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己的文化观方能传得远:文化落地的3个原则
有自己的文化观方能传得远:文化落地的3个原则做文化的原则1企业文化与其他组织元素一样,其根本目的是企业的持续卓越发展,所以,我们建议以组织盘点为起点,梳理并推动企业文化的落地实践。当组织的业务战略发生调整,业务链路、核心关键环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导致组织结构和关键岗位的任职者出现变动,引出新的人才策略,相应的组织文化就需要做出迭代与更新。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好文化呢?我们先来分享文化落地的3个基本原则。
作者:刘 枫
编辑:华小木
当企业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就需要开始做文化的传承与保障。
这时文化落地的程度是重还是轻,采取的方式、方法如何,完全取决于一把手对于组织文化的敏感度。
企业文化与其他组织元素一样,其根本目的是企业的持续卓越发展,所以,我们建议以组织盘点为起点,梳理并推动企业文化的落地实践。
当组织的业务战略发生调整,业务链路、核心关键环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导致组织结构和关键岗位的任职者出现变动,引出新的人才策略,相应的组织文化就需要做出迭代与更新。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好文化呢?我们先来分享文化落地的3个基本原则。
1
做文化的原则
企业文化落地,管理者需要秉承3个基本原则:
1.结合业务过程,服务业务目标
文化落地本身有其一体两面,从HR的角度讲,文化落地的效果和结果,一定是要达到“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效果;但从业务、组织、员工的角度出发,文化落地一定要回归本质,即融入业务过程、服务业务结果。
我们一定要结合业务本身推动文化落地,推动整个组织、每位员工觉察在工作过程中体现文化的点点滴滴,从工作目标到工作标准、从业务选择到管理选择。
这其中蕴含的文化DNA,要拎出来、讲明白、品到位,再融进去,从而达到文化落地的目的。
不能为了做文化而单纯地将文化、推文化,否则会被员工理解为“搞文化”“搞运动”,成为增加的工作量,在一开始就会被员工抵触。
2.虚事实做
文化的大多表现形式是一些词语、概念,似乎很虚,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要能理解、判断以及确定,文化在公司的业务行为中如何被体现,在哪些业务领域和业务结果中会被集中体现。
如果我们要抓文化,我们就需要找到业务上的抓手。这就是结合着业务过程和结果、业务要求和标准做文化,文化就体现在具体的业务推进的动作上、选择中、结果里,把文化这件虚事做实。
3.大题小做,小题大做
◎ 大题小做,指的是文化主题往往比较大,我们需要把这个大主题一一落到具体的工作结果和工作标准中去,体现在每个小细节中,让每个人都能够感知、体验、实践、传承。
◎ 小题大做,我的理解有两个角度:一个方面,所有的企业文化都是工作中的每个小事积累而来,小成功、小教训、小争论、小冲突、小细节,管理者要对文化实践足够敏感,时刻把握到具体工作细节背后的价值观体现,并能“以小见大”做好共识与管理。
另一个方面,从整个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需随时抓标杆、树典型,必须把它“做大”,让组织中的每一位员工都清晰了解到,在这件事上为什么提倡?为什么反对?提倡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反对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在这件事上文化是如何会被体现出来的?
任正非说:“华为能活多久,完全依赖于自我批评能坚持多久。”这是他对于文化的“小题大做”。
关明生在阿里曾说:“文化就像握在手里的一把沙子,稍微松一松,就会漏很多,如果张开手,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文化一定要抓,但要结合业务来抓,要大题小做、小题大做来抓。
2
实践案例:淘宝与浙江万科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3个原则,让我们一起来看下2个实际案例。
1.淘宝的文化传承
淘宝成立之初,大多数核心高管团队都是从B2B销售铁军跨界过来的。从B2B行业到互联网行业,业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应的文化也需要更新和迭代。
过去组织强调的是执行力文化,但在淘宝则是创新文化,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淘宝是如何做文化的大题小做、小题大做呢?
