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物流体系架构:在下一盘物流大棋
阿里巴巴的物流体系架构:在下一盘物流大棋在普通大众眼中,负责阿里快递快递物流体系的菜鸟网络,还远不如淘宝网知名。而这个成立于2013年的快递快递物流平台,由阿里和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控股、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共同组建而成。阿里电商平台的订单,则由菜鸟的快递公司负责配送。其实,马云旗下公司在快递快递快递物流行业早有布局。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向媒体表示,菜鸟在阿里内部被视为电商业务的基础设施,“新零售八路大军,淘宝为天,菜鸟为地”,对通达系的投资,是让菜鸟实现“以金钱换时间”的效应。多名业内人士分析,阿里的战略是通过投资增加对快递公司的话语权,把快递快递物流的运营交给“三通一达”,阿里在背后负责数据运营、技术支持和模式创新。但阿里布局的快递快递物流大棋,并不代表着去控制通达系公司,菜鸟也暂时无法担当起行业整合者的角色。阿里的快递物流帝国
眼下,在互联网经济还在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拥有一流嗅觉的马云早已嗅出了风向,都急于阿里—四通—菜鸟联盟,并依托现有的优势建立一个自己的生态环境圈,并实现良性循环,以维护行业的王者之位。
马云正在加紧编织一张大网,并将“桐庐帮”装入网中。
最近,阿里斥巨资46.65亿元,间接获得申通快递14.65%的股份。至此,中国快递业的第一梯队“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百世汇通、韵达),除了韵达,已全部被阿里招致麾下。
在申通之前,阿里已经投资了百世汇通、圆通、中通、天天快递,并在股东列表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申通“落网”,是否代表着马云完成对通达系快递公司的收编,从此开始一统快递快递快递物流江湖?
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向媒体表示,菜鸟在阿里内部被视为电商业务的基础设施,“新零售八路大军,淘宝为天,菜鸟为地”,对通达系的投资,是让菜鸟实现“以金钱换时间”的效应。
多名业内人士分析,阿里的战略是通过投资增加对快递公司的话语权,把快递快递物流的运营交给“三通一达”,阿里在背后负责数据运营、技术支持和模式创新。但阿里布局的快递快递物流大棋,并不代表着去控制通达系公司,菜鸟也暂时无法担当起行业整合者的角色。
阿里的快递物流帝国
其实,马云旗下公司在快递快递快递物流行业早有布局。
在普通大众眼中,负责阿里快递快递物流体系的菜鸟网络,还远不如淘宝网知名。而这个成立于2013年的快递快递物流平台,由阿里和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控股、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共同组建而成。阿里电商平台的订单,则由菜鸟的快递公司负责配送。
从架构上而言,菜鸟类似于一个快递联盟,联盟成员是快递公司。这个联盟实际上由阿里操盘,主要服务于阿里平台上产生的订单。
阿里入股圆通,菜鸟与圆通的合作也很紧密。2015年9月份,阿里创投与云锋新创以25亿元参与圆通速递增资,持股比例分别为12.00%、8.00%。云锋新创股东之一为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该公司股东为马云、上海云锋新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
在圆通速递借壳上市之际,阿里创投又耗资4.19亿元获得公司4097.56万股股份。阿里创投与云锋新创获得与圆通速递总成本为29.19亿元。目前,云锋新创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光锐、杭州阿里创业合计持有圆通速递5.2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8.35%。按照公司3月11日每股13.62元计算,三者持股市值合计为70.82亿元。
2018年5月29日,阿里、菜鸟等又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按此价格计算,则当时中通快递整体估值为约138亿美元,约合927.36亿元(1美元:6.72元人民币)。
此外,阿里在另一快递公司百世集团(BEST.N)亦有投资。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阿里直接持有百世集团1.0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普通股比例为27.79%。
除上述快递企业,阿里还投资了具备电器产品运送基础的海尔日日顺、仓配能力比较强的万象快递快递物流,以及心怡科技、顺帮快递快递物流、点我达等,将这些快递快递物流企业纳入阿里系,并在京津冀、广东、重庆、西安等地布局仓储园区。 “对申通的收购是这一快递物流体系中的一个节点,未来阿里会从入股C端企业,继续延伸至B端仓储、供应链企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如今,菜鸟因为阿里激进的投资扩张策略而逐渐为人知。实际上,阿里对申通46.65亿元的投资,只是为菜鸟这个日益庞大的网络添加了一块最新的拼图。
