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哥窑釉色特点,是宋代哥窑最显著特征
北宋哥窑釉色特点,是宋代哥窑最显著特征(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今天,辰馆就来扒一扒有关故宫“哥窑”和宋代哥窑的那些事儿。前面说到: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中“哥窑”一词首次出现于明代《浙江通志》一书中。书中记载:……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至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是曰哥窑,弟曰生二窑……,明确了“哥窑”一说。而哥窑被列入宋代名窑,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其中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书中把哥窑作为重要收藏对象列入了内库(皇宫宫藏)名瓷之列。又因为柴窑无论是实物还是窑址都始终不见踪影,因而后人便将汝、官、哥、钧、定窑合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由此可见,哥窑作为一种瓷器产品,它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并且还是一种被皇族认可的名瓷。但是,这个曾被历史文献记载过的哥窑(瓷)却至今一件都未曾露面过。对,你没!看!错!一件都没有出现过。或许你心里正在想“不对啊,故宫和
作者:M·辰
#瓷器篇—22#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021年重头戏——“瓷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哥窑鱼耳炉,南宋;国家博物馆藏。下同)
前面说到: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中“哥窑”一词首次出现于明代《浙江通志》一书中。书中记载:……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至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是曰哥窑,弟曰生二窑……,明确了“哥窑”一说。而哥窑被列入宋代名窑,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其中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书中把哥窑作为重要收藏对象列入了内库(皇宫宫藏)名瓷之列。又因为柴窑无论是实物还是窑址都始终不见踪影,因而后人便将汝、官、哥、钧、定窑合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由此可见,哥窑作为一种瓷器产品,它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并且还是一种被皇族认可的名瓷。但是,这个曾被历史文献记载过的哥窑(瓷)却至今一件都未曾露面过。对,你没!看!错!一件都没有出现过。
或许你心里正在想“不对啊,故宫和国家博物馆就藏有‘宋代哥窑瓷’嘛”。嘿嘿,你所说的故宫“哥窑”(国博“哥窑”为故宫调拨)很有可能是个冒牌货,它们很可能不是宋代哥窑。
今天,辰馆就来扒一扒有关故宫“哥窑”和宋代哥窑的那些事儿。
(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
先来看什么是哥窑(瓷)?
按文献记载(描述),宋代哥窑具有“多断纹”、“足铁色”、“釉色纯粹”等特点。书中曰:
“……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圾破……”。指出了哥窑具有足铁色、多断纹的特点。
其中的“多断纹”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开片”,也即器物表面所呈现出的裂纹(见上图)。后人因其纹路有深灰色与黄褐色两种颜色,故称其为“金丝铁线”。
“紫口铁足”指的是哥窑因胎泥原因致使瓷胎呈现出“深灰、灰黑”颜色。又因为器物口沿挂釉稀薄而未能完美遮盖口沿处的胎色,从而露出了瓷胎的深色,故被称为“紫口”;同样,因为底足无釉而呈现出深胎色,故被称作“铁足”。
重点来了:古代文献所说哥窑最明显的特征是“多断纹(开片)”与“紫口铁足”。
哥窑年代与产地
按文献所述,哥窑的年代是在南宋,产地是在(浙江)处州的龙泉。明嘉靖时的《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意思是说南宋时处州之地的龙泉县有章生一和章生二两兄弟开窑厂,兄长之窑称作哥窑……。据此,哥窑的年代和窑址被认定为南宋时的浙江龙泉。
但是、可是、但可是:
1.所有关于宋代哥窑的记载都是后人所写,包括元人、明人等,其本朝的宋人对此没有留下只字片言,而宋人对其它宋代名窑却有文字记述。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2.迄今为止,所有宋代墓葬中从未出土过一件哥窑瓷器。这就显得更不可思议了。
因此,有人质疑:凭啥说哥窑是宋代的?它一无实物、二无窑址,就凭后人根据传说所写的故事?考古讲的是证据,没有过硬的实证凭据怎能妄下结论!
对咯,没有实证凭据凭什么说哥窑是南宋所产?
另外,既然世人从未见过文献中所描绘的哥窑实物,那凭什么故宫所藏“哥窑”就被认定是传说中的哥窑?
故宫博物院所藏“哥窑”
上世纪30年代,故宫工作人员在清理故宫旧藏时,首次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瓷器:其身布满金丝铁线纹路,口沿呈紫色,底足为铁黑色。咦,这是个啥东东?工作人员翻遍了故宫所有的档案,也没能找到有关这种奇特瓷器的记录。但是,要想把它登记在册就必须得给它起个名字。
比照历史文献中对哥窑的记载,工作人员觉得它就是传说中的“哥窑”。但是,故宫的专家毕竟是具有专业素养的,他们没有将它们直接命名为“宋代哥窑”,而是以“传世哥窑”为其做了命名。
尽管如此,今天看来,这个“传世哥窑”的命名也还是不太妥当。
其一:既然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哥窑是什么样,那你凭什么说它是传世的“哥窑”呢?(而不是别的什么窑?)
其二:古文献中没有说哥窑具有“金丝铁线”的特征,只说它有“多断纹”。而故宫传世哥窑具有非常明显的金丝铁线特征。如果古代哥窑有这样明显的特征,古文献上一定不会漏掉它的(紫口铁足就没漏掉)。显然,金丝铁线的特征并不是宋代哥窑的明显特征。
因此说,现在就把故宫“传世哥窑”归类于“哥窑”,结论下的还有点早。
但是,这就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故宫的这些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传世品究竟是些什么瓷?为什么它会和传说中的哥窑如此相近?它们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正所谓:“一个是紫口铁足多断纹,一个是金丝铁线紫足口;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互撞脸;若说有奇缘,如何相证又相联?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头条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