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但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其实圆转所呈之美,并不限于“优美”。如扩展曲度、打开环抱的圆转,显得恢阔开张,大有气吞六合的“壮美”感,这在简牍书法特别是颜真卿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反,曲度过小、含胸束怀的圆转,给人以缩头畏尾、局促小气之感,离壮美相去甚远,如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及现代沈尹默书法就带此缺憾(如图3)。再细而究之,用笔迟重的圆转,如铁流奔淌,滔滔滚滚,易生“雄浑”之美;用笔艰涩的圆转,如浇如铸,斑斑驳驳,易生“古拙”之美。然而,圆转不管以何种美呈现,均应内含一种如折钗股般的“遒”劲,这就要求学书者精熟圆转之法,如善用“暗过”,巧换笔心,中含笔力,亦行亦留等。圆转所呈之“美”,通常表现为“优美”,因为圆转的用笔,显得格外秀雅、流畅、自然,从而不由自主地滑入“优美”的怀抱,这在绘画及书法中均普遍存在(如图2)。一、圆转用渐变作转、以曲状造型来实现线方向的变化,即为圆转。“圆转”的审美感

作者 邱志文

“转折”在书法艺术中随处可见。然而,对于书法之用笔,人们多强调“起、行、收”(即起笔、行笔、收笔),“转折”在有意无意间被忽略了(“永字八法”中亦无“转折”一法)。当然,我们可以把“转折”纳入“行笔”范畴,视之为行笔的一种变式,但这又不足以凸显“转折”本身在书法用笔中的地位及价值。写文章,作乐曲,人们强调“起、承、转、合”,“转”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实,“转折”在书法艺术中也举足轻重,它在字形塑造、书风形成、意境呈现等方面发挥独特而重要作用。因此,它理应引起关注并深加探究。本文以类型划分为研究重点,对书法中的转折问题作一专题考察。

一、圆转

用渐变作转、以曲状造型来实现线方向的变化,即为圆转。“圆转”的审美感受,可以用“流美”一词予以概括。

圆转所显之“流”,即流动、流延,它使书法艺术呈现出一种流通不滞、活泼不呆的动感。书法艺术要彰显其时间特征,展现其“纸上的舞蹈”、“无声的音乐”的魅力,臻至气韵生动的境界,就须臾不可忽视这个“流”字。我们看秦小篆,虽然它整饬无比、端严至极(连文字内容也多为歌功颂德等庄严肃穆类),但其用笔仍不失时机地施以“圆转”,以焕发线条流动的韵致和美感。王献之对源于隶书、“未能宏逸”的章草颇为不满,建议其父“改体”,改的重要方向就是藉“圆转”而使字势“流动”起来。王献之书法正践行了他自己的“改体”思想,其书极草纵之势,风神潇洒,气机流荡,出其父町畦之外,开今草之滥觞,并使今草从此跟“圆转”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图1)。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1)

圆转所呈之“美”,通常表现为“优美”,因为圆转的用笔,显得格外秀雅、流畅、自然,从而不由自主地滑入“优美”的怀抱,这在绘画及书法中均普遍存在(如图2)。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2)

但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其实圆转所呈之美,并不限于“优美”。如扩展曲度、打开环抱的圆转,显得恢阔开张,大有气吞六合的“壮美”感,这在简牍书法特别是颜真卿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反,曲度过小、含胸束怀的圆转,给人以缩头畏尾、局促小气之感,离壮美相去甚远,如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及现代沈尹默书法就带此缺憾(如图3)。再细而究之,用笔迟重的圆转,如铁流奔淌,滔滔滚滚,易生“雄浑”之美;用笔艰涩的圆转,如浇如铸,斑斑驳驳,易生“古拙”之美。然而,圆转不管以何种美呈现,均应内含一种如折钗股般的“遒”劲,这就要求学书者精熟圆转之法,如善用“暗过”,巧换笔心,中含笔力,亦行亦留等。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3)

二、方折

与“圆转”相比,“方折”的特点一目了然:圆转以渐变作转,方折以突变作折;圆转以曲状造型,方折以方状造型;圆转之美可用“流美”这个词概括,方折之美可用“酷”这个字概括。方折之“酷”由刚硬、冷峻、理性等感觉复合而成。详而察之,方折还可细分为:

1、强行式方折

不含糊,不犹豫,不拐弯抹角,毅然决然地改变线条方向,即为强行式方折。这种方折因其直接干脆、突兀强硬,从而呈现出一种阳刚和大气;这种方折又因其刚直不遒、方峻严整,从而透露出一种冷峻和理性。这种方折普遍运用于汉隶及魏碑。当然,运用这种方折的艺术语言来增强艺术效果,在绘画中也屡见不鲜。潘天寿的画之所以“霸气”十足,蒙德里安的画之所以被称为“冷抽象”,均与方折的运用密切相关(如图4)。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4)

