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乱的人的心理或性格,让心理学告诉你
屋子乱的人的心理或性格,让心理学告诉你当我们在面对物品的时候,不是从“这个东西我需不需要”来考虑,而是从“这个东西还能不能用”来判断。我们在权衡自己与物品的关系的时,更多的是考虑了物品的重要性,而没有想过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性。1.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但在这个物欲横飞的年代,商家和各大媒体鼓吹的都是消费主义,多少岁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包包、你一定拥有的一百只口红等等,都是物质主义的论调。其实仔细想想,你真的需要那么多包包和口红吗?在这本书里,山下英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无法放手的原因,然后同样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有效执行断舍离的方法,最后也点出了断舍离对生活的影响。《断舍离》中说到,我们总喜欢囤货、无法舍弃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2011年东京大地震,很多人在灾区活了下来,却在被救援后在避难所去世了。究其原因,居然是跟排泄有关。
灾难发生以后,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保证食物的供给,避难所的吃食虽然算不上好,但保证灾民的营养还是没问题的。真正的问题是厕所数量有限,而且经常堵塞,日本人好面子又爱干净,忍着不去厕所,灾后的身体本就虚弱,加上排泄不顺畅,免疫力更是下降的厉害。
虽然看起来很夸张,但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身体是承载灵魂的容器,身体这个容器需要流动,我们吃进去食物,也排泄出垃圾,这样运转身体才会健康。
对于居所也是一样,居所是身体的容器,与身体一样,居所也需要新陈代谢,只进不出或者进的多出的少,对人的身体肯定是不利的,久而久之会影响到装在身体里的灵魂。
但在这个物欲横飞的年代,商家和各大媒体鼓吹的都是消费主义,多少岁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包包、你一定拥有的一百只口红等等,都是物质主义的论调。其实仔细想想,你真的需要那么多包包和口红吗?
在这本书里,山下英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无法放手的原因,然后同样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有效执行断舍离的方法,最后也点出了断舍离对生活的影响。
不舍得扔东西的三大原因
《断舍离》中说到,我们总喜欢囤货、无法舍弃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
当我们在面对物品的时候,不是从“这个东西我需不需要”来考虑,而是从“这个东西还能不能用”来判断。我们在权衡自己与物品的关系的时,更多的是考虑了物品的重要性,而没有想过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性。
“这件东西还有用,还是先留着吧”,这只是考虑了物品本身的有效性
“这件东西是还有用,但是我并不需要它了”,这才是考虑到自己的需要比物品本身更重要。
举个简单的列子,我们去饭店吃饭,剩了一些饭菜,这些菜单价都挺贵而且剩下的还能吃,但我们已经吃不下了。这时候如果硬吃下去,那就是只考虑了物品的有效性,而牺牲自己身体的重要性。
“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
2.对居住空间的考量不足
我们被各种精致的消费主义论调所牵制,不断地给生活加码,无形中为自己“加”了形形色色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东西成了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负担,致使我们在冗长琐碎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面对这种困境,我们看到的解决攻略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收纳术”或“整理术”,而这些收纳品或者整理品本身又进一步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杂物。
过多的物品密密实实地、见缝插针地塞满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收纳式思维”非但没有把我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反而让我们在“浪费”、“过剩”和“惰性”中喘不过气来。
3.上个时代的价值观
在很多价值观和消费观上,我们跟父母已经有了迭代的更新。但对于物品的处置上,我们却依然保留了父母来自上个时代的价值观,“扔了太可惜了”、“不能浪费!”、“以后还能用”。
《断舍离》里提到了“黏着剂”的概念,山下英子说物质本身就带着某种看不见的“黏着剂”。
如果一开始就发现这个物品对于现在和将来都没有什么用处,但又没有下定决定扔掉的话,等日后再处理的时候,物品在手里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沉重感,带有一种叫作“执念”的黏着剂。
其实断舍离不是问题已经发生的救命药,而是在问题没有发生之前就能脱离执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做基础,家里自然是不会乱的,也就没了日后断舍离的苦恼。
不舍得扔东西的三类人生活中有三类典型的人,不舍得扔东西:
1.逃避现实型
这个很简单,这类人知道家里乱,但是不愿意面对,更不愿意动手整理。一边是对现状的逃避,一边是混乱的现状,久而久之,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2.执着过往型
“这类人总是珍藏了很多以前的相册、信件、纪念品等旧物。他们不愿意直面现实,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
