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每日陪伴心得:有一种动人心弦的陪伴叫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每日陪伴心得:有一种动人心弦的陪伴叫亲子阅读爸爸,我还想听这本书。好的。所以都愿意早早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孩子却提不起兴致,很多家长都曾经历这样的困惑:爸爸,给我读这本书。
文/咖啡
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意识到孩子爱阅读,对学习和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都愿意早早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孩子却提不起兴致,很多家长都曾经历这样的困惑:
爸爸,给我读这本书。
好的。
爸爸,我还想听这本书。
好的。
爸爸,这本书能不能再给我讲一遍
额……好的!
连着三天,女儿拿着同一本书让爸爸给讲,爸爸都快讲吐了。
第四天,女儿又拿着这本书来找爸爸。
还没开口爸爸就抢先一步说:女儿,爸爸把这本书给录下来了,以后想听多少遍都可以。
女儿犹豫了一下,可还是接受了。
第五天,女儿又是拿着同一本书来找爸爸:爸爸,你能不能给我读这本书。
爸爸:我不是已经给你录了吗?
女儿委屈地说:可是,我不能坐在录音机上听啊。
这是教育专家谢慧燕在一个教育论坛上分享的真实的亲子故事。
透过这个故事,她想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对亲子阅读有很大的误解。
也许你会认为亲子阅读是为了给孩子传授书本上的内容,因为孩子小不认识字所以才要大人讲给他们听。
其实亲子阅读是家人和孩子一起阅读时的交流,触碰和互动所带来的温暖。
是家人间实实在在的陪伴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体验,而知识的吸收才是伴随而来的好处。
亲子阅读是影响亲密关系的一项游戏。
现代生活节奏比较快,爸爸妈妈们尽管忙碌,但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会想办法抽空陪孩子玩儿,进行有效的陪伴。
而亲子阅读就是一项身在,心也在的游戏,它也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崔利斯说: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三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家长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
当我们为孩子读书时,这些都在悄然的发生着。
1. 孩子向上长,大人向下长
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时候,孩子在不断成长,而我们却好像倒退回了小时候,总感觉和他在一起也是个小孩子了。
贾静雯夫妇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一天,不到两岁的咘咘突然做了一个奇怪的表情,贾静雯百思不得其解,误以为是老鼠。
突然,在一次睡前念故事书时找到了答案,原来鬼灵精怪的咘咘模仿的是故事书上的猫头鹰。
随即调皮的跑到微博上分享:
已有两个孩子的胡可在陪孩子读书时也有不少"收获"。
一天,胡可的儿子安吉从幼儿园回来摇头晃脑地背了一首古诗,还对她讲了古诗的意思。
胡可非常惊喜,决定陪孩子一起学习国学,她还和安吉读了一整本《笠翁对韵》。
胡可说,读完这本书,安吉时不时就蹦出很优美的话。甚至连小鱼儿也会缠着哥哥每天"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了。
能陪孩子一起完成这个"挑战",能有这样的收获是胡可从来没想过的。
2. 亲密交流,共同成长
亲子阅读给家庭成员提供了亲密交流、一起成长的机会。
田亮曾说:亲子阅读为父母和宝贝带来更多的沟通及分享感情的机会。
虽然他平常很忙,不能一直陪在女儿身边,家里的育儿工作主要是妻子在进行,但是他会在睡前进行亲子阅读,并称和"森碟"在一起读书就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黄磊和多多是一对在阅读中共同成长的"搭档",父女俩不仅一起看书,还一起翻译最爱的绘本,并出版发行。
儿童文学家方素珍说:能和孩子一起阅读,看着孩子在成长,亲子之间有共识、共感之后,有了共同经历,在生活中也能有共鸣,亲子共读是很美好的事情。
是啊,当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就是撒下了幸福的种子。
若想它长成参天大树,就请时常为它输送养料。
人们在做一件事能带来快乐才想持续去做它,大人和孩子都一样。
为"种子"输送养料的秘诀就是带着方法启蒙,变着花样儿地玩儿。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玩儿法"自然不同:
1. 书本选择:
0-1岁宝宝: 1岁以内的宝宝处于口腔和手的敏感期,喜欢用嘴和手玩书,可以选择布书,硬壳书。3个月前宝宝的视觉不成熟,也可以选择黑白卡片书。
1-2岁宝宝:这个时期的宝宝处于探索期,身体自由性较大,不容易坐的住,可以挑选互动性强,参与度较高的绘本。
其他年龄段:以分级绘本为主,由图多字少的类型逐步过渡。可以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挑书。
假如孩子重复选同一本或者同一种类型的书也没关系,重点是他愿意读。
同时家长可以寻找一些跟生活场景有关的书吸引孩子注意,再慢慢扩大阅读的类型。
2.阅读技巧:
0-1岁宝宝:父母温暖熟悉的声音是孩子最好的安慰。读的时候音调高,语速慢,节奏有起伏,主要是让宝宝接受声音的刺激。
FACEBOOK的 创始人扎克伯格与妻子给未满月的女儿读绘本《宝宝的量子物理学》 时,很多人都疑惑这么点儿孩子能听懂吗?
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早早地就熟悉父母朗读的声音,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对书籍的爱。
1岁之后的孩子:
先跟孩子一起浏览一遍书,让孩子产生兴趣,大人对接下来要怎么讲心理也有数。
再从书的封面开始,了解书名,看看封面是什么,预测一下即可能发生什么?
接着翻开第一页,一边念一边观察孩子的表情,比如孩子嘴巴张的很大,很惊讶
的时候,可以多停留一下,如果孩子进行发言,可以一起交流。
3.制造亲子阅读时机
"一个人,一面墙,一个个放满童书的书架就可以成为一个图书馆。"
让书本触手可及,像玩具一样摆放在家里。
当孩子能自己拿到书本时,如果他喜欢就会主动拿着书来找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就给了我们一个共读的机会。
不同年龄段的专注度不同,可以选择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孩子不想读的时候就停下来。
如果大人太忙也可以在节假日时固定时间读,用心付出才是最重要的。
让每一次亲子阅读都是开心的经验,孩子就会主动亲近,大人也会乐在其中。
网上有一个视频,一位奶奶给孙子朗读,因为绘本太好玩儿了,宝宝还没咋着呢,自己却频频笑场。
奶奶虽然讲的不是中文,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欢乐。
亲子阅读赋予了家庭美好的记忆,已经超越阅读本身。
当孩子长大之后,我们也许不会记得一起读过的所有书,但是会记得一起读书的
感觉。
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在《阅读的妈妈》一书中写到:
你或幸运/发现宝藏/黄金成堆/珠宝满堂
你我比来/仍是我富/因有慈母/为我读书
能为孩子读书,是孩子的幸福,也是大人的幸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咖啡 80后孩儿妈 专注亲子教育 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