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脚型不同 羽毛球鞋怎么选(教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羽毛球鞋)

脚型不同 羽毛球鞋怎么选(教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羽毛球鞋)最后便是羽毛球鞋的鞋垫了。羽毛球鞋的鞋垫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缓冲减震工具,几乎都采用减震材料如EVA制作,部分高端鞋垫还会在前掌/后跟部位使用PU(聚氨酯)等加强型减震/回弹材料。由于好鞋通常会在鞋垫上下功夫,当鞋垫具备的功能性设计越齐全(如透气设计,防滑设计等),装备这个鞋垫的球鞋性能就不太可能糟糕了。可以说,一双好的羽毛球鞋离不开一双好的鞋垫,而且测量鞋垫的宽度是最容易得知真实鞋楦宽度的方法。因此,挑选球鞋,从鞋垫入手也未尝不可。 在中底之上便是球鞋的鞋楦底层了。鞋楦底层通常都是一块平板状材料。只要揭开鞋垫,就能观察到与鞋面缝合在一起的鞋楦底层。鞋楦主要功能是给球鞋定型,连接鞋底鞋面,同时很大程度上确定了鞋内空间。部分制鞋品牌有对其羽毛球鞋的鞋楦宽度进行规格标识,常见宽度为2E,3E以及4E。每个规格标识之间宽度差约为5毫米。比较可惜的是大部分品牌都对鞋楦宽度没有任何规格分类,而这些有分类

羽毛球装备林林总总,最重要的仍是一双好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迈进羽毛球圈的第一步,也要先从挑选球鞋开始。一双好的羽毛球鞋,不仅有助于你发挥球技,更能保护你以免受运动劳损之苦;而一双糟糕的羽毛球鞋,即没有保护作用,甚至还会引发各种运动损伤。

然而比较可惜的是,当今羽毛球品牌经营的球鞋行业,发达程度远不及其他主要运动。在球鞋类目细分上,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指导准则,球友购买球鞋只能凭借球鞋外观,试穿以及少许导购员的信息来进行选择。与跑鞋五花八门却又相当齐全的分类比起来实在相距甚远。而脚型测试仪器更是由于成本原因一概欠奉。因此,本篇文章会先从球鞋构造入手,让各位看官先了解球鞋每一部分起何作用,再结合脚型自测、分类,来提供一个选择合适球鞋的方法。

脚型不同 羽毛球鞋怎么选(教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羽毛球鞋)(1)

一.羽毛球鞋的构造

作为运动鞋类的一种,羽毛球鞋在基本构造上与其他运动鞋类似。球鞋都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为鞋面,二是鞋底。而在每部分的细节构造上,羽毛球鞋的独特性才能体现出来,这些独特细节也是选择球鞋的重要根据之一。首先,先来看看比较重要的部分——鞋底。

羽毛球鞋的鞋底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大底,中底和鞋楦底层。其中大底为鞋底最外层材质,绝大部分的羽毛球鞋大底都是采用浅黄色橡胶大底。在这其中有一些羽毛球鞋使用的是天然橡胶,其弹性极好,防滑性佳,而耐用性相对较差;另一部分球鞋使用的则是合成橡胶,多为丁苯橡胶,性能上比较接近天然橡胶,弹性好,防滑性也不错,在耐用/防磨能力上却能强于天然橡胶。

再看球鞋的中底。中底位于大底之上,是鞋底最厚的部分,主要负责实现球鞋的缓冲减震,回弹等特殊性能。大部分球鞋的中底材质为EVA,即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不同品牌对其中底科技有不同的名称,实际上都是各种各样的EVA材料。EVA材料的柔韧性好,具有橡胶一般的优良弹性,同时抗冲击性高。而运动鞋的最大功能是减少运动时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与震动,因此几乎所有的球鞋中底都会使用EVA材料来提供一个基本的全掌缓冲减震功能。

