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济法律适合看的书籍:看法律经济学如何
学经济法律适合看的书籍:看法律经济学如何读完全书,在有趣的经济知识的介入下,枯燥无味的法律似乎更容易理解,而在立法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经济学原理,制定出最全面、最合理、最适应现阶段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法律制度,也是法律人当下最应该思考的问题。(哼歌)经济学的大厦蔚为壮观,不仅来自于众多经济学人的精心搭建,更在于经济学思维向其他领域的不断扩张,例如本书中的法律经济学。一个人或者一门学科,如果能够一直保持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那么他(它)的未来将是更加精彩的。《法的经济解释》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更多的理解与认识,须得回归到事物的本原中,利用合适的工具探索事物的发展历程,这种工具就包括我们常用的经济学思维。最近读的《法的经济解释》便恰到好处地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作者熊秉元,著名法律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和经济学方法论,近年来在两岸推展“法律经济学”。此书是根据他教授的“法律经济学
或许是看了太多港剧,现在一谈到法律,笔者就会想起正义女神忒弥斯,她头戴金冠、眼蒙黑布、身披白袍,左手提秤、右手举剑,倚着束棒,浑身都散发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正义感,仿佛所有邪恶在她面前都会无所遁形。因此,就算是普通人,碰到法律也会心存畏惧。
可是说起经济来,则要反过来了,与生活联系紧密,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说上一点自己的见解,而股市的涨跌更是牵扯到不少人的心,人人都渴望通过炒股大赚一把,却不会分析股票背后的规律,只知道盲目跟风,让自己的心情跟随股票的走势图坐过山车。
书名:《法的经济解释:法律人的倚天屠龙》 作者熊秉元 出版:东方出版社
那么,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若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由此诞生了一门经济学与法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法律经济学,将经济学的理论与经验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以便从经济这个角度探讨法律的本质,并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法律的形成,分析如何提高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揭示法律与经济的相互联系和促进的内在原因。
最近读的《法的经济解释》便恰到好处地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作者熊秉元,著名法律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和经济学方法论,近年来在两岸推展“法律经济学”。此书是根据他教授的“法律经济学”课程讲义改编而来的,因此,笔者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学生,听熊老师上课。熊老师从我们熟悉的案例入手,却以我们陌生的经济学知识为工具,分析了法学而不是法律的素养,颠覆了我们之前对法律的认知,可以说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法律精神的洗礼。
其中,熊老师的“向前看”思维模式让笔者备受启发,法律是往前看的,法官在进行判刑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一方负完全责任,同样的事情才会减少再发生的几率,给未来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正如民事纠纷以补偿为主,涉及刑法则以刑罚为主,可以说法律就是一种影响未来行为的激励系统。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我们要多关注实际情况,分析制度及相关因素变化时将发生的情形,这不仅符合财富极大化的基本理念,而且对我们理解法律的精神也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法律对于国家及人民的作用也发生着变化,但其本质的作用基本不变。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定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定罪和处罚(罪与罚)上,在“罪与罚”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上,经济学思维的理性分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同样可以运用于“罪与罚”的裁量上:每个社会公民(成人)都有自利的理性,这种自利的集合在法律的作用下会形成利他的效用——对于群体作用发挥负向引导的,法律则会对其进行定罪处罚,这样引导每个理性人合理地自利。在具体的“罪与罚”裁量上,成本效益分析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也会对具体的定量分析产生效用。法律的规范性条款来自于统治者对于法律的理解,但更多法律案子的判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变迁,以及人们对于法律的理解逐步形成的积累与结晶。因此,当我们尝试用经济思维剥开法律层层包裹的外衣之后,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法律的本原。
经济学的大厦蔚为壮观,不仅来自于众多经济学人的精心搭建,更在于经济学思维向其他领域的不断扩张,例如本书中的法律经济学。一个人或者一门学科,如果能够一直保持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那么他(它)的未来将是更加精彩的。《法的经济解释》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更多的理解与认识,须得回归到事物的本原中,利用合适的工具探索事物的发展历程,这种工具就包括我们常用的经济学思维。
读完全书,在有趣的经济知识的介入下,枯燥无味的法律似乎更容易理解,而在立法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经济学原理,制定出最全面、最合理、最适应现阶段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法律制度,也是法律人当下最应该思考的问题。(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