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丽江永胜县城(永胜大山深处藏着一个美丽彝乡)
大理丽江永胜县城(永胜大山深处藏着一个美丽彝乡)李清华和妻子马雪花正在打扫自家院子如今,李清华家变化大,他对村里的环境也有了新看法:“在省文旅厅、县委县政府的帮扶之下,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村里不仅生活条件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提升了。路修通了,村里变得特别干净,每天都有人在清扫,树也种了许多,风景变得更好。我们家的变化也好大,院子已打上了水泥地,牲口也变多了,现在有20只绵羊、6只山羊、7头牛、3头猪。家里在种植重楼、附子、天麻、土豆、苦荞等作物,省文旅厅安排大家去昭通观摩学习天麻种植技术。我们家的收入也增多了,一年大概有三到四万的收入。省文旅厅、县委县政府还在不断帮扶着大家,真的非常感谢!”村民的感受生活变了 村里的环境更好了记者走访了李清华兄弟家,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悦。村民李清华是一名退伍军人,由于家中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他和妻子马雪花留在家中务农。曾经,李清华家一贫如洗:“以前没见过汽车,连瓦片都没见过,当时村里到处是牲畜的粪便。”
近日,丽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布《丽江市永胜县脱贫退出公示》,这意味着永胜县达到了贫困县退出标准和条件。这则可喜的消息,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扶贫工作队员的带动和老百姓自身的努力。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永胜县每一个村寨里都留下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身影,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他们和各级政府一起攻坚克难,奋战在基层,冲锋在前线,带领贫困户一步步走出困境,走向新生活、新希望。
在丽江永胜县东山乡,有一个深藏于大山之中的彝乡村落——牦牛坪村。牦牛坪村是永胜县3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现在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跟随省文化和旅游厅驻牦牛坪工作队一起看看这个村的变化。经过蜿蜒曲折的山路,记者来到这个村落,一派宁静祥和的山水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这里有着整洁的村道,山间零落不化的积雪,悠闲吃草的羊群和辛勤劳作的村民。
牦牛坪村位于东山乡政府西北边,距乡政府32公里,全村国土面积86平方公里,辖牦牛坪、大洋坪、长远坪、甘槽、大转槽、春天湾、冷水箐、太阳坪、细腰子9个村小组,全系彝族居住区,属高海拔冷凉山区,全村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通过2019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目前全村有农业人口561户2418人。
牦牛坪村是“伸手可采下万道霞光的地方”,崭新的牦牛坪村正一步步沐浴在新时代的柔光中。
村民的感受
生活变了 村里的环境更好了
记者走访了李清华兄弟家,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悦。村民李清华是一名退伍军人,由于家中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他和妻子马雪花留在家中务农。曾经,李清华家一贫如洗:“以前没见过汽车,连瓦片都没见过,当时村里到处是牲畜的粪便。”
如今,李清华家变化大,他对村里的环境也有了新看法:“在省文旅厅、县委县政府的帮扶之下,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村里不仅生活条件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提升了。路修通了,村里变得特别干净,每天都有人在清扫,树也种了许多,风景变得更好。我们家的变化也好大,院子已打上了水泥地,牲口也变多了,现在有20只绵羊、6只山羊、7头牛、3头猪。家里在种植重楼、附子、天麻、土豆、苦荞等作物,省文旅厅安排大家去昭通观摩学习天麻种植技术。我们家的收入也增多了,一年大概有三到四万的收入。省文旅厅、县委县政府还在不断帮扶着大家,真的非常感谢!”
李清华和妻子马雪花正在打扫自家院子
李清华的亲兄弟李庆林家中的变化也很大,“以前家里的条件不太好,现在家里盖上了新房,有了洗澡间、化粪池,水电也通了,网络也接上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WIFI,我的三个孩子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老大读大学,老二读高中,最小的那个在读初中。以前,村里脏乱差的现象很严重,现在垃圾也见不到了,像啤酒瓶、易拉罐这些也是有人来帮忙回收处理。政府太好了,帮助我们太多太多......”
