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他严谨刻板。他崇尚武力,袁世凯他强势霸道,他雷厉风行。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

段祺瑞

他是“北洋三杰”之一。

他是袁世凯最倚重的心腹。

他是北洋军中,袁世凯之下第一人。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

袁世凯

他强势霸道,

他雷厉风行。

他崇尚武力,

他严谨刻板。

他有逼迫清帝退位、抵制袁世凯称帝、讨伐张勋复辟三造共和之功。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

段祺瑞

他站队英法,对德宣战,让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他命徐树铮收复外蒙,维护国家统一。

抗战期间,他拒绝和日本人往来,力主抗日。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4)

段祺瑞

他有武夫治国的恶名。

他有制造八一三惨案的大错。

他褒贬不一。

他就是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5)

段祺瑞

一、段祺瑞

1865年3月6日,段祺瑞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

据载是唐朝名将段秀实的第38世孙,祖籍江西省波阳市。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6)

段秀实

段祺瑞的爷爷段佩,曾和刘铭传一起贩过私盐,办过团练,攻打过太平天国,是李鸿章手下的淮军大将。

段祺瑞自幼在军营长大。

为人严肃刻板,不苟言笑,做事雷厉风行,强势霸道。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7)

台湾近代化之父——刘铭传

二、武备学堂

1881年,17岁的段祺瑞加入淮军,在担任淮军管带的叔叔手下做事。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北洋武备学堂,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8)

李鸿章

段祺瑞被保举进入北洋武备学堂炮兵科。

因学习成绩优异,和冯国璋一起,被并称为“武备双秀”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9)

冯国璋

三、后起之秀

李鸿章视察北洋武备学堂。

段祺瑞操作火炮,五发五中。

得知段祺瑞是安徽老乡,段祺瑞的爷爷曾是自己手下大将,李鸿章非常高兴。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0)

李鸿章

于是,当面考校段祺瑞。

段祺瑞对答如流,毫无偏差。

李鸿章兴奋得击节而赞道:“此子熟知军事,非常值得培养,真乃我淮军的后起之秀。”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1)

李鸿章

四、李鸿章

不久,李鸿章上奏清廷:中国欲自强,唯有学习西人的先进经验。西人的坚船利炮,背后有天文、地理、数学、制造等先进技术做强大后盾。因此应当选拔人才,直接到先进国家内部去追求本源。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2)

李鸿章

北洋武备学堂趁机保送五名学生到德国留学。

名单交到李鸿章手中。

李鸿章认真审视后,不见段祺瑞的名字,于是大笔一挥,将其中一名学生的名字划去,把段祺瑞的名字写上,并排在了第一位。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3)

李鸿章

五、留学德国

1889年春,段祺瑞前往德国柏林陆军学院学习。

在德国,段祺瑞不但学习了军事知识,而且接受了共和思想。

段祺瑞的性格,也受到德国人的影响,变得严谨刻板崇尚武力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4)

段祺瑞

归国后,因为段祺瑞留洋身份,让他受到了国内守旧派的打压,长期郁郁不得志。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在威海卫,段祺瑞亲自操作火炮和日军殊死激战。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5)

甲午中日战争

六、北洋之虎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段祺瑞进入小站,担任炮兵营统带。

辅佐袁世凯练兵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成为袁世凯最倚重的心腹,被人誉为“北洋三杰”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6)

王士珍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7)

冯国璋

段祺瑞因性格强势霸道,做事雷厉风行,被人誉为“北洋之虎”。

1901年,李鸿章病逝于任上,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中外瞩目的实权人物。

作为袁世凯最倚重的心腹,段祺瑞走上了封官加爵的快车道。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8)

李鸿章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19)

袁世凯

七、军礼相迎

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和光绪从北京逃往西安。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回北京。

沿途的官吏纷纷跪迎。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0)

慈禧和光绪

只有段祺瑞的军队以军礼相迎。

满清贵胄认为段祺瑞大逆不道。

段祺瑞却认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想,墨守成规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1)

段祺瑞

八、载沣

1908年11月,光绪、慈禧相继离世,溥仪登基称帝,溥仪的父亲载沣辅政。

载沣和袁世凯不和,想要诛杀袁世凯。

段祺瑞制造假的兵变,迫使载沣不敢轻举妄动。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2)

载沣和溥仪

最终,载沣罢免袁世凯的官职,将他赶回河南。

段祺瑞手握重兵,经常奔赴河南和袁世凯秘密商议。

九、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3)

武昌起义

清朝急调北洋军,前往武昌平叛。

北洋军按兵不动,表示只听袁世凯号令。

岌岌可危的清朝迫于无奈,只得重新启用袁世凯总揽军政。

袁世凯当即任命段祺瑞为北洋第一军军统兼湖广总督。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4)

袁世凯

十、一造共和

袁世凯深知如果北洋军收复武昌,清除清朝的威胁,那么他将再次被清朝抛弃,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因此,他一面密令段祺瑞虚张声势,不对武昌发起实质性的进攻,另一方面秘密派人和南方和谈。