菜鸟之于快递公司,更像是一个联盟中心。对于阿里来说,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显然是不明智的,除了入股“通达系”,阿里和菜鸟更是投资了点我达、饿了么、苏宁云商等快递快递快递物流公司,进行深度绑定。“再加上整个快递行业的基础、技术能力比较薄弱,我们更希望通过技术、数据运营的方式,构建新的快递物流网络,在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菜鸟相关人员解释道。
据公开资料统计,阿里对这五大快递公司的投资金额,合计超过200亿元,平均占股超过10%,具备一定话语权。
根据兴业证券的行业报告,从2018年上半年的业务量来看,通达系排名为中通、韵达、圆通、百世、申通,阿里系快递公司业务总量达108.1亿件。以2018年三季度公布的营收数据计算,阿里系快递公司营收合计超220亿元。而这些公司全部被纳入菜鸟的快递物流网络,成为阿里智能快递物流骨干网的一员,为阿里日益庞大的电商平台提供运力支持。
主动求变
要说阿里之意不在快递物流上,显然有失公允。即便是马云此前一直对外强调阿里“不做快递物流”,菜鸟也从不把自己定义为快递物流公司。
其实,阿里是产业互联网的代表,即以商流推动快递物流。不可否认的是,阿里依托强大线上业务,制造大量的快递物流单量与线下快递物流公司合作,互联网商品产业是其主体,而产业的发展依托线下快递物流的时效性,或说快递物流好比阿里走路的另一条腿,只有线上线下相互配合才能越走越远。
阿里与顺丰的竞争,注定会让徘徊在二线的“四通一达”选择站队。当然,“四通一达”不会选择顺丰,它们自始至终就不在一条线上。而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又几乎垄断着电商快递业务的菜鸟成为“四通一达”看上的“金主”。
快递物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将会制约阿里的发展,所以就不难理解阿里近年来在快递快递物流产业的布局。其实,在快递物流领域的投资上,阿里出手一向阔气得很。2018年,在全球智慧快递物流峰会上,马云就曾宣称将在快递物流领域投资上千亿元,来建设智能快递物流骨干网,实现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必达。“要想实现这个大快递物流体系,阿里以菜鸟为主体,只能不停地投入成本,用金钱来换时间。”业内快递专家解释。
众所周知,从商流跨界到快递物流,阿里的优势在于拥有国内先进的云计算,对于庞大的数据处理方面拥有绝对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这正是目前国内所有依托数据发展的所有产业望尘莫及的。与京东、顺丰不同,菜鸟采用的是轻资产的平台模式,拥有强大的网络体系技术、公司运营技术以及完美的服务体系。
在此模式下,通达系快递公司成为阿里投资整合的对象。事实上,阿里不是做快递物流,而是在搭建快递物流网络。“掌握快递公司资源有助于阿里打造四通八达的快递物流网络。这张网络将与跨境快递物流、乡村快递物流、即时快递物流等融合共通,形成从快递物流骨干网到毛细血管的全面打通。”阿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电商业务开始,阿里就更倾向于做平台,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规模效应。菜鸟在2013年成立之初,就将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整合进了阿里的快递物流体系,后期则不断扩充盟友数量,并通过股权形成了更深层次的捆绑。
和传统的快递快递物流公司运营模式截然不同,菜鸟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各方巨头之间的平衡。这为行业整体提供了基础。
但阿里在快递物流领域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马云的千亿投资计划,以及大手笔整合“桐庐帮”的动作,显然是在全国甚至跨境范围内,下一盘更大的棋。
未来快递物流行业决胜的关键将取决于快递物流形态是否足够先进。目前,快递物流的使用人群数量和频率越来越高,但快递员的数量已经几乎见顶。菜鸟的模式,是靠智能网络和技术,而不是靠人力去解决未来快递行业的增量市场。
不论是靠主动进化还是被动整合,快递物流行业的网络建设和技术升级,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巨头,这或许是一场着眼于未来的无限战争,但对于用户,这是一场技术和体验的升级之旅。
由此可见,为快递行业出演了很多戏份的“四通一达”,如今的标签正在渐渐变为“菜鸟系”,而菜鸟与“四通一达”的结合,也成为快递行业的一方诸侯。
眼下,在互联网经济还在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拥有一流嗅觉的马云早已嗅出了风向,都急于阿里—四通—菜鸟联盟,并依托现有的优势建立一个自己的生态环境圈,并实现良性循环,以维护行业的王者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