同时,大部分中高端球鞋的中底还会放置额外的减震/回弹材料。后跟处多为缓冲减震材料,而前掌处通常是反弹性材料。而在人足弓下方,球鞋通常会有一个类似桥梁的弓形设计,这样的设计如人足弓一般留出了空隙,为运动时足弓产生的变形提供了空间,让人足就算穿了鞋子也能更自然地活动。

在中底之上便是球鞋的鞋楦底层了。鞋楦底层通常都是一块平板状材料。只要揭开鞋垫,就能观察到与鞋面缝合在一起的鞋楦底层。鞋楦主要功能是给球鞋定型,连接鞋底鞋面,同时很大程度上确定了鞋内空间。部分制鞋品牌有对其羽毛球鞋的鞋楦宽度进行规格标识,常见宽度为2E,3E以及4E。每个规格标识之间宽度差约为5毫米。比较可惜的是大部分品牌都对鞋楦宽度没有任何规格分类,而这些有分类的品牌(多为日系),却又与常见运动鞋规格(如跑鞋)有所出入。例如羽毛球鞋常见的宽度为3E,对应的跑鞋宽度仅仅是D和2E之间。

最后便是羽毛球鞋的鞋垫了。羽毛球鞋的鞋垫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缓冲减震工具,几乎都采用减震材料如EVA制作,部分高端鞋垫还会在前掌/后跟部位使用PU(聚氨酯)等加强型减震/回弹材料。由于好鞋通常会在鞋垫上下功夫,当鞋垫具备的功能性设计越齐全(如透气设计,防滑设计等),装备这个鞋垫的球鞋性能就不太可能糟糕了。可以说,一双好的羽毛球鞋离不开一双好的鞋垫,而且测量鞋垫的宽度是最容易得知真实鞋楦宽度的方法。因此,挑选球鞋,从鞋垫入手也未尝不可。

看完鞋底的构造之后,接下来的就是左右球鞋外观以及穿着舒适程度的——鞋面

鞋面的构成相对简单,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鞋跟,鞋帮(鞋领口),鞋舌,以及包覆以上部位的完整鞋面皮。羽毛球鞋的鞋跟往往被球友们忽略,其实鞋跟才是保护跟腱最重要的部位。由于羽毛球运动包含了各种变向移动,急停以及跳跃,跟腱受到的压力比较大。因此球鞋一般都会做多种保护设计,由基础的外皮层加强,到一些中高端鞋的内置硬质材料稳定片。而后者的保护性毋庸置疑是目前最好的,材料有树脂到碳纤维不等。硬质材料的支撑对跟腱的保护是难以替代的,而如何运用记忆海绵等材料来消除硬质材料带来的不适感,也是对球鞋品牌设计能力的一种考验。

鞋帮/鞋领口则是保护脚踝的主要防线。由于羽毛球运动脚步变化很多,大多数球鞋还是采用了更灵活的低帮设计;非常喜欢跳杀/横向跳杀等高跳跃动作的球友,选择一双中帮鞋则更能保护你的脚踝,避免崴脚。鞋帮的外侧还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加强条,提供更进一步的脚踝稳定性。而鞋帮内层为了舒适和稳定性,也都会使用记忆海绵内衬,更加贴合脚型。因此,若鞋帮处没有使用记忆海绵,舒适感则会大打折扣。

羽毛球鞋的鞋舌以及鞋面皮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球鞋的透气性以及包裹脚感。使用在这上面的材料多种多样,但大致都可分为表皮类(如人造皮革)和网布类。使用不同的材料搭配,对球鞋的多种性能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网布透气性极佳,重量极轻,但耐用性较差。因此大量采用网布的球鞋,不需要电子秤也能知道这是一双超轻量球鞋,但它很可能在几个月之内就破洞报销了。也正是考虑到羽毛球是一项多变向运动,球鞋制造商才会更多地选择使用人造皮革等耐用性更好,保护性也更强的材料进行鞋面制作。但这些传统表皮材料重量都不小,而新材料价格相对昂贵,因此中低端鞋甚至大部分高端鞋都无法做到超轻量,透气性也经常打折扣,略为可惜。如何使用最少的表皮满足最多的需求,是每一个品牌都在研究的难题。

