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缺少的文字校对,最酷的校对编辑
不可缺少的文字校对,最酷的校对编辑尽管《不负时光》是部烂片,但它确实让一些观众开始关注“校对”这个行当。不过很显然,观众对这番无力的辩白并不买账,3.6分的豆瓣评分便是佐证。在B站的两部剧对比视频评论区中,也有读过原作小说的同学祭出了雷神之锤。作为主演的安悦溪,针对这场风波,更是为此郑重申明:此剧并非翻拍之作,希望大家不要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就在最近,以出版社校对部为背景的电视剧集《不负时光》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双平台悄悄上线了。
相比起其他糊得无声无息的国产职场网剧,这部作品多少还是掀起了一点水花。
毕竟早在开拍之际,它就已经因为版权问题引起过小范围的讨论。
虽然片方声称这部剧是购买《校阅女孩河野悦子》小说版权后进行本土化的合理改编,但这不妨碍它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包括分镜、配乐、装扮等,都有大幅模仿石原里美主演的日版电视剧之嫌。
在B站的两部剧对比视频评论区中,也有读过原作小说的同学祭出了雷神之锤。
作为主演的安悦溪,针对这场风波,更是为此郑重申明:
此剧并非翻拍之作,希望大家不要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不过很显然,观众对这番无力的辩白并不买账,3.6分的豆瓣评分便是佐证。
尽管《不负时光》是部烂片,但它确实让一些观众开始关注“校对”这个行当。
同时,也留给我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校对的职责,究竟是什么?
01
元气女孩的出版社奋斗物语
无论是国产的《不负时光》还是日版的《校阅女孩河野悦子》,均改编自宫木彩子的《校对女孩》原作。该小说的官方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社在2018年9月引进出版。
从少女时代起就对时尚感兴趣的河野悦子,是女性时尚杂志《Lassy》的忠实读者。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这家杂志社的编辑。
尽管屡遭拒绝,但平凡而乐观悦子仍然一边努力打工一边积极面试,就这样等到28岁的她在第七次面试时,终于如愿以偿被杂志社所在的出版社景凡社录取。
然而等待着她的并不是光鲜亮丽的杂志编辑部,而是全社最朴实无趣的校对部。
但是,生性元气满满的悦子却开始积极投入到她原本丝毫没有兴趣的校对工作中,并渐渐从中了解到校对工作的真正意义。
谈到校对工作的意义,我们先得明白校对工作具体做些什么。
校对工作是个披金拣沙、去粗存精的过程,有两项基本职责:
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
通俗点说,校对不仅仅只是检查、改正校样和原稿中不一致的地方。
除了发现并改正错别字、多字漏字等一般性错误 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量和单位等使用错误以及做好版面格式规范统一的工作之外 还需要践行部分编辑职能 包括发现并改正逻辑和语法错误 知识性、事实性、政治性错误等。
再通俗点,就请河野悦子本人和她同事亲自开麦告诉你:
在日剧《校对女孩》第5集中,导演借剧中原本对校对部毫无概念的名造型师的双眼,以几个典型的例子,带我们窥见了校对工作中事实核查的日常:
为了确认房间布局是否存在矛盾,制作小说中出现的房子模型;
翻查图鉴,检验校样中出现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盔甲特征是否正确;
在出现盲人剑士的历史小说中,根据同伴的声音来判断敌人的位置从而周旋的武打戏,只听台词,能否做到,这也需要确认。
在国产剧《不负时光》中,也出现了相似的情节:
校对小说《东城悬案》时,校对人员为书中出现的房屋搭建了模型,指出作品中“晨光从这扇窗户中照射进来”的描述不符合现实情况。并且,“血液从卧室的门缝里渗进来”与 “喝醉酒的他被卧室门槛绊倒”的前后设定,存在矛盾之处。
02
校对工作的日常:理想VS现实
如果剧中所展现的校对工作日常是你向往的,那你可能更适合去腾讯的“全民较真”公众号就职。爱挑刺的人(褒义)会是好的查证者的,这样的平台需要较真的人发光发热。
真实的校对部无暇顾及到每本书的犄角旮旯。
以我们熟悉的中信出版集团为例,2017年营收突破20亿元,出版新书超过一千种,在保证校对质量的情况下,校对部门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事实上,剧中出现的各种“事实确认”的情节,在现实的校对工作中都是时间、成本所不允许的。
在我国,出版业要求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三审三校”制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审稿方法,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完善编辑修改稿件时存在的失误、纰漏,从而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立体编审模式。
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隔着山海。
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不少出版社早就开始推行新的编校模式,即我们常听到的“编校合一”、“以编代校”。
一些出版集团干脆大刀阔斧砍掉校对科,只留下少量校对人员,把大量校对工作下放到编辑室。由此,编校工作的界限变得愈发暧昧不清。“三审三校”制度,在现在的语境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
编辑和校对的工作虽然不是绝对有壁,但也很难混为一谈。
2004年中国版协出台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就指出 : “ 校对工作是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从而保证图书的传播和积累价值, 因而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 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共同构筑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编辑和校对都有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 对一个人提出双重责任和要求 难以两全其美。
03
后校对时代降临了?
在“一人打两份工”的尴尬处境下,一款名为“黑马校对”的自动校对软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一度被编辑们奉为希望。
自动识别书稿中的错字别字、格式错误甚至政治方面的错误,黑马校对减轻了校对人员的工作量,许多出版社都为此采购这款软件。
在配置不低的电脑上,黑马在10分钟就能校对完一本30万字的书稿。如果你觉得自己电脑不给力,在黑马的淘宝店也可以用万字2元的价格购买这项服务,让它代校。
然而,黑马校对并非救世主。现阶段黑马的应用仅限于初筛基础性的差错,在官方列出的例子中,我们也能窥见它并非尽善尽美的一面——校对文化性内容时的无能。
甚至,有时还会闹出笑话:
许多校对会在初审时就跑一遍黑马,也有人在第三遍校对时才会使用,黑马以及类似的校对软件,更多地扮演着一种辅助性的角色。
一位编辑说,最靠谱的“黑马”,可能仍然是校对,以及站在他们身边的作者和专家。
但我们的目光也不该停留在眼下。
在普通高中生写英语作文都会开着语法自动检查插件的今天,我们似乎没有什么理由拒绝期待类似的大众向应用,也会在中文世界诞生。普通人发微博、发朋友圈也许都能用插件自动校对。
而这,或许也正是校对工作转变的契机,免去了查错别字、错误语法的时间,编辑们可以像河野悦子一样,有更多精力可以花在核查事实性错误上。
“不放过每个小细节,对读者负责,是值得的。”
无论如何,校对男孩女孩们的初衷将永远不变。
普通人学会这些校对符号的话,修改病句起来都会很帅气哦。
参考文献
[1]侯金芳.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探讨[J].出版广角 2015(09):80-81.
[2]戚革惠.浅谈互联网形势下的黑马校对软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 15(22):92-93.
[3]Elfin. 从《校对女孩》看出版社“校对”这个职业以及日本出版界 [EB/OL]
movie.douban/review/8156404/
[4]高振兴.校对工作中如何避免政治性差错[J].出版参考 2016(03):56-57.
[5]魏雪萍.现代校对的专业素质与自我培养[J].编辑之友 2015(12):92-94.
[6]郑一奇.校对工作的变与不变[J].编辑学刊 2018(0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