李庆林和妻子马壳罗在给刚出生一礼拜的小羊羔喂奶
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带头
用“改变环境”来“转变思想”
2018年9月以来,牦牛坪村在挂钩单位省文旅厅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改变环境”来“转变思想”,将环境卫生整治与“扶志扶智”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作用,发起“远离垃圾、清洁家园”暨“六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村民家的房前屋后,到处呈现出浓郁的民族和文化气息。反映生产生活和劳动的多彩墙体画栩栩如生,新建投入使用垃圾池和垃圾收集点也开始发挥作用。
在省文旅厅的帮扶下,在牦牛坪村民小组和大转槽村民小组开展以奖代补“厕所革命”。牦牛坪村新修了水泥路,家家户户改水、改电、改厕。村民们不仅出行方便了、喝水放心了、用电安全了,如厕环境也卫生了,一步步开启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如今,青山绿水环绕村廓,村民生活和谐美满,邻里之间彼此和睦,干部群众打成一片。
省文旅厅驻永胜县总队长吕开家与村民李庆林交谈
省文旅厅驻永胜县总队长吕开家告诉记者:“为了美化家园,让垃圾远离家园,我们采取公共领域发动老人、小孩一起美化家园,用老百姓的话来说,百年以上的垃圾都被我们清理出去了!清理河沟、清理公共区域,不仅把整个牦牛坪美化了,而且培养了牦牛坪老百姓爱劳动、劳动致富的观念。”
教育水平
父母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
记者走进牦牛坪小学,看到孩子们认真做题的样子。作为贫困山区,教育扶贫是切断贫困代际相传、斩断穷根的重要手段,牦牛坪村的老百姓也非常重视子女教育。
目前,牦牛坪小学在校学生有90人,其中建档立卡46人。户均基本有一名大学在校或毕业。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在职在编的公务员、教师等国家公职人员达到了100余人,成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典范。
正在吃营养午餐的孩子们
孩子们的宿舍
产业带动扶贫
延伸乡村旅游
2018年,省文旅厅驻牦牛坪工作队的重心将往产业发展和产业扶持上转移,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精准施策”的原则,积极为牦牛坪村的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强力支持牦牛坪村种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补齐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短板,促使牦牛坪全村人民能够依靠稳定的种植产业脱贫致富。省文旅厅驻牦牛坪工作队先后组织并完成一期驻地,安排25名麻农远赴昭通彝良实地见学天麻种植培训班;同时,在牦牛坪、长远坪、大洋坪三个村民小组示范点试种樱花、苹果、雪桃,为下一步推广种植做好准备。
据省文旅厅驻永胜县总队长吕开家介绍:“我们通过考察樱花,试种了两百多棵,去年三月份就已经盛开了,现在已经全部活了。下一步,将把樱花树扩展到两千亩,并发展乡村旅游,要把牦牛坪、大羊坪、崀峨全线贯通,贯通以后程海的旅游将向深度、向我们文旅厅包村的牦牛坪和大羊坪小组的乡村旅游延伸。”
省文旅厅派驻永胜县东山乡牦牛坪村第一书记赵桃,她向记者谈到2020年的一系列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些工作继续深入做下去,第一,继续把以奖代补六清洁活动持续做下去;第二,爱心超市和五评比活动持续做下去,这是鼓励村民,树立文明生活新风尚的一个很好的措施;第三,教育扶贫工作,特别是艺术点亮人生活动将继续开展,将把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入进来,我们还打算进一步的结合文旅厅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资源、整合资金,集思广益吸引社会上各界力量的大力帮扶,就牦牛坪如何深入开展旅游发展、产业扶贫这方面,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实事。”
不止永胜县东山乡牦牛坪村,大山深处的扶贫人还有很多很多。记者从丽江市委组织部了解到,2019年全市驻村工作队员共有1580人,其中,丽江市派驻永胜县的共有141人,派驻到永胜15个乡镇;云南省派驻永胜县的共有18人,包括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林勘院,分别派驻到东山乡、光华乡、鲁地拉镇、大安乡4个乡镇,包括牦牛坪村、光明村、东红村及梓里村。
2019即将过去,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扶贫工作队员和老百姓朝着幸福生活的道路依旧步履不停,奋斗不止!2020即将到来,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和真羽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出品
总监制/马湘 终审/和丽星
监制/和红军 和丽星 余金山
责编/和宝魁
编辑/雷凤娇 和润黄 木文秀
运营/和晓莉 和丽飞 杨泽燊 李群英 付学琴
热线电话/08885112277 微信/lijiangtv
法律顾问/滇西北律师事务所 和桥毅(1510888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