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十八勇士最后剩几个活着:杨得志晚年揭开大渡河勇士人数之谜
大渡河十八勇士最后剩几个活着:杨得志晚年揭开大渡河勇士人数之谜杨得志原文中的十八勇士分两次渡河,变成了十七勇士一次渡河。甚至刘伯承撰写的《回顾长征》一文,“十八勇士一过河去”,也改成“十七勇士一过河去”。在我猛烈火力掩护下,渡船靠岸了。十七勇士飞一样跳上岸去,一排手榴弹,一阵冲锋枪,把冲下来的敌人打垮了。勇士们占领了渡口的工事。“同志们!千万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坚决地渡过去,消灭对岸的敌人!”渡船在热烈的鼓动声中离开了南岸。……
文/周 燕
红军时期的孙继先
1979年,《星火燎原》丛书再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套十卷,1982年8月出齐。在1980年出版的《星火燎原(选编之三)》上,还是《强渡大渡河》的标题,选用的却是杨得志的文章。书中关于勇士们渡河一段的关键内容是这样描述的:
庄严的时刻到了,熊上 (尚)林带领着十六名同志跳上了渡船。
“同志们!千万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坚决地渡过去,消灭对岸的敌人!”
渡船在热烈的鼓动声中离开了南岸。
……
在我猛烈火力掩护下,渡船靠岸了。十七勇士飞一样跳上岸去,一排手榴弹,一阵冲锋枪,把冲下来的敌人打垮了。勇士们占领了渡口的工事。
杨得志原文中的十八勇士分两次渡河,变成了十七勇士一次渡河。甚至刘伯承撰写的《回顾长征》一文,“十八勇士一过河去”,也改成“十七勇士一过河去”。
对于自己是不是大渡河勇士一事,孙继先一直保持缄默、低调。他的几个孩子过去都听父亲讲过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故事,在初中语文课上也都学过《大渡河畔英雄多》的课文。他们都为父亲光荣的战斗经历感到自豪。可是后来,当听到有关强渡大渡河是“十七勇士”,并没有父亲时,孩子们都很郁闷、不解,曾多次追问父亲,想得到一个正确的解释。
孙继先对孩子们说:“强渡大渡河的战斗经过,在我的回忆录里已经叙述得很清楚,至于我自己算不算勇士,没有必要去争论。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有些同志牺牲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这些幸存者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如果再去争什么勇士,就太没有意思了,我感到很羞耻!”孙继先多次对孩子们说:“在长征路上英勇战斗的红军战士,人人都是英雄,个个都是勇士!”
尽管有关单位正式发文,在党史、军史资料中,一律采用“大渡河十七勇士”的说法,但《红旗飘飘》丛书和初中语文课本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大渡河畔英雄多》中的“十八勇士”,在一代又一代读者和学生心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大渡河的勇士们,你们的英灵在哪里孙继先戎马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战斗,但强渡大渡河的英勇战事,在将军心中有着非常重的分量。十七勇士的下落也是将军后半生挥之不去的心结。在革命战争年代,部队天天都在行军打仗,牺牲很大,人员调动非常频繁。像孙继先这样骁勇善战的一线指挥员,随着战争的走势,调任就更加频繁。
1935年7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大雪山到达毛尔盖后,孙继先即离开红一团,调到红三团任三营营长。1936年12月,调到红军大学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红三十一军任第九十三师参谋长,随援西军西进,收容西路军失散人员。抗战全面爆发后,随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区,继而率津浦支队深入山东敌后平原地区开辟抗日战场。而红一团的老部队则随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晋察冀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对于红一团一营二连十七勇士的下落,孙继先已无法逐一给出明确的答案。