鞋面会带有一层纺织物内衬,这层内衬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舒适的穿着感以及包裹感。若内衬层过薄,凹凸不平的鞋面内侧会给穿着者带来咯脚感,而且脚趾也容易在运动中左突右顶损伤自己以及鞋内侧。过厚的内衬又容易影响透气性,带来闷脚感。因此这一层内衬尽管往往遭到球友忽视,它对球鞋来说也是举足轻重。有些型号的球鞋在内衬层使用更加透气以及多功能的织物或聚合物,甚至光触媒(可起到杀菌除臭的功效)都出现在内衬层中。

鞋舌则普遍采用多层网布或者网布加记忆海绵制造。前者轻而透气,后者给脚背带来更舒适的穿着感。现在许多羽毛球鞋会在鞋舌两侧设计连接布带,以防止鞋舌在运动时左右移动,十分贴心。一些高端球鞋上还出现袜套式鞋舌设计,在鞋舌两侧缝制了弹性伸缩织物,进一步提升了包裹脚感。

以上便是一双羽毛球鞋的基本构造。在此之外,为了贴合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球鞋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构造设计。第一,在鞋底上,鞋后跟的缓冲减震性能会有额外的设计考量。由于羽毛球步伐中,脚跟先着地的移动较多,而且冲击力大,因此比起全掌减震,会更加突出后跟的减震性能。第二,同样由于羽毛球步伐特点,球鞋靠脚内侧的表面会使用额外的防磨材料或者加厚皮革,以防止打球时的拖步让这一侧的表皮过快磨穿。第三,羽毛球运动的横向移动和急停也是很多的,因此球鞋还会在设计上花功夫应对侧向力,以及防侧翻/扭转。设计以各种附着在鞋面的稳定条为主,鞋底延伸加强为辅(如侧爪)。

二.测试自己的脚型

在了解过球鞋的构造之后,你还需要了解自己的脚。很多人买球鞋只停留在“合不合穿”“码数对不对”这一个基础需求上,而运动鞋和普通休闲鞋不同,它有各种各样的特别设计以应对人在运动时可能会出现的伤害。甚至就连如何挑选正确的码数,许多人也会用了错误的方式来挑。

1.挑选码数

这是最最基本的买鞋需求——要合脚。由于运动时足部充血,脚就会变大,若买的鞋子太小就会磨损脚部皮肤和脚趾;而买大了又会让脚在鞋内滑动,增大扭伤、顶撞脱甲以及脚底水泡等运动伤害的出现几率。因此,测量自己的脚部大小/脚长是一个好习惯,尤其是喜欢网购的朋友。在此介绍一个简单但靠谱的测量法:在傍晚时分(一天中人的脚最大的时候),穿上打球的袜子,踩在一张白纸上,用直尺宽面抵住脚跟,与你的脚垂直,然后用铅笔沿着直尺边缘在纸上画下记号;保持脚不移动,用同样的方法把直尺抵住最长的脚趾,做好记号;然后用尺子量两个记号之间的垂直距离,就得出了你的脚长。

在知道自己的准确脚长之后(例如258mm),还需要知道对应什么鞋码。可惜的是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完全通用的鞋码标准——欧码、美码、中国码各行其道。幸好,大部分球鞋厂家都会为自己的球鞋标示多种鞋码,而其中一般会有这么一个码数:CHN码,或者是JPN码。二者的共同点是都用毫米为单位,只不过JPN通常不带单位,例如CHN265mm,JPN270。知道脚长之后依照这两个码数来挑选是比较准确的,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大小的鞋子JPN码通常比CHN大5毫米(即CHN265mm约等于JPN270)左右。而中国产的鞋子自然是CHN码比较标准,根据自己的脚长增加5-8毫米便是对应的CHN码数(如258mm脚长则要买CHN265mm或JPN270的鞋子)。尽量避免使用欧码或美码,目前各个品牌之间欧码和美码测量比较不统一。