首先是小题大做。在新员工培训里淘宝加入了倒立文化,希望从这个行为上推动每一位员工换个视角看事情,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相同的事物,不要对任何一个判断或者选择急于说不。
其次是大题小做。当时淘宝平台上需要做很多业务的拓展,这些选择如果都由核心管理层来做,一是会有偏颇,二是会被局限,所以就有了赛马项目。
在一个集中时间段内,任何一个基层员工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业务主张,只要这个主张通过了评审委员会,组织就会给他资源、预算,让他在3-6个月的时间内去操作和运转。
如果运转不起来,他可以再回到原来的团队,如果业务顺利运转起来了,那么这个原来的小团队就会变成核心团队。当时淘宝大量的业务就是这么快速成长起来的。
2.杭州万科的文化建立
阿里是一家对文化高度敏感的组织,文化落地是整个管团队共识且高度关注的管理要点,而万科作为一家房地产公司,曾经的传统资源领先型行业,相对来讲就会更保守一些。
曾经的浙江万科总经理是工程管理出身,对于一些管理因素有其自身质朴的看法。
例如,当我们去跟他谈文化落地、文化实践的时候,他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要搞这些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运动式的东西!
很多管理者(包括大多数员工)其实并不是反对文化,而是反对形式、表面化的东西,这时我就必须用一种相对柔和的方式来推动组织的文化。
一次我们跟着总经理一起检查即将开放的样板房,发现他对样板房提出的所有要求,都在围绕消费者实际生活起居的各种便利。
可见,(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有着共同的底层价值观,例如关注客户价值)他在向所有相关同事提出“重视客户价值”的工作要求。
于是,我们就基于这个“文化落地的工作标准”关键点,同时又要尽量避开总经理对“形式化、口号化、运动化”的排斥,就设立了一个名字特别土的公司大奖—— “对人的研究无与伦比奖”,这是浙江万科有史以来“最没有文化”的一个奖项名字,却又最能体现文化要求。
所以,人力资源在推动文化落地的过程中,要能够见招拆招,但整体的流程一定是从业务战略入手,到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人才策略,再到文化。只有诊断正确了,我们才能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而在落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融入工作,落在业务结果、行为和判断上,让所有的员工感觉到文化就是自己和身边同事的言谈举止,而不是“人力资源部又要搞运动”“增加我们工作量”来了。
3
文化的保障机制
文化的保障机制听起来非常简单,重要的是能不能落到实处,下面我将分享3个例子。
1.奖惩措施
奖惩措施是文化机制和保障最有效的措施,体现出来是“提倡”和“反对”的文化。
每一家公司都有年度十佳优秀员工,那么你今天回过头看,还知不知道过去他们为什么获得这个奖项呢?当时给他颁奖,是为了提倡什么?如果我们没办法回想起这些内容,说明在保障机制上是做不到位的。
2.招人开人
是否聘用、引进一个人,HR和业务Leader之间最大的分歧应该就在于核心价值观。
业务Leader往往更关注业务结构和员工的业务能力,看他是不是能提高业绩,而HR看的是更持续、更长远的问题,即对方是否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能不能和公司一直走下去。
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分歧没问题,关键是我们把分歧讲清楚。你为什么反对聘用这个人?在核心价值观上你有什么样的担心?在未来管理团队过程中,你关注和聚焦的风险点是什么?这些都要讲清楚。
而一旦有员工触犯文化底线,就必须要开掉。文化必须矫枉过正,如果在一开始不矫枉过正,你会发现组织文化很难传承和沿袭。
比如2008年,因为300块钱的停车费,阿里巴巴开除了一个P9员工,因为他触犯了核心价值观——六脉神剑——诚信的底线。只有做到这样,文化才能纯纯粹粹地保下去。
3.绩效考核双轨制
绩效考核双轨制是非常有效的价值观考核机制,它能够非常快速、持续地让组织保持上下一致,但执行双轨制需要投入非常巨大的管理精力。
在经历10年共识之后,一直到2012年,阿里才将价值观考核的“12345分”过关制,调整成“ABC”打分制,通过这样的方式松一松手。
