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课有哪些提问(绘本课上碰到这些问题怎么办)
绘本课有哪些提问(绘本课上碰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在之后的讨论过程中,辰辰依然积极举手却总是答非所问,接下来我还要不要请他回答问题呢?怎样才能让辰辰的回答与课程内容产生关联呢?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一脸茫然,我也对此感到诧异。第一个问题是:“阿文会带着小毯子一起做哪些事情呢?”问题还没听完,辰辰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一双眼睛充满期待地看着我喊着“老师——老师——”,为了对辰辰的积极给予回应,我第一个把他请到了前面。出乎意料的是,辰辰并没有就问题本身作答,而是举起了小手指着伤口说:“这里破了,是被门挤的,流了好多血……”
今天《绘本创意表达课堂》带我们加盟老师一起备课备到《阿文的小毯子》,老师们有提到几个疑问,比如遇到不感兴趣的小朋友怎么办?比如孩子答非所问怎么办?... ...正好用我们实际教学的案例分享给老师,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分享!
案例呈现
辰辰是一位四岁的小男孩,他聪明、活泼,非常喜欢上绘本课,每次都会早早地来到教室。在上过几次课后,辰辰渐渐和老师、小朋友们熟悉起来,课上也越来越活跃了。
今天我们的绘本课是《阿文的小毯子》。在阅读过故事内容后,我们展开了“说一说”环节,就故事内容和孩子进行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阿文会带着小毯子一起做哪些事情呢?
”问题还没听完,辰辰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一双眼睛充满期待地看着我喊着“老师——老师——”,
为了对辰辰的积极给予回应,我第一个把他请到了前面。出乎意料的是,辰辰并没有就问题本身作答,而是举起了小手指着伤口说:“这里破了,是被门挤的,流了好多血……”
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一脸茫然,我也对此感到诧异。
在之后的讨论过程中,辰辰依然积极举手却总是答非所问,接下来我还要不要请他回答问题呢?怎样才能让辰辰的回答与课程内容产生关联呢?
解决策略
我耐心地听辰辰把关于手受伤的事情表述完,然后对他说:“老师发现辰辰在课堂上能够勇敢地站到前面回答问题了,老师为你感到开心。关于小手受伤的事情,老师已经了解了,希望辰辰以后多多注意安全。但是刚才老师问的问题是‘阿文带着小毯子一起做了哪些事情’,你可以观察一下图片,然后告诉老师吗?”
辰辰扭过头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说:“它拿着小毯子拉臭臭呢,还把自己藏起来了。”我肯定了辰辰的回答,请他回去坐好。
第二次提问时,辰辰再一次高高举起小手,喊着“老师——老师——”,着急得身体都快要站起来了。这次,他又聊起了去爷爷家玩的事情。
听辰辰讲完我再次提醒他:“刚才老师问的是‘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让阿文带着小毯子’,你可以思考一下告诉老师吗?”
这次辰辰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
我对他说:“不知道没关系,老师知道辰辰非常喜欢回答问题。但是下次请辰辰在举手之前先听清楚老师的问题,想到答案以后再举手,好吗?”
辰辰点点了头。
在接下来的讨论过程中,辰辰依然高高举手,我先请了另外一位小朋友回答,同时提醒辰辰:“当这位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仔细听听他说了什么,等他讲完,我们再请下一位小朋友回答,辰辰先放下小手认真听好吗?”
在之后的课堂里,我们在课前增设了一个谈话活动,请小朋友分享一下本周开心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在这个环节中,每位小朋友都可以畅所欲言,辰辰也拥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他总会开心地告诉大家“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了”、“我去好朋友家过生日了”等等。渐渐地,我发现有了谈话活动,辰辰在课上回答问题时不再那么着急了,发言的内容也能与老师的问题对应上了。
案例分析
在绘本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表现欲特别强的小朋友,他们总是积极地举手,渴望第一个回答问题。但是往往有一些小朋友会出现案例中答非所问的情况。
就幼儿回答问题出现答非所问这种现象而言,无非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幼儿听不懂问题;
一种就是幼儿没有认真听问题。
如果是幼儿听不懂问题,教师就要及时调整问题的内容,分层次地设计提问,而本案例中的辰辰,显然是第二种情况,太急于回答而忽略了问题本身的内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要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满足幼儿表达的欲望。耐心倾听,找到幼儿表现出的积极因素进行肯定。辰辰在表述小手受伤的过程中,我没有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听他讲完了想说的话,对他讲的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做出回应。同时我肯定了他进步的地方,对他能够勇敢地站到集体面前进行表达给予了表扬。
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不要直接打断或否定孩子,以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但是在集体教学中,我们不单单要锻炼幼儿当众表达的勇气,“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同样重要。所以在鼓励辰辰的同时,我对他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举手之前要注意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先思考、再回答。我重复了问题并借助故事关键页面帮助辰辰检索信息进行表达。
另一方面,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差,缺乏耐心。特别是像辰辰这种聪明活泼的小朋友,表现欲比较强,在讨论过程中常因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老师的问题或打断其他小朋友的发言。这时候作为老师要把握好课堂秩序,引导幼儿适当等待。“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他人”是培养幼儿拥有文明语言习惯的目标之一。
在之后的提问环节中,我没有第一个就点辰辰的名字,而是先请其他小朋友回答,同时用眼神或动作示意辰辰先放下手,提醒他注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让辰辰知道讨论环节中,每位小朋友都有回答的机会,不一定要抢着第一个回答。
课后我也进行了反思,绘本班的小朋友很多是来自不同的幼儿园,而绘本课一周只有一次。当小朋友对老师、对小伙伴渐渐熟悉后,他们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想要分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孩子们的发展和意愿,为孩子们创设自由轻松的氛围进行分享和交流。于是我们在绘本课程展开前增设了小小的谈话活动,并一直沿用至今。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在课前畅所欲言,聊得开心,课上的状态也更专心、更投入了。
方素珍
余治莹
方素珍、余治莹编审的
《绘本创意表达课堂》课程十一月最后一次授权与培训,详情了解:
付老师 电话:13031133938(同微信号)
曹老师 电话:15201215670(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