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据考,余氏的先世是黄帝之子玄嚣,中国百家姓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余姓人口约460余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38%,排名第51位。人口分布主要以湖北,安徽,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居多。我们这次探源的就是余姓。既然探源余姓,我们不妨从余姓的起源说起吧。为什么余锡渠有这个称号呢?原来,他在任澄海县县长期间,每天赤着脚在全县各地农田巡视,于是就有这个称号,后来他改任汕头公署副专员、汕头地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他一生也爱好文学,著有《余锡渠戏剧诗歌选》,还编了不少的潮剧剧本,他的勤政、廉洁在汕头地区家喻户晓,他虽离开了我们,但汕头人民至今都知道他。▲澄海莲阳永新名贤余氏家廟永新村,元未明初创村,史称“南洋中社”,旧时叫永平乡,1950年改为永新乡,全村面积7.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一万八千多人,是澄海南洋余姓的聚居地(含凤洲、永安里)。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1)

▋文 / 刘鑫松

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盛夏,天很热,当时的汕头地区公署副专员(相当于副市长)带着秘书,风尘仆仆地驾着一辆老吉普到下面农村巡视农业生产,这位专员赤着脚在农田里转了大半天后,回到汕头公署,日已过午,无菜可吃,只得到厨房炒剩饭填肚子。

这位吃剩饭的专员就是当时很有名的“赤脚县长”余锡渠。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2)

▲澄海“赤脚县长”余锡渠

为什么余锡渠有这个称号呢?原来,他在任澄海县县长期间,每天赤着脚在全县各地农田巡视,于是就有这个称号,后来他改任汕头公署副专员、汕头地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他一生也爱好文学,著有《余锡渠戏剧诗歌选》,还编了不少的潮剧剧本,他的勤政、廉洁在汕头地区家喻户晓,他虽离开了我们,但汕头人民至今都知道他。

▲澄海莲阳永新名贤余氏家廟

永新村,元未明初创村,史称“南洋中社”,旧时叫永平乡,1950年改为永新乡,全村面积7.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一万八千多人,是澄海南洋余姓的聚居地(含凤洲、永安里)。

我们这次探源的就是余姓。既然探源余姓,我们不妨从余姓的起源说起吧。

据考,余氏的先世是黄帝之子玄嚣,中国百家姓氏之一,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余姓人口约460余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38%,排名第51位。人口分布主要以湖北,安徽,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居多。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3)

▲余氏图腾

从余姓的图腾来看,下方是坛台,上设有天齐,天齐顶部是风向鸟。余字就像树木支撑的房屋形,上部为屋顶,下面为梁架和支柱,整个字形像一侧面的房屋架构图。早期的余人应该是一群善于用树木搭建房舍的人,所以用树木支撑的房屋图形表示氏族的族徽和名称。

余氏所尊始祖是春秋时秦国的由余,发祥地为下邳郡,今江苏省睢宁县,故有“望出下邳”之说。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4)

由余,原是春秋时的晋国人,或因事被晋国国君所不容,避乱逃亡西戎,后来奉命出使秦国,被秦穆公重用,拜为亚卿,并委以重任,由余于是帮助其谋划征讨西戎,攻灭十二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由余的后代以由余之名为姓,才开始有余氏。

余姓于汉时有一支迁入安徽的歙县一带,并落籍此地繁衍发展,所以说“望出新安”(新安郡即安徽歙县)。汉代以后,我国南方北方的余姓基本上都在繁衍,但北方要弱得多。余姓有不少迁居浙江、江苏、江西等地。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的望族。

由于北方战乱,余姓南迁不可避免,部分余姓族人迁入湖南、湖北。唐代以后,余姓才迅速壮大起来,并形成东南一带两处望族。

余姓迁入福建、广东等地,始于唐末。

唐代,余姓中一支,即“渊”字辈五十三世的余戭 (字渊海,于唐文宗时任史馆修撰,后封宁国公)。因避黄巢之乱,迁居福建邵武光泽(现福建光泽县),后来其长子余从,又扶母徙居韶州曲江(今韶关曲江),余从于是成为余姓入粤的初祖。后经三代,传“自”字辈五十七世的余靖,重创余姓的辉煌。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5)

▲余靖彩像

余靖(1000-1064),北宋名臣,宋天圣二年(1024)举进士,历任江西赣县尉、江西新建县知县、秘书丞、天章阁待制等职。后宋仁宗皇帝赵桢“贬范仲淹欧阳修等戒越职言事”,谏官御史都不敢言,他上书反对,也被贬逐。庆历年间(104l—1048)又任“右正言”(宋代官职),与欧阳修、蔡襄、王素并称“四谏”官,他曾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给西夏岁币,并三次使辽,通晓契丹语,为北宋治国安邦立下汗马功劳。皇祐年间(1049-1053)又任桂州知州,经略广南东西路,平依智高叛,后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他一生著作甚丰,曾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著有《三史勘误》四十卷,诗文集《武溪集》等,尤诗名更为卓著。《粤东诗海》评其诗“骨格清苍,吾粤宋诗无出其右。”《岭南历史诗选》说他的五言诗“有骚雅遗音”,余靖死后谥忠襄,后世子孙称为忠襄公。

为纪念余靖,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君镛在韶州建雄伟独特、气势轩昂的“风采楼”,风采楼三字由明代书法家陈白沙所书,现永新村的风采门应由此而来。

