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三是途中设哨兵。车辆失控自燃事故基本发生在长下坡的最后3公里。摸清这一规律,大队在大榕树隧道口、上坝隧道停靠带上设置观察哨,针对货车频繁制动,刹车片高温产生的焦糊味和青烟,琢磨出 “眼观鼻闻”的土办法,及时发现隐患车辆将其引导至自救水箱处降温。目前已发现并成功处置高温车140余辆。二是坡顶先提示。两个长下坡是事故高发区域,坡顶提示是防控事故的关键,黄草坝加水站和腾冲服务区是车辆进入32公里长下坡路段的2个“安全阀”,保龙二大队和保腾大队长年派驻警力24小时值守,投入16万元建成了4套交通安全提示系统,督促驾驶人加足淋水,提前检查车辆状况,做好长下坡准备。坚守前沿、提示警示,筑牢驾驶人安全防范底线每一起交通事故,核心因素在“人”。围绕提升驾驶人安全意识,大队持之以恒、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提示和警示,努力让驾驶人坚守安全底线。一是源头强宣传。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是水果运输旺季,全国各地的货车

保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保龙高速公路交巡警二大队成立于2017年5月,现在岗民警15人、职工1人、辅警27人,驻地潞江坝。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

大队管辖的杭瑞高速保龙段,全长73.831公里,横跨怒江大峡谷,穿越高黎贡山,呈 “V”字型走向,桥梁、隧道占总里程的49.3%,有16、32公里2个长下坡路段,最大落差1260米。车辆失控、自燃事故高发,平均每年交通事故死亡10余人,曾被央视《平安365》栏目称为“死亡峡谷”。每当看着熊熊烈火吞噬车辆和货物,驾驶人的无奈、无助及其亲人的悲痛欲绝,无不深深刺痛着民警的心,事故高发的严峻形势也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2)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3)

为破解被动“挨打”局面,在支队党委的领导下,大队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精准施策,打出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实现了2019年辖区交通事故“零死亡”、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失控自燃事故同比减少90起的好成绩。

坚守前沿、提示警示,筑牢驾驶人安全防范底线

每一起交通事故,核心因素在“人”。围绕提升驾驶人安全意识,大队持之以恒、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提示和警示,努力让驾驶人坚守安全底线。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4)

一是源头强宣传。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是水果运输旺季,全国各地的货车云集德宏畹町、腾冲猴桥。在此之前,大队提前派出民警深入两地停车场、物流集散地,与西瓜、香蕉协会召开座谈会,盯住首次入滇驾驶人开展面对面、点对点宣传教育,建立发车提示制度,尽可能地让驾驶人知晓长下坡路况及行车注意事项。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5)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6)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7)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8)

二是坡顶先提示。两个长下坡是事故高发区域,坡顶提示是防控事故的关键,黄草坝加水站和腾冲服务区是车辆进入32公里长下坡路段的2个“安全阀”,保龙二大队和保腾大队长年派驻警力24小时值守,投入16万元建成了4套交通安全提示系统,督促驾驶人加足淋水,提前检查车辆状况,做好长下坡准备。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9)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0)

三是途中设哨兵。车辆失控自燃事故基本发生在长下坡的最后3公里。摸清这一规律,大队在大榕树隧道口、上坝隧道停靠带上设置观察哨,针对货车频繁制动,刹车片高温产生的焦糊味和青烟,琢磨出 “眼观鼻闻”的土办法,及时发现隐患车辆将其引导至自救水箱处降温。目前已发现并成功处置高温车140余辆。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1)

四是全程有接力。在货运高峰时段,大队路面警组按照东岸、中段、西岸3个区域,在下坡中段、易滑路段等节点设置路面提示点,采用车载LED屏与民警手势相结合的方式,提示大货车等重点车辆减速通行,一旦发现高温车辆立即引导至安全地带进行处置。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2)

科技支撑、勤务创新,努力实现路面勤务最优化和管控精准化

面对警力不足和巡逻管控实效性差的两大难题,大队着力推行“大警组”,依托10套卡口设备及11套高空球机,打破传统的“定时巡逻、定点查违、接警处警”的传统模式,探索建立“网上线下同步、守点快处兼顾”的新勤务模式,实现路面勤务最优化和管控精准化。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3)

一是力推“大警组”。整合警力分为综合和路面两大作战单元,按照“内勤全专业,内外共协同”的思路,综合警组在承担综合服务保障的同时,设立视频巡查岗,为路面警组提供信息支撑和调度服务;路面警组优化为4个小组,按早、晚、备循环执勤,形成坡头、谷底遥相呼应,逆向交替互补;组建高速公路摩托车应急处置小分队,机动、灵活、快速处置隧道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4)

二是网上随时“巡”。视频巡查岗坚持24小时值班,利用高空球机和卡口设备消除了管控“盲点”、延伸了管控范围,通过高密度巡查,第一时间发现警情,第一时间向路面警组推送现场照片或视频,第一时间指令就近警组处置。同时,通过电话“远程”引导轻微事故自处,提示故障车驾驶人做好安全防护。去年以来,通过视频巡查共发现各类警情和隐患486起,处理轻微事故和故障车231起,勤务效能大幅提升。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5)

三是定点严管“控”。在客货运输、旅游旺季,节假日和恶劣天气等重点时段,分段在加水站、服务区、隧道口等设立提示管控点,加强大货车等重点车辆提示管控。同时,依托黄草坝加水站和芒颜边防检查站,检查登记和提示“两客一危”重点车辆12311辆,布控查缉预警车辆260辆,实现路面精准管控。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6)

