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坐月子老出汗弄得衣服很湿(近70产后女性一晚上汗湿多达七八套衣服)
产妇坐月子老出汗弄得衣服很湿(近70产后女性一晚上汗湿多达七八套衣服)主要表现: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发热,睡觉时脚喜欢伸到被子外面,下午3点到5点会自己感觉脸部发热,甚至会潮红,失眠多梦,舌尖发红。一、阴虚盗汗图片来源于网站,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那盗汗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中医认为,盗汗根据其成因不同,主要分为阴虚盗汗、气阴两伤、以及阳虚不固导致的盗汗。隋代《诸病源候论》首次列出"产后汗出不止候”,指出其病因主要为产时伤血致“阴气虚而阳气加之,里虚表实, 阳气独发于外”;明代《校注妇人良方》则明确提出“产后自汗、盗汗”之病名,根据产后亡血伤津,气随血伤的病理特点,认为产后自汗、盜汗均可用补阴血兼益阳气之法治疗。自古至今,中医都遵循着辨证论治的特点,不同原因的盗汗,用着不同的解决方法。
“游医生,我一晚上汗湿七八套衣服,根本睡不好,怎么办?我现在困死了”
早上一查房,宝妈就跟我反馈,昨晚出汗,又汗湿了好几套衣服。
宝妈反应的这个情况,是产后妈妈非常常见的一种产后病,中医叫做产后盗汗,据相关研究,有将近70%的产后女性,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产后盗汗的症状。
产后盗汗,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睡着了汗出湿衣,醒后汗止。出汗部位主要脖子一圈,颈背部比较明显,有的会整个后背都会出汗。出汗少的可能只是汗湿穿的睡衣,出汗多的,一晚可能需要换几套衣服,严重影响宝妈的睡眠。盗汗除了单纯的出汗外,还有伴随着不同的症状,像口干口渴、心烦、易怒多梦、便秘等,给宝妈的身体和心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站,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那盗汗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中医认为,盗汗根据其成因不同,主要分为阴虚盗汗、气阴两伤、以及阳虚不固导致的盗汗。隋代《诸病源候论》首次列出"产后汗出不止候”,指出其病因主要为产时伤血致“阴气虚而阳气加之,里虚表实, 阳气独发于外”;明代《校注妇人良方》则明确提出“产后自汗、盗汗”之病名,根据产后亡血伤津,气随血伤的病理特点,认为产后自汗、盜汗均可用补阴血兼益阳气之法治疗。自古至今,中医都遵循着辨证论治的特点,不同原因的盗汗,用着不同的解决方法。
一、阴虚盗汗
主要表现: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发热,睡觉时脚喜欢伸到被子外面,下午3点到5点会自己感觉脸部发热,甚至会潮红,失眠多梦,舌尖发红。
解决方法:
1、中医首先推荐用的还是中药,可用生脉饮加减:麦冬、五味子、党参(南方可用五指毛桃)、煅牡蛎、浮小麦、盐山萸肉、糯稻根、石斛、栀子等。
2、代茶饮:有些宝妈不想吃中药,那就可以用石斛,玉竹煮水,每日当月子水服用,滋阴以降虚火。
二、气阴两伤证
主要表现:既有气虚的症状,也有上面阴虚的症状,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咽燥,潮热,或五心烦热等,舌红苔少,整个舌头的舌苔比较少,甚至光滑的像镜面一样,没有舌苔,有的舌苔有有一道道的裂纹,叫做裂纹舌。
解决方法:
1、中药一般用黄芪汤加生脉饮加减:黄芪(南方用五指毛桃)、熟地、牡蛎、龙骨、五味子、炒白术、白芍、浮小麦、盐山萸肉、牡丹皮、地骨皮、石斛等。
2、代茶饮:在养阴的同时,加以补气,可用石斛、玉竹、五指毛桃,煎茶代水,每日服用。
三、阳虚盗汗
主要表现:出汗后多感觉身凉,湿透的衣服贴在身上感觉冰凉;面色发白,不红润,没有什么血色;怕冷,睡觉喜欢蜷着睡;口淡不渴,嘴巴没什么味道;容易心慌失眠。
解决方法:
1、中药侧重于补气温阳、固表止汗,一般用中药:桂枝、黄芪、炒白术、当归、防风、煅龙骨、煅牡蛎、杜仲、菟丝子、酸枣仁、麻黄根、浮小麦等。
2、艾灸:阳虚的话,推荐艾灸,背部艾灸督脉、双侧膀胱经,腹部艾灸气海、关元、中极。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不同的症状,用不同方法去解决。产后盗汗,在临床上,一般用药5-7天,都会有明显改善,但具体用药,请结合专科医生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