这类人的口头禅是“太可惜了”。
其实这些不舍得扔的旧物,虽然没有被扔掉,但是在家里被随意堆积在角落,其实跟扔掉没有什么分别。
人与人的缘分是短暂的,其实人与物品之间也是如此。只有尽力去珍惜爱护这种缘分,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太可惜了”的回应。
3. 忧虑未来型
这类的人总是担心“万一以后用上了怎么办”,总是不停地为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未来事件做物资储备。
人们习惯未雨绸缪,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物质贫乏做万全的准备。其实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也是一种没有活在当下的体现。
未来永远不会到来,人生其实只有现在。
总是感叹“万一以后能用上”,其实潜意识里是徘徊在将来,没有脚踏实地正视眼前的问题,以至于人生的“现在”成为一个空洞。
执行断舍离的八大技巧观念上的断舍离
1. 认识现状
2. 停止自我否定
3. 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杂物上的断舍离
1. 拿出杂物,俯瞰
2.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3.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4.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5. 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1. 认识现状。
人有一种倾向,总是看不见不想看见的东西。
“不想看见堆在柜子里的东西”、“不想看见电视机后面的灰”。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对自己所生活的居所其实没有什么概念。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自检一下:
收纳空间的物品量合理,没有过度过量,偶尔出现“出现“凌乱”情况。
收纳空间已经满载,甚至出现物品“溢出、过剩”情况。
东西已经好多年没有整理过,出现了“堆积”情况。
2. 停止自我否定
一旦开始着手断舍离,很容易陷入自责的情绪旋涡。“为什么买了这么多没用的东西”、“为什么没有早点收拾”。而只有摆脱这种自罚性的思维倾向,不再去否定自我,才能实现思维观念上的断舍离。
3. 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为了收拾东西而收拾东西”不是断舍离的目的。断舍离是为了让我们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家是什么样子。
“收拾东西”只不过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罢了。
4. 拿出杂物,俯瞰
把杂物全部摆出来,放在地板上、桌上等位置。然后从高处对杂物总量进行俯瞰。
5.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这一步很简单,过期的牛奶、坏掉了的雨伞、破洞的衣服,这些都是不用有任何犹豫便可丢弃的东西,这一步也是最让人感动爽快的一步。
6.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这一步比较难的是如何处理“还能用”的东西,在这个时候,不用烦恼,可以自问自答,“确实还能用,不过它是不是仍在你的心里的保质期以内”。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也会更清楚自己的内心,在筛选物品的过程中,哪些东西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这一概念会逐渐清晰起来。
7.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不需要的东西=东西使用起来很便利,虽然没有坏,但是丢了也不发愁。
不合适的东西=以前很重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
不愉快的东西=长时间使用,但会有莫名的违和感和不快情绪。
8. 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重新塞进收纳箱,不是收纳,而是在做换个地方存垃圾。
收纳应该是收纳整理那些对当下的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
有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朋友在听过断舍离的讲座后曾感叹“从工作角度上看,家政人员没有权利对杂物进行选择取舍,连那些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也只能拿出来,清理一下,再放回去,重复来重复去,工作中充满说不出来的矛盾和徒劳感。”
断舍离改变居所,更改变人生
生而为人,我们是空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同样也会空手离开。
所谓的拥有其实都是暂时借用。
我们认为的拥有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这样的拥有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段小水流,珍惜与这种“拥有”的缘分,但当缘分结束时,也能痛快干脆地放手,这其实才是断舍离真正的奥义。
只有明白了舍弃的辛苦,才会更慎重地对待获取,也会更有意识地珍惜与物品的缘分。
不只是物品,正如《断舍离》中所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极简主义者佐佐木典士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人一生下来就没有拥有任何物品,其实,我们是拿自己的自由去交换不必要的杂物。
自由的人生太珍贵,怎能拿来去换不必要的东西呢?想开始真正自由的生活,从断舍离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