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带一路踏访记(一带一路踏访记)

一带一路踏访记(一带一路踏访记)妈妈亚斯米娜·杜讷柴维奇·马尔科维奇非常赞同儿子的观点,“那段时期工厂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当时工厂是国有企业,但是我们不确定工厂是否能存活下来。但河钢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未来也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家庭繁荣。”“钢铁厂作为塞国有企业时,我没有这份安全感,因为媒体经常报道工厂处于倒闭边缘,某一天钢铁厂将不复存在,我们对工厂的未来非常不确定,”亚历山大·杜讷柴维奇说,“但现在不用担心了。这份安全稳定的收入不仅给我安全感,也让生活更加平静。”亚历山大·杜讷柴维奇口中的钢铁厂建于1913年,是一家百年老厂,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却一度陷入困境面临倒闭。2016年4月,河钢集团出资4600万欧元收购了钢铁厂,并接纳全部5000名员工,给钢铁厂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他的妈妈亚斯米娜·杜讷柴维奇·马尔科维奇是钢铁厂财务部门主管,他83岁的外祖父米奥德拉格·马尔科维奇也曾在钢铁厂

午后,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市,中国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冷轧车间一个办公室内,电话铃响起,设备维修工亚历山大·杜讷柴维奇接起电话简单交流几句,然后走出办公室,拎起工具箱,走到发生故障的设备处开始检查维修,这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一带一路踏访记(一带一路踏访记)(1)

7月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右)视察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王慧娟 摄)

带来安全感

“河钢收购塞尔维亚斯雷代雷沃钢铁厂后,主要的变化就是我感觉更安全了。我的工作内容没什么改变,却有了安全感。”1992年出生的钢铁厂年青一代工人亚历山大·杜讷柴维奇对记者坦言。

亚历山大·杜讷柴维奇口中的钢铁厂建于1913年,是一家百年老厂,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却一度陷入困境面临倒闭。2016年4月,河钢集团出资4600万欧元收购了钢铁厂,并接纳全部5000名员工,给钢铁厂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他的妈妈亚斯米娜·杜讷柴维奇·马尔科维奇是钢铁厂财务部门主管,他83岁的外祖父米奥德拉格·马尔科维奇也曾在钢铁厂工作37年并于1991年退休。除此之外,亚历山大·杜讷柴维奇的爸爸和姐夫也都在钢铁厂工作,连在其他单位工作的姐姐也想申请来钢铁厂上班。这是斯梅代雷沃典型的几代人同在钢铁厂工作的大家庭。

在外祖父家院子与妈妈和外祖父共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亚历山大·杜讷柴维奇对记者表示,目前他有一份稳定的、让很多身边朋友都羡慕的收入,正是这一份稳定的收入给了他安全感。

“钢铁厂作为塞国有企业时,我没有这份安全感,因为媒体经常报道工厂处于倒闭边缘,某一天钢铁厂将不复存在,我们对工厂的未来非常不确定,”亚历山大·杜讷柴维奇说,“但现在不用担心了。这份安全稳定的收入不仅给我安全感,也让生活更加平静。”

妈妈亚斯米娜·杜讷柴维奇·马尔科维奇非常赞同儿子的观点,“那段时期工厂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当时工厂是国有企业,但是我们不确定工厂是否能存活下来。但河钢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未来也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家庭繁荣。”

带活塞钢厂

他们的安全感和稳定感从工厂的产量和收入中可见一斑。

收购当年的12月,钢铁厂就实现了盈利,扭转了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2016年下半年,钢铁厂成为塞尔维亚第二大出口企业。目前钢铁厂已经稳坐塞出口第二大企业的交椅。

据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宋嗣海介绍,去年钢铁厂完成钢产量146万吨,产值7.5亿美元,向政府缴税达3900万美元。“2018年钢铁厂计划产钢180万吨,这将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实现营业收入10亿美元以上。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做财务工作的妈妈还顺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6月,工厂为员工发放了利润分红,每名员工领到100欧元。”