然而,安顺场所在的四川省石棉县人民却永远铭记着强渡大渡河的英雄。新中国成立后,石棉县政府曾经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除孙继先外其他十七勇士的下落,包括向刘伯承、聂荣臻、杨得志和孙继先等亲历者求证。但是,几十年过去了,绝大多数勇士的踪迹已无处寻觅,唯一有明确下落的是二连连长熊尚林。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知晓熊尚林具体去向的见证人仍旧健在。其中一位是时任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员的李水清将军,另一位是著名军旅作家、老红军陈靖。
李水清回忆说:“熊尚林是江西高安县人,抗战爆发后,随八路军一一五师东渡黄河,参加过首战平型关的战斗。1938年八路军开辟平西根据地时,熊尚林和我一个营,熊尚林任营长,我任教导员,两人并肩战斗,又相处了两年多。1940年,熊尚林调到平北工作。据说,他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为祖国和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陈靖是红六军团的一名老战士,贵州人,苗族。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撰写小说和电影剧本《金沙江畔》。离休后,他重走长征路,进行百万字的长征系列创作。1985年10月8日,他来到了浪花翻腾的大渡河畔,望着巍然耸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深切缅怀曾经和他一起战斗、强渡大渡河的英雄队长熊尚林,写下《大渡河勇士熊尚林的悲情结局》一文。
我和尚林同志相识,是在1938年春。当时,他是营长,我是团宣传股长。
他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粗犷、直率,甚至显得过于鲁莽。他身躯健壮,脸色紫红,说起话来像炮弹出膛,还总是带点脏字。他习惯把事情想得很简单,在他眼里似乎没有困难二字,可熊尚林自己却承认,我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学习!
他蔑视困难,不怕牺牲,在极端残酷的岁月,总是冲锋陷阵,强渡大渡河,激战平型关,奋勇挺进冀东,带头开辟平北……说他是英雄人物,并不过分;但我们这位英雄好汉最终却走入一条令人遗憾的歧路。
艰苦的1942年,在被敌人割裂为好几块的平北抗日根据地上,熊尚林带领几十个同志英勇奋斗,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长城附近,打开了局面,并由几十人发展为一个独立团。就在这时,平北分区正式成立了。在公布分区领导机构名单时,熊尚林发现没有他的名字,他又冒火了。
这时,正巧我们相遇,他气鼓鼓地对我说: “陈靖,我不干了,他们不相信我,老子就单独干革命去!”
我劝说他几句,要他 “不可瞎来”。
可是,这里离分区还有几十里,翌日,当我赶到分区报告这一情况时,熊尚林已经离开部队,带着他的参谋长和两个警卫员到独石口一带 “单独干革命”去了。
十几天后,一个警卫员回来了,说:熊尚林原以为到了他人熟地熟的地方,什么都好开展,但当群众知道他离开了党,离开了组织时,就不理他了。局面根本打不开,站不住脚,简直是走投无路……又过了几天,另一个警卫员也回来了,说:熊尚林和参谋长天天争吵不休,最后参谋长趁熊尚林不防备时,向他开了枪……就这样,这位英雄倒下了。
革命造就了无数英雄,无数的英雄使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固然,英雄的个人作用不能低估,但英雄离开集体,他的历史却只能添上令人惋惜的一笔。
在河北张家口崇礼县烈士陵园里,矗立着熊尚林的墓碑,墓志铭上记录着:1942年6月18日,熊尚林随部队转移途中,在张家口崇礼县西沟村草场沟不幸遇难,被葬在西沟村。上世纪60年代初,熊尚林的遗骨被迁葬到崇礼县烈士陵园。
杨得志言之凿凿:强渡大渡河的应该是十八勇士1980年版的《星火燎原》发行不久,孙继先看到有关强渡大渡河的战斗叙述后,感到很憋屈:自己可以不当勇士,但对战斗过程的叙述应该符合史实。他曾直言不讳地对老团长、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说:“咱们红一团强渡大渡河的情况,你最清楚,怎么能这么写呢?”
