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一场家庭喜剧:是喜剧亦是悲剧
母爱是一场家庭喜剧:是喜剧亦是悲剧但是他们经历了一系列事情 使他们彼此理解 沟通。姨妈是寂宽的 单身多年的生活 让她害怕孤单 她希望有人来充实她的生活。她是爱着自己的外甥的 却又害怕他打破白己的生活规律、破坏自己的生存空间。姨妈最终拿着外甥留下的手机 一开一合地摆卉着 是亲情的暂时回归 令观众倍感欣慰。在宽宽的眼睛 姨妈表现出吝啬 落伍、喧闹和荒谬。姨妈上过大学 在一开始一直强调她是受过教育的 但是除了几句不合时宜的英语 满身都是小市民气。在宽宽的眼里姨妈是一个满身怪癖的老女人:她小气 怕费电 家电都成了摆设 和自己AA制算账;大批量养鸟养鱼打发寂寞 和邻居水太太互相炫耀。两人互相针锋相对 直到那段颇有喜剧色彩的“绑架”荒唐的闹剧让观众感觉妙趣横生 喜剧感顿生。它的喜剧成分起始于姨妈在火车站台 她的两声大吼 居然能把身边的老者吓倒在地休克不起。以此为开始 分别讲述了姨妈与外甥宽宽的亲情 与邻居水太太的友情 与潘知常的爱情以
题记:鲁迅说:悲剧是将那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真实的生活剧 也可以把它当成一部幽默又不失哲理的喜剧。
随着久石让的音乐的喧闹与幽怨 时而欢快,时而静默 由喜而悲。嬉笑之后是悲凉 人生尽处是沧桑 这就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一个个镜头与情节 看似搞怪与幽默 当却隐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生存之道 似喜剧亦似悲剧.。
一部悲剧故事,并不是全有悲剧组成,有喜剧的存在,才更显得悲剧的可悲。
它的喜剧成分起始于姨妈在火车站台 她的两声大吼 居然能把身边的老者吓倒在地休克不起。以此为开始 分别讲述了姨妈与外甥宽宽的亲情 与邻居水太太的友情 与潘知常的爱情以及对金永花同情,笑料百出。
格格不入的生活对比
姨妈与宽宽的生活是格格不入的。
在宽宽的眼睛 姨妈表现出吝啬 落伍、喧闹和荒谬。姨妈上过大学 在一开始一直强调她是受过教育的 但是除了几句不合时宜的英语 满身都是小市民气。在宽宽的眼里姨妈是一个满身怪癖的老女人:她小气 怕费电 家电都成了摆设 和自己AA制算账;大批量养鸟养鱼打发寂寞 和邻居水太太互相炫耀。两人互相针锋相对 直到那段颇有喜剧色彩的“绑架”荒唐的闹剧让观众感觉妙趣横生 喜剧感顿生。
但是他们经历了一系列事情 使他们彼此理解 沟通。姨妈是寂宽的 单身多年的生活 让她害怕孤单 她希望有人来充实她的生活。她是爱着自己的外甥的 却又害怕他打破白己的生活规律、破坏自己的生存空间。姨妈最终拿着外甥留下的手机 一开一合地摆卉着 是亲情的暂时回归 令观众倍感欣慰。
惺惺相惜的晚年友情
姨妈与邻居水太太的友情的讲述也令人倍感滑稽。
邻居水太太表面上看和姨妈是鲜明的对比 养尊处优地抱着一只猫 每日高唱卡拉 OK 换假发像换衣服一样 打扮得美美的 一天一套考究的中式裙装 还经常到姨妈家炫耀。但水太太是和姨妈同样孤单寂寞的老女人。尽管同样孤单 但却惹得姨妈的些许嫉妒。