四是快处显实“效”。大队营区与坡底货车失控自燃事故多发路段相邻,经验显示大货车第三声爆胎,基本已是失控自燃状态。听到“三声炮响”后,路面警组第一时间协同消防队出警处置。其他路段发生警情,各管控提示点的警组就近就便采取“逆向微循环”快速处置,相邻警组依次轮换补位,兼顾“守点”与“快处”。2019年共处置警情986起,处置、施救时间均控制在2小时内,杜绝发生“二次事故”,尽可能地降低损失、减轻后果。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7)

警企合作、研发助力,“小发明”发挥“大作用”

自2018年10月起,大队民警在走访大货车驾驶人时发现,车辆在失控自燃前其轮毂温度都有异常升高的征兆,但行驶途中无法准确掌握,也没有条件提前处置。围绕“如何让驾驶人从“不知道”轮毂温度变为“知道””,大队从温度预警为突破口,与科技公司联合研发货车轮毂温度监测报警系统,历时1年先后数百次的实验,现已成功研发出性能稳定、预警精准的轮毂温度监测仪。当轮毂温度达到85℃时,设备发出预警,提醒驾驶人及时停车检查或采取自救措施,有效预防大货车自燃、失控事故。设备推广试用期间,已成功预防事故61起,安装设备的货车无一起因高温引发的失控、自燃、爆胎等事故,许多驾驶人表示有了这套设备,感觉开车时心里多了一份安心、多了一份保障。

高位推动、路警合力,变安全隐患为生命工程

2018年,针对4个长下坡路段隐患整治问题,保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争取市政府专题向省政府书面报告,多位省级领导作出批示,省交通运输厅2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隐患整治工作。2018年、2019年,省交投司先后投入2600多万元资金,相继完成了自救匝道整体改移、怒江大桥加速车道拼宽、急弯陡坡路面糙化、标志标线施划、照明设备更新等隐患治理项目。交警、管理处、路政三方依托“路警共建”平台,持续推进隐患治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辖区安全通行条件进一步完善。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8)

同路同心、并肩同行,携手绘制平安高速“同心圆”

在公安机关大走访中,大队与常年奔波在高速公路上的货车驾驶人找到了“平安”这个共同话题。3年来,大队全体民警和辅警坚守“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的信念,与大货车驾驶人互动交流、警民同心,携手绘制平安高速“同心圆”。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19)

一是人和路安畅。大队与2000多名货车驾驶人创建了“畅行保山高速”、“平安高速你我他”、“保龙高速渔业”、“危化品运输”等14个卡友微信群,配备了专门的值班手机收发、处置、反馈信息,每个民警和辅警都参与其中,让驾驶人真切感受到交警就在身边。许多驾驶人在行车途中只要发现隐患或事故都会第一时间发在群里,也会经常通报一些路况信息,收到信息后,大队会第一时间将处置情况在群里反馈,让驾驶人真切体会“参与感”和“成就感”。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20)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21)

2019年9月30日,大队接“卡友”在微信群里报警称:在上行线4号匝道一辆货车侧翻并起火。接到报警后,大队迅速前往现场处置,整个事故处理和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不到1小时,最大限度保全了驾驶人的货物。当民警将处置情况在微信群里反馈后,大家纷纷为报警人和民警“点赞”,其中部分驾驶人还要给民警送水表示感谢。现在,越来越多的驾驶人脱离了“潜水”状态,活跃在群里,驾驶人“义务巡逻员”逐渐扩充为“义务巡逻队”,仅去年大队就收到货车驾驶人提供的各类信息516条,意见建议11条,形成“信息共享、消除盲区、警民共管”的良好互动氛围。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22)

一位常年跑保龙高速公路的杨智宏师傅说:“保龙二大队那么为驾驶人考虑,体谅驾驶人的辛苦,付出了那么多,我从心底尊敬他们,不会像以前白天躲交警,晚上防偷油贼了”。更有一位高海军师傅说:“保龙二大队这么把驾驶人当亲人,我开车都不好意思违章了”。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23)

二是驿路梨花开。通过微信群的良好互动,驾驶人之间互帮互助风气逐步形成,驾驶人看到前车或者对向来车情况异常,几声喇叭、一个手势,一次善意提醒,就可能避免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互帮互助的生动故事,“南方丝绸古道”上梨花开遍。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24)

微信群中一名叫于中宾的师傅, 2019年11月25日驾驶货车在长下坡顿东村路段,被后方一辆失控货车追尾后,两车铰接在一起沿长下坡加速前行,他凭借自己丰富的驾驶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控制着两辆总重近100吨的重型货车“连体”行驶6公里,在怒江大桥一处上坡路段将两车停住。他出于不让失控车危及其他车辆的本能反应,只身为他人挡住劫难,用生命抵住速度的壮举被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大半个中国。现在,许多驾驶人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基础上,还积极向大队反映和举报一些不文明交通行为和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大队已收到有效反映和举报信息21条。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25)

掸尽尘埃华光灿,别有天气春风来。新目标、新征程赋予新的使命,保龙二大队将继续秉持 “同路同心、同力同行、亲如一家”的理念,警民同心,携手共进,与广大驾驶人共同护佑保龙高速的平安畅通。

保山自然保护区迎客(保山市死亡峡谷)(26)

来源:畅行保山365

原标题:治庸·铁军丨同路同心——“死亡峡谷”变平安大道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胡楠

审核:祝小涵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