)

图19

 

图1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