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古体诗体裁,无须严格遵守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四句叫古绝,八句叫古风。有王力先生《诗词格律》截图为证。缺少或忽略韵诗体裁分类基本常识,是诗界对唐诗名篇平仄押韵,长期论争不休的原因之一。押韵的诗,叫“韵诗”。韵诗常见体裁分类是古体诗、格律诗、词、押韵的自由诗。上下句字数相等的韵诗,一句五字叫五言,一句七字叫七言。

#凉山头条#

平仄格律规则及相关理论基础的认识与归纳

意境第一,不拘平仄”、“古人追求缺陷美”、“遵守格律诗平仄规则会因律害意”——这些都是格律常识分享文章评论区常见评论。格律诗平仄“替、对、粘、韵”基本规则,正被网络热衷的畸格怪体一一否定,格律诗体裁传承岌岌可危!澄清格律诗变格五大误区,是格律诗体裁传承和发扬的必要。

弄清体裁、平仄、原理、规则、正格、变格、平仄押韵标准等格律基本常识,是理解和澄清格律诗变格五大误区的理论基础。

一、知体裁

缺少或忽略韵诗体裁分类基本常识,是诗界对唐诗名篇平仄押韵,长期论争不休的原因之一。

押韵的诗,叫“韵诗”。韵诗常见体裁分类是古体诗、格律诗、词、押韵的自由诗。

上下句字数相等的韵诗,一句五字叫五言,一句七字叫七言。

古体诗体裁,无须严格遵守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四句叫古绝,八句叫古风。有王力先生《诗词格律》截图为证。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1)

格律诗体裁,四句叫律绝,八句叫律诗,八句以上叫排律。律诗在满足平仄“替对粘韵”的同时,还须对仗(什么是对仗,爱好钻研格律的草民我,已有专章探讨,欢迎关注交流)。

韵诗各句字数不等的叫杂言诗,也叫长短句。

词,是古人在杂言诗和格律诗平仄押韵基础上求变求新,而配乐传唱的一种独立的传统体裁。据说,至今留传下来的词牌不下千种。

唐诗中标示的“绝句”,分古绝和律绝。古绝属于古体诗,律绝属于格律诗。这是格律诗与古体诗两种体裁最易混淆和忽视的误区。

下面是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中相关论述截图,可供参考交流。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2)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3)

二、知平仄

古声韵系统中,上声、去声、入声统称为“仄”,平声字统称为“平”。

普通话第一、二声统称“平”,第三、四声统称“仄”。古入声字及相应方言已分别规范到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四声中了。因此,今人初学者选用新韵创作格律诗、词,能有效避免入声字出律,和古韵部出韵的麻烦。

格律诗四种基本平仄句式中,第二字是平声,叫“平起”;第二字是仄声,叫“仄起”。

诗句末字是平声,叫“入韵(押韵)”。韵句句末押韵的字,叫“韵脚”。诗句末字是仄声,叫“不入韵”。非韵句末,不押韵的字,叫“白脚”。格律诗白脚不能与韵脚同韵母,否则犯“撞韵”(草民已有押韵专章探讨,欢迎关注交流)!

三、知正格

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平仄竿”截句法,较好地体现了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的格律诗用字组句基本原理,是格律诗四种基本正格平仄的理论总结和依据。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4)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5)

五言句正格平仄截句(括号内的平仄)。

1.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

2.平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

3.仄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

4.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

下面是《诗文声律论稿》七言四种基本正格截句示意图。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6)

下面左端括号内,添加与五言开头两字相反的平仄,能帮助格律初学者快速推知七言正格平仄(注意“平起”和“仄起”刚好与五言相反)。

七言句正格平仄截句

1.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不入韵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

3.平起入韵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

4.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笔者在多年的格律诗创作审美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只要学会在“平仄竿”上截取四种五言正格基本平仄,再添加两个相反平仄,而得到七言正格平仄,初学者无须死记硬背。

四、知变格

本人在多年来的格律诗创作审美实践中,还深切体会到,诗界认可的平仄变格,须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1.“替对粘韵”,是格律诗体裁形式赖以存在的基本规则,是格律诗平仄变格的前提条件,是格律诗与古体诗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2.“前宽后严,仄宽平严”,是诗界平仄变格约定俗成潜规则,是格律诗界认可的格律诗宽格平仄变格理论依据,是诗词网站检测工具设计遵循的变格原则,是“鲤鱼翻波”这只六耳猕猴的照妖镜。

3.正格双数位置基本平仄不变,“二四六分明”,不可含糊,否则性质就变了!

