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实蝇的防治方法: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柑橘实蝇的防治方法: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幼虫幼虫 成熟幼虫乳白色,粗大,蛆形,前端小,尾端大而钝圆,长约14—16mm;前气门扇形,外缘中部凹陷,两侧端向下弯曲,有指突30多个,排成一行;第2—3节前端和气门周围各有1个小刺带;第4—11节腹面前端各有1个小刺梭形区,后气门内侧中间各有1个盘状体。危害落果现象成虫 体大型、黄褐色、体长10—13mm。复眼肾形,金绿或紫红色,单眼三角区黑色;侧额鬃1:2,鬃基有时具褐色小点;内外顶鬃各1对,均黑色;颊鬃细弱,淡褐色。颜面具长圆形小黑斑1对,位于口缘上触角前端;颊部复眼下有深色小黑斑1对。触角黄色或橘黄色,第3节黄褐到深棕黄色;触角芒裸,基黄端黑。中胸背板中央具一倒“丫”形深褐色斑纹,斑纹两侧各有相当宽的粉毛绒形斑纹一条,胸部鬃序6对;肩板鬃仅1对;背侧鬃前后各1对,后翅上鬃2对,无前翅上鬃,小盾鬃1对,上述胸鬃均为黑色。翅透明,翅痣和翅端斑点显棕色,前缘区具一淡黄色条纹;前缘室色淡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主要内容:
分类地位:属于双翅目,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害虫 分布酸橙、温州蜜柑、橙子、红桔、柚子、京桔、柑子、柠檬、葡萄柚、佛手等。
危害性,柑桔大实蝇是柑桔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是国际国内检疫对象。幼虫蛀食柑桔果实后造成大量落果,果实受害后不能食用,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发生危害轻的果园减产20—30%,重则减产70—80%甚至绝收。
危害表皮现象
危害落果现象
成虫 体大型、黄褐色、体长10—13mm。复眼肾形,金绿或紫红色,单眼三角区黑色;侧额鬃1:2,鬃基有时具褐色小点;内外顶鬃各1对,均黑色;颊鬃细弱,淡褐色。颜面具长圆形小黑斑1对,位于口缘上触角前端;颊部复眼下有深色小黑斑1对。触角黄色或橘黄色,第3节黄褐到深棕黄色;触角芒裸,基黄端黑。中胸背板中央具一倒“丫”形深褐色斑纹,斑纹两侧各有相当宽的粉毛绒形斑纹一条,胸部鬃序6对;肩板鬃仅1对;背侧鬃前后各1对,后翅上鬃2对,无前翅上鬃,小盾鬃1对,上述胸鬃均为黑色。翅透明,翅痣和翅端斑点显棕色,前缘区具一淡黄色条纹;前缘室色淡或透明。腹部黄色至黄褐色,第1背板呈扁方形,长略大于宽;第3背板节基部有1条黑色横带,与腹背中央从基部直达腹端的一黑色长纵纹交叉成十字形;第4和第5腹节前缘虽也有黑色横纹,但左右分离不与纵纹相连接。雄虫第3背板节两侧具栉毛,第5腹板后缘向内凹陷的深度达此腹板长度的1/3,侧尾叶的一对端叶近乎退化;雌虫产卵器(指第7腹节)基节似瓶形,其长度与腹部(指第1—5腹节)相等,其后端狭小部分长于第5腹节。
形态特征:卵 长椭圆形,乳白色,一端稍尖细,中部略弯曲,长1.2—1.5mm 宽0.3—0.4mm。
幼虫 成熟幼虫乳白色,粗大,蛆形,前端小,尾端大而钝圆,长约14—16mm;前气门扇形,外缘中部凹陷,两侧端向下弯曲,有指突30多个,排成一行;第2—3节前端和气门周围各有1个小刺带;第4—11节腹面前端各有1个小刺梭形区,后气门内侧中间各有1个盘状体。
幼虫
蛹 长8-10mm 圆桶形,黄褐色,幼虫前后气门遗痕依然存在。
柑桔大实蝇每年发生1代,一般以蛹在土壤离地表3—7cm处越冬,老熟幼虫从9月下旬至11月份随落果落地入土化蛹,蛹期170天左右。
第二年5月初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羽化最适宜温度为22℃左右.成虫在晴天羽化多,阴天较少,雨后天晴,天气闷热,则羽化最多.刚羽化出来的成虫不能飞翔,多在地面或树干枝叶上爬行,30分钟后才具有飞翔能力.成虫羽化后飞到树丛中或周围取食蚜蚧分泌物或花露等,成虫自取食至性成熟约35—40天.成虫寿命45—50天。