那么,余靖跟潮州余姓有什么渊源呢?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6)

▲现位于潮州古巷镇的余叔英古墓

原来,余靖的第三子余叔英,于宋政和年间(1111-1115)到潮州任知府,其侄子余嗣光(余靖长子余伯庄之子) 受祖荫同到潮州任司户(宋代官职,主管户口),余嗣光因为喜欢潮州风土之美,于是定居潮州,始创于枫溪,后移潮州城内创贤德坊,成为粤东余姓的先世。后来余叔英逝于潮州,葬于古巷枫洋林甲山,他的后裔则大都迁于粤西开平、台山等地。而余嗣光 (1052-1136)的后裔则留在潮州,粤东余姓从此分支派衍繁盛,并逐步遍布于粤东各县,现在也是潮汕之盛族,因以上这个缘由,潮州余姓均尊认余靖为潮州太始祖。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7)

从余靖传至第八世的余瑰(宋代淳祐七年(1247)丁未科进士,官至翰林院学士),有子余康、余宁、余平。其中长子余康,潮阳县教谕,生子余仲伟,这时已是元代。

余康之子余仲伟,元代延祐六年(1319)进士,也是官至翰林院大学士,故南洋余氏有“学士家风,尚书世泽”之誉,算起来,他是北宋余靖的第十世嫡孙。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8)

这时正是元末,战争频仍,为避兵乱,余仲伟的第三至第七子,约在公元1367年(确切来说是在公元1354年至1367年之间)从郡城贤德坊(今潮州市东城楼至灶巷一带)避居于南洋乡中社,从此落地生根,开枝发叶,其子孙繁衍生息,形成了今天的永新村。因此,永新村余姓尊余仲伟为南洋一世开基祖。

由此可知,余姓入粤至今已一千多年,入潮则始于宋代,也有九百多年,而永新村的创立,则有六百多年。

六百多年来,永新村余姓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至今兴旺繁荣,人文荟萃。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9)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10)

▲永新余氏家廟永思堂

永新村村人自古勇敢刚毅,不乏仁人志士。抗战时,村民敢于手刃日冠,在近代的革命斗争中,更是涌现出很多革命志士和先烈,他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11)

▲永新水仙古廟

永新村人豪爽好客。印象深刻就是每年的九月初三,这天是水仙爷生,也是永新村最热闹的一天。从初一二起,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卤鹅和做粿,敬神完毕就进入“鹅肉送亲戚”程序,各家各户把卤鹅、红粿桃、水果等分别送给邻村的亲戚朋友共享,初三这一天更是人来客往,热闹非凡,各家各户都争着把邻村的亲戚请到家里“食鹅肉”。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12)

▲水仙廟旁边的永新古学宫

笔者儿时,正值物资缺乏时期,那时永新村村民一样很困难,但每到九月初三,无论怎样困难,家家户也要卤鹅做粿。永新村有我的姑母姑丈表弟,所以每到九月初二,我就蹦蹦跳跳从隔村跑到姑母家去吃住,晚上跟表弟一起去大埕看潮剧,记得那时大埕很宽旷,可以容纳上千人,东边有一个戏台,下面没有椅子,观众一般席地而坐,或围站在四周,记得那时为了看戏时不用上厕所,我跟表弟还在坐的前方挖了一个小坑,以作小便之用。潮剧一连演了好几晚,我们就一直看到演完为止。此外,白天,还可以去大埕看菁景,菁景就是植物材料制作成“动物”,周围再制作山石树木的背景,形成一个动物世界,惟妙惟肖,观众如云,赞不绝口。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13)

▲在永新小学上演的鳌鱼舞

永新村也是文化之乡,值得一提的就是鳌鱼舞。鳌鱼舞是1943年余锡渠所创,是潮汕地区很有特色的动物舞蹈节目,鳌鱼总长约三十米,鱼身最高一段离地约二米,由五个舞蹈演员同时操纵,鱼身上可坐一少年扮演龙女,登场献舞时由一身穿侠服、头扎英雄巾的人擎球引领,擎球人前后空翻与鳌鱼的各种舞姿互想配合,在潮州大锣鼓的伴奏下,舞出“鳌鱼出海”、“穿棱波涛”、“龙女登鳌”、“鳌跃龙门”等一系列舞姿,再由三十六名男女青年组成的扇舞和水灯舞,拟成了大海波涛滚滚的优美意境,焰火冲霄,气势磅薄,令人心花怒发放。鳌鱼舞因此成为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赴香港、澳门等地演出,深受好评。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14)

永新村自创乡以来,杰出人物层出不穷。除了古代出了很多名宦贤士外,近代也有多仁人志士,除了上文叙述的余锡渠外,还有余昌丰、余锡希、余仰韩等等,有名画家余世楠、余翼云,著名史学家、语言学家吴贯因,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余瑞源,国家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余静鸣,著名企业家余松炎、余楚亮等。

永新村还有著名传奇人物余半仙,想听他的故事吗?

欲知其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姓余的什么时候人最多?莲上永新为什么都姓(15)

特别鸣谢 | 永新村委会、余汉彪老师

文 | 刘鑫松 校稿 | 余汉彪

图 | 杜格林、吴少楠、网络

编辑 | 杜格林 责任编辑 | 陈秋儿

来源 | 南洋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