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这里作者是营造出一种黑色幽默的氛围,这一整体的艺术风格,学生是可以把握的。尤其是绘本阅读经验比较丰富的儿童,具有非常强的直觉性。所以我说绘本是文本和艺术的综合体现,读者需要从图文,也就是从文学故事、从艺术设计,从图画构成,连续画面的逻辑等方面去阅读和思考。再看孩子们观察到封面中的文字,也很有意思。他们对文字是非常敏锐的,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因为刚刚开始学习识字,而且封面中简单的几个字可以看出孩子的理解。有的孩子不能理解封面中“文·图”是什么意思,但有的孩子能理解,他们互相交流、碰撞、启发的过程本身也是个学习的过程。所以,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反馈和不同的特点。当然就这本绘本的独特性上来说,它的图画的底色都是黑色的。为什么作者要使用浓重深沉的黑色作为作品的底色呢?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这是发生在深海的故事,越到深海,海底的颜色就越是浓重黑暗的,当然,这是从科学

基于绘本阅读指导课教学过程的问题探讨

——绘本《这不是我的帽子》课后交流与思考(上)

今天特别高兴能到咱们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听一节一年级的绘本课《这不是我的帽子》。当我听说老师要执教这本绘本时,我感觉我们的老师非常有胆识,敢于接受这本独特绘本的教学挑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乔恩·克拉森,同时获得了绘本界的两大最高奖项,一个是美国的凯迪克奖,一个是英国的凯特·格林纳威奖。可以看出这位作者和他的作品都是非常有份量的。给一年级的小朋友选择他的作品进行阅读,我想是非常有意思的。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1)

我们在这节课的开始就发现孩子们深受感染,沉浸在绘本的阅读过程之中,结合他们的体验,激发出很多新奇的想法。绘本最大的价值和魅力不在于我们成人提供给孩子什么,而是我们给他们一种机会、一种场合,抱着一本一本的绘本,展开他们的想象,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那种体验。

关注封面初步的阅读体验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2)

目前,从绘本的运用和教学来看,早期的思路是:教学从绘本而来,老师把绘本分享给学生,这是一个阅读导向的教学思考。绘本实在是非常好的阅读素材。在绘本中我们会看到作品的图文构成;关注作家是怎么用图画和文字来共同讲述故事的;作者在这本书里到底试图要表达什么;除了成人的声音之外,儿童的阅读理解是什么;等等。除了对于文字和故事主题的理解思考之外,绘本其实还是很综合的艺术设计,因为它兼具了图画和文字两种媒介。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3)

在这节课中,我们看孩子观察绘本的封面,他们首先关注到的是封面中的图画,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很多孩子观察的重点和角度因阅读体验不同而体现出各自的差异。我认为,这其中的差异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孩子思维和学习的特点。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们的特点,才可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再看孩子们观察到封面中的文字,也很有意思。他们对文字是非常敏锐的,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因为刚刚开始学习识字,而且封面中简单的几个字可以看出孩子的理解。有的孩子不能理解封面中“文·图”是什么意思,但有的孩子能理解,他们互相交流、碰撞、启发的过程本身也是个学习的过程。所以,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反馈和不同的特点。当然就这本绘本的独特性上来说,它的图画的底色都是黑色的。为什么作者要使用浓重深沉的黑色作为作品的底色呢?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这是发生在深海的故事,越到深海,海底的颜色就越是浓重黑暗的,当然,这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的;还有的人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说,作者在这里用黑色要营造一种情绪和一种风格。看到黑色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问问孩子,孩子也关注到了,他们会说黑色是压抑的,表示看不见的,有点恐怖的。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4)

这里作者是营造出一种黑色幽默的氛围,这一整体的艺术风格,学生是可以把握的。尤其是绘本阅读经验比较丰富的儿童,具有非常强的直觉性。所以我说绘本是文本和艺术的综合体现,读者需要从图文,也就是从文学故事、从艺术设计,从图画构成,连续画面的逻辑等方面去阅读和思考。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5)

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发展能力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6)

孩子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思想还是特别灵动的,我一边听,一边不停地在记录他们所说的话。从老师的设计来说,我也看了这位老师的思考,看得出老师对绘本还是很有一些了解,整体感觉生动轻松。绘本阅读课如果从阅读的角度出发,应该是抱有一定任务,有阅读指导的目的,但从整体上来说营造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很重要。当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某些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发展,比如语言方面的、认知方面的、思维方面的等。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7)