6月中旬至7月份为成虫产卵期,6月下旬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成虫喜欢将卵产在离地面2m左右果实上面,在4m以上锐减。被害果实多数只有一个产卵孔,每个产卵孔产3—4粒卵,最多的发现产35粒卵,一个成虫产卵历期5—10天,卵期30天左右。
卵孵化后,幼虫在果实危害取食瓤瓣,幼虫期120天左右。
传播途径柑枯大实蝇主要有三个传播途径:
一是幼虫随柑桔类果实和蛹随带土苗木远距离传播。
二是幼虫在果实内随水流在流经地域传播。
三是成虫短距离飞行往周边扩散传播。
防治方法 。在发生的疫区实行统一的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治是防治的关键。
(一)翻土灭蛹 冬春二季,翻挖果园土壤10㎝左右,可以破坏蛹室和封闭羽化出孔,使羽化成虫难以出土,可以暴露蛹体,有利蚂蚁、隐翅虫、步行虫捕食,增加蛹死亡率。
(二)地面封杀 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在下午用48%乐斯本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施地面杀死刚出土成虫,7—10天一次,连喷2次。
(三)诱杀成虫 5月下旬至7月份是成虫取食、交配产卵时期,利用成虫喜食糖醋液习性诱杀成虫,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减少虫果率。
1、树冠喷雾诱杀
糖醋毒饵诱杀:5月下旬至7月下旬,用红糖1斤(500克)、醋0.2斤(100克)、酒0.1斤(50克)、90%晶体敌百虫0.03斤(15克)兑水30斤(15千克)充分溶化配成糖醋毒饵(配制时可用适量水将糖、敌百虫等溶化后再加至需要水量),选定果园三分之一的树为诱杀树,在上午9时左右喷在叶背面,每株喷三分之一树冠(喷雾高度离地面2m左右),每7天喷雾一次。
猎蝇诱杀:将猎蝇用水稀释12倍,装入手持式喷雾器,粗点喷雾树冠内围高1.5—1.8m的叶背面,喷三分之一果树,每树喷1—2点。每点喷50㎝2左右,每7天喷雾一次。
喷后不到24小时遇大雨要重喷,诱杀树要做标记,每次喷同株同部位。
猎蝇点喷方法
猎蝇点喷诱杀的成虫
2、诱捕器诱杀
糖醋毒饵诱杀:取废弃纯净水瓶,在瓶的中上部对开2—3㎝见方的诱集孔2个,制成诱捕器。用红糖2斤(1千克)、醋1斤(500克)、酒1斤(500克)、90%晶体敌百虫0.01斤(5克)兑水10斤(5千克)配成糖醋毒饵。5月中旬至7月份,在诱捕器中倒入3㎝左右高度的毒饵,将诱捕器挂在柑桔树冠内离地面1.5—1.8m高处,每亩挂10—15个,每7—10天添加或换1次毒饵,每1—2天要及时清除诱捕器中的死虫。
猎蝇诱杀:将猎蝇用水稀释15倍,装入诱捕器中进行诱杀。
(四)摘、捡蛆果销毁处理
摘、捡蛆果进行销毁处理是柑桔大实蝇防治最关键、最经济有效的措施。9月中旬至11月份每2—3天一次,摘除果树上产卵痕明显的青果和未熟先黄果,拾捡落地蛆果,集中深埋或丢在沼气池进料口中杀死幼虫。在果树上出现较多未熟先黄果或落果较多时要每天摘、捡一次。
摘、捡蛆果要把握2个关键点,一是要及时,尤其是落地蛆果,拾捡稍迟,幼虫就入土化蛹了。二是销毁要处理好,深埋处理封土要夯实,厚度10—20㎝,塌陷后要补充填土。在深埋时可以用石灰或杀虫农药进行除害处理。
(五)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主要天敌有:蚂蚁、步行虫、隐翅虫等。
蚂蚁捕食成虫
(六)加强检疫工作
1、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从疫情发生区调运未经检疫的柑桔苗木和果实。
2、严禁乱扔乱倒柑桔虫果。
3、柑桔打蜡加工厂,收购交易场所,水果市场要做到场所定点,场地硬化,要修建专用弃果处理池,要及时处理废弃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