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最悲伤一首词,在漂泊中搁浅生涯
韦庄最悲伤一首词,在漂泊中搁浅生涯喜迁莺·街鼓动韦庄,字端己,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词人,他的先祖是著名诗人韦应物。他的一生漂泊流浪,而他的词风却温婉俏丽,成就了一个别样的存在。千般凭圈点,一盏饮来淡。小坐拨灯红,逢君入卷中。如果词是一个绵长的小河,那么它的流派就是一朵朵小小的浪花,而它们的源头却来自一丛真正的花——《花间词》,韦庄就是其中标志性的代表。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
赏读诗词,品读人生。这里是樰熳读诗词,我是林樰熳。
菩萨蛮 读韦庄
林樰熳
生涯滤作香罗翠,流光浣淡鲛人泪。白发逐空流,江山多少楼。
千般凭圈点,一盏饮来淡。小坐拨灯红,逢君入卷中。
如果词是一个绵长的小河,那么它的流派就是一朵朵小小的浪花,而它们的源头却来自一丛真正的花——《花间词》,韦庄就是其中标志性的代表。
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
韦庄,字端己,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词人,他的先祖是著名诗人韦应物。他的一生漂泊流浪,而他的词风却温婉俏丽,成就了一个别样的存在。
喜迁莺·街鼓动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车水马龙的长安街,这一天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数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像潮水一般涌到城头的一张红榜下,他们的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提着,脖子伸得长长的,脸上变换着红绿蓝灰不同的颜色。
少顷,又一片哗然:有人跳跃,有人捶胸,有人莞尔一笑,有人黯然长叹……
公元889年,五十大几的韦庄颤颤巍巍地站在人群中,觑遍了红纸上所有的笔画,也没找见自己的名字。
他知道,他又一次和功名擦肩而过了。就是这一次次跋山涉水的冲击,一次次蜻蜓点水的擦肩,他耗掉了大半个人生。
公元878,应试不第;880年,应举不第;893年,又是不幸落榜;直到894年,他终于在进士的红榜上看见了自己的名字。
那年,他60岁,须发尽白,和历史一起走进风烛残年的晚唐。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月凉如水,莺花如梦。那个柔情似水的女子,指尖上的温度还残留在我的手掌,而那些梦一般的场景,却已消失成无边的音尘。
韦庄的词里人生,似乎就是白加黑的两片——赶考功名,流连青楼。他似乎和很多女子发生很多的故事,但是每一个故事,却都有一个惊人的似的结局。
“相别,从此隔音绝。”(《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 夜夜相思更漏残。”(《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女冠子 昨夜夜半》)”
作为京兆韦氏一族的七世末孙,韦庄出生的时候,门第还在,家道已经衰败不堪了。早亡的父母留给他更为寒微的家境。
为了讨生活,求功名,他把一生都颠沛在战乱不堪的晚唐歧路上。
公元885到894这近十年的时间,他几乎飘遍了黄河两岸和江淮南北,在割据混战的烽火中苟且求生,苦中作乐。
离乱的艰辛被他记录在诗里,而片刻的温情则被他收藏在词里,他把他的词集取名为《浣花集》。
女冠子·昨夜夜半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昨夜夜半,我梦见了你。你还是那么美丽 ,温柔可喜,我们相守依依,难分难离。醒来以后,你又在哪里?我只有暗暗悲啼。
文字,在思念的国度里压抑匍匐,捆成了一卷沉重的绳索。但是,就是这份缠绵,却毁了一个女子年轻的生命。
《十国春秋》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60岁以后的韦庄攀上了人生的巅峰,因为他遇上了四川节度使王建,王建让他做了这个小部落的丞相,给了他大展身手的平台。
然而,令他揪心的是,王建把他喜欢的女子也顺走了。
据说那是韦庄的一个宠姬,能歌善舞,工诗善书,韦庄甚是喜欢。但是这个女子在有一天进宫培训乐工以后,就被王建留在身边了。
多情的韦庄面对宫门深海,只能把无边的思念倾泼成悲凉的诗篇,当这些字字含泪的诗篇羽化成翅膀,飞进宫墙深院的时候,那个同样无助的女子用生命做了最痴情的答复。
明代的冯梦龙在《情史类略》也有类似记载:
“庄有宠人,姿质艳丽,兼擅词翰。建闻之,以教内人为辞,强夺去。庄追念悒怏,每寄之吟咏,荷叶杯、小重山、谒金门诸篇,皆为是姬作也。其词情意凄惋,人相传诵,姬后闻之,不食而卒。”
《思帝乡·春日游》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谒金门·春漏促》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子,前者天真直率,隐隐带点儿鲁莽,读完,我在心里勾画了一个浓眉大眼,粗朴可爱的邻家女孩形象;
后者则温婉俏丽,愁思凝颦,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曹先生的红豆词:“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韦庄是个阅人无数的词人,在他的作品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女子。时而娇憨,时而幽怨,时而雅致,时而清丽,美成一道道红粉风景。
说到韦庄的词风,人们喜欢用清丽疏朗来形容。而我从他的词里,读到了不加遮掩的直白。
直白地描写一个人,直白地记录一件事,直白地展现一个场面,甚至赤裸裸地捧出自己的快乐和疼痛。
他的词没有人会读不懂,从这点上说,他就是词领域的白居易。
也许因为都是花间词人的缘故,人们总喜欢把韦庄和温庭筠捆绑在一起评论。以下是从网络里摘抄的一段文字:
温词富有装饰的效果,以浓艳见长;韦词重在写意,以疏淡为美。
温词的美是色泽的美、装饰的美、词藻的美;韦词的美是本色的美、自然的美、意境的美。
温词的意象稠密,一句词里包含多层意思;韦词的意象疏朗,意象之间基本连贯有散文的意趣
温词用女性目光写女性,处处流露出体贴和同情;韦词则从男性的角度写女性,带着男性的柔情。论描绘的细腻,韦不如温;论感情的温柔,温不如韦。
温韦二家各有所长,不可轩轾。但是,他们也各有所短:
温词易流于涩,韦词易流于滑;温词易流于晦,韦词易流于浅;温词易流于隔,韦词易流于俗;温词味厚而易腻,韦词味淡而易泛。
他们都没有达到艺术的极致。(来自陈祖益,稍有删改。)
你喜欢韦庄的词吗?
(林樰熳,海角女子,幽僻好静,喜与古人作伴。业余常做三事:写诗、读诗、说诗,愿我的文字能给您带来一丝清凉,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