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的妃嫔礼仪(古代帝王妃嫔如何穿衣)
各朝的妃嫔礼仪(古代帝王妃嫔如何穿衣)日、月、星是三光之耀,取其光明。龙是神形,善于机变。山取稳重。华虫雉属,取有纹彩。宗彝即虎彝、雌彝,取威猛智勇。藻即草中之文秀者,取其冰清玉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养。黼即斧,取果断。黻即两己相背,取背恶向善。葛之精为烯。五色全备称绣。天子的服饰用十二章。诸侯自龙而下至于黼黻。士服藻、火,加上粉米。那么,宫廷中帝王、后妃们的衣食住行又是如何?他们作为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又与普通的臣民百姓有些什么不同?其中先讨论衣物。远古的先民们穴居野处,没有衣服,只是用兽皮、树叶遮体。后来出现了丝麻粗葛,聪明的先人看见孔雀雉鸡的彩色毛羽,用色染饰,渐渐分出级别,产生了衣饰十二纹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烯绣,用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
在古代,帝王是人,不是神。
妃嫔们也是人,不是神。
只不过帝王妃嫔们是一群有特殊身份的普通人罢了——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通常的七情六欲,有对声色犬马和对财富权势的喜好。
因此,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对衣、食、住、行的追求。
那么,宫廷中帝王、后妃们的衣食住行又是如何?他们作为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又与普通的臣民百姓有些什么不同?
其中先讨论衣物。
远古的先民们穴居野处,没有衣服,只是用兽皮、树叶遮体。后来出现了丝麻粗葛,聪明的先人看见孔雀雉鸡的彩色毛羽,用色染饰,渐渐分出级别,产生了衣饰十二纹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烯绣,用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
天子的服饰用十二章。诸侯自龙而下至于黼黻。士服藻、火,加上粉米。
日、月、星是三光之耀,取其光明。龙是神形,善于机变。山取稳重。华虫雉属,取有纹彩。宗彝即虎彝、雌彝,取威猛智勇。藻即草中之文秀者,取其冰清玉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养。黼即斧,取果断。黻即两己相背,取背恶向善。葛之精为烯。五色全备称绣。
黄帝、尧、舜玄衣黄裳,天下大治。
到了周代,冕服的制度基本大备。
秦始皇废止六冕,即大袭冕、衮冕、鹭冕、毳冕、烯冕、玄冕。
祭祀时只用元冕。元冕即玄冕,是古代冕服典礼中最低的一级,是小祀时用的。
秦始皇灭绝六国,雄霸天下,怎么会将最低的元冕作为自已最隆重的服饰?
而且如著名史官范晔所说,灭去礼学,郊祀等一应隆重的服饰,上衣下裳均为玄色?《文献通考》作了可信的解释:秦出西戎,不习礼文之事,而其立意大概欲是今而非古,尊己而卑人,故秦灭六国之后,获其君之冠则以赐侍人,获其君之车则以为副车,又焉参能考损益以复先王车旗之制?
