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陆王心学含义,心学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含义,心学陆王心学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的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陆王心学含义,心学陆王心学(1)

心学,作为汉族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索,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陆王心学含义,心学陆王心学(2)

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所以,这一学派也被称为“陆王心学”。

王阳明更多的吸收了佛教的“心无外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无外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心,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的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的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