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招形势:2022春招面面观
2023春招形势:2022春招面面观在谈到人才招聘的新趋势时,长期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陪伴咨询服务的乔瑞认为,很多中小企业考虑到现在的年轻人价值观形成比较早,社招的成熟员工和企业的用人标准缺乏融合,所以也开始慢慢考虑,将原有社招的部分岗位向应届开放,追本溯源,以求企业和个人共同长期发展。在从事校园招聘23年的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罗鹏看来,查漏补缺、错峰出行、策略捡漏、下场“抄底”可以概括企业开展春招的四个基本目标。“据统计,如果企业对于某职位的需求是10名,而且确保七月份要有10人入职的话,考虑到分流、毁约、实习淘汰等因素,手上的候选人则至少要预留50名,所以招聘的工作将一直持续到六月份。”采访中我们发现,除了常规人才招聘,有的企业也把春招作为补充秋招人员招聘不足的时机,还有的企业为秋招造势,提前揽才。液化空气工程与制造中国区校园招聘负责人毛蓓娜表示,春招期间,会进一步扩展招聘渠道和路径,增加与学校的联动。在持续关注化学工
作者|王洋
随着京东、华为、格力等大量企业2022年春招信息的陆续发布,新一年招聘的大幕也缓缓拉开。
“今年春招开放的岗位占全年校招人数的30%-50%,专业方向以微电子、自动化、电子信息的理工类为主,职位涵盖芯片研发所需的设计类,芯片制造所需的工艺整合、工艺、设备类相关岗位等。”华润微电子制造中心招聘主管虞向华介绍,目前企业已经向高校发布了招聘需求,期待同学们踊跃投递简历。“从我们近5年的招聘统计来看,春招时大部分的研究生已经找到了工作,本科生由于考研、考公务员等原因,对春招的关注度比较高,所以这阶段我们主要以招聘本科生为主。”
1月21日,江苏银行徐州分行春招工作正式启动。江苏银行徐州分行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朱宣宣表示,今年企业春招人数与去年同期总体持平。“我们招聘的是综合岗,入行后会根据个人性格特点、自身素质能力等进行岗位配置。”
采访中我们发现,除了常规人才招聘,有的企业也把春招作为补充秋招人员招聘不足的时机,还有的企业为秋招造势,提前揽才。
液化空气工程与制造中国区校园招聘负责人毛蓓娜表示,春招期间,会进一步扩展招聘渠道和路径,增加与学校的联动。在持续关注化学工程、电气仪表、机械、项目管理等重点专业的同时,本次春招也开放了部分管培生名额,为2023届的毕业生招聘做好准备。
从一些学校反馈来看,秋招季中来校的头部企业、知名企业数量较多,春招中名企数量有所下降,但类别更加多元。“根据梧桐果校招平台近期的企业用户数据分析来看,2022届春季校园招聘需求中,民营企业占比最高,达63.58%,其次是国有企业,第三是事业单位。从企业规模看,100-499人的企业占比最多,达37.21%;1000-9999人企业次之,达23.06%;位列第三的是100人以下企业,占比17.27%。”梧桐果创始人吴强表示,与2021届同期区域招聘需求相比,目前华南、西北、东北地区招聘需求有明显提高,华东、西南、华中地区基本保持平稳,华北地区有所下降。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青岛、深圳分列城市需求前五位,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建筑/建材/工程、机械/设备/重工、医疗/卫生、制药/生物工程等行业位列需求前五位。
在从事校园招聘23年的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罗鹏看来,查漏补缺、错峰出行、策略捡漏、下场“抄底”可以概括企业开展春招的四个基本目标。“据统计,如果企业对于某职位的需求是10名,而且确保七月份要有10人入职的话,考虑到分流、毁约、实习淘汰等因素,手上的候选人则至少要预留50名,所以招聘的工作将一直持续到六月份。”
在谈到人才招聘的新趋势时,长期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陪伴咨询服务的乔瑞认为,很多中小企业考虑到现在的年轻人价值观形成比较早,社招的成熟员工和企业的用人标准缺乏融合,所以也开始慢慢考虑,将原有社招的部分岗位向应届开放,追本溯源,以求企业和个人共同长期发展。
此前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58%的受访企业同时招聘有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和应届高校毕业生,39.1%仅针对有经验的职场人,2.9%仅招聘应届毕业生。此外,近九成的企业在春季校招时,同时面向2021届和2022届高校毕业生。
学生:“观望”与“出击”目前一部分2022届毕业生已经在秋招中拿到了心仪企业的offer,准备毕业后入职,还有一部分人在经历了研招、国考、初次求职后,或是尚在观望,或是找寻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去年秋招时,我投递了一些企业,也获得了几个offer,不过因为考研,还没有做最后选择。考研后我又陆续向一些国企、央企投递了简历,完成了面试,现在就等成绩下来,再做考虑。”天津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2022届毕业生张浩宇说,如果考研顺利,就选择放弃offer。谈及求职体验,他表示,或许是因为学科和专业的原因,感觉今年的工作并不难找。“身边的同学除了考研的都签了工作,基本上平均工资都在7000元以上。跟上届相比,今年签约大企业的同学更多,获得的薪酬也更高。”张浩宇说。
燕山大学电子信息专业2022届毕业生张猛(化名)去年报考了天津地方税务局,由于感觉成绩并不理想,已经开始投入到找工作中。“我希望从事嵌入式开发、芯片开发、通信类的工作,目前关注的都是科技类的企业。”张猛说,对于求职,他并不担心,“岗位选择还是较多的,而且目前身边的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少部分同学还在观望,也是希望春招能够再寻求更优质的岗位。”
也有同学对求职表示担心。同样经历了考研的金融专业应届生周华此前将全部精力放在了考研复习上,现在刚刚开始关注招聘信息。“目前得到的消息比较有限,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简历,比较着急。”周华说。内蒙古师范大学会计专业的于倩(化名)希望跨专业考研到教育专业学硕,毕业后从事教育行业,但感觉专业科目仍然考得不理想。“我比较焦虑,怀疑自己做的选择是否正确,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能做什么。”在咨询就业中心指导老师后,她计划进一步了解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努力目标。
在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张頔表看来,受毕业生人数增加和疫情不稳定等多重影响,今年本科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春招的计划是,了解更多与专业对口的职位,向招聘单位展示自己的优点,并且让自己的选择可以更多一些。目前找工作的状态还是比较积极,有信心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张頔说,“身边的同学们也在积极准备各种考试、面试,在准备过程中,大家会互相交流,遇到困惑时也会向学院的辅导员请教,整理自己的思路,总结经验,继续为下一次做好准备。”
即便已经在秋招中拿到了几家单位的offer,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的魏琳(化名)还是并不满意。“希望找到更加对口且有上升空间的工作,哪怕小企业也没有关系。因为小公司能学到的东西更加的全面,虽然要不断学习,但是可以慢慢的吸收。等自己有实力后,会选择创业,毕竟现在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还是有很多的补贴。”