4.古人格律诗或词作品,须以相应的古韵平仄和韵部分类为标准。

5.今人格律诗诗、词作品,在新旧韵“双轨并行”的当今诗界创作审美环境中,能兼顾新旧韵的者,无须标注声韵系统。不能兼顾新旧韵者,有必要明确标示相应的声韵系统。以免引起格律体裁作品在平仄押韵方面的误读误判,产生徒耗精力和时间的无谓论争。

6.在多年格律诗创作审美实践中,笔者还深切体会到,格律诗平仄变格后,如果出现“后孤平、中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后孤仄”,往往不能顺利通过诗词网站检测工具的检测,因此建议“一三五慎变,二四六不变”。

下面是《诗文声律论稿》平仄变格示意图。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7)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8)

下面括号内,表示不当的平仄变格;黑体字表示不当变格导致的后果是“非律的”,常见于古体诗例第三、五字。

后孤平: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中孤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

三平尾:

仄平平仄(平)平平

三仄尾:

平仄仄平(仄)仄仄

后孤仄:

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诗词网站检测工具提示,“可平可仄,建议用仄”,可见如今诗界并不支持“后孤仄”这种平仄变格。

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相关论述,全面、精确地概括归纳和体现了,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的格律诗用字组句基本原理,指出并佐证了以非律句,属于不当变格。这对澄清格律诗变格五大误区,传承和发扬格律诗体裁艺术瑰宝,无疑具有重要格律诗创作审美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

以上是格律诗与古体诗体裁鉴别的客观标准。这些体裁形式规则,不受三观左右,具有一系列格律理论依据,不是某古今名人个人主观诗评的只言片语所能简单否定的。

体裁形式与意境主旨的辩证关系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是人之常情。

无论选用什么体裁,贵在真情实感。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只要切近生活现实,合情应景,都是好作品。

初唐张若虚“孤篇压全唐”的古体诗《春江花月夜》,唐代李白的思乡古体诗《静夜思》、杜甫七律之“最”的悲情格律诗《登高》、元末明初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施耐庵的历史小说《水浒传》、明代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清代赵翼的律绝《论诗》其二、曹雪芹的长篇小说杰作《红楼梦》、当代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代表作《蛙》,无一不是切情应景,反映现实生活的杰作。现实主义作品也好,浪漫主义作品也罢,以真情实感取胜, 才能打动人的心灵,引起读者共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种动笔不离“高、大、尚”,“假、大、空”的文风,是不可取的。

“意境”是主观标准,受三观左右。“意境”的“有无”及“优美与否”,受读者性别、生理、心理、个性、志趣、社会阶层、三观认识、个人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现实生活体验等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意境”的真、善、美,即人类的意识形态,是主观标准,是个永恒命题,人类至今尚未统一标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螺旋式不断上升的求真过程,不可能停留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而停止不前。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意境”是主观感受的东西,不能以古今名人个人诗评的只言片语为标准来盖棺定论。

因为,读者的生活体验不可能完全接近作者生活现实。所以,读者个人对作品的“再创意境”,也有千差万别,与作者意境难免失真,甚至截然相反,水火不容,不能替代作品的意境真实!离开作者写作背景和三观主旨思想,即使“意境”再“美好”,堆砌的景语再多,词藻再华丽,只能是无病呻吟!能算是好诗吗?

总而言之,平仄规则与意境主旨,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思想意境是内容,体裁形式是载体,没有体裁形式,思想内容何以表现?体裁形式与“意境”内容的完美统一,才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人为割裂,或厚此薄彼。

格律诗变格五大误区

一、“鲤鱼翻波”,“一三五不论”当平变仄出律,导致孤平格律硬伤

“鲤鱼翻波”常见平仄如下:

后孤平:

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

中孤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前孤平:(仄)平仄仄平

“鲤鱼翻波”常见位置是古体诗例的第一、三、七句后孤平、中孤平。

例如诗仙李白的《静夜思》,以平水韵为平仄押韵标准,检测结果截图如下:

床前明月光,

平平平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仄平仄

低头思故乡。

仄仄平

第三句末三字“仄平仄”,就是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两仄夹一平”的后孤平变格,被某古诗论者盖棺定论为“鲤鱼翻波”是“律格”。双数位置为“平平”失替,难道是律句吗?理论依据何在?

此诗末句虽为正格,但第二字与上句第二字失对。也被盖棺定论为“偷春格”。

第二、三两句双数位置当平仄相同,但却相反而失粘,也被盖棺定论为“折腰格”。

如果硬要指鹿为马,将此类古体诗当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就被否定了四分之三!

《静夜思》平水韵检测结果截图佐证如下。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9)

其实,利用上述分享的“替”、“对”和“粘”,抓住双数位置平仄,就容易识别诗仙也会写古体诗

二、“偷春体”出律失对

格律诗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简称“对”,否则为失对,“失对”的诗,属于古体诗。例如:

《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唐)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10)

颔联、尾联的上下句双数位置第四字,平仄当相反却相同,有失对之嫌。

第三、七句都是平起不入韵式,双数位置当“平仄”交替,却“平平”失替。

失替、失粘的古诗,大家说是律诗还是古风呢?