从语言方面来看,学生从之前语句表达得不是特别清晰连贯到后边能把语句表达得非常清晰、有条理,有的孩子还说得特别好,我都记了他们的话:有孩子说“大鱼戴着很小很小很小的小帽子”,其实他看到了这背后的不协调。这个作品到底应该怎样解读?我个人认为,解读的角度是多元开放的。小鱼是一个偷帽子的小偷吗?如果是,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它偷帽子的行为?所以我希望通过读这个绘本的阅读,孩子不是只读出了一种理解,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看到,在上课之初,孩子们的想法还是比较多元的、丰富的。比如从前面我们的设疑、提问,老师的这个设计整体非常清晰,首先有导入,但导入相对来说比较快,就进入到这个绘本。我建议,既然后面要跟帽子匹配,这本绘本又是关于帽子的故事,那就围绕着这个“帽子”来说话。老师如果今天戴顶帽子来,说:“啊,今天好冷,看老师头上戴了什么?”是不是就更自然,也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绘本、产生阅读期待的兴趣呢?而且最好还可以特意选一顶小一点的帽子,制造出不和谐的效果,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就更好玩啦!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8)

我们的阅读可以从生活经验来,当然也可以从间接经验来。导入之后,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读一本跟帽子有关的书。就是这一本《这不是我的帽子》”。导入后的环节紧接着就是初读绘本了。一般我们绘本阅读课的一个大致流程是先导入,跟孩子们先聊一聊,要活跃气氛,寒暄寒暄,然后再进入主题。导入之后是初读绘本,初读绘本从封面开始特别的好。不过建议可以把封面和封底都打开,这本绘本的封面封底是一体的。初读绘本时,可以一人一本绘本,也可以两人共读,如果人数太多,共读起来就有困难了。所以一般在1到2年级做小组合作的时候,学习伙伴通常是两个人。年龄越小,孩子她伙伴要越少一点,因为他们的功能,他们兼顾到其他成员的能力比较有限,包括这个组长他的控制力也比较弱,所以建议如果要设小组合作,我们就两个人一组。前面初读这本绘本,我建议孩子可以自己静静地翻看,先自主阅读。因为绘本阅读一定是建立在阅读者直观体验基础之上的。现在也有很多学校在做绘本阅读教学的探索时,采用让学生看课件,看PPT,也就是远距离地看绘本的电子版,或者老师经过加工设计的绘本内文。这样做当然从节约经费的角度来说比较便于推广,甚至很多农村边远地区的老师和孩子也可以突破条件限制,了解到更加丰富的绘本作品。但是,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是建议老师和学生共读绘本时,能接触到实实在在的绘本书籍。

绘本阅读指导方法课(绘本阅读指导课应注意哪些问题)(9)

初读绘本的时候,一个或两个孩子在翻阅书籍的过程中,其实在感受绘本内在的一种节奏,体会图文叙事的规律,而且获得对这个文本的初步印象。在初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可以建议孩子们:你们只是看图画,不用着急看文字。因为绘本,特别是这样的一个相对来说文字量比较少,图画已经承载了比较丰富的信息的绘本,可以先引导孩子看图。其实,儿童有特别强的读图能力。我们人类的读图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我原来也写过文章讨论过,最初我们的祖先,比如很多古老的文明、文化中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和思想。他们会在墙壁上留下各种各样的符号、图画,有一些图画符号就慢慢演变成象形文字。那体现出人类的原始思维用这种直观形象的图画进行原始表达。儿童就具备这种原始思维的能力,所以他们的读图能力是与生俱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能力如果不去挖掘、保护、发展,很快就会消失。现在很多90后、00后的孩子,他们是读着绘本、读着图画长大的,他们会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读图系统,也就是内在的思维和逻辑系统。所以,我建议初读的时候,让孩子前前后后仔仔细细的看几分钟这本绘本的图画,如果能够看文字,也可以兼顾图文的互动阅读。有绘本阅读经验的孩子,绘本的图文在他的眼中一定是一体的。

这里举个我自己例子。我儿子也是读着绘本长大的,我给他讲绘本的时候,都是他看图,我给他讲文字。所以在他学龄前到小学过渡的这个阶段,我简单给他做过测试,发现他识字量比较大,而我从来没有指着绘本中的一个一个字对他说这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也没有拿字卡教过他,就是在绘本阅读中让他看到图画,也同时看文字。他在这样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中,基本上实现了自然识字。而且有意思的是,即便文中有不认识的字,也不影响他的阅读,因为他可以猜读。正如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所言,孩子阅读就是一个连蒙带猜、连滚带爬的过程。所以孩子们在这样的一个模糊阅读的过程中,其实建立了识字的基本意识和基本能力,比如关注到字形、字义、字音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