西汉高祖时期,叔孙通制订朝廷礼仪,编撰《汉礼器制度》,所记现已不详,其中服饰只记衮冕的长广,并未详谈衮冕的规格和形制。
所以汉惠帝就说,汉初只是稍定汉诸仪法。直至西汉末期,王莽拜受衮冕衣裳及皮弁索积,西汉的冕服制度才略见端倪。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兴明堂,立辟雍,复兴旧制。
汉明帝时期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皋陶谟》篇,天子冕服跟从欧阳氏之说,公卿以下跟从大小夏侯氏之说,确立服制。也就是“冕广七寸,长一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裹,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衣绣日月星辰十二章,缥下玄上。”
秦代以前,冕服是用于祭祀天地、日月、五帝,祭享先王,先公,祀祭山川、社稷等重大场合的。
到了秦汉时期,冕服用于春祭、祭祀岁首、天地,和用于供养国家有爵有德的三老五更之服。
- 通天冠
其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第为述。秦天子乘舆所服。汉百官月正朝贺时,天子戴此冠。
- 高山冠
又名测注冠,形制与通天冠相同,但顶不邪却,高九寸,无山及展第。本为赵王冠,秦灭赵,以其君冠制之。秦汉的天子有时乘舆戴高山冠。
- 武冠
又名赵惠文冠。秦灭赵后以其君冠赐赏近臣。汉因秦制,又叫武弁大冠,武官们佩戴。侍中、常侍加黄金当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用赤黑色貂尾。
- 樊哙冠
汉将樊哙在鸿门宴时侍立高祖旁边手持铁盾,头戴此冠。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各出四寸。
- 幘
古代有冠无幘。战国时期,素加绛帕于武将之首,用示贵残、即为帻。后在幘前作颜题,即在额上前面作出。汉时增其幘题,加巾连额题覆之。汉文帝时,增高额题,加增其巾为幘层,增施其耳。
汉元帝额有粗发,不想让人看见,因而进幘而戴,君臣也随之戴幘成风。王莽秃顶,将帻屋上施巾而戴之,帻罩了整个头部。
汉代内廷官员有侍中、中常侍之职。汉初这些官员由士人担任,后来间以宦官来担任。东汉以后均由宦官来担任,这些官员戴武冠,前饰金珰,貂尾为饰。
汉桓帝时期,尚书朱穆上书极谏。汉宣帝阳逆二年,刘向上书称王氏一姓青紫貂蝉,充盏幄内,鱼鳞左右。
汉代服饰制度虽然不甚完备,但对妃嫔的衣饰却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后汉书·舆服志》说,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深青带红)上皂(黑色)下;蚕,青上缥(青白色)下,皆深衣制(古代的单衣),隐领袖缘以条。
剪氂菌, 簪珥,珥耳即耳珰垂珠。簪以玳瑁为適,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志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茵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长短等级。
皇后的谒庙服饰与太后的大致相同,也是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条。
所不同的是,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符合《诗经》的所谓——副笄六咖。
诸爵兽均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玳绕,又翡翠为华。上面所列六兽是指以此六兽为步摇的华饰。天鹿即天禄,与辟邪同为狮属,一只角叫天禄,一对角叫辟邪。南山丰大特指南山丰水一带所产的大牛。
贵人助蚕服为纯缥 (淡青色)上下,也是深衣制。但大手髻,又加管耳。
长公主衣服,加步摇。公主大手髻,增髻,有簪耳,衣服制同。自公主、封君(封妇人为郡君、县君等)以上,皆带绶,以果组为绲带,各同其绶色。黄金辟邪,首为带铺,饰以白珠。
皇后至二千石夫人,均以蚕衣为朝服。有时皇后以下,间以连衣裳制为朝服,只是色泽和首饰上各有等差。
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时服锦绮罗素缯,彩十二色,重缘袍。
特进、列侯以上锦缯,彩十二色。
公、列侯以下皆单缘衣撰,制文绣为祭服。自皇后以下,均不得服诸王丽圭参缘加上之服。
因此,晋代司马彪说,汉室凡冠衣诸服,旒冕、长冠、委貌、皮弁、爵弁、建华、方山、巧士,衣裳文绣,赤舄,服绚履,大佩,皆为祭服,其余悉为常用朝服。
唯独长冠,是诸王国谒者的常用朝服。
宗庙以下,祠祀冠长冠,皂缯袍单衣,绛缘领,袖中衣,绔袜,五郊各从其色。
汉宫的女子日常的服饰是上衣下裙。比如马皇后常爱穿大练裙,也就是大帛裙。
赵飞燕爱穿南越所贡的云英紫裙,以致宫廷内纷纷仿效,并襞裙为绉,号留仙裙。
后汉繁钦的《定情诗》亦云:何以答欢忻?纨素二条裙。
汉官中女子的裤子大多没有裆。
自汉昭帝上官皇后开始,宫中的女子开始穿有档裤,称为穷裤。穷裤有前后裆,就是唐代的绲裆裤。
汉宫的女子在入庙、助祭等正规场合,是剪氂菌、假通髻、大手髻,平常一般为高髻,所谓: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马皇后以后,兴起四起大髻,髻后还有余发以至可以绕髻三匝。
汉桓帝时期,京城的女人仿效宫中,好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所谓堕马髻就是倒向一边,历代流传。到了唐朝都还在流传,刘禹锡就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梳头官样妆,春风曲杜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