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解析:诗写身份心胸终于信了
藏头诗解析:诗写身份心胸终于信了《病牛》文人的情怀,溢满自得其乐的小资情调,这首诗里的老牛也不例外,虽然一副辛苦劳累的形象,但是只惦记着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心安理得地躺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孔子后裔孔平仲(1044-1111) 是北宋著名文臣,和两位兄长孔文仲、孔武仲都以文章闻名于世,时人称为“三孔”,据说黄庭坚还把他们和苏轼、苏辙兄弟并列,誉为“二苏联璧,三孔分鼎”。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
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
啮草坡头卧夕阳。
孔子后裔孔平仲(1044-1111) 是北宋著名文臣,和两位兄长孔文仲、孔武仲都以文章闻名于世,时人称为“三孔”,据说黄庭坚还把他们和苏轼、苏辙兄弟并列,誉为“二苏联璧,三孔分鼎”。
文人的情怀,溢满自得其乐的小资情调,这首诗里的老牛也不例外,虽然一副辛苦劳累的形象,但是只惦记着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心安理得地躺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1083-1140)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当过宰相,在金朝的大举侵略面前,他力主抗战,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名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作为一位壮怀激烈、悲天悯人的政治家,李纲心里时刻装着天下百姓的饥寒饱暖,而这首诗里那头病牛就是他自己的人格化身,“吾貌虽瘦,必肥天下”,只要老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我就算落得一身病痛,又算得了什么?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也评价说:“这头老牛正是他自己,和孔平仲《禾熟》诗里那头‘老牛’貌同心异。”
《牧牛图》
〔宋〕田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
挽粟车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
短蓑长笛一川秋。
田锡(940-1004 )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十国动荡不安,宋太祖赵匡胤收取天下的历史时期。
“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百姓早就受够了战火连绵的乱世,而作为一名政治家、文学家,田锡最关心的也莫过于天下太平,老百姓早日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所以,他这首诗里的牧牛图,承载了他心里沉甸甸的渴望,天下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争,老百姓才能像牧牛图一样安居乐业,悠然自得呢?
《铁牛》
〔宋〕释普宁
骨格纯刚蹄角全,
轩然鼻孔自辽天。
不贪陕府栏边草,
肯遍耕翻祖父田。
普宁(?-1276)是南宋四川人,在南京出家,一生都在江南修行,到过北方金辽的国界的可能不大,所以这首诗里的“辽天”、“陕府”,应该只是想象中的北国风光,诗人是借物咏怀,表达自己对天下兴亡的态度。
诗里的铁牛不食金国的青草,只希望回到故乡,翻耕祖父留下的田地,隐隐表明了这位高僧对天下局势的隐忧,和自己宁为宋臣、不为夷民的志向。
《咏卧牛》
〔南唐〕李家明
曾遭宁戚鞭敲角,
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
近来问喘为无人。
李家明是南唐宫廷的一位杂剧演员,很像今天的小品演员,“善诙谐滑稽”。
南唐中主李璟时,他不但经常在宫廷宴会上演出杂戏,而且胆子很大,常常在戏中针砭时事,毫不留情,李璟为人开明,对他比较宽容。
后来李煜继位,李家明年岁已老,渐渐失宠,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抒发怀抱。
宁戚鞭牛角、田单烧牛尾,都是关于牛的历史典故,诗人借此表示,自己当年也曾有过苦劳,现在年龄大了,连一个关心的人都没有,失落的郁闷之情可想而知。
《老黄牛》
〔当代〕臧克家
块块荒田水和泥,
深翻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
臧克家先生(1905-2004)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从小经历了旧社会的黑暗,解放前就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歌颂抗日军民的英雄事迹,解放后,他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充满了激情。
这首诗里的老黄牛,也和诗人一样充满了可贵的革命自觉,珍惜宝贵时光,不用人们扬鞭催促,就自己奋蹄耕耘。
袁枚在《随园诗话》第四卷中说:“凡作诗者,各有身份,亦各有心胸。”他还以咏柳这个题材为例,打了几个比方。
毕秋帆中丞家漪香夫人,有《青门柳枝词》云:“留得六宫眉黛好,高楼付与晓妆人。”是闺阁语。中丞和云:“向离亭争折取,浓阴留覆往来人。”是大臣语。严冬友侍读和云:“五里东风三里雪,一齐排着等离人。”是词客语。张少仪观察和云:“不须看到婆娑日,已觉伤心似汉南。”则的是名场耆旧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