水太太那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卡通片里巫婆式的怪笑同样引发笑料 以及她俩用上海话互相挖苦的桥段同样很幽默,她俩互相窥视 互相挖苦。虽然 有点不合 但两人却是真正互相陪伴彼此的人 互相依赖的人。
啼笑皆非的黄昏恋情
姨妈与周润发饰演的潘知常的相恋 也同样令人啼笑皆非。
开始在公园 舞剑闲暇的姨妈被一段京剧唱白 《锁麟囊》所吸引 随即被那个张口闭口诗词歌赋 动不动就古人云云的男子所吸引。在姨妈的心目中 他是个有些品位的 身上散发着一种旧知识分子的魅力的人 在不经意中就被骗走三百块钱后 而她仍旧陶醉在那些花言巧语里不知所谓。
后来 在潘知常与姨妈在一起的日子总是笑料百出。惹得别人一句:“大姐 你来例假还来游泳?” 甚是尴尬。
两人共同穿起京剧戏服 在家里门庭到阳台 双方对唱对舞 翩翩而起煞有“只羡鸳鸶不羡仙'的架势!两人怕让邻居水太太知道 不慎憋死了水太太的猫的一段也十分搞笑。
因为同情遇到的骗子
姨妈与金永花的偶遇也令观众为之啼笑。
姨妈在饭馆遇见金水花 她吃馄饨时的丑态以及她哭诉自己的不幸时的样子。碰瓷前物色苦主的眼神 骗了钱后哼肴小曲拎着活鱼的混混仪态 仅这寥寥几个镜头的勾勒十分传神和幽默。
在影片前半部分 笑料层出。但到了后半部分 则悲剧情节开始一一显现。
先是姨妈的友情。由于姨妈与老潘为了掩盖他们俩在一起的事实 不慎把水太太的命根子那只猫给憋死了 使得水太太突发心脏病去世。原本姨妈精神相伴的老友 现在被间接地害死了 精神打击不小,这使姨妈的友情没了。
再是爱情。原本以为找到第二春的姨妈万万没想到 原来自己一直倾心的老潘居然是骗子 不仅欺骗自己的感情 而且还把白己毕生的积蓄全部骗走。爱情和钱财的两失意 重重地给了姨妈又一击。一直帮助的金永花 却因亲手把孩子杀死而入狱 这使姨妈最开始的同情与帮助又化为泡影。
友情、爱情、金钱的失意及同情的白费彻底摧毁了姨妈的精神防线。
姨妈出事故住院 却没家人 朋友相伴 好不容易盼来了女儿。没想到竟是女儿的百般怨恨和埋怨。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 将所有的悲剧都放在了姨妈的身上 在似乎要把她压垮的时候 终于有了转机 女儿原谅了她 愿意接她回家。于是 影片一个拉镜头把姨妈拉到了鞍山 把姨妈由近乎美好的“后现代生活”拉回了残酷的现实。 虽然结局还算圆满 但并没给观众带来任何喜悦。
最后 一幕很写意 姨妈在市场握着冰冷的饭盒 在冷冷的寒风中陪伴着态度冰冷的前夫。远处传来一阵京剧《锁麟囊》唱白 不禁让人回溯起在上海时的那段美好时光 以及姨妈所眷恋的那种充满诱惑的“后现代”生活。这一幕开放式的结尾 很轻易地勾起人们的情绪给予其无限感慨。在久石让那浪漫而略显沉重的音乐下 把整个剧情气氛带到了一个精神升华的层面当中 令人回味无穷。
当理想屈服于现实化,所有之前的美好都就变成一根根毒刺,时时刺痛着心脾。
影片既写实 又超现实。 既斑斓 又黑色。 既喜剧 又是大悲剧。 或许影片结尾处能再次将悲喜翻转 如同片中无处不在的反讽 能让那些流泪的观众在悲伤中破涕为笑。 从最开始的喧闹、疯狂、梦幻般生活最后都归于平静与淡漠。 令观众在热闹与欢笑后 又一丝无奈与悲哀。生活正如影片一样或喜或悲 但最终 悲也好 喜也罢 都归于平静 归于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