2、提顿式方折

这种折是先提顿,后作折。提顿给方折带来了两个效果:其一在线律上,于前后推延的流动感上增加了上下顿挫的节奏感,线条在铿锵中实现方向的转换。其二在线形上,转折处的骨节从无到有,线条的骨感随之大增,转换处更显坚硬有力。提顿式方折在楷书中运用得最为广泛,柳公权的楷书之所以有“柳骨”之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提顿式方折的运用。但提顿式方折并非楷书之“专利”,清代伊秉绶就敢于把提顿式方折运用于他的隶书创作,使其静穆的隶书平添了几分刚劲。若转折处非但不作提顿,不造骨节,甚至还剔筋剜肉,那么这种转折就会脱臼断节,耷拉无力,这正是转折之大忌,唐代高闲的作品每染此弊。当然,若转折处提顿过度,使圭角突兀 也会伤于刻露,少浑含之气,宋代赵佶的瘦金体就常犯此病(如图5)。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5)

3、切角式方折

这种方折,从造型上看,恰似一个直角被切除而派生出两个钝角;从用笔上看,则是实施“双折”所致:前后相继用钝角而非直角作折。切角式方折在魏碑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它几乎成为魏碑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圆转相比,切角式方折胜之于峻直刚硬,逊之于生动流畅。与直角造型的方折相比,切角式方折的阳刚之气稍逊一筹,但它却能破解直角带来的呆板,在造型上多了一些变化,因此这种处理方法也为绘画、篆刻等艺术门类所运用(如图6)。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6)

三、方圆兼用型转折

1、内方外圆与内圆外方

“内方外圆”在中国很受推崇。象征天圆地方的中国古代铜钱即是内方外圆的造型。“内方外圆”贯彻于做人,要求内有坚守,外得随和;贯彻于做事,要求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书法中,内方外圆的情况并不罕见,运用于转折处,会给人一种温厚其外、刚正其内的美感(如图7)。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7)

“内圆外方”也颇具个性美,那些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就常常被赋予铁骨柔情、“内圆外方”的个性,让人感觉有血有肉,可敬可爱。有人把“内圆外方”视为“外强中干”,其实这只是一种极端或扭曲形式,并非全然。在书法中,也常出现内圆外方的转折处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书法家是晚清的张裕钊,正是借助于内圆外方的转折,形成了其魏碑独特鲜明的风格(如图8)。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8)

2、方中带圆与圆中带方

“方中带圆”是以方为主,以圆为辅。这样的转折给人以刚中有柔、拙而不呆的美感,性似上好的钢材,既有足够的硬度,又有相当的韧度。中国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样,为我们展示了线条方中带圆的迷人魅力。在中国书法偏于静态的字体中(如篆、隶、楷),方中带圆的转折比比皆是(如图9)。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9)

“圆中带方”是以圆为主,以方为辅。这样的转折给人以流而不滑、遒而能劲的美感,因此常为书法所用,尤为草书所重。因为草书是赴急之书,必用圆转,但滥用圆转,会导致软滑乏力,单调无味,明代解缙、清代傅山的草书就有此不足。因此,在圆转中参入方折,使线条既有荡逸之致,又有雄强之神,是写好草书的要诀(如图10)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10)

不管是方中带圆还是圆中带方,都要求方与圆的结合不应生搬硬套,机械刻板,而应浑然无间,宛若天成,这是中国书画用线的一个高境。不经长期而艰苦的磨练,很难臻此境界。

四、其它类型的转折

1、断离式转折

这种转折是指行笔近转折处,笔锋凌空跃起,飞度笔意,再倏然顿落,换向走笔,完成转折,转折处呈断离状。断离式转折用于写大字,易生激越跳荡之势,用于写小字,易得空灵散淡之韵。但滥用这种转折,字形会零零碎碎,笔意会吞吞吐吐。因此,断与连,依然要强调辩证结合。断离式转折在隶书及楷书中较为常见(如图11)。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11)

2、穿插式转折

这种转折与断离式转折比较,其相同点是:用笔均腾空另起,线条前后的一体性不复存在。其不同点是:断离式转折用的是“减法”,其转折处呈断离状;穿插式转折用的是“加法”,其转折处呈穿插状(包括单穿和双穿两种)。单穿式在篆隶中很常见,双穿式在东晋书法家王珣的《伯远帖》中有着精妙的运用(如图12)。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12)

3、附加式转折

这种转折是在转折之前或之后,陡然作变,附加一些奇宕,以打破线条节律,使线条的流走似“变奏曲”而非“圆舞曲”,线条的美感更富张力。这种转折在绘画中很常见,在书法中亦有其例,如王珣的《伯远帖》,使出惊人一招:转折完成,迅即以截断错置方式改变线条节奏;孙过庭的《书谱》,在技法上有一大“亮点”:常在转折前后以“节笔”激发线律,使线条顿生惊澜之波(如图13)。

古人不轻易告诉你的8个书法技巧,说说书法的转折(1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