高校:“引导”与“促行”为推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少高校早早就开启了促就业行动。寒假期间,天津师范大学举办了5场专场招聘会,522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岗位33791个。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举办了17场线上招聘会,吸引了来自省内外1069家优质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607个。
“目前2022届毕业生春季招聘整体向好,但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不能进校参与招聘,双方的沟通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育机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大幅减少,政策性岗位数量趋于平稳,还需要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和网络招聘市场建设。”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袁婧表示,学校已经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愿进行了整体摸排,99.7%的学生有就业意愿,就业心态积极,但就业意向较为单一,大部分集中在考研和考取教师编制上,导致毕业去向落实的时间较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招生就业处老师刘传雷表示,学校2022年春招求职整体形势和去年相当,疫情常态化下,从学校到老师、学生都已经适应了当前的求职方式。
目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多数学生完成了跟岗实习,约85%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我校今年毕业生规模与2021年基本持平,除了部分有升学意愿的毕业生外,80%左右的毕业生有较为强烈的求职意愿。”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姜庆华说,2022年春季求职招聘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目前来校招聘企业多以智能制造、新能源、绿色化工、生物制药等为主,与学生专业匹配度较高。“苏南地区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学生选择面还是比较宽的,好多企业生产任务重,人才需求还是比较大。”
采访中,老师们也表达了对现阶段同学们求职的观察。在刘传雷看来,不少大学生的求职趋于求稳。不就业、慢就业、灵活就业成为常态,二次考研、考公务员的较多。“很多学生为了心仪的高质量工作,宁愿多准备一年。”作为一线教师,王琪也明显感受到,受疫情、毕业人数增加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毕业生们寻找稳定工作的心态仍然很明显,考研和到体制内工作的意愿较为强烈,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慢就业心态依旧突出。
春节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密集施策。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提出,要发挥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力争2022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为全国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做示范。
人社部2022年春风行动启动以来,截至2月12日,各地已累计发放留岗红包、用工补贴超5亿元,举办各类招聘活动近1万场,提供岗位信息近600万个。
2022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招聘会已有2732家用人单位报名,提供就业岗位5.8万余个。
总体来看,2022年,就业扩容仍有较大的空间。
对于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压力,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日前在教育部“24365”就业直播课中表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管理的创新都需要大学生。与发展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中大学生的占比还是较低。另一方面,目前经济、疫情等阶段性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对大学生求职带来挑战。“如果同学们准确定位,积极主动求职,还是会有很多的机会。”
积极主动调整求职规划和求职期望,也是不少高校教师和企业HR给毕业生们的建议。
“春招季绝对是应届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黄金机会,并且拥有着秋招季时所不具备的天时地利人和。大学生们需要对参与春招的企业逐个甄别,挑选出业绩和口碑好的作为企业重点考虑对象。”罗鹏建议。虞向华认为,当前大学生对个人期望比较高,部分不知名或者偏远的基本不考虑,更多选择应聘热门行业、热门城市、热门岗位,不够接地气,希望毕业生们能够适当调整职业定位,寻找与自己匹配的岗位,加强管理和沟通能力的学习。
为了更好的服务毕业生,高校也努力多措并举促就业。“学校将聚焦校园招聘市场建设和网络招聘市场建设,发挥我校教育行业华北东北地区就业指导组秘书处和天津市大中专学校就业能力研究与实践中心的资源优势,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度走访、调研、合作,建强校级优质企业信息储备库。依托大学生‘e就业体验店’,开发智慧就业服务大厅直播带岗、就业赋能沙龙、证件照拍摄、专属简历定制、职业装体验、求职VCR短视频拍摄制作等服务,实现与人社部门‘服务对接,政策对接,信息对接’,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就业管家服务。”袁婧表示。
姜庆华表示,通过精准摸排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需求,建立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就业帮扶机制,促进更加充分就业,利用信息化手段,从精准对接毕业生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招聘需求角度促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我们将在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落细‘四级包保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毕业生求职心理和困难,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实行‘一人一策’,并且大力推进学校、企业和地方沟通,激励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刘传雷说。
*文章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ESB创新创业”。