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奇怪却异常火爆的热血漫画:如今不少漫画作品 是局限于娱乐作品的快餐式漫画
画风奇怪却异常火爆的热血漫画:如今不少漫画作品 是局限于娱乐作品的快餐式漫画《好友》我倒是看了第三遍才明白老友见面握手过了的喻义,但是回过头来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会看了第三遍才明白。给自己的理由是三格漫画未画满,和长期四格思维转变上有点慢半拍,而且这种喻义太普通,反而是自己想多了。《不幸的帽子》同样也是不是第一遍就看明白的漫画。直到写下这些文字再看时我才搞懂“撞帽”的尴尬含义。我大致思考了下原因是之前我太专注于文字,把思绪放在了“不幸”二字上,抛开文字再看一遍反而豁然开朗。《上当的扒手》主要是无法理解钱包是如何通上电的,还有这个有什么意义?谁会出门专门搞个这样的装置?难道是故意引诱小偷打算抓捕?挂在脖子上的就是连接兜里钱包的通电装置?那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蓄电池?那得多重?而且阿达姆松的创作很早,那个年代挂个蓄电池不可能吧?窃以为或许是作者当时遇到过类似的扒手事件而做的遐想?然后映射在阿达姆松的形象中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无声的控诉”?。老三毛即是阿达姆松。因为他和我们的
作者 | 书痴世界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读书消夏,尤其是读完会心一笑。如果还能在可乐中加点冰就更是美味。而这种阅读消夏的美味在幽默阅读中最佳。
前阵子读三毛,一口气把三毛的流浪记、解放记、从军记读完,并且把反复咀嚼的历史味道挖掘拍照作为消化。今次来读国外的这个老三毛还是如此,而且不受文化差异影响,大部分的趣味点还是在生活之中,且还有一部分富含生活哲理。
老三毛即是阿达姆松。因为他和我们的三毛一样头上也是三根毛,所以今天很多人读到阿达姆松的故事就直接唤他做老三毛。老三毛之所以在国内这么受欢迎,是他的内容和作者都很共产主义,不受作者在西方国家本身这个限制条件困扰。作者是穷苦人出身,做过木工和煤炭工人等生计,不能完全说喜欢画画,但是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到了漫画中,也算是喜闻乐见、与世共享了。如果非要追究作者的人生经历,甚至你也可以把他看作中年版的王冕。毕竟作者五十多了才让阿达姆松出版面世,而他本人也没有享受多久出版红利,可如今阿达姆松的形象和漫画本身已经在世界漫画史上留下必须浓墨重彩的一页。
死磕老三毛和死磕中国的三毛差不多,但三毛里的历史风景有着很多我们自己的历史生活影子和民俗物件。但阿达姆松的故事里则是有传统城市化后的常见笑点。甚至我们看到以为富豪才会抽的雪茄都能出现在阿达姆松的形象里。我只记录了一部分我觉得笑点或者说幽默点比较低的格子画作为不解处,或许它们不是不幽默,而是对我们来说显得正经或假正经乃至喜闻不乐见或根本看不见了。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我看的版本有评注版,我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幽默点。
《大材小用》中阿达姆松老爷爷把一小木桩劈砍成小条,我最终也没看明白他砍成小条做什么用。画面最后一幅倒是他抽了一只烟的模样。尽管能理解费劲功夫把木材削细了,算是讽刺?反讽?还是没明白个中意味。不过如果你知道作者本人做过木工的经历,或者倒是可以理解为他取材生活的创作方式。
《上当的扒手》主要是无法理解钱包是如何通上电的,还有这个有什么意义?谁会出门专门搞个这样的装置?难道是故意引诱小偷打算抓捕?挂在脖子上的就是连接兜里钱包的通电装置?那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蓄电池?那得多重?而且阿达姆松的创作很早,那个年代挂个蓄电池不可能吧?窃以为或许是作者当时遇到过类似的扒手事件而做的遐想?然后映射在阿达姆松的形象中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无声的控诉”?。
《好友》我倒是看了第三遍才明白老友见面握手过了的喻义,但是回过头来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会看了第三遍才明白。给自己的理由是三格漫画未画满,和长期四格思维转变上有点慢半拍,而且这种喻义太普通,反而是自己想多了。《不幸的帽子》同样也是不是第一遍就看明白的漫画。直到写下这些文字再看时我才搞懂“撞帽”的尴尬含义。我大致思考了下原因是之前我太专注于文字,把思绪放在了“不幸”二字上,抛开文字再看一遍反而豁然开朗。
上述两则一时半会儿没让我马上get到幽默点的漫画让我更加明白了看幽默漫画的不同见地。就好像我们看一个事物永远不应该以对错论一样,多元多角度看问题往往就是有不同的结论甚至症结。我们囿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往往看待事物只在一面,这就难免失去客观或更偏向于主观。尤其是职业病或职业习惯更是容易让人陷入一己之见。有时候,放下来,再回过头去看一下,或许就能有佛家所谓顿悟之感。
当然,说起来死磕。我在读阿达姆松吃罐头的这组漫画时实在无法理解意图。表现手法上为什么一定要画个门让他进去弄罐头呢?门口的斧头什么作用呢?直接画自己开罐头不容易不就好了?这组画的幽默点在哪里呢?我只是看到了开罐头不易但开罐头不易的过程反而本该是幽默点却被隐晦掉了,那幽默点哪里去了呢?私以为这点上,这一幅算不上阿达姆松好的作品。
夏日酷暑,高温难消;三伏天读着漫画其实是为了避开大部头和难啃的书。但纠结的我还是在读书思考中陷入了死磕的轮回。无论是三毛还是老三毛,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自是他们作品中反映的精神内涵和哲学意味深邃又引人发思。年轻的漫画作品不少,但更多的偏向于浅尝辄止的一时之乐,始终还是局限于娱乐作品的快餐式漫画。最终,那些亘久弥远的漫画作品里折射出的东西,才是需要学习和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