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语病问题常见错误:直接引语差错15例

语病问题常见错误:直接引语差错15例错例:这样的公开审理,既是一次现场法律知识的学习,又是一堂生动警示教育课,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惩前毙后、治病救人的目的。2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蠹鱼尔何知错例:袁枚曾有诗曰:“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解析:袁枚应为费榆村,蠢鱼应为蠹鱼,如应为知,食应为会。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引用了费榆村的诗,不少人误以为作者为袁枚。该诗正确的表述为:“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知,终日会糟粕。”

点击关注

语病问题常见错误:直接引语差错15例(1)

关注我哟



点击新闻与写作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语病问题常见错误:直接引语差错15例(2)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为增强文章说服力,一些作者常引用经典诗词、格言或成语等。当作者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作品而加引号时,直接引语就出现了。恰当地使用直接引语,可以让文章增色,从而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

遗憾的是,当前出版物中的直接引语经常出现错误,结果误导了读者,传播了错误知识,影响了正常的表达。对此,本文作者搜集了报纸、期刊、图书等出版物上的直接引语差错15例,并进行简要解析,供读者参考。

1蠹鱼尔何知

错例:袁枚曾有诗曰:“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解析:袁枚应为费榆村,蠢鱼应为蠹鱼,如应为知,食应为会。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引用了费榆村的诗,不少人误以为作者为袁枚。该诗正确的表述为:“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知,终日会糟粕。”

2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错例:这样的公开审理,既是一次现场法律知识的学习,又是一堂生动警示教育课,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惩前毙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解析:惩前毙后应为惩前毖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而确定的两条宗旨。“毖”“毙”二字音形相近易混淆。“毖”本义是谨慎。“惩前毖后”中的“毖”是“谨慎、小心”之义。“毙”本义是仆倒、倒下去,现在“毙”主要有死、枪毙、仆倒等含义。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错例:要看到,当前社会上青年“蛰居族”“佛系青年”现象兴起,所谓“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弥散,激励了几代人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也被恶搞成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解析:攀登应为登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句出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登攀”原义为攀援登高,这里引申为进取、上进之义。

4苟利国家生死以

错例:老人曾教导鼓励爱女吴青说:“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也让我们记住吧,爱不光要温馨,更要勇敢。

解析:已应为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意思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怎么能因为有祸患就避开,有福祉就追求呢?“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生死以”是介宾结构“以生死”的倒装,把宾语“生死”提到介词“以”的前面,直译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5岂因祸福避趋之

错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不能再做一只井底之蛙了。

解析:趋避之应为避趋之。“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果写成“岂因祸福趋避之”,就成了“怎么能因为有祸患就追求,有福祉就避开呢”,不合语义。

6要留清白在人间

错例:于先奉为人如何,李济运其实朗朗明白。此人满脑子鬼名堂,平日却最喜欢说:“我们于家自古多忠臣!于谦知道吗?要留青白在人间!于右任知道吗?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解析:青白应为清白。“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的《石灰吟》。“清白”是形容词,意为纯洁、没有污点,用以形容石灰再恰当不过。作者托物言志,以石灰作比,表达自己的决心,用字精当,不可移易。有人写作“留得青白在人间”,也不对。

7为有牺牲多壮志

错例:“唯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

解析:唯应作为,叫应作教。“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为:因为;敢教:能令、能使。这两句的意思是: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

8赢得生前身后名

错例:自此,于敏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他愿“了却君王天下事”,但并不为了“赢得身前身后名”。

解析:身前身后应为生前身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生前与身后相对,指死者还活着的时候;身后是婉辞,与生前相对,指死后。虽然“身前”犹生前,但原句为“生前”,所以引用时不可写作“身前”。

9旧时王谢堂前燕

错例:不管是“这边走,那边走,莫负杯中酒”,抑或是“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一种艺术门类从发端地到受众群,述说的大多是人生百态和世事无常……

解析:榭应为谢。“旧时王谢堂前燕”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王谢”指王导、谢安;而“榭”则指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10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错例:马克思说:“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解析:群众掌握应为掌握群众。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从第二句中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来看,“掌握群众”是指“理论说服人”。引用时,不能说成“理论一经群众掌握”或“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

11春色满园关不住

错例:吴融是最早用“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的,到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家喻户晓,它就被冤枉成了“风流树”。

解析:满园春色应为春色满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从语法上看,“春色满园”属主谓结构,“春色”在前即是突出春色,它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而“满园春色”属定中结构,显得平淡,没有动态感,表达效果也就差得多。

12不指南方不肯休

错例:树解人意,这株枣树所有的枝干全都自然倾斜着向南生长,与地面形成45度角,就像树的主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因此人们将其形象地称为“指南枣”。

解析:誓不休应为不肯休。文天祥以“磁针石”喻一片丹心。“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现了他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去保卫南宋政权的决心,表现了他力图恢复,念念不忘宋室的不屈不挠的意志。

13花市灯如昼

错例:欧阳修有诗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解析:这是欧阳修写的一首《生查子》词,例句称其为“诗”不妥。“花市灯如昼”,意为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或“畫”(画)。有主持人就把“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某教材把《昼锦堂记》误作《画锦堂记》。此外,错例中的“泪满春衫袖”当为“泪湿春衫袖”。

14山重水复疑无路

错例:而要想意识到或汲取这种生命极限的力量……即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山穷水尽应为山重水复。“山重水复疑无路”是陆游的名句,意思是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间感觉无路可行。“山重水复”言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的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写作“山穷水复疑无路”也不对。

15海上生明月

错例:诗人张九龄是唐代名相,受奸臣排挤,中秋之夜写了《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情感真挚,雄浑刚健,成为千古名句。

解析:升应为生。“海上生明月”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此句,历代论家认为是“意境雄浑阔大”的千古佳句。“生”字堪称诗眼,它点明了大海与明月的关系,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用“升”字,只是就景写景,大海成了一个地点,一个背景,和月亮的关系则显得模糊。

本文刊登于《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1期。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1.如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10-85201321

2.微课或微信支付相关问题,请致电:010-85201333

3.如想投稿,请e-mail至xwyxztg@126.com

4.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85201320或给我们留言

5.其他问题添加小助手xwyxzxzs

语病问题常见错误:直接引语差错15例(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