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戒毒人员帮扶谈话,退休不退责情暖戒毒者
对社区戒毒人员帮扶谈话,退休不退责情暖戒毒者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供稿:漳州市禁毒办】戒除毒瘾的刘强(化名)开了一家奶茶店。没想到昔日的毒友仍不断纠缠,令他苦不堪言。“我们联系有关部门,将那些涉毒的人员或依法查处,或加强管理,帮助谢强扫除戒毒路上的‘绊脚石’。”吴聪明说,在他们的指导建议下,刘强后来又和家人开了一个服装工作室,主要服务农村地区,如今生意稳定、生活平静。“戒毒人员对我们的到来不买账,吃闭门羹、遭冷眼是常有的事。”黄亚炉告诉记者,他们的服务对象当中有一部分是流动戒毒人员,也就是户籍为外省的在漳人员,需要与其户籍所在地密切沟通,按时通知他们准时报到、尿检,工作站的禁毒社工经常性开展走访谈心,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外省来漳打工的林伟豪(化名)因吸毒无业在家,一开始有抗拒、自卑、抑郁、偏执等表现,他不信任别人也不愿与人交流,给帮扶工作带来很大阻碍,也严重影响他的康复。“我们没放弃,不断开导,通过日常的接触走访和电话沟通,耐心了解其
“感谢你们不离不弃的关怀关心、救助帮扶,才有我今日的重获新生!”近日,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管理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帮扶下成功脱毒3年的陈亚祥(化名)带着水果来看望禁毒社工们。他握着站长肖三耳的手连声道谢。
芗城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管理工作站成立于2012年,十年来已挽救近300名吸毒人员脱毒康复,不再复吸,并帮助200多人就业。“目前,站里有专职社工12名,和社区民警、街道居委会、志愿者等组建成帮扶小组,有计划、针对性、常态化开展社戒社康工作。”70岁的肖三耳是一位退休的民警,因为其丰富的禁毒工作经验,退休后被工作站聘用做起了禁毒社工。和他一样退而不休成为该工作站禁毒社工的还有同为退休民警的吴聪明、黄亚炉。
“我们主要通过心理辅导干预、案例事例教育等方法,帮助戒毒者生理脱毒、心理康复。通过家访谈心,改善他们与家人的关系;通过就业帮扶,助力社会重新接纳他们;通过帮助建立健康的朋友圈,帮助他们重塑良好自我。”肖三耳介绍,针对社戒人员,工作站在他们三年戒毒期必须保证至少有22次的见面谈心、36次的电话回访,定期进行尿检和毛发采集检测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册、次次记录,确保社戒人员跟踪到位;对于社康人员,三年戒毒期必须保证有12次的督导帮扶,严格建档、落地见效。
“我们帮扶过的谢龙(化名)如今脱毒康复近5年,他自营盐鸡店,将门店通过加盟的方式开到北京、福州等地,不仅彻底告别毒品,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吴聪明说。
戒除毒瘾的刘强(化名)开了一家奶茶店。没想到昔日的毒友仍不断纠缠,令他苦不堪言。“我们联系有关部门,将那些涉毒的人员或依法查处,或加强管理,帮助谢强扫除戒毒路上的‘绊脚石’。”吴聪明说,在他们的指导建议下,刘强后来又和家人开了一个服装工作室,主要服务农村地区,如今生意稳定、生活平静。
“戒毒人员对我们的到来不买账,吃闭门羹、遭冷眼是常有的事。”黄亚炉告诉记者,他们的服务对象当中有一部分是流动戒毒人员,也就是户籍为外省的在漳人员,需要与其户籍所在地密切沟通,按时通知他们准时报到、尿检,工作站的禁毒社工经常性开展走访谈心,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外省来漳打工的林伟豪(化名)因吸毒无业在家,一开始有抗拒、自卑、抑郁、偏执等表现,他不信任别人也不愿与人交流,给帮扶工作带来很大阻碍,也严重影响他的康复。“我们没放弃,不断开导,通过日常的接触走访和电话沟通,耐心了解其日常情绪,关心其生活状况。”黄亚炉说,通过用心交流,禁毒社工培养与他的信任后,再以“帮助吸毒人员建立良好心态”为突破口,鼓励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就业培训,使他掌握了就业技能并回归社会。
2018年,芗城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集中管理工作站被评为“福建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点”。“禁毒社工的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细致工作,既考验禁毒社工的共情力和同理心,也需要他们的耐心恒心爱心。”芗城区禁毒办专职副主任何惠生表示,工作站作为吸毒人员走向社会的缓冲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已从“一时一地”发展为“随时随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帮扶模式,通过系统治理、专业戒毒、精准控毒、全民防毒和智慧禁毒等,帮助戒毒人员全方位戒断毒瘾、成功改造、重新做人。
【供稿:漳州市禁毒办】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投稿邮箱:zhongguojind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