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生最讨厌什么教育(世间最彻底的教育)

人生最讨厌什么教育(世间最彻底的教育)战国中期的赵国,面临内忧外患的现实,一方面经济凋敝,政治动荡;一方面军事落后,动辄挨打。赵武灵王上台后,决心改变这样揪心悲惨的格局,他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赵国的致命危机在于周边敌人太多,军事落后,动不动就挨打,被蚕食,被宰割,军中大将一个又一个都成了人家的刀下鬼或者俘虏。国土不保,还谈什么经济和强大? 4,上世纪20-30年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实行举国西化变革。 1,距今2300年前,战国时代的赵武灵王大搞胡服骑射。 2,距今1500年前,南北朝时代的北魏孝文帝力推汉化变革。以上这两个是中国的案例。而在西方,也有两个。 3,距今300年前,俄罗斯彼得大帝大肆推行西化变革。

世间最彻底的教育,是从脱衣服开始的。 不要想歪了,耐着性子往下看。

俺把教育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普通教育,包括我们日常接受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等,主要由教育部门推动,有阶段性、针对性,范围小,对象少,这个属于小教育;再一个是全方位、多维度、大规模的教育,以至于举国投入、全民参与,带来习俗、文化、体制和思想的深刻变革,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属于大教育。

小教育推动事业,大教育创造历史。

在东西方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找出四个有关大教育的经典例子,按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划分,它们分别是——

1,距今2300年前,战国时代的赵武灵王大搞胡服骑射。

2,距今1500年前,南北朝时代的北魏孝文帝力推汉化变革。以上这两个是中国的案例。而在西方,也有两个。

3,距今300年前,俄罗斯彼得大帝大肆推行西化变革。

4,上世纪20-30年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实行举国西化变革。

战国中期的赵国,面临内忧外患的现实,一方面经济凋敝,政治动荡;一方面军事落后,动辄挨打。赵武灵王上台后,决心改变这样揪心悲惨的格局,他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赵国的致命危机在于周边敌人太多,军事落后,动不动就挨打,被蚕食,被宰割,军中大将一个又一个都成了人家的刀下鬼或者俘虏。国土不保,还谈什么经济和强大?

于是,赵武灵王推出了胡服骑射的大教育政策。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要全体赵国人,从上至下,从君王到庶民,必须脱下宽袍大袖,都学习北方的少数民族,学习游牧民族,穿上短衣窄袖,操练骑马射箭,全民崇武和善武。赵武灵王认为,那些彪悍的游牧民族,来像一阵风,去如一支箭,十分了得。而彼时中原的诸侯国家,普遍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军官用战车作战,士兵迈开两条小腿拿出吃奶的劲儿紧跟,龟速,麻烦,被动,挨打……

而就在100年前,孔丘先生还动情地赞赏齐国的国相管仲,说要不是管仲他老人家实施尊王攘夷,“我们中原广大人民都会穿上落后民族的服饰,成为野蛮人啊”。然而仅仅100年后,赵武灵王发现,再不脱下“文明”衣裳,只能亡国灭种。

经过赵武灵王的强力推动,孱弱的赵国终于强大起来,不但收回失去的国土,还灭了中山国等诸侯国家,令北方、西北那些强悍的游牧民族不敢进犯。赵国因此成为仅次于秦国的七大强国之二,而赵武灵王本人,也一举跻身“战国七雄”。

孝文帝实施汉化,建功民族与文化融合

人生最讨厌什么教育(世间最彻底的教育)(1)

700多年后,中国进入南北朝时代,此时又出了一个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推动的变革,更为剧烈,更加彻底。一开始,鲜卑族的北魏建都在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属于典型的游牧民族。随后,向南迁都至今天的山西大同。这个时候,北魏其实已经在北方达到了高峰,几乎没有对手。举国上下,都开始莺歌燕舞,其乐陶陶,仿佛进入了一种“中等收入陷阱”。

孝文帝拓跋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他看来,北魏取得的这点芝麻成就,实在是不值一提,离他心目中的强盛,有着巨大的距离。于是,他开始了全体汉化的变革。不但要鲜卑贵族和臣民,脱下毛茸茸、拖泥带水的皮衣皮帽,换上中原汉人的轻便服饰,还要大家都说汉语,甚至要取汉名,别再弄那些个依依啦啦、拗口麻烦的鲜卑族姓名。当然,中原的政治体制,文化风俗,全都是他力主学习的榜样。

孝文帝拓跋宏,带头垂范,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汉姓,叫元宏。今天元这个姓氏的中国人,查一查祖先,指定就是他老兄。他还忽悠上层贵族,谎称南征,骗大家千里折腾,最终将都城从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并将洛阳指定为鲜卑人的故乡,没有第二。

无疑,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看,孝文帝元宏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其带来的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相比于民族隔阂、战争纷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彼得大帝全盘西化,俄罗斯一举成为大拿

人生最讨厌什么教育(世间最彻底的教育)(2)

在西方,虽然不是纯粹的西方,也有着两个经典的大教育案例。

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开始登上世界舞台,成为横贯亚欧的庞大帝国,而它的始作俑者,就是号称史上最高帝王、超过两米的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接手首脑之位时,俄罗斯还是个欧洲边陲的落后国家。在欧洲人看来,他们是落后愚昧的代名词,那时的欧洲,已经领导世界的发达先进潮流200多年。