听到女儿和孙子讲述工厂现状,爷爷米奥德拉格·马尔科维奇非常感慨。爷爷工作的年代十分艰苦,没有空调,灰尘遍布,“我只想表达我的感恩。我非常高兴工厂现在如此成功,”爷爷说,“希望他们在工作和生产中一切好运。”

亚历山大·杜讷柴维奇和妈妈都表示,未来的个人计划与工厂息息相关,希望升职,希望工厂产量增加,这也就意味着工厂的竞争力提高,甚至受到中国同事的影响激发了兴趣希望去中国走走看看。

目前一家四口人都在钢铁厂工作,有朋友提出,万一工厂有任何问题,这个家庭怎么办?亚斯米娜·杜讷柴维奇·马尔科维奇对此回答得很轻松,“我女婿以前在德国工作,河钢收购钢铁厂后,他返回塞尔维亚在钢铁厂找到了工作,这是安全感的标志,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和家人一起工作生活。”

亚斯米娜·杜讷柴维奇·马尔科维奇介绍说,这份信任和信心源于两方面,第一,因为河钢是来自中国的公司,“据我所知,中国是商业和金融方面繁荣、稳定的国家,”第二,河钢是一家有着稳定产量和收入的大型公司。

带动塞经济

中国企业的收购行为不仅带活了钢铁厂本身,更给钢铁厂所在的斯梅代雷沃市注入了活力,也带动了塞尔维亚的经济发展。

斯梅代雷沃市市长亚斯娜·阿夫拉莫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钢收购钢铁厂前后的最大变化体现在市财政方面,“由于工厂生产稳定,现在斯梅代雷沃市的财政收入约比以前增长了300万欧元。2012年和2013年钢铁厂由国家经营时,财政税收大约每年200万欧元。现在各种费用加一起市里的财政收入大约500万欧元。”

经济部国务秘书德拉甘·斯特万诺维奇给出的数据更加直观,“河钢收购前,塞尔维亚政府每月都要从纳税人的钱中拨出1000万美元补贴钢铁厂的生产,而河钢收购当年底就实现了盈利,”他说,“这些数字最能体现河钢对斯梅代雷沃市、对整个塞尔维亚和塞政府的意义。”

阿夫拉莫维奇说,5000名员工的家庭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因此带动了当地消费,本市的经济也在蓬勃发展,“甚至连新生儿率都在塞尔维亚排名第一,一切都与河钢密不可分。”

阿夫拉莫维奇给记者计算,“河钢的到来不仅关系5000人的饭碗,还关系着钢铁厂承包商数千人的工作,”阿夫拉莫维奇继续说道,“我们在获得平静和安稳之余,增加的收入可以用来修建更多道路、用于医疗教育文化设施和人口政策。这些都是钢铁厂带来我们的福利。”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斯特万诺维奇的呼应。斯特万诺维奇也认为,“5000名工人意味着大概5000个家庭,加上钢铁厂整个供应链,我们预计斯梅代雷沃大概约2万人直接或间接依靠钢铁厂生存。”

斯特万诺维奇同时也表示,钢铁厂的重要性不只是体现在这一个城市,“根据估算,钢铁厂对塞尔维亚GDP的贡献约为0.8%,钢铁厂的盈利趋势也直接反应了塞尔维亚经济趋势,这是该工厂对塞尔维亚财政重要性的最好体现。”

阿夫拉莫维奇认为,河钢解决了问题,提供了巨大帮助,“但这远不止是‘钱’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河钢带来的技术。”

据了解,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成立后,在保证原有员工稳定工作基础上,每年还为当地提供200个新就业岗位,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

7月初,河钢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作出贡献的最有创新员工团队颁奖。斯特万诺维奇对此表示,很高兴看到河钢以员工为核心,依靠员工,关心员工,“这样,员工们也很满意、很有动力,这意味着河钢是安全的,河钢可以依靠员工。”“我们可以从钢铁厂工人中感受到他们的满足和稳定,最重要的是大家的脸上又重新展现了笑容,笑容说明了一切。”女市长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