段祺瑞极好地执行了袁世凯的命令,依靠北洋军和南方势力,强硬逼迫清朝让步。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5)

段祺瑞

最终,南北议和,清帝退位,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统治中国三百年的清王朝,轰然倒下。

自此,封建王朝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逼迫清帝退位,这被认为是段祺瑞一造共和。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6)

清帝退位

十一、矛盾产生

袁世凯成为总统后,又产生了做皇帝的想法。

这让接受过共和思想的段祺瑞极为不满。

袁世凯和段祺瑞之间,产生了矛盾。

袁世凯认为段祺瑞这位曾经最倚重的心腹,已经成为他称帝的最大障碍,于是罢免段祺瑞的所有职务,并对段祺瑞进行软禁。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7)

袁世凯

十二、知遇之恩

1915年12月,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帝,改元洪宪。

段祺瑞虽未公开反对,却拒绝参与。

段祺瑞对梁启超说道:“我不赞成袁世凯自立为帝,但是要我公开反对他,我也做不到。不然,人家会骂我忘恩负义。”

毕竟,袁世凯对段祺瑞有知遇之恩,段祺瑞数十年来都是袁世凯最倚重的心腹。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8)

梁启超

十三、五将军密电

蔡锷、唐继尧组织护国军,护国讨袁。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29)

蔡锷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0)

唐继尧

冯国璋趁机联合江西督军李纯、湖南督军汤芗铭、山东督军靳云鹏、浙江督军朱瑞,在1916年3月20日,向袁世凯发出“五将军密电”

密电要求袁世凯取消称帝,自行辞职向全国人民谢罪。

自此,袁世凯最倚重的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狗冯国璋都反对袁世凯称帝。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1)

冯国璋

面对全国强大的民意和北洋内部众叛亲离,深知已临灭顶之灾的袁世凯,于3月22日宣布取消称帝。

十四、二造共和

为了收拾残局,袁世凯不得不把段祺瑞又请回来。

袁世凯任命段祺瑞为参谋总长,负责全国军事,和护国军议和。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2)

段祺瑞

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忧惧而死。

段祺瑞全面执掌北洋。

抵制袁世凯称帝,这被认为是段祺瑞二造共和。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3)

袁世凯称帝

十五、府院之争

黎元洪由副总统继任总统。

段祺瑞被任命为国务总理。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4)

黎元洪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段祺瑞希望依附英法,对德宣战。

黎元洪拒绝对德宣战。

双方矛盾激化,段祺瑞离开北京,前往天津。

府院之争爆发。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5)

段祺瑞

十六、三造共和

张勋假借调停府院之争,率五千辫子军进入北京,复辟帝制。

段祺瑞立即组织讨逆军,在天津马厂誓师,和冯国璋一起,讨伐张勋。

不久,段祺瑞率军攻入北京,赶走了张勋,恢复了共和。

讨伐张勋复辟,这被认为是段祺瑞三造共和。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6)

张勋

十七、冯国璋

三造共和之后,段祺瑞进入了全盛时期。

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个人声望,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1917年,冯国璋担任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7)

冯国璋

不久,段祺瑞和冯国璋的矛盾日益尖锐。

一年后,冯国璋争斗失败,将总统宝座让给了北洋元老徐世昌

1919年10月,段祺瑞命徐树铮收复了外蒙古。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8)

徐世昌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39)

徐树铮

十八、临时执政

12月28日,冯国璋病逝,曹锟接任直系首领。

曹锟联合张作霖,一起对段祺瑞用兵。

段祺瑞惨败,麾下将士死伤殆尽,只能被迫辞职。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40)

曹锟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41)

张作霖

1924年10月23日,曹锟的心腹爱将冯玉祥,推翻曹锟,段祺瑞再次复出,担任临时执政。

此时的段祺瑞手下没有一兵一卒,虽然位居高位,却有名无实。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42)

冯玉祥

十九、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8日,爱国学生因为抗议英美日等八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上街请愿,结果卫兵开枪射击,造成四十七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伤,史称“三一八惨案”

得知惨剧发生,段祺瑞顿足长叹道:“一世清名,毁于一旦!”

随即赶到现场,面对学生长跪不起。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43)

段祺瑞

不久,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中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和“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一个月后,迫于强大的民意,段祺瑞宣布辞职,隐居天津。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44)

鲁迅

二十、拒绝日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我国东北。

日本诱降段祺瑞。

段祺瑞秘密逃离天津,前往上海,拒绝和日本人往来。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病逝在上海寓所,享年72岁。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45)

段祺瑞

二十一、是非功过

段祺瑞强势霸道,和黎元洪、冯国璋都搭不好班子。

他崇尚武力,坚信只凭武力就可以一统天下。

段祺瑞与袁世凯:北洋之虎段祺瑞(46)

段祺瑞

凭借武力,他威压四方,天下噤声,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迷信武力,他被群起而攻,一败涂地,从巅峰跌落谷底。

他成也武力,败也武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