也正是因为码数混乱不统一,去实体店试穿后购买才是最准确的。知道自己的脚长后前往实体店试穿,才能避免出现如球鞋偏小的意外。不过许多球友的试鞋方法都有不足,比如最常见的“把脚往前顶,然后鞋跟处能放入一根手指才合适”。实际上,还应该在穿好球袜后再穿上球鞋,将脚往后顶,脚跟尽量跟鞋跟贴合;然后系紧鞋带,放松双脚,用手去捏鞋前端脚趾前的空隙。一般要留有一厘米多一点,也就是约一手指宽的鞋前空隙才是足够的;最后用手捏脚前掌最宽的两侧,是否合脚,不会有任何紧迫感才是好的,如果有紧迫感,证明鞋子太窄,运动时脚胀大会更加难受。若只将脚往前顶来量鞋后跟富余空间,一来脚趾会弯曲,且鞋后跟的记忆海绵具有伸缩弹性,量出来的空隙未必就是足够的;二来无法准确量到前掌宽度是否适合,很容易买到过窄的球鞋。

2.测量脚型

正如人有环肥燕瘦,脚也有高窄扁宽,每一个人的脚型都不尽相同。在前面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脚长,那么用类似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测量自己的掌围:用皮尺环绕脚前掌最宽的部位(通常大拇指和尾趾下方会有明显骨节突出,测量这两点即是;且通常两点之间并不和脚垂直,略有倾斜),量出自己脚掌的一圈的周长,也就是掌围。通常来说,穿上袜子后掌围在228mm-234mm之间是比较普遍的亚洲人掌围,适合楦宽3E的鞋子;228mm以下可以选择2E,234mm以上则可以选择4E。若无法得知球鞋的楦宽数据,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抽鞋垫出来量:3E的鞋垫宽度约为9.5mm,加减8mm就是2E和4E的宽度。需要注意的是,楦宽是不能通过对比鞋底得出的——许多球鞋的鞋底都会比鞋楦要大;而对比鞋垫其实也不是非常稳妥的方法,因为楦宽不仅包括宽度,实际上还包括了鞋内的空间高度,甚至是侧面的倾斜度,将其想象成一个梯形横截面更为贴切,所以知道掌围才能更好地选择。有些2E的球鞋鞋垫宽度甚至比3E还要大,但是鞋内空间却非常狭窄,鞋高较低,因此228mm以上掌围的人穿着就会有明显的挤压感。

知道掌围之后,接着就是测量自己的足高了。足高的测量相对复杂一点,实际上就是对自己足弓的测量——并不需要知道自己的脚有多高,只需要知道自己的足弓是什么形状便足够了。最方便的方法便是湿脚测试:取一张略有吸水性的,能容纳自己双脚的纸,在浴室地板上撒点水,弄湿自己的脚底,最后迅速地踩到纸上站立。如此一来纸上就留下了你的脚底印记,可以根据这个印记来判断自己的足弓类型(详见下图)

若自己是高足弓,则试鞋时要额外注意鞋舌以及鞋面高度是否足够,假如系紧鞋带后有压迫感则鞋不合适;而扁平足弓需要多加留意鞋楦宽窄,太窄的鞋楦——比如细长的足弓部,都会加重足部的酸痛感。有些球鞋在鞋内足弓处设计了硬质凸起,这更是扁平足的噩梦,不仅对足弓支撑毫无帮助,还挤占了足弓形变所需的空间,大大降低舒适性。因此千万要确保球鞋足弓有足够的空间容纳。

三. 综合后进行选择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脚型之后,再回头看球鞋构造,便能发现不少对应关系。不过在这之前,还需要认识自己现在或将来想要发展的羽毛球打法,运动量,身体状况,甚至是当地的气温。这些都与球鞋各部分构造一一对应。