翻开新版《星火燎原》,看了由自己署名的《强渡大渡河》一文,杨得志很奇怪,也很恼火。他对孙继先说:“这篇回忆文章,没有经过我审查就修改了。当时,我正在国外访问,有关部门也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把我原文中的‘十八勇士’,改成了‘十七勇士’,其中一些战斗过程也不符合史实。”杨得志宽解孙继先说:“鉴于新版书已经出版发行,已无法挽回,我一定在今后的回忆录中把它重新纠正过来。”
1985年,杨得志撰写了长篇回忆录《横戈马上》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1月,《杨得志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也与广大读者见面。有关强渡大渡河部分,杨得志都进行了认真校正,澄清了大渡河战斗的史实。他特别写道:“由于船太小,一次容不下十七位同志,我们决定分两次强渡。第一船由熊尚林同志带领。为加强领导,第二船派营长孙继先同志掌握。”
1990年4月13日,孙继先在济南病逝。在治丧期间,他的小儿子孙东宁从济南回到北京,去解放军三一医院看望正在住院的杨得志。躺在病床上输液的杨得志一见孙东宁臂上戴着黑纱,情绪立刻激动起来,哽咽着说:“你爸爸是我最好的战友,他是个好同志,优点很多,打仗很勇敢,会武术,能耍大刀……”
在讲到长征时,杨得志说:“你爸爸是长征中的英雄,强渡大渡河时,第一船九人,熊尚林带着;第二船九人,你爸爸带领。九加九是十八,应该是十八勇士,你爸爸应该算勇士。”
1991年4月,杨得志为悼念孙继先所作的题词
杨得志又说:“我还可以找到几位见证人。当时的二营营长叫陈正湘,他现在是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还有一位是武汉军区政委萧思明,当时是红一团侦察参谋。那天,勇士们渡河的渡口距离誓师出发地还有几百米的路程,我只带了几个人送他们出发,现场的情况别人不清楚。侦察参谋萧思明就在我身边,他可以证明!”
正在这时,济南军区老干部局杨局长来电话,征求杨得志对《孙继先同志生平》的意见,特别是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夺取并控制了渡口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渡过了大渡河,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评语是否准确。
杨得志回答道:“这样写很好,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渡河,这个情况是真实的,这样写,比写他是十八勇士评价还要高!”
随后,杨得志又深情地回忆起与孙继先一起战斗、工作的往事,从二万五千里长征,讲到在南京军事学院,又讲到在济南军区。他说:“‘文革’中,有人批判我,你爸爸出来说话保我,别人又去抓他。我说不要去抓孙继先,批我好了!”
孙东宁临别前,杨得志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你爸爸在北京住院时,我去看他,我动员他,不要一个人在济南,赶紧回到北京来。他出院后,又到我家来看我,我们俩的手握在一起,很长很长时间。他的年龄比我小一点,身体原来比我好,没想到走得这么快……”说到这儿,杨得志已经泣不成声。由于病重住院,杨得志不能去济南参加孙继先的遗体告别仪式。他特委派儿子杨建华代表他前往济南,向老战友作最后的告别。
孙继先临终前,曾嘱咐家人:待他身后,把一部分骨灰撒在大渡河里,他要伴着大渡河的惊涛骇浪,向后人讲述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造的惊世传奇!
前些天,孙东宁为笔者找到一本1957年版《红旗飘飘》第二集。笔者惊奇地发现,在《大渡河畔英雄多》一文的结尾,杨得志请执笔人张重天清晰地写上了一段附记:
十八勇士一度被认为十七勇士,杨得志同志认为正确地说应该是十八勇士 (其中包括营长孙继先同志)。文中叙述经过,由于写时离开事情发生时间较长,故虽然竭力回忆,恐个别地方仍有错误,请熟悉当时情况的同志指正。
手捧陈旧泛黄、印迹斑斑的原版图书,细读《大渡河畔英雄多》,一种崇敬之情在笔者心中油然而生——杨得志襟怀坦荡,他唯真唯实的崇高品质令人肃然起敬!
全文完
责编:江荣兵
编审:郑国伟
制作:王喻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