阿里组织部是一个虚拟组织,这是一个对外界来讲很神秘的组织,每个月组织部都会把M4以上的同事聚集在一起,讨论重大业务决策和文化事件,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讨论。
在华为也有类似的2个决策委员会——业务决策委员会和人才决策委员会,在2个决策委员会上,大家会把当月典型的文化事件和业务行为拿出来讨论,看看它们体现出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不符合的是什么,未来在团队内部应该如何做得更好。
4
文化的迭代
企业处在不同时期,文化迭代的重点各不相同:
1.创业期,是生存文化。在创业期,华为形成了流程和体系化,阿里讲的是绩效文化,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潜力,它们都是为了在不同的行业环境里取得相同的结果,那就是生存下来。
2.快速扩张期,是传承文化。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核心管理团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半年之内,阿里的B2B铁军从4个区域变成24个区域,也就在那段时间,阿里推行绩效考核双轨制,要求每一个团队的管理人员每天对独孤九剑的执行进行回顾。
华为也是一样,在1998年到2005年的快速发展阶段,组织内讲的都是管理文化的传承和迭代。
3.成熟期,是文化迭代和子文化的产生。在阿里,淘宝、蚂蚁金服、菜鸟网络都有自己的子文化,也会有自己的子氛围,但它们都要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保持一致。
这个阶段我们讲的是“求大同、求大异”,我们不要的是什么,其它都是可以包容的。
4.鼎盛期,是跨界文化。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在不同时期,华为和阿里是如何做文化迭代的。
1.华为的文化迭代
基于业务环境的变化,华为经历了4次文化迭代:
◎ 第一次:1998年,《华为基本法》发布,在那个业务快速发展的阶段,团队需要共同的行为准则去遵守;
◎ 第二次:2005年,华为从原先的行业跟随者变成了业务领先者,很多业务开始进入无人区,此时华为对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做了一次迭代;
◎ 第三次:2008年,华为有了新一版的核心价值观,2011年再次进行梳理,形成4大核心价值观,即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 第四次:2018年,华为在决定进入互联网领域及涉足万物互联业务后,对使命与愿景进行了调整。
2.阿里的文化迭代
阿里也是一样,同样经历了4次文化迭代:
◎ 第一次:1999年成立之初,阿里有3个核心价值观:可信、亲切、简单,当时这3个词分别有对内和对外的阐释;
◎ 第二次:2002年,马云讲了一个小时,金建杭总结出一页半A4纸,然后拉着关明生和彭蕾把这几百个词语,总结成独孤九剑;
◎ 第三次:2004年,阿里的管理团队迅速扩张,300人聚集在一起,讨论了3天3夜,把独孤九剑变成了六脉神剑;
◎ 第四次:2019年,阿里有了真正的核心价值观,一共有6个方向共24条,形成新六脉神剑。
根据业务、自身和环境的变化,阿里和华为都在不断对组织文化进行迭代。
5
最后的话
以上就是关于文化传承与迭代的全部内容,加上之前的2篇,我们关于文化的分享就告一段落了。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发现,文化与组织战略、业务目标一样,都需要进行层层拆解,最后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业务行为、管理行为上去。只有这样那些你平常听起来比较大、比较虚的词语,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行为。
最后,我想跟你分享一句话:
所有的不可想象终将化为寻常,所有的看似寻常终将不可想象。
在业务上,组织持续寻求突破创新,这是所有的不可想象,但不管当时如何创新,一定都会被后来者模仿、参照,终将化为寻常,变成非常普通的东西。
但在管理上,我们对于最基本文化的坚持和坚定,是所有的看似寻常,一旦你坚持走下去,就会日积月累地发生变化,推动组织向着优秀、卓越进展,终将变得不可想象。
作者介绍:刘枫,华木咨询联合创始人,原万科人力资源总监,原阿尔卡特中国管理学院院长,前支付宝组织发展专家、菜鸟物流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