1.打法。回想一下自己打球的时候,自己的跑动是否很多?自己的进攻是否很凶猛?步伐中的碎步,跳跃多不多?调整步伐是否合理?如果感觉到自己动作比较笨重,跑动时调整很多,那么鞋子就应该优先考虑稳定性好的,即从鞋面和鞋跟入手——硬质鞋面,保护性设计(如侧爪,后跟稳定片等)多的鞋子;而步伐轻盈灵活的则可以选择轻量的球鞋;跳杀多则需要注意一下后跟缓冲减震以及脚踝保护设计;如果想提高步伐速度,则可以选择球鞋前掌有反弹材料的,或前掌薄的球鞋。

2.脚型。扁平足足弓弧度小,易疲劳,有内翻倾向,因此需要支撑性好,但同时也要有优秀缓震的球鞋。而高足弓缺乏天然吸震能力,有外翻倾向,因此应选择吸震优秀,又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球鞋。即从鞋底入手——扁平足应优先选择较薄且较宽的鞋底;鞋底有支撑技术(如美津浓的WAVE片);有鞋跟稳定片;并且由于鞋底薄,鞋跟处应有高性能的缓冲吸震设计(如亚瑟士的gel吸震胶)。而高足弓则应挑选较厚的鞋底,最好全掌中底都有特殊的吸震设计(如美津浓的ap 中底);足弓处应有额外稳定性设计(如碳纤维补强);且鞋面最好也要有加强型的稳定性设计,如TPU射出片,侧爪等。

3.场地。必须要了解自己经常打球的场地条件。不少高端羽毛球鞋是为专业羽毛球场地设计的,特征就是鞋底薄,重量轻,稳定性设计相对较少,而对力量的回馈分配相当注重。标准架空木板地搭配比赛级地胶的话,本身已经能提供非常优秀的缓震性能,因此这类球鞋都是主攻快速,跑得快启动也快,前掌的反弹胶面积较大或者前掌较薄,有利于回馈力量。而水泥地,或者水泥地配普通地胶的场地,就必须要考虑球鞋的缓冲了,鞋底不能太薄,同时由于地面较硬,有时甚至没有前掌反弹胶设计反而会更好,毕竟力是相互作用的,回馈更多的力量,对你的下肢肌肉也就带来更大的冲击。最为常见的木地板由于缓冲性能尚可,则可以根据自身其他因素进行选择。若不根据场地条件盲目选择快速设计的薄底球鞋,很可能造成自身肌肉或关节损伤,得不偿失。

4.身体条件。体重大不宜穿薄底,体重轻也不宜穿厚底。当脚踩在地面上时,鞋底会依据自身的重量产生形变,大体重薄鞋底,形变过大让鞋底无法发挥正常功能;小体重厚鞋底,则形变不足无法发挥稳定功效,容易让足部在鞋内发生倾覆。下肢若有伤病,则需要根据自己的伤情选择对应的加强性设计,如跟腱炎症,则需更好的足跟缓震以及硬质的足跟稳定片来保护自己的跟腱。而扁平足会导致跟腱承受额外的压力,不仅需要注意跟腱部位的保护,还要选择支撑性好的球鞋来缓解这种压力。更为常见的膝关节疼痛,若长期无法在缓震优秀的场地上打球,则更需要注重球鞋整体的缓冲性能。

以上这些因素,很可能选择互有矛盾的性质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比如一个体重轻的高足弓。出现这种状况只需融会贯通一下,注重共同选择即可——中等厚度的鞋底,注重足跟减震性能。若无法两全其美,则以保护身体为优先:先检视自己已有的伤病,加以保护;再看可能触发伤病的因素,如恶劣的场地,加以预防;最后才考虑自己想要的打球风格。不过基本上任何球鞋,只要能满足你的以上几点需要,它都是越轻越好的——越轻量的球鞋,越能节省你的体力,进而提高你的竞技表现。唯一的例外就是体重很大的球友,因为鞋子的自重本身也是能提升稳定性的,对大体重球友来说,稳定性是更为重要的,因而一双硬质且稳定性设计充足,但重量稍微超标的球鞋还是更好的。最后愿各位都能入手称心如意的球鞋,让它伴随你在球场上自由地驰骋!

公众号:龚伟杰羽毛球俱乐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