彼得大帝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下士,跑到西欧去打工,实际上是去学习、考察,他爬高大的桅杆,下燥热的工厂,辗转荷兰、伦敦等地,越是深入考察,越是觉得震撼,越是发誓要急起直追。回国后,他变革的第一招,就是拿起大剪刀,将欢迎晚宴上王公大臣的大胡子一一剪掉。彼得大帝告诉俄罗斯人,全体西化,学习欧洲,脱下传统的宽袍大袖、毛衣毛帽,换成精干文明的欧洲服饰,剪掉脏兮兮、长摆摆、拖泥带水的大胡子,力求整洁、轻便、干练。同时,开办工厂,设立大学,大兴科技,创办报纸,还亲任总编。

彼时,北欧的瑞典老是欺负俄罗斯,动辄就教训一下“北极熊”,从彼得大帝开始,就和瑞典一较高低,经过大力变革后日益强盛的俄罗斯,终于在20年战争后,打得老牌强国瑞典满地找牙,丢失了波罗的海附近的殖民地。而在彼得大帝手中,建立起了海军,向北,打通了出海口,并从莫斯科向西迁都到圣彼得堡;向南,打服了土耳其和黑海沿岸诸国,拥有了黑海出海口;向东,与中国的大清帝国兵戎对话,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拥有了广袤的远东国土。注意这个条约,是革命导师马克思认为彼时东西方最犀利的两个大帝之间的直接对话: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尼布楚条约》也是大清第一个签订的平等国际条约。

就是在彼得大帝手里,俄罗斯一改愚昧落后的局面,一跃成为横跨亚欧的庞大帝国,从此紧紧握住了地球村的一份话语权。

凯末尔推行西化,土耳其跻身欧亚强国

人生最讨厌什么教育(世间最彻底的教育)(3)

最后一个是土耳其。要说土耳其,也有过辉煌的历史,其前身就是奥斯曼帝国,横跨亚非欧,潇洒了600多年。但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被看作是“欧洲的病夫”,跟末代的大清被称作“东亚病夫”如出一辙。

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不慎误入同盟国阵营,与德国和奥匈帝国这些代表负面、反动的联盟站在一起,与英法美等协约国作战。可想而知,随后的命运有多么不堪。

就在战后土耳其被列强宰割而苦苦无助之时,参加过一战的将军凯末尔站了出来,他发起成立土耳其人民党,开始了国家民族独立的奋斗之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土耳其在他手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凯末尔的核心变革,就是去除传统穆斯林国家政教一体化痼疾,宗教的归宗教,政治的归政治,科技的归科技,实行西化,引入先进的文化、政治体制机制,实行一夫一妻制,甚至允许广大适龄土耳其妇女参加选举——此举可谓石破天惊,因为彼时不少欧洲国家还未达到这个地步!当然,其中一项,就是脱下传统服饰,甩掉宽袍大袖,换上文明衣裳。凯末尔亲自带头,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在各种场合谈笑风生,挥洒自如……

经过15年的变革,凯末尔治下的土耳其,一跃成为全球穆斯林国家中最为强盛和开放的国家,凯末尔本人也被尊为国父。此后,沿着凯末尔既定的道路与战略,土耳其几乎是一路狂奔,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可小觑的强国。

脱不脱衣服,决定日本的沉浮走向

小教育重在书本学习,重在职业训练,重在专业准备,是常规的例牌菜,家常菜;而大教育重在习俗和文化的重构,重在体制和思想的型塑,重在脱胎换骨,是满汉全席,是法国大餐,是开宗立派的经典菜系。而有趣的是,往往大教育都是从脱衣服开始的,而那些不脱衣服,或者说衣服脱得不够彻底的教育、变革,最终要么功亏一篑,要么埋下隐患。

比如东方的日本,作为一个部落集合体学习中国大唐的时候,脱下陋服,穿上唐装,从文化、建筑和体制思想方面都不遗余力,成功地实现了从屌丝到精英的蜕变。然而还是日本,在19世纪末,虽然经过福泽谕吉等启蒙精英的“脱亚入欧”推动后大肆折腾,科技、工业和军事都远远地甩开老师傅中国几十条街,并成功地将老师傅打趴在地,肆意欺负,可谓“乱拳打死老师傅”。但这样的大教育大变革却未曾倡导脱衣服,故此留下无尽隐患,并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盟军彻底打败,揍个半死,几乎亡国。

为什么脱衣服如此重要?因为日本虽然号称全盘西化,脱亚入欧,但实际上只做到了“奇技淫巧”的改变,只做到了技术、工业、军事方面的表面化变革,而没有做到身心、灵魂和思想方面的彻底变革,留下了腐朽反动的军国主义魔鬼幽灵,这玩意持续沉淀,不停发酵,最终将日本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脱不脱衣服,兹事体大,因为衣服不仅是几片丝绸布匹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体制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和物象积淀,决定了穿衣者的品性、格局、追求与趣味。脱下旧衣服,就意味着抛弃了故有的一切;换上新服饰,也就意味着迎来了崭新的面貌和生机。

故曰:小教育是“术”,大教育是“道”,彻底的变革,追求道的教育,是从脱衣服开始的。

作者余味,系《学校品牌管理》杂志资深编辑、记者

了解更多教育经验、好学校、特色学校、品牌学校,请关注学校品牌管理(微信ID:xxppgl)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