三、“折腰体”失粘。

格律诗基本规则之三:上联第二句与下联第一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同,简称“粘”。否则为“失粘”。失粘的诗也是古体诗。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仄平平仄仄平平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仄仄平平平仄平

请探讨交流,此“折腰体”诗例,第二句与第三句双数位置,平仄难道应该相反的吗?平仄当相同,却相反而失粘,难道能说是格律诗吗?

四、“仄韵诗”、“孤雁出群”、“孤雁入群”出韵,硬指鹿为马为“X绝”或“X律”

格律诗韵句必须是平声,仄韵诗韵句却仄声,实际是押韵而不“合韵”。例如: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平平仄仄仄

处处闻啼鸟。

仄仄平平仄

夜来风雨声,

仄平平仄平

花落知多少。

平仄平平仄

三仄尾、后孤仄都是非律句。

平起不入韵平水韵检测结果如下。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11)

“孤雁出群”诗例如

《访戴天道士不遇》

李白(唐)

《访戴天道士不遇》(李白)

犬吠水声中,(东韵)

桃花带露浓。(冬韵)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冬韵)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冬韵)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冬韵)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12)

按古韵部分类,既然“东”、“冬”韵不在同一韵部,“借韵”、“邻韵通押”怎么会是“合韵”的呢?

“孤雁入群”诗例如:

故行宫(元稹)

寥落故行宫(一东),

宫花寂寞红(一东)。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二冬)。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13)

无论“孤雁出群”或“孤雁入群”,平水韵检测结果都出韵,证明诗界并不支持“邻韵通押”或“借韵”,但在古体诗中不胜枚举!

五、格律诗“意境第一,不拘平仄”,却硬要张冠李戴为“X绝”或“X律”

平仄押韵规则,自格律诗雏形阶段,不断探索完善至今的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较古人更加明朗而科学。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普及,诗词网站平仄检测工具也较古韵书人工检测更加先进,对今人格律诗作品要求较古人格律诗作品更加严谨。即使“前孤平”也难以通过诗词网站工具检测了。

例如草民我原创的一首前孤平小诗,就因为诗词网站平仄检测不能通过,所以就自觉标示为“五古”。

“义仁堂”何医生妙手回春

五古·平起

蛇缠腰刺痛,

平平平仄仄

​夜晚苦衷多。

仄仄仄平平

妙手回春处,

仄仄平平仄

义仁幸遇何!

仄平仄仄平

末句第一字当平却仄,变格后有“前孤平”出律之嫌,属于古体诗常见的“鲤鱼翻波”,只能标示为名副其实“五古”。

拙作虽无“优美意境”和华丽词藻,但写的是自己的切身生活体验和感受,切情应景,在表达真情实感和体裁选择及标示上,也较如今“意境大师”的无病呻吟和张冠李戴,有自知之明吧!

那些号称“意境第一,平仄不拘”,当今“意境大师”,体裁不分,硬着头皮,将唐诗中的古体诗指鹿为马为“格律诗”,有系统的理论依据吗?

当然了,我们不能也无须用当今严谨的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苛求古人,但也没有理由倒退回平仄押韵规则的朦胧阶段,大树特树“意境第一,不拘平仄”吧!在唐诗中搜寻罗列一大堆古体诗例,逐一否定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大肆追捧畸格怪体,对格律诗传统艺术瑰宝的传承和发扬有积极意义吗?

律吕高悬照妖镜

七绝·二波(中华新韵)

六耳猕猴常捣乱,牵连大圣费折磨。

照妖镜里识余孽,玉宇澄清律韵多!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14)

格律诗全部平仄格式:格律诗基本规则与平仄变格五大误区(15)

创作实践中,当不能兼顾新旧韵时,面对普通话语音规范交流普及的当今大众读者,您会选择标示古韵还是新韵呢?欢迎在本文评论区探讨交流!

本文主旨

综上所述,“鲤鱼翻波”、“仄韵诗”、“孤雁出群”、“孤雁入群”、“意境第一,平仄不拘”等诗例,属于古体诗体裁,而不是格律诗体裁。

长期以来,失替的追捧为“鲤鱼翻波”,失对追捧为“偷春体”,失粘的追捧为“折腰体”,出韵的追捧为“孤雁出(入)群”。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被逐一否定,格律诗已被畸格怪体糟蹋得面目全非。这就是五大格律误区,导致格律诗病毒泛滥的恶果。这些畸格怪体,模糊了体裁界线,误导格律诗初学者,步入邯郸学步的烂泥坑,很难拔出脚来!格律诗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传承堪忧!诗界内防诗毒扩散,外防诗毒蔓延,才能拯救和传承格律诗文化艺术瑰宝!

总之,“意境第一,平仄不拘”提法欠妥;应该是:意境第一,体裁不拘

结束语

义务码字分享,耗时间精力,长期、长时间面对荧光屏,久坐码字编辑,牺牲的是身体健康。

本人主页都是义务干货分享,但不等同于“不要钱的,都没有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如果觉得理论依据充分可靠,内容有实用价值,欢迎收藏、转发、点赞、评论支持,作为继续义务干货分享的精神动力!

感谢各位光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