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峄山碑原帖(从一件衣服开始的)

峄山碑原帖(从一件衣服开始的)其字形演变是一脉相承的。小篆是《说文解字》解释“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开始也。”也就是说,“初”是由“刀”和“衣”组成的会意字,表示“裁剪衣服的开始”。“初”字的甲骨文字形是金文是

《峄山碑》字解06初

初:从一件衣服开始的“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的那个人,那个让你心动的人,是什么悄然触动了你心?是深情凝视?是宛然一笑?是不经意的一举手一投足?还是那一袭美丽的衣裳?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初”字的本源,是从一件衣服开始的。

《说文解字》解释“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开始也。”也就是说,“初”是由“刀”和“衣”组成的会意字,表示“裁剪衣服的开始”。

“初”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峄山碑原帖(从一件衣服开始的)(1)

金文是

峄山碑原帖(从一件衣服开始的)(2)

峄山碑原帖(从一件衣服开始的)(3)

小篆是

峄山碑原帖(从一件衣服开始的)(4)

其字形演变是一脉相承的。

“初”字的甲骨文字形,左边为“衣”字,右边为“刀”,但这把刀是一把裁衣服的刀,相当于如今的剪刀。由衣服和剪刀组合的“初”字,反映的是制作衣服的过程:有布料、有剪刀,然后量体裁衣,用剪刀剪出需要的样式,最后再通过缝制加工成为人们身上的衣服。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经过了数千年之后,制作衣服的流程依旧“如初”,这个“初”字的造字水平实在太高了!

“初”的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基本相同,组成的字符还是“衣”和“刀”,有所不同的是,金文中“刀”的位置有所变化,一是和甲骨文一模一样的位置,二是“刀”位移到“衣”的左边。古文字的一大特征是形体结构不固定,毕竟当时还没有规范文字的要求,不同地域的人在使用同一文字时会融入一定的地域特点。至于这个“初”字,则更有独特的含义:量体裁衣,要根据不同人的身材特点和个人需求,剪裁出不同的样式,裁衣人手中的剪刀,需要从左下手就从左,需要从右边开刀就从右,正所谓“哪里需要裁哪里”!不过,这种任性到小篆时得到了规范,这也应该归功于秦始皇“书同文”之规定吧!“初”字的小篆字形沿袭金文,“刀”统一在“衣”的右侧。到了隶书和楷书,“初”字的基本字符和位置没有变,“刀”也没有变,但“衣”字变化较大,写作“衤”,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用的“初”字。

“初”是“裁衣之始”,所以“初”字的本义就是“开始”。由“开始”也引申为“刚刚”,如“天下初定”,就是刚刚安定。古代史籍中出现的“初服”,如《尚书·召诰》里的“王乃初服”,是王新执政的意思。“初”字由“开始”又可引申表最低的(等级),如初等、初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